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指出,BNP测定有助于心力衰竭诊断和判断预后[1-2]。近来BNP与冠心病病情的关系成为研究重点,本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差异,脑钠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积分及心脏超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价脑钠素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重度脓毒症患者血浆心钠素及脑钠素检测对预测心功能异常及不良预后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43名老年重度脓毒症患者于确诊后次日测血浆心钠素和脑钠素浓度,并连续3d超声监测患者心功能以确定其是否并发心功能异常并分组,比较两组心钠素和脑钠素浓度,并通过工作曲线下面积比较以确定心钠素和脑钠素对预测心功能异常及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 老年重度脓毒症患者血浆心钠素和脑钠素均能预测心功能异常的发生,但脑钠素预测价值较高。心钠素和脑钠素对死亡预测价值均不高。结论 血浆脑钠素可以作为预测老年重度脓毒症患者合并心功能异常较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脑钠素(BNP)在老年心衰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心衰组和非心衰组共38例老年患者的血浆脑钠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衰组(P<0.01),且血浆脑钠素浓度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脑钠素水平是诊断老年心衰较好的指标,能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惠者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后血浆脑钠素水平和左心室重塑的变化。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惠者56例,胸痛发作12h内接受并成功再灌注治疗者(38例)为试验组,未接受再灌注或再灌注治疗失败者(18例)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入院即刻、24h、48h、7d、14d、28d时血浆脑钠素水平;入院后3~5d、28d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并计算他们的变化量。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惠者血浆脑钠素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试验组血浆脑钠素水平呈单峰曲线,对照组呈双峰曲线;再灌注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素水平,其第7天时浓度升高不明显,未形成第2个高峰。②再灌注治疗能减少左心室容积增加并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③血浆脑钠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塑的程度相关,尤其以急性心肌梗死后第7天时脑钠素浓度最有意义。结论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惠者血浆脑钠素水平并减轻左心室重塑,血浆脑钠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塑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脑钠素在基础医学领域乃至临床医学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可用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鉴别诊断、危险度分层、预后及治疗。更有意义的是,脑钠素可以早期诊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对脑钠素在心功能不全中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完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心功能和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关系。方法30例瓣膜置换患者术前、术中应用Swan-Ganze导管和REF-1^TM右心功能监测仪测量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和肺血管阻力(PVR),术中、术后测定血浆脑钠素浓度。结果体外循环后6h脑钠素升高,12h达高峰,术后20d恢复至术前水平。脑钠素与RVEF呈负相关,并且术前脑钠素与术后12h脑钠素浓度呈正相关。结论瓣膜置换术后患者RVEF下降,疆示右心室收缩功能下降;术后脑钠素明显迅速升高,可以反映右心室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7.
血浆脑钠素测定对心衰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定心衰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探讨脑钠素测定对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06例住院心衰患者及6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日采静脉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素水平。结果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浆脑钠素水平逐渐升高。结论血浆脑钠素水平可以判断心衰的严重程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左室重构的关系,以探讨脑钠素预测心肌梗死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2003-01/07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脏监护病房住院的首次AMI患者185例。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为AMI组,男78例,女32例。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男18例,女7例。所有患者于AMI急性期测定血浆脑钠素浓度,并于取血后24h内以及3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3个月内左心室容积指标变化将AMI患者分为左心室重构组和非重构组。对比各自的心动超声指标,观察心室重构组与非重构组患者的血浆脑钠素浓度差异。结果:AMI组患者血浆脑钠素浓度[(416.7&;#177;208.0)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对[(61.8&;#177;34.1)ng/L](t=2.9,P&;lt;0.01)。重构组血浆脑钠素浓度[(466.3&;#177;211.2)ng/L]明显高于非重构组对[(301.5&;#177;198.7)ng/L](t=2.91,P&;lt;0.05);而且重构组急性期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明显高于非重构组(t=3.32,P&;lt;0.01);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重构组(t=3.01,P&;lt;0.05):血浆脑钠素浓度与恢复期左室容积指数呈正相关(r=0.35,P&;lt;0.01)。结论:AMI急性期血浆脑钠素浓度显著升高,且与AMI后心室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后左室重构的关系,以探讨脑钠素预测心肌梗死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2003-01/07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脏监护病房住院的首次AMI患者185例。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为AMI组,男78例,女32例。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男18例,女7例。所有患者于AMI急性期测定血浆脑钠素浓度,并于取血后24h内以及3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3个月内左心室容积指标变化将AMI患者分为左心室重构组和非重构组。对比各自的心动超声指标,观察心室重构组与非重构组患者的血浆脑钠素浓度差异。结果:AMI组患者血浆脑钠素浓度犤(416.7±208.0)ng/L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犤(61.8±34.1)ng/L犦(t=2.9,P<0.01)。重构组血浆脑钠素浓度犤(466.3±211.2)ng/L犦明显高于非重构组对犤(301.5±198.7)ng/L犦(t=2.91,P<0.05);而且重构组急性期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明显高于非重构组(t=3.32,P<0.01);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重构组(t=3.01,P<0.05)。血浆脑钠素浓度与恢复期左室容积指数呈正相关r=0.35,P<0.01)。(结论:AMI急性期血浆脑钠素浓度显著升高,且与AMI后心室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血浆脑钠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其中伴左心室肥厚40例,无左心室肥厚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比值;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脑钠素水平并与LVMI、E/A比值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血浆脑钠素水平明显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②血浆脑钠素水平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452,P〈0.01),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703,P〈0.01)。结论 血浆脑钠素水平可作为判断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逆转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和心钠素(ANP)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诊断及预后判定价值。方法入选7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伴心衰58例,无心衰13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TProBNP,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P,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定期随访,记录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和ANP浓度均显著高于无心衰患者及正常人组(P均<0.05)。心功能级者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心功能、级者,血浆ANP浓度显著高于心功能级者,但与级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浆NTProBNP和ANP对于冠心病心衰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4.38%和75.86%;特异性分别为96.67%和83.33%。在(11.35±1.69)个月的随访中,心衰组中死亡者与存活者血浆NTProBNP和AN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NTProBNP对冠心病心衰的诊断价值高于ANP,二者均与冠心病心衰患者短期心源性死亡无关。  相似文献   

12.
