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彝族医药述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称。自古以来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各兄弟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都逐步总结出一套套利用当地动,植物和矿物资源防病治病的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医药知识。在此,谨据有关材料,对西南少数民族中人口众多,分布最广,医药卫生水平也相对较高的彝族民间医药的基本情况,即彝医彝药的历史,起源,医药经典和现阶段的整理,研究,应用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
目的:按人类学的方法和标准对云南丽江地区华坪县通达乡傈僳族人群的面貌特征作了比较研究。方法:采用人类体质学的测量方法,观察(16项)与测量(24项)云南丽江地区华坪县通达乡傈僳族200名成人(男102人,女98人)的面貌特征。结果:云南丽江地区华坪县通达乡傈僳族有明显的民族特征,与汉族在面貌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结论:云南丽江地区华坪县通达乡傈僳族人群面貌特征基本上与金沙江地区武定县环州乡和禄劝县翠华乡傈僳族人群面貌特征的文献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3.
云南华坪通达乡傈傈族面貌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按人类学的方法和标准对云南丽江地区华坪县通达乡傈僳族人群的面貌特征作了比较研究.方法:采用人类体质学的测量方法,观察(16项)与测量(24项)云南丽江地区华坪县通达乡傈僳族200名成人(男102人,女98人)的面貌特征.结果:云南丽江地区华坪县通达乡傈僳族有明显的民族特征,与汉族在面貌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结论:云南丽江地区华坪县通达乡傈僳族人群面貌特征基本上与金沙江地区武定县环州乡和禄劝县翠华乡傈僳族人群面貌特征的文献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4.
傈僳族是我国民族大家族中一个人数不多但却古老的成员.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丽江和迪族、大理、保山、德宏、临沧等州县,以及四川省的盐源、盐边等县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傈傈族人口数为634912.  相似文献   

5.
苗医药用方法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药物品种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1000多种。所有药物疗效高,有些药虽为中医本草书所载,但用法却有很多不同,常用药物运用方法有二十多种。本主要介绍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14种用药方法,其次简述了苗医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6.
丽江傈僳族医药与傈僳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为傈僳族人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得到了僳僳族人民的热爱和尊重.丽江傈僳族的医药伴随着傈僳族人民的迁徙和生活,在西医药没有进入傈僳山寨之前,傈僳族人民世世代代就靠傈僳族医药来消除疾病和生存繁衍.丽江僳僳族医药文化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特别是傈僳族草药的采集加工技术和在治疗胃病、骨折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西部边陲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等县的群山中,居住着一个古铜肤色的民族——佤族。他们以一曲《阿佤人民唱新歌》为世人所知。在以往的记忆中,神秘的“司岗里”传说,雄浑的木鼓舞、奔放的甩发舞,是我们对佤族的全部印象。来到阿佤山才真正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神奇的阿佤山养育了这个美丽善良、纯真质朴的民族。佤族医药也秉承了阿佤山的质朴,它是民族医药宝库中令人着迷的一块璞石。  相似文献   

