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TACE治疗多结节型或弥漫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多结节型或弥漫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患者肝脏病变首次TACE后第3天开始每日给予As2O3 10 mg,静脉滴注,连续14 d,休息3周重复,后间歇给予TACE治疗。B组患者给予序贯性TACE。观察两组的近、远期疗效、介入频次、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有无差异。结果 A组客观有效率36.7%(11/30),获益率86.7%(26/30);B组客观有效率23.3%(7/30),获益率80.0%(24/30),两组客观有效率和获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9,P=0.731。A组患者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为8.0个月(95%可信区间 5.7~10.3);B组患者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为4.0个月(95%可信区间 2.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37×10-6。A组患者中共行介入65次,每例平均2.2次; B组患者中共行介入111次,每例平均4.7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38×10-4。A组30例患者中生活质量改善10例,稳定17例,降低3例; B组患者中改善7例,稳定10例,降低13例,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As2O3联合TACE在多结节型或弥漫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应用中,可以减少TACE 的治疗次数,达到相同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栓塞剂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分别以国产碘化油、海藻酸钠微球和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5例,其痛经等症状变化、子宫磁共振影像改变及临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为期2年以上的随访。结果 术后3组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等临床症状均有改善,6个月时碘化油组、海藻酸钠微球组和Embosphere微球组痛经明显缓解率分别为33.3%(5/15),30.8%(4/13),41.1%(7/17);12个月时MRI显示子宫体积分别缩小为49.19%、48.25%和50.05%;24个月时有8例患者痛经复发,分别为碘化油组2例,海藻酸钠微球组4例和Embosphere微球组2例。碘化油组发生闭经2例,Embosphere微球组发生闭经1例。结论 以碘化油、海藻酸钠微球或Embosphere微球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对缓解患者痛经程度、缩小子宫体积具有良好的效果;栓塞治疗发生闭经的原因除卵巢功能减退外,也可能为子宫宫腔粘连;在取得临床疗效相似的情况下,使用颗粒型固体栓塞剂进行栓塞治疗其安全性可能较液体栓塞剂为高。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裸支架载瘤动脉血管腔内重建术治疗内脏动脉夹层(VAD)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6例VAD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6例VAD患者经过护理后,腹痛、腰痛症状缓解。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7.8个月,全部患者能够掌握正确的术后观察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腹部或腰部疼痛及血便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无腹痛复发;DSA或CTA 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位置良好,无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结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降低VAD 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术后随访管理对于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已成为不可切除性肝癌的重要治疗方法,而到目前为止,碘化油的应用剂量尚无客观标准,多依靠术者的经验而定。本文分析了常规TACE与超常规剂量TACE的优劣,并对碘油剂量术前量化的可行性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5月经介入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21例,其中7例行弹簧圈栓塞,12例行支架辅助栓塞,2例采用双微导管技术。结果 术后造影显示完全栓塞14例,瘤颈残留2例,大部分栓塞5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小面积梗死1例。影像随访17例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 未破裂和破裂未形成较大血肿的大脑中动脉分叉动脉瘤首选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8.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手术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复杂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复杂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33例,其中男28例,女5例,平均年龄(50±12)岁。分析围手术期及随访期(≥12个月)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3例手术均顺利,技术成功率为100%,无术中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22 d。术后随访3~34个月29例,失访4例,随访率87.9%;21例随访≥12个月。术后造影无Ⅰ型内漏发生,并发肺部感染1例、脑卒中1例、可逆性肾功能异常6例、逆行性A型夹层1例,无截瘫发生。术后住院期间死亡2例,病死率6.06%。随访期发生移植物感染1例、逆行性A型夹层持续存在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复合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但术后部分严重并发症仍不可忽视,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系统性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对比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或联合微波消融(MWA)的近期局部疗效、安全性及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或联合MW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比较两组术后AFP、肝功能、不良反应、并发症、术后3个月的影像学表现以及1年生存率情况。 结果 射频联合组术后3个月边缘复发率9.8%,微波联合组2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射频联合组术后AFP平均下降为(412.47±373.81) ng/ml,微波联合组平均下降为(278.72±269.20)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射频联合组ALT平均升高至(81.22±49.50) U/L、AST平均升高至(93.71±50.94) U/L,微波联合组ALT平均升高至(139.53±97.77) U/L,AST平均升高至(181.43±140.16) U/L;两组ALT及AST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射频联合组并发症1例,微波联合组并发症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1年生存率无差异( P >0.05)。 结论 TACE联合RFA或联合MWA的近期局部疗效、并发症及1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但射频联合组术后比微波联合组术后肝功能损伤轻微。


  相似文献   

10.
