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基因多态性以及表达。方法:选择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取其子宫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检测MMP-1、MMP-3蛋白的表达水平;取其外周血白细胞检测基因的多态性(设为研究组),并与32例健康妇女(设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正常内膜组织MMP-1、MMP-3蛋白的表达量与异位内膜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MP-1中的2G等位基因频率(81.0%)显著高于对照组(65.8%)(P<0.05),MMP-3中的5A、6A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1、MMP-3蛋白的大量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密切相关,MMPs基因上的某些多态性位点可能可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乳腺癌雌激素调控基因1(growth regulation by estrogen in breast cancer 1,GREB 1)rs1339461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邯郸市中心医院6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60例子宫内膜正常者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GREB 1表达水平,提取血清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法检测GREB 1 rs13394619位点基因分型,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群体代表性;分析血清中GREB1表达、rs 13394619位点基因分型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rs 13394619位点基因分型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患者血清GREB 1表达显著升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轻度组相比,中重度组患者血清GREB 1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GREB 1 rs 13394619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严重程度患者GREB 1 rs 13394619位点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GA基因型携带者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对危险系数为AA型的1.700倍和1.321倍,G基因携带者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对危险系数为A等位基因的1.923倍。结论GREB 1 rs13394619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有关,rs 13394619位点可能为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G基因携带者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MP-7和MMP-9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160名健康妇女对照的MMP-7基因启动子区-181A/G多态位点和MMP-9基因启动子区-1562C/T多态位点的基因型.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MMP-7中G等位基因频率(7.3%)明显高于对照组(2.8%)(χ2=6.59,P=0.01);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A、A/G、G/G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6.0%、13.3%和0.7%,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94.4%、5.6%和0%,两者有显著差异(χ2=6.50,P=0.039);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G等位基因能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经年龄校正的OR值为2.71(95%CI:1.19~6.16).MMP-9中C和T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8%、11.2%及91.9%、8.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P=0.20);病例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8.3%、21%和0.7%,对照组则分别为83.8%、16.2%和0%,两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31,P=0.32).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T等位基因未能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经年龄校正的OR值为1.41(95%CI:0.79~2.52).结论MMP-7基因启动子区-181A/G多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存在关联,携带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该病的发病风险;未发现MMP-9基因启动子区-1562C/T多态性则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UC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确诊EMS病例300例为病例组,年龄相匹配的功血行诊刮者306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MUC2基因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377198521A/G,rs11245936A/G,rs10794288C/T,rs10902088C/T)。观察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MUC2基因rs377198521A/G在EMS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40.7%和52.6%,对照组分别为9.8%、42.5%和47.7%,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245936A/G基因在EMS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26.7%和67.0%,对照组分别为6.5%、34.6%和58.9%,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794288C/T基因在EMS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1%、45.3%和33.7%,对照组分别为24.8%、50.0%和25.2%,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794288等位基因C频率在EMS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7%vs 49.8%,P<0.05)。rs10902088C/T基因型CC,CT,TT频率在EMS组分别为34.0%、51.3%和14.7%,对照组分别为28.8%、49.0%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OR=0.56,95%CI:0.35~0.90),rs10902088 T等位基因频率在EM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3%vs 46.7%,P<0.05)。EMS临床分期3,4期与rs10794288 T等位基因和rs10902088 C等位基因显著相关(OR值分别为1.469、1.84,均P<0.05)。rs10794288C/T 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在EMS中度疼痛组(51.9%,69.6%)高于轻度(23%,49.1%)、重度(38%,57.4%)及对照组(30.8%,50.2%)(P<0.05),而在轻度组、重度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902088C/T CT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在EMS重度疼痛组(55.6%,60.2%)均高于轻度(35.4%,49.6%)、中度(50.6%,51.9%)及对照组(38.8%,49.8%)(P<0.05),而在轻度组、中度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唐山汉族人群MUC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EMS发病及疼痛程度相关。rs10794288的T等位基因和rs10902088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重度EMS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F基因-173位点G/C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广东籍汉族生育期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9例(内异症组)和非子宫内膜异位症者49例(对照组)的MIF基因-173位点G/C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①内异症组MIF基因-173位点GG、GC、CC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3.06%、34.69%、12.25%;对照组MIF基因-173位点GG、GC、CC 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1.23%、32.65%、6.12%,两组间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IF基因-173位点G、C等位基因型在内异症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0.41%、29.59%,在对照组中分别为77.55%、22.45%,两组间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基因-173位点G/C多态性可能与广东汉族妇女人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NMT3L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1月在本院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137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体检137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DNMT3L基因多态性。采用直接基因计数法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使用Pearson拟合优度卡方统计量评估Hardy-Weinberg(HWE)平衡程度。使用Fisher's检验评估病例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无HWE平衡差异,rs8129776和rs7354779基因多态性无差异(均P0.05),而rs113593938和rs2276248基因多态性有差异(P0.05)。在rs113593938多态性的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型中,病例组相较于对照组的OR(95%CI)分别为0.37(0.18~0.79)和2.69(1.23~5.88),在rs2276248多态性的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型中,病例组相较于对照组的OR(95%CI)分别为2.44(1.18~5.06)和0.34(0.15~0.81)。结论:DNMT3L rs8129776和rs735477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无关,而rs113593938位点的隐性基因模型和rs2276248显性基因模型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有关。  相似文献   

7.