8.
蓬安县是四川省改革试点县之一,早在1992年县级党政机关体改中,就将县医药管理局与县卫生局合并为目前的“蓬安县卫生医药管理局”,履行药品监督执法与医药行业管理双重职能,改变了过去那种在发证、审验证、“打假除劣”、监督执法、市场治理整顿及行业管理等工作上的“各自为政”,“不协调,难统一”的诸多扯皮现象.改革后的医药市场管理,在工作力度和成效上至少有以下两点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1黔南苗医药对疾病病因的认识黔南苗医认为,季节变化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光绪《乾州万志》记曰“春始见微霜,四时皆热。而人多生寒疾,盖症气卑湿,雾多风少,且冬寒返暖,则阴中之阳不固,复时阳雨反凉,则阳中之阴邪易侵,故阳不下降,阴上升,多上热一寒之疾也”指出风、寒、霜、雾皆为人体致疾因素。苗医认为,气、血、水是相成人生命的基本物质。人之所以生病,既因外为水毒、气毒、火毒所犯,内有情感、信念所动,亦因劳累损伤所致。其观点认为人体脾、胃是最重要的器官,主宰一切,胃能纳则百病能除。2黔南苗医药对疾病的分类和命名苗族没有文字,在认识疾病里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对五脏六腑等内脏器官的认识不清晰,但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对现象有认识,多以动、植、矿物命名,以明比隐,以形赋虚,便于记忆。与其他地区的苗族医药一样,黔南苗医药主要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其归类。往往包含有该疾病的病因、病理、病症、病性及病势演变、预后等。黔南苗医药命名多依据发病部位或性质,取类比象。以动物形象命名,如口唇四肢发绀如乌鸦羽毛色叫“乌鸦经”;以植物形象命名,如其病灶溃烂如开花状称为“花”(如“肚花”);以家常使用之物品命名如“疔”;以主症命名如患者...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宝库中的瑰宝——哈尼族医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绵起伏的云南哀牢群山中,无数座高达上百级的“田山”从山脚顺着坡势层层叠叠,直通茫茫云海,蔚为壮观。这就是勤劳智慧的哈尼族人民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流,通过水涧沟渠引进粮田,形成的“梯田”。哈尼人在创造梯田文化的同时,不断与瘟疫疾病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掌握了大量用草药治病的单方验方和独特的诊疗方法,同时吸纳和兼容了中医药学及彝、苗、傣、壮、瑶等各个民族以及泰国、缅甸、老挝等国民族医药学的一些理论、诊疗方法和药物,形成了在祖国民族医学之林独树一帜的哈尼族医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 ,民在全国有 5 0多万 ,其中浙江省有 18万之多 ,丽水市有 9万。全国唯一的族自治县在丽水市的景宁县。由于民有着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的特点 ,有其独特的医疗方法与用药习惯 ,有着很多祖传秘方和经验方 ,如在医治跌打损伤、蛇伤、风湿、黄疸肝炎、小儿疳积、肺炎、骨髓炎等疾病均积累了大量经验 ,医药已成为祖国医药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 ,其医术也靠祖传 ,现大多民间医均年事已高 ,个别名医已去世。因此 ,开展医药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医药有限公司(原四川省医药公司)是有50多年历史的医药商业专业性公司。1985年,由行政型公司转变为经营型公司。2004年,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注册为“四川省医药有限公司”。公司是全国首批、四川首家通过国家GSP认证的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是中央及省级医药储备的存储单位,连续六年获省级“守信用、重合同企业”。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医药有限公司(原四川省医药公司)是有50多年历史的医药商业专业性公司。1985年,由行政型公司转变为经营型公司。2004年,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注册为“四川省医药有限公司”。公司是全国首批,四川首家通过国家GPS认证的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是中央及省级医药储备的存储单位,连续六年获省级“守信用,重合同企业”。  相似文献   

14.
回族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晚期形成的新民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居第三位,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人口860万,云南50多万。回族在云南的分布是“大分散、小聚居”之势。在全省的26个县市都有回族人口的分布,但数量的多寡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对中国医药商业来讲,真可谓是风雨交加,内外交困,惨淡经营。正如专家所言,悬在医药商业头上的“四把利剑”:招标采购、零售限价、GSP认证、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剑剑致命,每一剑都让商业难以应付;而商业公司的“四大软肋(数量多、集中度低,费用率高、利润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医药有限公司(原四川省医药公司)是有50多年历史的医药商业专业性公司。1985年,由行政型公司转变为经营型公司。2004年,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注册为“四川省医药有限公司”。公司是全国首批,四川首家通过国家GPS认证的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是中央及省级医药储备的存储单位,连续六年获省级“守信用,重合同企业”。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民族医药研究现状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20年来云南省少数民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全国其它少数民族省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硬件基础差、规模小,队伍建设滞后,继承工作不力,研究手段落后,重药物轻医理的现象明显等。 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落后,认识水平不到位。从“提高认识,整合优势,加强管理”、“逐步增加有效投入,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正规教育,提高教育层次”、“加强继承,突出创新、完善体系”、“提高新药开发水平,推进产业化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云南省少数民族医药研究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医药有限公司(原四川省医药公司)是有50多年历史的医药商业专业性公司。1985年,由行政型公司转变为经营型公司。2004年,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注册为“四川省医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关于"香格里拉民族医药"概念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香格里拉民族医药”概念,指出:“香格里拉民族医药”既泛指香格里拉地区所有民族医药,又是对香格里拉地区各种民族医药之间特殊关系的揭示:“香格里拉民族医药”应该是以藏医药和彝医药为主的多元民族医药,多元化民族医药以及各民族医药之间较强的关联性是“香格里拉民族医药”的特征;从种类来讲,“香格里拉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彝医药、纳西东巴医药、白族医药以及普米医药、傈僳医药、怒族医药、独龙医药等少数民族医药;加强“香格里拉民族医药”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协调发展现代医学、中医学以及民族民间医药提供借鉴,同时,对促进“香格里拉”地区民族医药事业、少数民族卫生事业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和农民居住分散、基层卫生人员整体素质较差的现状,学校面向农村,立足“以能力为本,应需求施教”的教学观,改革课程结构,创新实践教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方向、多地点办学,以培养具备用中西医方法治病、防病及急救等临床技能,能适应农村、服务农村的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