脑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范围、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63例确诊为AMI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且24 h后测血浆脑钠素浓度,其中,62例患者行PCI,1例行CABG治疗.1周后检查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血浆BNP浓度与AMI的范围、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血浆BNP水平与AMI面积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且血浆BNP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BNP浓度反映了AMI的严重程度;AMI范围越大,左室功能越差,脑钠素的水平越高,且脑钠素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变化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放射法(IRMA)及Roche公司生产的Elecsys Systems 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20例同期非心血管病者(对照组)的血浆脑钠素、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组血浆脑钠素、血清cTnT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心衰(心功能Ⅳ级)组的血浆脑钠素、血清cTnT测定值及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度心衰(心功能Ⅲ级)组(P<0.01);中度心衰组血浆脑钠素、血清cTnT测定值及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心衰(心功能Ⅱ级)组(P<0.01)。结论:血浆脑钠素、血清肌钙蛋白T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升高程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提示其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脑钠素(BNP)是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超栽的刺激下主要由心室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左心室功能不全时引起血浆BNP水平增高。BNP的主要应用是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评估心衰的预后及指导治疗。近年来,由于BNP测定方法学进展,BNP已从一项科研项目转变为临床检测项目,可望很快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规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研究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探讨血浆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NYHA心功能Ⅱ~Ⅳ级)及10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并将CHF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HF组血浆脑钠肽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1),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呈负相关(P〈0.05)。CHF组患者经正规治疗后,随着心功能改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NYHA心功能无改善的患者出院时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至少改善一级的患者(P〈0.01)。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状态,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的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实验(ECLIA)检测10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缺血性心肌病(ICM)组两大组,其中ICM组参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案分为Ⅰ~Ⅳ级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NT-proBNP的水平,其中AMI组同时检测血浆中肌钙蛋白I(cTnⅠ)的水平。结果 AMI组和ICM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并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48,P0.01)。NT-proBNP和cTnⅠ在AMI组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41.7%和95.8%,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NT-proBNP水平在冠心病中的诊断阳性率逐渐升高。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的检测在CHD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CHD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脑钠肽(BNP)主要由心室分泌,反映心室压力和容量负荷的变化。进入血液后分解为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及N端片段脑钠肽(NT-BNP),心室容积扩张及室壁张力对BNP的释放进行调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以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外周血流分布异常为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在CHF过程中,由于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神经内分泌激活,刺激心肌细胞合成和释放BNP增加。目前超声心动图为诊断心力衰竭最常用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但对部分患者不能及时作出诊断,尤其是早期无症状性CHF。近年来发现血浆脑钠肽水平可用于CHF的诊断治疗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本文就BNP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对心力衰竭诊断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李协  钟建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7):1004-1005
目的:探讨血脑钠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脑钠素水平,随访6个月,观察60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脑钠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尤其是死亡和心力衰竭发生率随脑钠素水平的增高而显著增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素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心肌梗死后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庄宁宁  李自成 《新医学》2003,34(Z1):143
1 引言 脑钠素主要由左心室心肌细胞合成、分泌进入体循环,其分泌主要由左心室壁张力进行调节.它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心、肺等组织,其中以心脏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N端脑钠素前体浓度的变化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08/2005-02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86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法分组:Ⅰ级活动量不受限制,20例;Ⅱ级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32例;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22例;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12例。同期选取健康查体志愿受试者10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测定血浆N端脑钠素前体浓度,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不同心功能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分析血浆N端脑钠素前体浓度、超声指标与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86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脑钠素前体浓度的测定:Ⅱ级、Ⅲ级、Ⅳ级明显高于Ⅰ级和正常对照组犤(198.76±120.46,246.35±140.25,386.72±192.16,78.22±14.71,79.64±11.20)ng/L,F=86.57,P<0.01犦。②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比较:左心室收缩末径随着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大犤(29.02±4.86,34.23±6.85,41.65±7.15,50.12±8.19)mm,F=5.689,P<0.05犦。左心室射血分数随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加重而降低犤(63.00±9.30,54.00±10.20,43.00±9.70,32.00±12.80)%,F=10.817,P<0.05犦。③血浆N端脑钠素前体浓度与左心室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比较:血浆N2端脑钠素前体浓度与左心室收缩末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呈正相关(r=0.384,t=3.46,P<0.01;r=0.301,t=2.624,P<0.05),血浆N端脑钠素前体浓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呈负相关(r=-0.496,t=4.736,r=-0.326,t=3.015,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N2端脑钠素前体浓度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