【摘要】 可降解支架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有很多研究报道,但至今仅有2种研究较全面的支架获得了欧盟CE合格证。目前的可降解支架主要以聚乳酸、镁、酪氨酸等为基础材料,相对普通药物洗脱支架有诸多优势,可显著降低血栓形成及再狭窄概率,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攻克。本文就可降解支架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体-肺循环分流(BP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1例DSA确诊的BPS的MSCTA资料,以超选择性支气管相关体动脉造影(DSA)为标准,对照分析MSCTA与DSA在诊断不同分流水平的BPS的一致性。结果 MSCTA显示肺动脉分支错期显影。在显示亚段以上的BPS的效能上与DSA相当(Z = -1.854,P > 0.05),显示末梢BPS的效能明显低于DSA(Z = -3.923,P < 0.05);MSCTA确诊BPS 11例,灵敏度为35.5%(11/31),检出的BPS肺动脉分支数、分流水平与DSA所见相当;检出的支气管相关异常体动脉数目与DSA相当;无假阳性病例。结论 MSCTA能够准确地诊断肺动脉亚段以上的大分流量BPS;显示异常的支气管相关体动脉,有助于介入术前对BPS程度及供血动脉的预计。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肝癌TACE术并发脑碘油栓塞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例肝癌TACE术后并发脑碘油栓塞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国内外散在个案报道,探讨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肝内、心内及肺内异常分流是脑碘油栓塞的形成机制。肿瘤动脉-肝静脉分流、肿瘤紧邻或侵犯膈肌、膈动脉参与肿瘤供血、肿瘤血供丰富、术中大量使用碘油是危险因素。脑碘油栓塞CT及MRI有特征性表现。结论 肝癌TACE术并发脑碘油栓塞少见,了解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可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脑碘油栓塞。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碘油乳剂经微导管推注的优化研究。 方法 建立体外检测装置,使用3种不同微导管推注同种溶剂-碘油乳剂,分别测量在相同时间点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剂量;再使用同种微导管推注3种不同的溶剂-碘油乳剂,分别测量在相同时间点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剂量,收集所需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 相同时间内3种不同微导管推注同种溶剂-碘油乳剂时,Stride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量均最大,其次为Progreat微导管,Echelon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剂量均最小(P<0.01);相同时间内同种微导管推注3种不同溶剂-碘油乳剂时微导管尖端的压力及推注出的碘油乳剂剂量不同(P<0.01),且碘佛醇-碘油乳剂均为最小(P<0.01),而利多卡因-碘油乳剂与生理盐水-碘油乳剂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选用Stride微导管及利多卡因-碘油乳剂将更易于碘油乳剂的推注,减少监视碘油乳剂推注时的X线透视时间,降低手术人员及患者的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患侧股动脉及胫后动脉两点入路血管支架技术修复钝性腘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采用两点入路血管支架技术修复11例钝性腘动脉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先顺行穿刺患侧股动脉并造影评估动脉损伤情况,捻转导丝通过损伤段失败即刻穿刺胫后动脉并送入4 F单弯导管和圈套器,采用导丝抓捕技术将损伤段导丝捕捉住,使其通过损伤段,并建立工作轨道,经导丝植入血管支架修复损伤动脉;对远端流出道血栓阻塞用6 F导引导管抽吸动脉远端血栓,对肢体末梢动脉血栓予动脉内留置导管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动脉造影显示动脉部分断裂7例,完全断裂4例,共植入支架16枚。无围手术期死亡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3~24个月,平均(18.7±3.8)个月,2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经溶栓治疗后血流恢复;3例支架腔内狭窄>70%,给予球囊扩张治疗后血流恢复通畅;6例支架腔内狭窄<30%,未作特殊处理。随访期未发现支架断裂、变形、移位,无截肢患者。结论 两点入路血管支架修复钝性腘动脉损伤可减少手术时间,快速恢复受损动脉血流,减少肢体缺血时间,近期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吕婷婷  刘爱连  汪禾青 《工业加热》2016,(11):1021-1025
【摘要】 原发性肝细胞癌经介入治疗如何准确判定介入术后肿瘤坏死的程度及是否有肿瘤残留和复发,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MR具有无X线辐射性、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任意多角度和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MR功能成像(fMRI)的不断成熟和应用于临床,使之能够更加灵敏地显示肝癌介入术后的组织成分变化,提供更多的量化评估参数。本文将重点概述fMRI在肝癌介入术后随访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Embosphere微球联合碘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的疗效。 方法 对25例肝癌破裂大出血,急症行Embosphere微球联合碘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 肝癌破裂大出血25例,均为活动性大出血,Embosphere微球联合碘油介入手术栓塞止血成功24例,有效率为96%。术后平均动脉压由术前的(63.5 ± 16.8)mmHg上升至(83.5 ± 18.2)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ALT(141.3 ± 77.8)u/L,术后5 d(170.1 ± 98.6)u/L, 术前总胆红素(21.3 ± 7.1)μmol/L,术后5 d总胆红素(24.0 ± 9.1)μmol/L,肝功能术前术后无差别。术后1、3、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2%(23/25)、84%(21/25)、72%(18/25)、48%(12/25)。结论 Embosphere微球联合碘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止血效果显著,创伤小,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总结脾动脉球囊阻断联合脾脏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型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性及经验。方法 在脾动脉球囊阻断状态下对15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经皮穿刺脾脏RFA,RFA平均时间为(46.4±5.4)min。术后3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监测血常规,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CTA。结果 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侧大量血性胸腔积液,给予止血及胸腔积液引流后好转,其余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RFA后1个月行腹部CTA检查示RFA毁损范围占脾脏总体积的比率为34.3%~71.8%,平均(56.20±13.09)%。术前血细胞计数示:白细胞为(3.88±1.75)×109/L,红细胞(4.06± 0.37)×1012/L,血小板(48.14±11.33)×109/L。RFA术后1个月复查示:白细胞(5.62±1.61)×109/L,血小板(132.29±33.20)×109/L;与术前相比,血小板和白细胞显著升高(P<0.05)。结论 脾动脉球囊阻断联合RFA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型脾功能亢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介入封堵术后AF的预后与管理。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5月收治ASD合并AF患者24例,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及术后1 d行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均针对AF情况进行电话随访或来院随访。结果 24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所有AF心律均未转为窦性心律,1例患者AF转为心房扑动,1例术前行AF导管消融术患者术后AF复发。1例术后服用华法林期间发生胃出血,自行停药3 d后发生脑梗死死亡。24例患者中有5例(20.8%)未口服任何抗凝药物,7例(29.2%)口服阿司匹林,仅11例(45.8%)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结论 ASD合并AF患者封堵术后AF自行转复率低,对术后抗凝情况要进行严格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