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弓形虫致胸腔积液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9岁,入院3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胸痛,为持续性,深吸气时明显,时有低热,无咳嗽、咯痰,无盗汗,无呼吸困难,曾在住院前门诊B超,示左侧胸腔少量积液,纯化蛋白衍生物试验弱阳性,遂以左氧氟沙星治疗,因胸痛不缓解于2008年4月11日收入呼吸科。病程中患者左肩关节疼痛,无关节晨僵,无皮疹。否认肺结核、血吸虫、伤寒等传染病接触史,无相关家族性遗传病史。半年前曾有胸痛伴双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病史,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73岁, 因反复胸闷、胸痛10年,咳嗽1个月,气促3 d于2010年8月5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胸痛,曾多次住院治疗.2009年12月再发胸闷、胸痛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心房纤颤,泵功能Ⅱ级".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0岁.因胸闷,胸痛一个月,加重十余天于2004年10月14日收住我科.曾于外院就诊,查胸片及胸部B超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拟"结核性胸膜炎"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联合抗结核治疗,并予胸穿抽液等治疗,患者自觉胸闷、胸痛症状缓解,出院后继续上述抗结核治疗,近十天来患者觉胸闷、胸痛症状较前加重,复查胸部B超提示右侧胸腔积液,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右侧胸腔各液(结核性?肿瘤性?).  相似文献   

4.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常见。本文对 119例≥ 40岁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7~ 2 0 0 0年我科住院的≥ 40岁胸腔积液患者 119例 ,按年龄分成 2组。 40~ 6 0岁 6 4例 ,其中男44例 ,女 2 0例。 >6 0岁 5 5例 ,其中男 42例 ,女 13例。1.2 就诊时主要症状 :胸痛、胸闷、气促、咳嗽、发热。以胸痛、气促、咳嗽为主。患者一般均有 1~ 2个临床症状。1.3 积液程度 :根据 X线、 B超结果诊断。大量积液 46例 ,中等量积液 5 5例 ,少量积液 18例。单侧胸腔积液 116例 ,双侧胸腔积液 3例…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7岁,因"胸闷、憋气4个月,再发加重10余天"入院,4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胸闷、憋气,伴四肢乏力,伴咳嗽、咳白粘痰,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心病病史10余年(患者家属述未服用他汀类药物),于外院住院治疗,查BNP 9 885 pg/mL,痰涂片查见酵母菌及孢子,胸部CT示:双肺炎症伴双侧胸腔积液,三大常规、大生化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予伊曲康唑抗感染、辛伐他汀(20 mg qn)调脂、利尿、补钾等治疗,伊曲康唑使用约2周(具体用量不详),患者胸闷较前缓解,期间出现双下肢无力,呈进行性加重,伴肌肉酸痛,未治疗,1月后好出院,院外口服辛伐他汀(20 mg qn)等药物;10天前无诱因再次出现胸闷、憋气,夜间不能平卧,伴周身乏力,伴肌肉痛,遂来我院.  相似文献   

