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报道了显色剂2,3,7-三羟基-9-(5′-苯偶氮)水杨基荧光酮(PASAF)的合成方法。研究了试剂与钼(Ⅵ)的分光光度性质及反应条件。在0.48mol/L的硫酸介质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钼(Ⅵ)与PASAF形成稳定的橘红色配合物,在526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6×105L.mol-1.cm-1,钼(Ⅵ)含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直接用于豆类中痕量钼(Ⅵ)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2(2喹啉偶氮)1,3二氨基苯(QADAB),并研究了其与钴的显色反应,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CTMAB存在下,QADAB与钴反应生成2∶1稳定配合物,用磷酸酸化后,在酸介质中体系λmax=595nm,ε=829×104L·mol-1·cm-1。钴含量在001~040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样品中钴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显色剂ABBPDT与汞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为11.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OP表面活性剂存在下,1-偶氮苯-3-(5-溴-2-吡啶)-三氮烯(ABBPDT)与汞发生显色反应,生成2∶1型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5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105L/(mol·cm)。用拟定方法测定废水中的微量汞,Hg2+质量浓度在0 ̄480μg/L符合比尔定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潘富友  梁华定  葛昌华 《化学世界》2002,43(12):636-637
研究了新显色剂 2 - (四氮唑偶氮 ) - 5 -二乙氨基苯甲酸 (简称 TTZDBA)与钴的显色反应 ,试剂与钴在 p H3 .5的 HAc- Na Ac缓冲溶液中形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 ,其组成比为 Co2 + :TZDBA=1∶ 2 ,λmax=6 2 0 nm;试剂的 λmax为 5 0 0 nm,对比度 Δλ为 1 2 0 nm,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ε=9.1 1× 1 0 4。Co2 +浓度在 0~ 0 .5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配合物形成后在强酸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可消除大量金属离子的干扰 ,有良好的选择性。方法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维生素 B12 和工业废水中的微量钴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白桦  侯永根  倪静安  文珊珊 《化学试剂》2006,28(2):89-90,94
报道了显色剂2,3,7-三羟基-9-(5'-苯偶氮)水杨基荧光酮(PASAF)的合成方法.研究了试剂与钼(Ⅵ)的分光光度性质及反应条件.在0.48mol/L的硫酸介质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钼(Ⅵ)与PASAF形成稳定的橘红色配合物,在526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6×105L·mol-1·cm-1,钼(Ⅵ)含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直接用于豆类中痕量钼(Ⅵ)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郑云法  张春牛  应跃芳 《化学试剂》2005,27(7):413-414,436
合成了显色剂1-偶氮苯-3-(5-溴-2-吡啶)三氮烯,并研究了它与镉的显色反应。在pH10~12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镉生成4∶1型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2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3×105L.mol-1.cm-1。Cd2+浓度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废水和湖水中微量镉,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显色剂4-(对甲氧基苯氨基重氮基)-4′-硝基偶氮苯(简称PMADNA)与镉(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 11.0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以Triton X-100为增溶增敏剂,该试剂与镉(Ⅱ)形成稳定的2∶1棕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3 nm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为1.32×105L/(mol.cm),镉(Ⅱ)质量浓度在0~0.8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所拟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废水样品中微量镉(Ⅱ)的直接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吡啶-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PYPAPT)与镉的显色反应的研究,建立了直接测定化妆品中微量镉的光度分析方法。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存在下,碱性NaOH介质中,PYPAPT与镉形成2∶1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2×105L.mol-1.cm-1,Cd2 在0~0.56 mg/L符合比尔定律。此方法用于化妆品中微量镉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 2 -[2′-( 5′-甲基苯并噻唑 )偶氮 ] -5 -二乙氨基苯甲酸 ( 5 -Me-BTAEB)的合成 ,且对其与镍 ( )的显色反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十二烷基硫酸钠 ( SDS)存在下 ,5 -Me-BTAEB在弱酸性介质中与 Ni( )形成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 ,该配合物组成为 n Ni( ) ∶ n5 - Me- BTAEB=1∶ 2 ,最大吸收波长为 65 4 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 1.5 0× 10 5 L/mol·cm,Ni( )浓度在 0~ 10 μg/2 5 m 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测定铝合金标样中微量镍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新显色剂1-(2-苯并噻唑)-3-(2,4-二羟基苯)-三氮烯(BTDHBT)的合成及其与Cu(Ⅱ)的显色反应。