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宗武  辛军放  陈浩 《热力发电》2012,41(8):65-68,71
介绍了华能北京热电厂M701F4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二拖一”分轴机组热力系统的特点及其起动方式.实际应用表明,采用先并中压蒸汽,再并高压蒸汽,最后并低压蒸汽的方式,可解决该机组在并汽过程中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旁路难以控制、中压缸排汽压力高等问题.旁路控制优化后,使并汽和解汽过程操作简单,负荷稳定,能满足调峰或两班制运行机组快速起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辅助蒸汽系统选择不同供汽汽源时,机组运行经济性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由二期机组四段抽汽供汽经济性最优,由二期机组冷段再热蒸汽供汽的经济性略优于由一期机组冷段再热蒸汽供汽。并结合机组实际运行方式、机组启停方式及机组发生事故时的运行情况等,根据不同季节环境温度及各辅汽用户用汽量情况,提出辅汽系统优化运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并汽与退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拖一"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汽轮机的并汽与退汽是2项较复杂的操作过程,操作方式不当可能会对机组造成较大的冲击。研究表明,采用主、再热蒸汽同时并汽、退汽的操作方式,负荷适应性能强,可操作性好,有利于机组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将蒸汽喷射泵技术用于回收火力发电机组除氧器排汽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系统构成、控制方式及成效分析。在驱动/引射汽源压力均在较大范围波动的情况下,得到了出口压力稳定的蒸汽以实现除氧器废汽的回收再利用,并实现回收系统排汽压力自动调节,完成自动排氧功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1000MW燃煤机组锅炉汽动引风机驱动汽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永春  吴阿峰 《中国电力》2011,44(12):37-41
采用汽轮机代替电动机驱动引风机,可避免过大的电动机启动电流,并且具有降低厂用电率、实现引风机变速高效运行、避免能量二次转换等优点。就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而言,目前可用于驱动引风机汽轮机的汽源有四段抽汽(中压缸排汽)和冷再热蒸汽(高压缸排汽)。结合不同的汽源配置方案和汽轮机排汽方式,重点对四段抽汽配凝汽式汽轮机和冷再热蒸汽配背压式汽轮机2个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方案在技术上均可行,但前者经济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锅炉汽温控制的品质,直接影响机组热效率及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结合某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工程,介绍了机组工艺系统概况。根据锅炉汽水系统的工艺配置情况,分析了主蒸汽、一次再热蒸汽、二次再热蒸汽温度的控制方式和控制要求,并重点介绍了一种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基于过程物理机理的过热汽温控制策略设计方案。该方案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可以尝试在二次再热机组主汽温控制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7.
庄国霖 《广东电力》2014,(11):31-35
采用汽轮机变工况热力计算,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某型号600 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高中压转子在调峰运行下的主蒸汽温度发生大幅波动时的温度场、应力场,并得到转子应力集中部位的载荷谱,然后对该工况进行转子疲劳寿命分析。提出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汽温控制的要点,建议该类型机组在启动或调峰过程中加强运行操作培训,提高自动控制系统调节品质,将蒸汽温度、调节级温度以及中压缸进汽温度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严格控制温度变化率。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并汽过程中造成汽轮机高、中压缸两侧进汽温度和压力偏差过大的问题,对高压主汽系统进汽管道进行了设计优化,再通过优化启动并汽的操作方式,优化后的汽轮机高压主汽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9.
结合深圳东部电厂一期3×350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自身特点,介绍了该机组APS的设计结构.通过对原APS的中压并汽调节阀控制和锅炉暖管疏水控制的优化,实现了机组一键自动起、停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研究的手段,对通辽霍林河坑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 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凝汽器自动防冻控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空冷凝汽器实现自动防冻控制的条件、空冷凝汽器实现自动防冻的技术关键、空冷凝汽器自动防冻控制过程,解决了高寒地区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凝汽器自动防冻控制的难题,为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凝汽器的冬季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利...  相似文献   