管睿  郑唯强  惠宁  徐明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916-4918
目的:探讨硫酸基转移酶SULT1E1、SULT1A1基因多态性对子宫平滑肌瘤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子宫平滑肌瘤组和对照组SULT1E1基因rs3736599位点、SULT1A1基因rs9282861位点的多态性情况。结果:①病例组和对照组SULT1E1 rs3736599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携带突变A等位基因(基因型为A/A和A/G)女性发生子宫平滑肌瘤的风险是野生型纯合子G/G女性的3.497倍(P=0.034,OR=3.497,95%CI:1.12~10.91)。②病例组和对照组SULT1A1 rs9282861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基转移酶SULT1E1基因rs3736599多态性可能与子宫平滑肌瘤易感性相关,携带突变A等位基因可能是子宫平滑肌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基因多态性与神经胶质瘤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对368名汉族脑胶质瘤患者和34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XRCC1 Arg194Trp(rs1799782)、Arg280His(rs25489)、Arg399Gln(rs25487)三种多态性进行直接测序。结果胶质瘤组Arg280His 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中频率(9.65%vs 16.04%,OR=0.60(0.46~0.80),P0.001);GA与AA基因型频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8%vs 22.83%;1.36%vs 4.63%)。Arg399Gln A等位基因频率胶质瘤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8.72%vs 30.06%,OR=1.29(1.11~1.49),P=0.001);GA或AA基因型的频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38%vs 38.15%;16.03%vs 10.98%)。rs1799782(Arg194Trp)等位基因或基因型频率未发现不同。结论中国汉族人群XRCC1基因Arg280His(rs25489)和Arg399Gln(rs25487)多态性可能会影响胶质瘤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哮喘患者和正常人群中血清类黏蛋白1样蛋白3(ORMDL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rs7216389、rs12603332基因型的检测,探讨rs7216389、rs12603332位点与哮喘患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利用SNaPshot技术检测100例哮喘患者和93例对照组ORMDL3基因多态位点rs7216389、rs12603332基因分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并分析2组等位基因构成比。结果 rs7216389位点和rs12603332位点2组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029,P<0.05;X~2=11.367,P<0.05)。rs7216389位点2组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1.5%、38.5%和74.2%、25.8%;rs12603332 2组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8.5%、41.5%和74.7%、25.3%,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MDL3基因rs12603332位点和rs7216389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哮喘易感性相关,rs12603332位点的GG型和rs7216389位点的AA型可能是哮喘病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原则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符合本次试验要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组)、子宫腺肌症患者(B组)和子宫肌瘤患者(C组)各60例进行试验。抽取血液及腹腔液,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CA125和腹腔液CA125值。结果血清CA125检测结果显示:A组轻型患者检测值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重型患者检测值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液CA125检测结果显示:A组轻型患者检测值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和腹腔液CA125水平低,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和腹腔液CA125水平高。结论血清CA125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更有意义;腹腔液CA12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更有意义,血清和腹腔液CA12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分级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启动子TNFα-238G/A、-308G/A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方法:运用PCR-RFLP技术检测100例内异症组及100例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启动子TNFα-238G/A、-308G/A基因多态性。结果:内异症组TNFα-238G/G、G/A、A/A表型频率(%)分别为0.93、0.07、0,TNFα-238G、TNFα-238A基因频率(%)分别为0.965、0.035;内异症组TNFα-308G/G、G/A、A/A表型频率(%)分别为0.87、0.12、0.01,TNFα-308G、TNFα-308A基因频率(%)分别为0.93、0.07。TNFα-238G/A和TNFα-308G/A各种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238G/A、-308G/A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rs1117899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女性单相抑郁症及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提取中国北方地区219例女性单相抑郁患者(病例组)和21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基因组DNA,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测定包含TPH2基因rs11178997位点的基因组DNA片段,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基因型的多态分布,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SNPs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病例组携带的TPH2 rs11178997基因型A/A、G/G、A/G频率分别为73.52%(161/219)、7.30%(16/219)和19.18%(42/219),对照组分别为38.60%(83/215)、60.00%(129/215)、1.40%(3/2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772,P=0.000);病例组TPH2 rs11178997等位基因A、G频率分别为83.10%(364/438)、16.89%(74/438),对照组分别为39.30%(169/430)、60.70%(261/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668,P=0.000);病例组内有自杀行为的个体携带TPH2 rs11178997基因型A/A、G/G、A/G的频率及等位基因A、G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H2基因rs1117899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女性单相抑郁症有明显关联,可能与女性抑郁症自杀行为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CYP7A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并根据病毒感染损伤肝功能的严重程度(Child-Pugh)分为A组(A级68例)、B组(B级49例)、C组(C级96例)。