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壁结核的诊断以往除体格检查外主要依靠X线及穿刺,但其显示病灶情况比较局限,且X线早期常无特异性.应用B型超声(以下简称B超)大大提高了胸壁结核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我们自1991年11月以来应用B超检查胸壁结核108例,其中76例经手术证实.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胸壁结核的超声表现及B超与X线检查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76例胸壁结核,全部为我院1991年11月~1999年11月的住院病人,均经手术证实,术前均行B超与X线检查.男46例,女30例,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32.8岁,40岁以下59人.病程2个月~5年.多以胸壁触及隆起、不热、不红、无痛性肿块就诊.有结核中毒症状者16例,血沉增快者34例.病灶位于右侧者40例,左侧者36例,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史者45例.  相似文献   

2.
周笑波 《工企医刊》2004,17(1):22-23
近年来,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孕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结核是导致原发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采用经阴道B超诊断由于输卵管结核导致的原发性不孕症12例,其中7例进行X线摄片、彩色超声、CT、腹腔镜等检查,所有病例均经诊断性治疗或病理检查证实为输卵管结核。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和x线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X线和13超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性,同时观察子宫肌瘤B超图表现。结果本组64例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60例,诊断符合率93.75%(60/64);X线检查发现子宫肌瘤51例,诊断符合率79.69%(51/6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x2=4.341,P=0.037)。结论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正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其二维及彩色超声检查有一定的特征,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胆系疾患的放射学诊断已从传统的X线检查迅速发展到应用超声图像等影像学进行诊断,极大地提高了诊断质量和范围。本文通过67例胆系疾患的X线与B超手术、病理对照分析,以探讨X线、B超对胆系疾患的诊断价值,影像诊断程序和X线不显影的原因。一般资料:我院自1982年7月至1984年7月共作口服胆囊造影338例。胆系B型超声检查1511例。胆系手术129例。从中选择有X线、B超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作一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子宫肌瘤诊断中运用B超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130例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的子宫肌瘤患者.均经病理检查或手术证实,术前分别接受B超检查和X线检查,对声像表现进行观察,并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B超检查,达到了92.3%的诊断准确率,X线检查,达到了73.8%的诊断准去率,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X光检查,子宫肌瘤患者运用B超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无创性,能简单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但这种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诊率,医生运用此种手段需要对B超图像认真辨认,以促进误诊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6年1月以来,应用B超诊断胃癌48例。其中42例经手术或胃镜证实B超在某些方面可弥补X线钡透及胃镜的不足。实践证明,B超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B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B超常规及相关检查方法对胆总管结石进行定性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80例经手术证实的胆总管结石,75例手术前被B超正确诊断,检出率为93.75%。结论B超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很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应用于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东芝340A型超声诊断仪对30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查前嘱患者多饮水,待膀胱充盈后,在下腹部作纵切、横切、斜切探查。结果本组子宫肌瘤均经B超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肌壁间肌瘤B超诊断符合198例,占97%;浆膜下肌瘤符合55例,占95%;黏膜下肌瘤符合34例,占89%。B超诊断总符合率为95%。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操作简单、无痛苦且患者容易接受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是妇科诊治子宫肌瘤术前必备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超应用于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东芝340A型超声诊断仪对30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查前嘱患者多饮水,待膀胱充盈后,在下腹部作纵切、横切、斜切探查。结果本组子宫肌瘤均经B超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肌壁间肌瘤B超诊断符合198例,占97%;浆膜下肌瘤符合55例,占95‰黏膜下肌瘤符34例,占89%。B超诊断总符合率为95%。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操作简单、无痛苦且患者容易接受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是妇科诊治子宫肌瘤术前必备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地区妇女健康检查。方法对来我院超声健康检查者38311例,诊断为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部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本组38311例经B超初步定性诊断为乳腺占位性病的2829例,其中超声诊断为恶性39例,经病理学证实恶性30例,误诊9例;考虑良性2790例,其中75例经病理学证实,4例B超考虑良性病变的患者经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余2715例随访观察,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达88.6%。结论 B超具有诊断率高、无创、方便等优点,是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B超诊断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56例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做全腹部常规B超扫查,患者取仰卧位及侧卧位,根据力量直接作用部位迅速、细致、多切面重点检查。结果本组56例在经过B超诊断后均经手术病理证实。B超对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便,价廉的方法,诊断速度快、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术前B超检查.术后证实为异位妊娠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输卵管壶腹部妊娠45例,伞部妊娠2例,峡部妊娠2例.宫角妊娠1例。结论 B超诊断虽然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但仍需结合病史及尿HCG测定。  相似文献   

