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通过对相关标准的理解结合实际提出了作业场所电磁辐射测量人员应具备的能力.通过对近区场、远区场的分析指出了现场辨识辐射源频率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相关数据.职业危害的程度是危害因素强度和接触时间的综合效果,测量并给出作业人员个体的日接触剂量是必要的.除射频段现场测量的布点外,针对高压线走廊、变电站内等特殊环境给出了选点的方法.对电磁辐射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也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电磁辐射污染知识讲座(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芳 《安全》1994,(5):11-14
六、电磁辐射的防护与抑制原理 通过前面的讲座,我们己经了解了电磁辐射的危害,因此对电磁辐射的防护与抑制就显得很重要。对于远区场的干扰,国际上成立了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进行电波的管理,并对工业无线电干扰规定了最大允许标准。对于电磁辐射的近区场,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会直接危害工作人员,因此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下面介绍电磁辐射控制的几  相似文献   

3.
着重阐明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的种类及其剂量,对人体的影响与可能导致的疾病;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区别,电磁辐射的一般规律,安全剂量标准,并提出了一般防治措施和注意事项,减少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焊接过程产生的电磁场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对高频的防护问题,已成为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力的重要课题.在研究焊接生产电磁辐射环境、劳动者健康与安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了电磁辐射屏蔽效率及导致屏蔽效率差异的因素.通过对不同部门制定的安全限值的比较分析,提出高频焊机安全使用建议.对控制高频焊接场所电磁辐射,尽可能降低从业人员电磁暴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讨论了工厂射频设备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和防治对策。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射频设备电磁辐射对操作人员危害的调查;射频设备场强分布规律的研究;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全国射频设备和从事作业人员进行测算;提出防治电磁辐射危害的对策。调查和测试了全国150多个单位,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将测得的3.5万个数据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出全国现有射频设备总台数和从事射频作业人员数。通过研究找出了今后防治重点和解决电磁辐射危害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6.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早在 196 9就被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列为必须严格控制的现代公害之一。论述了电磁辐射的来源、危害及减少电磁辐射是对环境污染的防护措施。对全面了解电磁辐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电磁辐射与电磁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电气进程带来的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护问题。从电磁辐射的来源、作用人群、对人体的影响方式阐述了电磁辐射防护的必要性。介绍了电磁辐射暴露限值标准、电磁辐射防护原理、防护装备标准及产品现状。提出了现有电磁辐射暴露限值标准及防护装备产品标准的不足,指出现阶段应进行的进一步工作:考虑非致热效应对人体的影响,完善统一电磁辐射暴露限值标准;增加电磁辐射防护装备标准覆盖面,以利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8.
城市电磁辐射污染的产生与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超  高燕  于淼  葛庆昆  朱琨 《安全》2005,26(5):29-3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磁辐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它已经被称为"第五大环境污染".本文重点论述了电磁辐射的危害,国内外电磁辐射的标准,城市电磁辐射污染的来源及特点,以及北京市区电磁辐射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9.
近来移动通信基站带来的电磁辐射安全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以北京市的移动通信基站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的电磁辐射以及其对地面环境的电磁辐射进行大量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与8μW/cm2的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目标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符合标准并且测值整体较低,从区县分布上看,北京市中心城区基站电磁辐射均值相对较高;基站电磁辐射对地面环境的影响非常小,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环评部门在进行基站环评时应关注基站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相符性,确保基站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0.
移动通信基站是实现通信信号覆盖的重要设备,是保证移动信号覆盖范围与信号质量的基础支撑。现阶段,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移动通信基站的架设密集度极大的增加,为实现移动信号全覆盖,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基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基站电磁辐射防护与环境监管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基站电磁辐射安全距离的有效评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站电磁辐射防护与环境监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射频电磁辐射治理实例云南光学仪器厂杜品森我厂几年来在改革开放、转换机制的过程中组建了多条生产线,给工厂带来了生机。随着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原来日工作量较少的高频封焊作业点也逐渐加大工作量。作业人员反映,工作之余有头痛窒息感,盗汗,全身无力;有的说头晕、...  相似文献   

12.
警惕隐藏在人们身边的无形杀手—电磁辐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的许多科学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业,科学,医疗及家用电器等等的应用中,都会释放出一定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影响,它能引起神经,生殖,心血管,血液和免疫系统,组织结构或功能的改变。因此,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人们养成对在电磁辐射污染环境下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受电脑电磁辐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学生受电脑电磁辐射的实际状况,采用EMR300电磁辐射分析仪,对电脑电磁辐射在100kHz~3GHz的电场强度值(V/m),进行了实验室研究性监测和宿舍、机房内的现场监测.监测的结果表明:宿舍中心处电磁辐射环境强度(100kHz~3GHz频率范围内的综合电场强度)低于0.5V/m;距离显示器屏幕前方0.4m以上操作电脑,则眼睛处辐射强度在安全值内.而目前,机房内台式电脑按行紧密摆放,前排电脑操作者后脑正对后一排电脑显示器突出的后部处,在后脑处辐射强度可超过10V/m;此外,学生宿舍空间拥挤,鼠标、键盘通常与显示器近距离摆放在一起,造成显示器辐射与键盘、鼠标自身辐射叠加,导致在键盘和鼠标处手掌受到的辐射强度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射频及微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在工作场所受到电磁辐射污染的影响。本文总结归纳了我国电磁辐射职业危害状况,分析了现代企业电磁辐射防护的新特点,并提出企业电磁辐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电磁辐射随时随地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为减少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需开发普通的防电磁辐射家居服。本文介绍了普通防电磁辐射家居服的生产过程和工艺,以及生产和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关键问题,生产的防电磁辐射家居服防辐射性能可达20dB,足以屏蔽电脑、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辐射。  相似文献   

16.
赵玉峰  于燕华 《安全》1995,16(5):2-7
1 简要说明 环境电磁辐射污染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污染。 在城市中,由于建筑物对电磁波的反射、折射作用,使得电波在空间的分布状态相当杂乱。它不仅干扰破坏了通信联络信号,使之信息失误;而且造成电视信号的多重反射,出现重影现象。此外,在大功率发射台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护人体免遭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防护服装的应用及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电磁辐射防护的背景入手,阐述了电磁辐射防护服的防护原理研究进展,介绍了电磁辐射防护服装的应用以及屏蔽效能测试与评价的研究现状,并对电磁辐射防护服装今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对某钢厂电磁感应加热炉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强度进行现场检测的基础上,依据国际及国家相关标准,对该场所的电磁辐射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辐射防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HJ/T 10.2-1996中的微波远场轴向功率密度计算公式,对所选取典型WCDMA基站的安全防护距离进行了理论预测,并与实测得到的基站电磁辐射强度达标距离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安全防护距离在水平方向上较实测达标距离更为保守,在垂直方向上则较为接近.从发射功率、话务量、监测条件、建筑物干扰和WCDMA基站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差异的产生原因,并基于基站副瓣和后瓣实测电磁辐射强度远低于理论预测值的实践,认为WCDMA网络基站运行时的电磁辐射强度超标范围应远小于理论计算结果,其所造成的电磁辐射对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磁辐射的分类、传播,电磁污染的来源,简述了电磁污染的现状及电磁辐射的危害,分析了辐射污染程度的测试和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最后提出了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