11.
蔡玲  徐世国 《湖南电力》2006,26(3):50-51
可调式汽封可以减少动静部分间的碰磨造成的汽封磨损,保持较小的汽封间隙,使泄漏蒸汽量减少,提高机组运行热效率,同时,也能够增加机组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发电设备》2015,(5):353-355
提出使用低品质的屏式再热器入口蒸汽替代高品质的过热蒸汽作为蒸汽吹灰汽源,对蒸汽吹灰系统汽源进行优化,并在2台600 MW亚临界机组上进行了工程应用。优化改进后的吹灰系统工作安全可靠,同时提升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为大幅度平衡转子推力,大型汽轮机组多采用高中压合缸和通流部分反向布置的结构,这使得高压缸调节级后的部分蒸汽通过高中压缸中间的轴封漏入中压缸第1级,与再热蒸汽混合后再继续做功,这部分漏汽简称为中轴封漏汽。准确了解中轴封漏汽状况,对于机组运行、检修以及机组能耗、中压缸效率等指标的计算都有着重要意义。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14.
大容量、高参数机组需要辅助蒸汽作为机组启动用汽(主要是汽封供汽),为此需要增加较大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通过对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疏水系统的改造以及对启、停机操作规程的修改,实现了无辅助汽源的机组启停运行,节约了启动蒸汽炉的投资及其运行和维护费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变汽温法测300MW机组高中压缸间轴封漏汽量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娟  包劲松 《发电设备》2004,18(2):79-81
介绍了变汽温法测量国产引进型300MW汽轮机高中压缸间轴封漏汽量的应用实践,分析了高中压缸间轴封漏汽量对热耗率和中压缸效率计算值的影响,提出可以使用此法确定同型新投产机组和改造机组热力性能考核试验中高中压缸间的轴封流量,以及监测机组日常运行时高中压缸前轴封运行状况和中压缸通流效率。  相似文献   

16.
补汽阀投用对1000MW机组夏季运行工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采用西门子补汽阀技术的1 000 MW机组夏季工况下补汽阀投用与否对机组的功率响应、中间点汽温、主汽压力等参数的影响,对投用补汽阀后机组的经济性作了评估说明。夏季工况下不投用补汽阀,1 000 MW机组在额定参数下无法达到额定功率,并且在AGC(自动发电控制)方式下机组主要参数波动较大,不利于机组稳定运行。投用补汽阀运行,则增大汽轮机的节流损失,降低机组运行效率。如果提高蒸汽参数运行,锅炉金属受热面所能承受的温度上限将下降,金属管壁将更容易超温。因此建议在夏季工况下,对该类型的1 000 MW机组负荷调度采用AGC模式下的人工输入方式,由调度员在线设定机组的目标功率。  相似文献   

17.
杨廷志 《广西电力》2014,37(5):78-81
为了提高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机组运行经济性,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有必要对630 MW汽轮机组配汽方式进行优化。通过从多方面对各配汽方式进行比较,最终采用东汽厂的配汽方式进行优化改造。该配汽方式结合了复合配汽与顺序配汽2种方式,通过对汽轮机阀门曲线、滑压曲线进行修正,并对汽轮机控制系统逻辑进行修改,实现了汽轮机新、旧阀序的完美结合。改造后,机组安全性能指标未受任何影响,且机组在顺阀状态下阀门的节流损失减少,为电厂降本增效带来了较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机组启停及低负荷运行期间,锅炉辅助蒸汽汽源能否正常供应对机组的正常启停和安全运行将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华能福州电厂一期工程两台日本三菱亚临界强制循环锅炉辅助蒸汽运行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机组启停及低负荷运行期间辅助蒸汽汽源由过热与再热汽源互为切换过程中出现压力大幅度降低的原因,对日方原设计不合理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19.
某1 000 MW机组进行了背压式汽动引风机的技术改造。介绍了该机组单台汽动引风机最大出力试验,分析了机组正常投运以来汽动引风机出力不足的现状,并提出了降低背压机排汽压力、烟道阻力和运行氧量及优化汽动引风机效率等解决途径,可有效改善引风机出力不足现象,同时提出了降低排汽温度的引风机节能优化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20.
600MW超临界机组汽温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某600 MW超临界直流锅炉机组,设计了机组的主汽温和再热汽温控制策略。主汽温采用二级喷水减温控制,同时设计了双回路和串级控制策略;再热汽温主要采用烟气挡板调节,辅助采用喷水减温控制。运行实践表明,机组运行稳定,主汽温和再热汽温控制策略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