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15例新生儿生后初次头颅B超检查,发现均有室管膜下囊肿。又对其中7例作了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查,结果均阳性。因此我们认为,15例患儿室管膜下囊肿系宫内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性极大,而非级脑室内出血。建议凡遇新生儿生后早期有室管膜下囊肿病变者,应作血清病毒学检查,有条件者作病毒聚合酶链反应,以便进一步确诊,以免人为地增加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给临床诊治造成错误。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的近期预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头颅B超诊断新生称室管膜下囊肿。随机取得70例囊肿新生儿为囊肿组,同期无囊肿新生儿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作一年跟踪随访,观察体格,神经行为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囊肿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和体格发育落后,延迟吸收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头颅B超对488名健康新生儿和146名疾病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进行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SEC)发生率和影响因素调查。显示:正常新生儿SEC发生率为8.19%,疾病新生儿为20.54%。母亲年龄偏大,曾有自然流产、死产史,且文化程度较低者,其新生儿SEC发生率有增高趋势。我国SEC发生率较高,社会文化、经济状况及母亲年龄可能是影响SEC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Qian JH  Chen HJ  Chen GY  Chen XP  Zhang Q  Ao LM  Wu SM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2):913-916
目的 观察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SEC)的近期和远期预后。方法 对70例经头颅B超诊断为室管膜下囊肿的新生儿和70例无囊肿新生儿应用PCR方法分别进行血、尿巨细胞病毒(CMV)、血弓形虫(TOXO)的检测。同时应用ELISA方法对两组新生儿进行血CMV、弓形虫、风疹病毒抗体的检测。分别在3、6、12个月以及6岁时进行跟踪随访,检查内容包括头颅B超检查、体格测试、智能测试、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以及眼科检查。结果 在生后6年内,囊肿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小于80的发生率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身高、体重在生后12个月内显著低于对照组,至6周岁时则接近对照组;两组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眼科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 囊肿新生儿的体格发育在生后1年内可呈暂时落后,智能发育落后可持续至学龄前期。提示对新生儿进行常规头颅B超检查很有必要,对SEC患儿应进行长期跟踪随访。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标准手术方式。1995年Farello等首先将腹腔镜应用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治疗,随后国内也出现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7.
目的1997年11月在北京医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发生新生儿肠炎流行,主要表现为高热及腹泻。共有18例新生儿发病,占同期出生新生儿总数(48例)的37.5%。为了弄清此次新生儿肠炎的病原。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核酸。结果9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显示完全一致的A组轮状病毒核酸图型,而3例无腹泻症状的新生儿粪便标本则为阴性。结论表明这是一次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新生儿腹泻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先天性CMV感染新生儿73例分为试验组(n=32)、对照组(n=41)。二组患儿均给予茵栀黄退黄、蓝光照射、丙种球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加用更昔洛韦[7.5mg/(kg.次)]治疗;对照组未使用更昔洛韦。观察更昔洛韦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二组转归情况。结果1.临床特征:73例患儿均有症状性感染,以全身性感染为主(80.8%);消化系统受累最常见(95.89%),病理性黄疸是其主要首发症状和主要临床表现(95.89%);病程中可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以机会菌败血症最常见(14.1%);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4%。2.临床疗效:试验组治疗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查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01,0.005)。3.转归:试验组痊愈26例(81.3%),显效6例(18.7%);对照组进步14例(34.1%),未愈27例(65.9%),二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主要表现为有症状性全身性感染,及时予更昔洛韦正规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先天性肺囊肿误诊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21d,因反复呼吸困难、发绀21d入院。患儿为胎龄31周早产儿,出生时有呼吸困难、发绀,诊断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治疗2d后好转。生后11d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经抗感染治疗10d病情无好转。体检: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较多湿哕音。X线胸片示两肺野明显斑片状影,右中肺野内见多个大小不一薄壁囊状透光区,左下肺亦见一大薄壁囊状透光区。胸部CT可见右肺多发圆形囊性病灶,薄壁光滑,有条带状分隔,囊内为气体密度,呈肥皂泡样改变。左肺下叶背段也可见一囊性病灶,气管稍右偏。双肺可见片状影。诊断为先天性多发性肺囊肿并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CA)的临床、影像、病理表现及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004年8年间6例儿童SEGCA的临床资料,6例患儿平均年龄12岁,以癫痫(4/6)和颅内压升高(4/6)为主要症状,MRI表现为侧脑室壁可强化的占位性肿块。结果全部病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经病理检查证实为SEGCA。术后患儿症状基本消失,随访2~8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儿童SEGCA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MRI特征,作为一种先天性病变,其最佳治疗方法是早期确诊并采取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切除。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Congenital infec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a wide variety of clinical symptoms, including subependymal cysts (SEC).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occurrence of SEC and congenital infections, as diagnosed by TORCH serologic tests and/or cytomegalovirus (CMV) urine culture.