选取同期于医院行健康体检无肝病的健康志愿者80名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样本,进行CYP7A1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rs3824260位点CT、CC基因型、rs4738687位点GA、GG基因型、rs8192871位点CT、TT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rs3824260位点C等位基因、rs4738687位点G等位基因、rs8192871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率高于对照组(P0.0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不同感染程度rs3824260位点CT、CC基因型、rs4738687位点GA、GG基因型、rs8192871位点CT、TT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3824260位点携带等位基因C、rs4738687位点携带等位基因G、rs8192871位点携带等位基因T与感染组感染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CYP7A1基因rs3824260、rs4738687、rs8192871位点多态性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易感基因,C等位基因、G等位基因、T等位基因是增加感染程度的危险基因,临床可根据其预测评估此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西苗族、侗族儿童乙肝疫苗初次免疫应答水平与TL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为了解乙肝疫苗低/无应答的遗传学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到广西融水县人民医院、三江县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8~9月龄苗族儿童293例、侗族儿童279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各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和HBV DNA等指标,应用SNPscan TM多重SNP分型技术检测TLR基因10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LR等位基因、基因型与抗-HBs水平的关联。结果 TLR2基因rs3804100位点和TLR3基因rs1312681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广西苗族儿童初次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水平有关(P0. 05),TLR3其余SNPs、TLR4的SNPs均与苗族儿童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无关(P0. 05)。TLR2、TLR3和TLR4基因多态性与广西侗族儿童初次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水平均无关联(P0. 05)。TLR2基因rs3804100位点T/T基因型和C/T基因型儿童的抗-HBs水平明显高于C/C基因型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携带等位基因T儿童的抗-HBs水平也明显高于携带等位基因C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LR3基因rs13126816位点A/A基因型和G/A基因型儿童的抗-HBs水平明显低于G/G基因型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携带等位基因A儿童的抗-HBs水平也明显低于携带等位基因G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LR2基因rs3804100位点的等位基因C和TLR3基因rs13126816位点等位基因A可能会降低苗族儿童产生初次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谭玉洁  杨慧霞  马莉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428-3431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基因中rs22864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糖尿病家族史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无血缘关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和正常妊娠妇女(各70例)的尾加压素Ⅱ基因rs228648位点进行(G-A)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同时观察了44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妇女该位点的基因型分布。结果:①尾加压素Ⅱ基因rs228648位点各基因型在各组中的频数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②rs228648位点等位基因G和A的频数分布在GDM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等位基因频率在GDM组显著增高,分别为70.7%和57.9%;而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分别为29.3%和42.1%。妊娠期糖耐量受损(IGT)组的等位基因G和A频率介于GDM组与对照组之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③rs228648的两种基因型分布其DM家族史阳性率,母系、父系亲属及一级、二级亲属的DM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G/G基因型、A/G基因型和A/A基因型间的各系列DM家族史阳性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尾加压素Ⅱ基因rs228648位点SNP可能在决定妊娠期糖尿病遗传易感性中起重要作用。G等位基因可能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有关,rs228648的基因型频率与糖尿病家族史有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9orf3基因多态性(rs3802457)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06例PCOS患者与41例健康女性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全血,提取核酸后,对C9orf3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进行Sanger测序,统计C9orf3基因rs380245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同时对比PCOS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及血脂生化指标。结果:C9orf3基因rs3802457位点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CC、CT和TT。PCOS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87.7%、12.3%和0%,对照组分别为68.3%、29.3%和2.4%;PCOS组的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93.9%和6.1%,对照组分别为82.9%和17.1%;2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等位基因C在PCOS组中的分布高于对照组,等位基因T低于对照组。