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对以运动材料为主的20种织物的热、湿性能指标进行了主观实验.比较了20种织物各项单独热湿传递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了引起差异的原因.分别从静态条件和大量运动条件下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每一类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具体特点和同类织物之间热湿舒适性的相对优劣顺序.  相似文献   

2.
热湿舒适性是影响鞋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鞋的重要指标.运动时,人脚所穿着的袜子可以将脚部产生的汗液吸收,因而袜子的热湿传递对鞋热湿舒适性有重要作用.统计分析袜子的材质、测试者的生理指标和主观评价三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袜子的热湿状况与运动鞋热湿舒适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运动内衣热湿舒适性的测试方法及发展状况.运用虚拟仪器来构建衣内温湿度测试系统,将客观实验与主观评价方法相结合,是运动内衣热湿舒适性测试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4.
织物热湿传递性能及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及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的各种研究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征.将热湿传递性能研究分为单纯热湿传递和综合热湿传递,对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进行了讨论.从微气候参数评价方法、生理学评价方法、心理学评价方法及综合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了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及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紧身跑步服针织面料的热湿舒适性,选择Cleancool纤维、Coolmax纤维、咖啡碳纤维等新型纤维和纱线,设计开发出5种基本织物组织、35款纬编针织面料,并对面料的透湿性、导湿性、吸水性、接触冷暖感等热湿舒适性进行测试与分析.基于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运用模糊综合法对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和咖啡碳纤维作为面纱时,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平针组织、网眼组织织成的,以咖啡碳纱线为原料织成的织物热湿舒适性综合评价较好.研究结果为后续户内紧身跑步运动无缝针织服装的开发提供参考,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结构设计和热湿舒适性是作训服必不可少的条件.针对目前07式作训服难以满足军人训练和作战着装需求的问题,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制作了5种不同款式的作训服,以研究其热湿舒适性.以5名现役军人作为受试者,分别穿着5款作训服进行生理学实验以及主观感觉评价.实验结果显示,综合了"通风背部育克""针织袖裆"以及"前胸口袋角度调整"的优化设计对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改善效果最佳,在运动后期5位受试者的主观感觉差异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热湿环境下,男性平角裤舒适性的特殊要求,本文通过测量100名男性青年的下体尺寸数据,对下体进行体型分析;针对已完成的体型,实验人员穿着匹配号型的平角裤,进行合体性及热湿舒适性数据采集。通过实验获取其裆部的合体性、热湿等相关数据,得出合体舒适性、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因子,并建立舒适型模型,为内裤的功能性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般运动袜的导湿性能差、穿着舒适性不佳的问题,以高导湿纤维为原料,根据运动功能特征进行运动袜的结构设计,制备6种不同原料及组织的运动袜。以热阻、湿阻、透湿指数等作为试样热湿舒适性能的指标,测试和对比分析了这6种不同运动袜的热湿舒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导湿纤维和以功能区进行结构设计的运动袜具有良好的热湿舒适性能;在透湿区与最普通的纬平针棉袜相比,其热阻降低了77.5%,湿阻降低了92.7%,透湿指数提高了269.6%。  相似文献   

9.
选用6种蚕丝含量不同规格相近的织物,对其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进行测试,并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对测试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随蚕丝含量的增加,蚕丝/棉混纺织物的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均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所选蚕丝含量变化的范围内,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受到的影响较大,最终得到蚕丝含量为20%,经纬纱均用C/S(80/20)混纺纱的混纺织物,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最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我院研制的一系列织物静态、动态热湿舒适性能的测试仪器和评判指标,提出有关针织物热湿舒适性的静、动态综合评判观点和方法,并就原料对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预测机织物的弹性伸长,以Pierce的织物结构模型为出发点,对机织物拉伸过程中单根经纬纱交织点处受力单元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织物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主要由弹性变形和几何变形组成的假设。并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依据纱线静力平衡原理及动量矩守恒定理,结合其他弹性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平纹织物和2/1斜纹织物拉伸-伸长的数学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Tencel及其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纯Tencel及其混纺织物的退浆、煮练、漂白、染色、原纤化、纤维素酶处理、交联处理工艺。结果表明,Tencel/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可以采用退煮-浴处理工艺,以双氧水漂白,用多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对于光洁织物来说,要进行两次纤维素酶处理。用超低甲醛树脂整理剂对Tencel及其混纺织物进行交联处理,可以有效防止织物在服用过程中进一步发生原纤化,同时可以使织物的抗皱性增加。处理后织物的游离甲醛释放量在75μg/g以内,超低甲醛树脂整理剂的用量以30-70g/L为宜。  相似文献   

13.
对平纹织物拉伸过程中的经纬纱受力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计算平纹织物拉伸断裂强力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体育场馆复合化使用现状的考察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产业化、社会化和市场经济体制对体育设施的设计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而设计理念中的滞后因素又往往导致设计与使用的脱节.因此,改进设计模式成为摆在建筑师面前一项紧迫的课题.针对于此,从实践调研入手,对我国体育设施复合化使用的现状进行了考察,认为被动复合、功能系列化程度低、复合内容不当、复合度失调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并从管理体制、设计模式两方面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讨论了酸性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生物减量作用原理,并探讨了纯棉、苎麻、棉麻混纺织物生物减量率与酶用量、作用时间、浴比的关系,评定了生物整理后织物的外观和内在质量。本论文初步比较了浸渍法和机械法对纤维素纤维减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真丝绸抗皱整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DEA交联剂对真丝绸的整理工艺,分析了影响整理效果的若干因素,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真丝绸经DEA事理可使湿折皱回复角从200度提高到270-275度,并具有良好的耐洗性。本文还对DEA整理真丝绸的抗皱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证明了DEA交联剂和丝素大分子发生了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17.
对典型针织运动面料的与导湿干爽相关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其导湿干爽性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大麻织物吸声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大麻织物的吸声特性,选用大麻、涤纶和棉纱线在小样织机上织造了不同规格的织物,使用化学试剂对大麻织物进行了处理,对吸声系数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后空腔距离和声波频率一定时,大麻织物吸声系数随着织物紧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织物紧度相同时,随着入射正弦声波频率的增加,大麻、涤纶和棉织物的吸声系数都呈正弦曲线变化,但大麻纤维的吸声能力要好于涤纶、棉纤维;织物组织对吸声系数有一定影响。大麻织物经过化学试剂处理吸声系数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织物中孔隙减小所致。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从实际织物入手,选取斜纹织物,对其进行切片试验,在Keyence数字式三维测量显微系统下观测斜纹织物中经纬纱线的真实截面形态,并测得屈曲波高、一个完全组织循环的宽度、屈曲长度等数据,计算织物的几何结构相等参数,建立斜纹织物几何结构模型,分析各参数间的几何关系,得到织物结构参数的估算值,与所测得的对应的结构参数值进行比较,根据差异率的大小,得到相对准确的织物几何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织物结构因素对织物的热湿移动的影响作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经纬线密度和捻度,对织物的热湿移动特性有明显的影响。织物结构紧密,经纬线密度大,丝线捻度低时,透气阻抗大,热湿移动量小;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