Methods

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all neonates admitted to our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from 1998 to 2009 in whom SEC were detected on cranial ultrasound and TORCH serologic tests and/or CMV urine cultures were performed.

Results

Fifty-nine neonates fulfilled the inclusion criteria. TORCH serologic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69% (41/59) of cases. Urine CMV culture was performed in 68% (40/59) of cases. None of the neonates tested positive for IgM Toxoplasma gondii, Rubella and Herpes simplex virus. Positive CMV IgM titers and/or a positive urine CMV culture were detected in 2% (1/59) of neonates.

Conclusion

The co-occurrence of TORCH congenital infections in infants with SEC is rare. Routine TORCH screening in neonates with SEC does not seem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机理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用二联超声的方法测定22例新生儿(IVH组10例和非IVH组12例)在生后3日龄和7日龄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3日龄时IVH组病脑血流速度较非HIV组普遍降低,以双侧ACA(P〈0.05)和左侧PCA(P〈0.01)的降低最为明显,7日龄时IVH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褪黑素(MT)水平的变化,探讨MT在HIE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足月HIE患儿40例,其中轻度20例,中重度20例.轻度组于生后48 h内和第7天,中重度组于生后48 h内、第7天及(14±4)d采股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MT水平.正常对照组为正常足月新生儿20例.结果 与对照组[(8.003±1.840)ng/L]比较,轻度HIE组患儿生后48 h内MT水平[(13.311±4.025)ng/L]显著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7天[(6.605±1.269)ng/L]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HIE组生后48 h内MT水平[(5.487±1.997)ng/L]显著下降(P<0.01),第7天MT水平[(16.201±5.594)ng/L]显著升高(P<0.01),(14±4)d[(6.799±1.765)ng/L]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T可能对HIE有一定保护作用,在生后48 h内MT水平升高,预后较好,在生后48 h内降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诱发畸变耳声发射法对499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小儿听力障碍的筛查方法.方法采用诱发畸变耳声发射法(DPOAE)对499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连续监测异常者,最后由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确诊.结果DPOAE法筛查阳性36例(0.72%)经ABR确诊10例听觉障碍,其中单耳聋4例,双耳聋6例;轻度听觉障碍1例,中度4例,重度5例.结论DPOAE测试法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可靠、有效、快速、简便的好方法;新生儿科工作者必须重视小儿听力筛查,早期干预,以达聋而不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系统随访,观察其听力学、体格发育、智能发育、行为发育等多方面的改变,探讨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对婴儿期发育的影响.方法 按照1998年宜昌会议通过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标准及美国Fowler标准确定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符合人选条件感染病例41例,对照组21例.进行静脉血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确定HCMV感染.感染组与对照组于新生儿期、3月龄、6月龄、1岁分别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检查(NBNA)、听力学检查包括耳声发射听力检查(OAE)、听力脑干诱发电位检查(ABR)、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发育智商、52项运动神经检查(Amid-Tison法)和体格发育检查、一般状况检查.结果 (1)两组新生儿12~14 d时加项NBNA得分分别为38.8±2.75和38.5±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P>0.05).(2)ABR检查:感染组中23例做ABR检查者V波阈值升高异常率为15.2%;对照组21例未发现V波阈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通过OAE检查.(3)感染组中38例1岁时行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检查智力发育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为106.86±10.24和108.45±18.25,与对照组2l例(107.49±19.31和107.19±10.9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33,P>0.05,t=0.35,P>0.05).