PCOS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及三酰甘油(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PCOS患者HDL水平低于CT基因型PCO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9orf3基因多态位点rs3802457可能与PCOS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MMP-3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在胎膜组织上的表达情况与早产胎膜早破相关性. 方法 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法)检测MMP-3m RNA;Western blot法检测MMP-3蛋白表达量;MALDI-TOF质谱分析法对MMP3基因型检测分析. 结果 早产胎膜早破组与足月胎膜早破组、正常足月组胎膜组织上MMP-3m RN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4蛋白表达量早产胎膜早破组、足月胎膜早破组和正常足月组分别为(0.76±0.10)、(0.40±0.06)和(0.25 ±0.03),早产胎膜早破组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及正常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产胎膜早破组MMP-3(rs617819) C/C、G/C、G/G基因型分布频率、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足月胎膜早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3(rs35068180) A/A、A/-、-/-基因型分布频率、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早产胎膜早破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MMP-3基因多态性与早产胎膜早破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MMP-3(rs35068180) A/A、A/-、-/-各基因型、MMP-3(rs35068180)A等位基因有可能是早产胎膜早破的高危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8.
周媛  王丽  任美英  张为远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803-1806
目的:研究α2-HS糖蛋白(AHSG)基因第七个外显子中SacI位点和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调控区-572位点的多态性与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99名健康成年女性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两组的AHSG基因第七个外显子中SacI和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多态性,比较两组各自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IL-6基因调控区-572位点的CC、CG和GG基因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分别为55·10%、42·86%、2·04%,在健康成年女性中分别为70·71%、28·28%、1·01%。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AHSG基因第七个外显子SacI位点的GG、GC和CC基因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分别为32·65%、57·14%、10·20%,在健康成年女性中分别为74·75%、23·23%、2·02%。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①IL-6基因调控区及AHSG基因第七个外显子中SacI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②IL-6中C/C及AHSG中G/G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保护基因;③两基因变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α2-HS-糖蛋白(AHSG)基因突变及芳香酶P450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的表达。方法:以50例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评分>40)及62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分析了α2-HS-糖蛋白(AHSG)基因突变。取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及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为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各组内膜组织腺细胞中芳香酶P450的表达,根据阳性率和表达强度进行量化评分(组织化学评分)。结果: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AHSG基因的三种基因型野生型(wide-type,W)、杂合型(wide-mutation,WM)、突变型(mutate-type,M)各占44%;46%、10%,而对照组则分别为71%、25.8%、3.2%。将突变型与杂合型合并与野生型比较,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8.317,P=0.004),其OR为3.111(95%CI为1.422~6.805),携带变异基因的患病风险率高。AHSG*1、AHSG*2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8.723,P=0.003),携带AHSG*2等位基因患病危险度高,OR为2.561(95%CI为1.358~4.831)。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在位子宫内膜腺胞芳香酶P450的表达为(2.1±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为(0.9±1.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异位内膜腺胞芳香酶P450的表达为(1.5±1.0)分,显著低于在位子宫内膜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SG*2基因可使患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遗传易感性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异位内膜腺细胞芳香酶P450表达增加,可促进异位病灶的生长,表达不同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雌激素调节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GATA4 3'UTR区miR-583和miR-222-3p靶序列SNPs与先心病的关联。方法应用生物信息数据库筛选功能性SNPs位点及参与调控的microRNA,分析microRNA与靶位点不同等位基因的结合情况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进行靶位点SNPs与先心病的关联分析。结果 rs3203358位点等位基因C而非等位基因G能与miR-583结合;rs3203358 C﹥G位点等位基因或基因型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G是先心病的保护等位基因,G/C和G/G为先心病的保护基因型。rs1062270位点G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都能够与miR-222-3p结合且rs1062270 GA等位基因或基因型频率与先心病易感性无关;突变等位基因A非先心病的保护性等位基因;G/A基因型者与G/G基因型者患先心病的风险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rs3203358位点SNP与先心病遗传易感性有关,该位点CG的突变会影响miR-583对GATA4的调控,改变先心病的易感性;rs1062270位点SNP与先心病易感性无关,miR-222-3p对GATA4基因转录活性的调控可能不依赖于碱基GA的突变,也可能与microRNA自身的SNPs或microRNA合成通路相关基因的SNPs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