6.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blastic lympho-ma)是临床上的少见疾病[1],常以胸闷、憋气、胸痛为首发症状,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临床上罕见[2],我科收治1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18岁,因"胸痛6 d,晕厥2 d"于2016年8月3日入院.患者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痛,伴肩背部放射痛,休息或改变体位无明显缓解.2d前出现晕厥2次,每次持续时间约3 min,可自行恢复意识,伴全身酸痛、头晕、头痛、活动后气促、咳嗽、咳痰,无发热、畏寒、寒战,无抽搐,恶心、呕吐,无面色苍白、发绀、胸闷、心悸.1 d前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胸部CT示:前中纵膈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纵膈淋巴瘤;左侧胸腔及心包积液.遂转诊我院,拟"胸痛查因"收入我科.起病以来,精神、睡眠、胃纳欠佳,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7.
丰明俊  陈晓敏  储慧民 《浙江医学》2010,32(9):1424-1425
患者女,67岁.因反复胸闷、气促3年再发伴胸痛3周于外院转入.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促,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高血压",予降压治疗效果不佳,3周前患者胸闷、气促再发伴胸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经抗栓、活血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而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8.
肺癌并发大量心包积液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并发大量心包积液2例昂永贵例1男性,49岁。因渐进性胸闷、气喘伴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8月,加重2月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拟诊为右侧胸腔积液,给予抽胸水及抗痨治疗,症状改善。2月前上述症状再发伴加重,不能平卧。病程中无结核中毒症状及咯血史。查体:T37...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男,20岁,发热伴胸痛,气促10天,加重2天,于1996牢2月9日收入本科,住院号282962。患者半个月前受凉后出现低热、畏寒、咽痛,自服“先锋Ⅳ号,安乃近”3天后好转。10天前劳累后又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8℃,伴有持续性胸痛,气促,地段医院胸片示:“左胸腔少量积液”心电图示“窦速”,拟诊“心肌炎?胸水原因待查”,予以“青霉素、心肌营养药”等治疗,病情反而加重,近2天体温高达39℃,胸痛、气促加剧,不能平卧,全身乏力,来我院急诊,经胸片和心脏彩超示“大量心包积液”遂以“急性心包炎”收治入院。无肺结核…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0岁,因发热6 d,气促4 d,于2009年10月9日拟右侧胸腔积液查因收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6 d前因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为39.0℃,在外院服用中药及退热药物后仍反复发热.4 d前开始出现气促症状,难以平卧,无咳嗽,但有少许黄黏痰,腹部膨隆,双下肢轻度浮肿,行胸片提示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B超提示右上腹肝区巨大囊性包块.既往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近一年血压偏高,服药不详.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报告
  患者,女性,31岁,身高159 cm,体质量58 kg。主因间断胸闷、胸痛、咳嗽,伴胸腔积液2个月余于2013年5月17日入院。既往曾行“阑尾切除术”。月经史正常,生育1子,无早婚、早育史,无流产、早产、生育大出血史。否认吸烟、饮酒史。无理化毒物及放射物接触史。家族中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史及遗传病史。患者于2013年3月10日突发胸痛,伴肩背部放射痛,逐渐缓解,门诊查心肌酶、D二聚体、心电图正常,查胸部CT示纵隔占位。口服“芬必得”治疗后未再发作胸痛。4月初患者出现咽痛,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未行处理。10 d后再次出现胸痛症状,性质同前,伴胸闷、气短,并出现低热,自行输入抗生素治疗3 d无好转,入当地医院查T 37.5℃,P 118次/分,BP 95/65 mmHg,化验查血常规正常,CRP 72 mg/L,血沉70 mm/H,ASO 778 U/mL,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淋巴细胞培养及干扰素测定正常,胸部CT示右中下肺及左上肺炎症表现,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盆腔CT示少量积液。入院后给予左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引流500 mL黄色微混液体,胸水化验回报:WBC 200×106/L,TP 33g/L,LDH 193 U/L,ADA 6 U/L。并行心包穿刺,抽出400 mL血性液体,可见絮状物,3 d共引流200 mL,心包积液化验回报:WBC 1300×106/L,多核比例80%,TP 60.6 g/L,LDH 939 U/L。2 d后行右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引流600 mL桔色浑浊液体,胸水化验回报:WBC 1150×106/L,多核70%,TP 37.7 g/L,LDH 122 U/L。以上积液均未找到瘤细胞。经治疗后,患者胸闷好转,但体温升高,最高38.9℃。考虑“溶血性链球菌性急性风湿性心包炎”,给予“青霉素、泼尼松等”药物治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12 d后再次出现胸痛、胸闷,深吸气加重。复查胸部CT示:炎症基本吸收、少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包膜明显增厚,纵隔占位。行纵隔占位穿刺术:有突破感,抽出白色黏稠液体0.1 mL,抗酸染色阴性,病理见角化的鳞状上皮细胞。泼尼松减量后体温出现上升,继续“抗生素、泼尼松等”治疗。10 d后,口服泼尼松10 mg每日一次维持,当地医院不除外“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7 d后患者自行停抗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腹痛,胸痛,胸闷,发热20d,喘憋加重7d,吞咽困难5d,于2003年10月20日以“右侧胸腔积液原因待查”急诊收入院。患者20d前于下蹲后突发上腹痛,以脐上部明显,为钝痛、不伴放射,无恶心、呕吐,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同时出现胸痛、胸闷,疼痛与呼吸无明显关系,无  相似文献   