(4)52项运动神经发育: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P>0.05).结论 (1)先天性无症状HCMV感染在婴儿期即可出现脑干听性反应V波阈值升高,而OAE听力筛查未能检出异常.(2)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对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婴儿期智力、婴儿期神经运动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新生儿发育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新生儿发育指标降低与母婴HBV感染状态和感染孕周的关系。方法将137例孕中期HBV标志物阳性孕妇足月分娩后与其婴儿配对,用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其中40对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BVDNA;对照组HBV标志物和HBVDNA均为阴性者共73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均按规范要求测量体重、身长和头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V标志物阳性率20%(27/137),HBVDNA阳性率48%(19/40);两种方法检出的宫内感染儿发育指标降低率分别为33%(9/27)和32%(6/19),其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发育指标降低的宫内感染儿均显示HBV处于复制状态。对照组新生儿无HBV标志物和HBVDNA阳性标本检出,仅1例(1/73)表现为体重降低。结论宫内感染儿发育指标降低特点表现为3项指标同时降低或身长、头围降低,提示胎儿宫内HBV急性感染后病毒血症期,病毒在胎儿体内呈高水平复制时干扰细胞分裂与增殖,尤其影响细胞增生旺盛期身长和大脑发育,以致在孕晚期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发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ER)的发病机理,对38例经钡餐造影诊为GER的患儿进行食管pH值动态监测和食管动力功能检查,15例无症状儿作对照组。结果:GER组各项反流指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38例中18例为生理性GER,20例为病理性GER。病理性反流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和屏障压(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食管功能的其他指标则差异无显著意义。以总pH值<4百分时间2.77%和综合评分8.92为95%参考值上限,则GER组病理性反流的检出率为55.3%(21/38),高于对照组的6.7%(1/15)(P<0.01)。LESP和BP的95%参考值下限分别为8.39kPa、8.15kPa,对照组无一例LESP低下,GER组LESP降低占15.7%(6/38),二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新生儿期食管功能已成熟,新生儿GER的发生不单是LESP降低这一因素,还可能与短暂下食管括约肌松驰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草案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广州市儿童医院从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出车接回在NICU治疗的 177例新生儿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评分 ,记录并分析有关设备利用、抗生素使用及器官损害等情况。结果  177例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为 <70分组 6例 (3 39% ) ,~ 80分组 2 8例 (15 82 % ) ,~ 90分组 89例 (5 0 2 8% ) ,>90分组 5 4例 (30 5 1% ) ;各组间病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评分与出生体重之间无明显差异 ,但≤ 15 0 0 g者病死率明显高于 >15 0 0g者(P <0 0 5 )。单项指标符合危重病例者 37例 ,单项指标或评分法评定属于危重病例的组间病死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机械通气、多种抗生素的应用以及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在评分 >90分组与~ 90分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但~ 80分组与~ 90分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危重评分能估计病情的程度 ,分值的划分是恰当的。通过评分 ,将分值低于 90分作为转入NICU加强监护、治疗以及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基因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乙肝基因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在新生儿系列血清中均未检出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血清学感染标志;对照组和感染组新生儿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3%(28/30)和83%(39/47)(χ2=1.74,P>0.05),两组汉族和少数民族间免疫保护率亦无统计学差异(概率法,P=0.98;χ2=0.11,P>0.05)。结论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各组两民族抗HBs阳转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娩时孕妇HBV感染状态对新生儿抗HBs阳转率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