研究了试剂与Cu(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一个测定铜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反应在室温下放置10 m in的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2.5μg/mL,回归方程为A=0.0644+0.074C(μg/L),相关系数r=0.9978,表观摩尔系数ε为30.7 m3/(mol.cm)。对2 mg/L Cu(Ⅱ)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6%(n=11),将方法用于铝合金样品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5(4—磺酸铀苯偶氮)—8—氨基喹啉与镍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4-磺酸钠苯偶氮)-8-氨基喹啉(SPAQ)与镍的显色反应及其最佳条件。在CTMAB存在下,强碱性介质中,SPAQ与镍形成2:1的红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98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2.0×105L·mol-1·cm-1;镍量在0~20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矿石中微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3-异烷氧基噻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uB r为催化剂,NMP为溶剂,在110℃下,3-溴噻吩与过量的甲醇钠反应2.5 h生成3-甲氧基噻吩,产率为82%。再以无水NaHSO4为催化剂,在108~115℃下,3-甲氧基噻吩分别与异丁醇、异戊醇、异辛醇发生取代反应合成了3-(2-甲基丙氧基)噻吩、3-(3-甲基丁氧基)噻吩、3-(2-乙基己氧基)噻吩,反应时间分别为:3、3.5、4h,收率分别为72%、67%、63%。这些化合物结构都通过IR、1HNMR和MS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香味评价,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基本肉香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1-(邻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L1)、1-(间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L2)和1-(对氯苯基)-3-(2-羟基苯基)-丙二酮(L3)3种配体,并将此3种配体分别与 Eu(III)反应生成3种新的稀土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 Eu(L1)3·2H2O、Eu(L2)3·2H2O 和 Eu(L3)3·2H2O。荧光光谱显示,3种配合物的配体均能将吸收的能量有效地传递给三价铕离子,从而使配合物发射出强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在3种配合物中,Eu(L1)3·2H2O 的荧光强度远大于 Eu(L2)3·2H2O 和 Eu(L3)3·2H2O 的荧光强度,这说明配体 L1与 Eu(III)离子的能级匹配较好,能量传递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陈晓彬 《化学试剂》2002,24(6):365-366
以乙酰甘氨酸和苯甲醛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含碳碳双键的前手性底物,(Z)-2-乙酰氨基苯丙烯酸,(Z)-2-乙酰氨基-3-(对甲氧苯基)-丙烯酸,(Z)-2-乙酰氨基-3-(对氯苯基)-丙烯酸,(Z)-2-乙酰氨基-3-(间氯苯基)-丙烯酸,(Z)-2-乙酰氨基-3-(间硝基苯基)-丙烯酸。后4种是新的有机化合物,产物结构经过核磁共振,质谱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5.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经卤代、氧化、热分解三步主要反应合成了3-卤-2-卤甲基-1-丙烯.卤代反应中采用不同的卤代剂合成了三卤代新戊醇,在文献基础上加入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的萃取过程可使三卤(氯)新戊醇产率达72%-98%;再通过氧化反应得到三卤(氯或溴)新戊酸,同样加入萃取过程可使酸的产率达到63%-80%,最后热分解脱卤化氢和二氧化碳制备3-卤-2-卤甲基-1-丙烯时(卤素为氯和溴),在文献基础上加入吡啶作催化剂可使热分解温度降至200 ℃(原分解温度为260 ℃),总产率可达45%-72%.在制备3-碘-2-碘甲基-1-丙烯时避光搅拌,可降低产物分解,产率为60%.所有的化合物经过了IR和1HNMR的确认.  相似文献   

16.
1-(2-氯苯基)-2-(4-氟苯基)-3-溴-1-丙烯(2)是氟环唑的关键中间体。以1,2-二氯乙烷和水为溶剂,1-(2-氯苯基)-2-(4-氟苯基)-1-丙烯(1)在氢溴酸/双氧水体系中发生α-溴代反应得到该化合物。通过使用氢溴酸/双氧水代替溴素或N-溴代丁二酰亚胺,提高了溴的利用率及产品的收率,避免了烯烃的加成,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三废。通过实验获得了反应的优惠条件:二氯乙烷和水为溶剂,回流反应,n(1)∶n(HBr)∶n(H2O2)=1∶1.1∶2.5,氢溴酸和双氧水的滴加时间为6 h,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反应收率为90.6%,选择性90.6%。  相似文献   

17.
以醛、酮为原料经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了具有一类含查尔酮结构的光敏性二胺:1-(3-氨基苯基)-3-(4-氨基苯基)-2-丙烯-1-酮与对-二(间氨基肉桂酰)苯.通过优化实验得到最佳的合成工艺为:醛、酮在温度为0℃下,以乙醇为溶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进行羟醛缩合反应3h.收率可达到86%,经液相色谱分析其纯度分别为99.92%,99.91%,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349nm、361nm.所得方法操作简便,收率较高,原料易得.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对硝基苯甲酸和水杨酸甲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两种新的1,3,4-噁二唑类化合物——2-(4-氨基苯基)-5-(2-乙氧基苯基)-1,3,4-噁二唑和2-(4-氨基苯基)-5-(2-戊氧基苯基)-1,3,4-噁二唑。合成过程中,1,3,4-噁二唑化合物上的硝基采用钯碳催化氢化的方法还原成氨基,使后处理变得容易,产率显著提高,分别达98.4%和96%。通过IR和1HNMR确证了相关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N-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丙胺(Duloxetine)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经 ~1HNMR、IR和质谱表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显色剂5-(3,5-二溴-2-吡啶基)-1-(2-羟基-5-磺苯基)-3-(2-羟基苯基)甲(BPHPS)的合成。详细研究了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其灵敏度较高,摩尔吸光系数ε为2.46×104。采用掩蔽方法,能显著提高体系的选择性。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铜矿中的铜,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