13.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咳嗽10余天,活动后气促3天”于2021年5月17日入院。住院10天前患者开始出现阵发性干咳,无发热、盗汗、胸痛、咯血等不适。3天前开始出现活动后气促,于当地医院完善胸腔彩超提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对症支持治疗后自感症状较前稍好转,为求进一步诊疗遂于我院就诊。家族史、既往史等无特殊。  相似文献   

14.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52岁,因"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浮肿半月余"至昆医附一院心内科就诊。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症状,伴腹胀、双下肢浮肿。至当地市医院就诊,行血常规示:WBC:13.12×109/L,中性粒细胞;71.4%。胸部CT检查示:双肺炎变;双侧胸腔中到大量积液。腹部B超示:腹腔中等量积液。超声心动图示:中等量心包积液。诊断为"肺部感染;多浆膜腔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以"反复咳嗽、咳痰3个月,再发伴发热7天"于2019年12月24日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于3个月前着凉后出现咳嗽,咳大量黄色脓痰,伴低热,体温最高为37.8℃,伴有胸闷、气短及胸痛.期间就诊于外院并住院治疗,诊断为"胸腔积液待查结核性胸膜炎?"后转诊至本地结核病院,经胸腔穿刺检查,诊断为"肺脓肿合并脓胸",经予10天抗感染等治疗后好转出院,但患者出院后未继续抗感染治疗.入院前7天发热、咳嗽、咳黄痰及胸闷、气短症状加重,伴有左侧胸痛,遂入我科.既往脑梗塞病史5年,留有言语障碍,肢体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16.
1例70岁老年女性患者服用伊马替尼400 mg/d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周后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颜面部及四肢水肿,胸部CT及心脏彩超提示双侧胸腔积液伴心包积液,给予胸腔穿刺术及利尿治疗后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1例鼠药中毒致凝血功能紊乱出现纵隔血肿病例,结合文献对鼠药中毒、纵隔血肿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21岁,男,因"胸痛5 d,发现纵隔肿块影3 d"入院.入院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持续性隐痛.入院3 d前疼痛加重,不能忍受.到医院行CT检查示前纵隔10.0 cm×5.4 cm×5.0 cm大小块影,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双侧少量胸腔积液.无牙龈出血、黑便、血尿病史及外伤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左下肢股内侧皮肤5 cm×5 cm瘀斑.入院后行CT示纵隔块影较前无明显增大,双侧中量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为63 g/L,凝血功能障碍:PT 139 s,APTT 121 s,INR 11.3.查血浆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分别只有19.1%、6.4%、7.3%、17.2%.入院诊断考虑为纵隔肿瘤,双侧胸腔积液,凝血功能障碍,贫血.入院后予以止痛、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输血等治疗.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0岁,主诉胸痛1个月,胸闷15d。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胸痛,位于胸骨下段剑突处呈针刺样持续疼痛,并向肩背部放射,于深吸气和左侧卧位时加剧。无低热、盗汗、咳嗽、咯血、消瘦等,也无纳差、怕冷、少言懒动、表情淡漠等。15d前开始出现胸闷、气促、乏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干咳、腹胀、恶心,无呕吐、腹泻等。到当地市医院就诊,行B超后确诊为“大量心包积液”,未经治疗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9.
男,14岁,学生。因胸闷、气促3周于1989年4月6日入院。三周前出现胸闷、气促、纳差,无发热、咳嗽、胸痛,在外院胸透发现“双侧大量胸腔积液”,给予抗痨治疗,1周内行胸穿两次,抽液2000毫升,病情无好转,胸水增长迅速而转我院。既往体健。体检:T36.8℃,P112,R26,BP14.7/9.3kPa(110/70mmHg)。皮肤无点,  相似文献   

20.
李娜  轩菡  陈婷婷 《安徽医学》2014,(5):159-160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胸闷,右侧胸痛不适1个月,进行性加重于2013-03-27入住我科。2013-02-14无诱因下出现轻度胃寒,测体温37.8℃,输液2 d无好转。2012-02-18其他医院胸片提示胸腔积液,给予间断穿刺放出血性胸水,总量约2 000 mL,胸水控制不佳,并出现胸闷,右侧胸痛进行性加重,少量干咳,乏力。既往体健,否认传染性疾病史,否认石棉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