13.
探讨腹部B超、X线平片及X线尿路静脉造影在输尿管结石诊断的价值,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98例住院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B超与X线检查的情况.结果 对于肾脏结石的判断,B超优于X线;对于输尿管结石超声诊断率比X线高,但对于小结石则尿路造影比超声检查的诊断率高.结论 B超检查与X线检查各有优缺点,两者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B超医生提高诊断水平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4.
乔志华  袁捷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633-4634
目的:对B超诊断为异位妊娠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对临床怀疑异位妊娠的122例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结果: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109例,卵巢妊娠7例,腹腔妊娠2例,宫角妊娠4例。结论:B超对异位妊娠并结合临床资料全面分析,可做出较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随着超声检查设备的更新和诊断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引起影像诊断和临床用医生的关注和重视。现将1999年7月~2001年5月,我院运用超声检查并经X线、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声 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超声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患者均为外科急症,以急性上腹部剧痛来我院就诊,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23~56岁,平均41岁。所有病例均经X线透视、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证实。1.2 仪器使用 SONOLINSI-250型灰阶超声诊断仪(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畸胎瘤诊断意义及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G-20型超声诊断仪对15例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囊肿型2例,占13.3%;实性肿块型6例,占40%;混合型7例,占467%。其中发生蒂扭转者2例,巨大卵巢畸胎瘤2例,其中1例伴大量腹腔积液,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恶性畸胎瘤,腹腔转移。结论B超可为畸胎瘤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涟 《工企医刊》2002,15(4):31-32
现将我院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的72例脊柱结核X线、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本组72例,男性54例,女性16例,年龄为8岁~65岁,平均年龄为36.5岁。病程为3月~13月,平均为8个月。42例为住院病人,经手术证实。30例为门诊病人,经脓肿穿刺证实。其中13例病人肺部有钙化、硬结及纤维化。6例有一侧胸膜增厚、粘连。2例有肠系膜淋巴结钙化。应用日本EUB—25型。Aloka—630型B超诊断仪。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等多轴、多方位探查。应用西门子1000mA或GE Prestirgt.Sl多功能数字机拍摄患者脊柱正侧及双斜位片。 2 结果见附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B超及X线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B超诊断及X线平片检查并经手术或X线下空气灌肠确诊的肠套叠患儿(54例)的相关病例资料。结果超声误诊2例,准确率为96.3%,X线误诊2例,准确率为96.3%。两者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对婴幼儿肠套叠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B超诊断技术不断推广、完善。在各科系的疾病诊断方面,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之一,但在骨关节疾病的诊断迄今应用B超尚少,主要依靠X线及关节镜的检查,随着B超技术的发展及检查方法的改进,它在骨关节疾病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为了客观地评价B超对骨关节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本文对53例骨关节病进行了B超扫  相似文献   

20.
鲁爱国 《现代保健》2009,(21):123-123
目的对比分析和评价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回顾性分析其相应的表现和征象。结果X线诊断脊柱结核179例,敏感性55.9%,CT扫描诊断脊柱结核275例,敏感性86%,两者比较有显著的差异。X线和CT联合检测确诊脊柱结核297例,敏感性93%,与单独CT扫描敏感性比较,也有显著差异。结论脊柱结核的CT扫描能提供比x线片更多的诊断信息,两者结合有利于提高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