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中的表面遮盖法(SSD)、容积成像(VR)和多平面重建(MPR)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Picker公司PQ6000型螺旋CT机对4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和1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扫描,在VOXELQ工作站上进行SSD、VR和MPR重建,观察骨折细节。结果40例骨折患者经临床确诊共发现85处骨折。40例病人中有11例为上颌骨骨折。在对85处骨折的显示中,MPR的显示率为81.2%(69/85),SSD的显示率为88.2%(75/85),VR的显示率为96.5%(82/85),3种方法联合使用的显示率为98.8%(84/85)。在对11例上颌骨骨折类型的判断中,2D-CT的判断正确率为45.5%(5/11),SSD的判断正确率为100%(11/11),VR的判断正确率为90.9%(10/11)。对其进行χ2检验后,3种方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的3种显示方法联合使用较单一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提高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分型价值和手术计划的制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并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三维重建,对MPR图像、VR图像显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4例颌面部创伤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骨折118处,其中上颌骨骨折28处,下颌骨骨折18处,眼眶骨折18处,鼻骨骨折22处,颧骨骨折28处,蝶骨骨折2处,颞颌关节脱位2处。对比轴位CT、MPR、VR及联合使用两种三维重建方法对所有骨折显示结果,可以发现MPR、VR及联合使用两种三维重建方法对骨折显示率均明显高于轴位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PR联合VR对颌面部骨折显示率最高,达99.1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两种方法相较于轴位CT扫描,均能明显提高颌面部骨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诊断颌面部骨折的首选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位置凸出的骨骼,易发损伤骨折,由于下颌骨及颞颌关节解剖关系复杂,传统X线平片检查无法准确显示骨折片的移位、错位及颞颌关节的脱位情况等。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使骨折形象直观,为临床治疗、手术整复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下颌骨及颞颌关节骨折的临床  相似文献   

4.
超高速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髁状突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高速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髁状突骨折中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外伤病人进行常规X线检查及电子束CT扫描和三维重建检查.研究骨折的类型、骨折移位程度,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超高速CT具有扫描速度快,层次薄,图像清晰的特点,其三维影像可任意旋转和切割,从不同角度观察(骨折)病变情况,准确显示骨折类型。结论:超高速CT平扫及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髁状突骨折中,能客观地提供骨折的所有特征,将二维和三维重建方法互相弥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线碎骨的移位,提示颌面部髁状突骨折诊断的正确率、显示率、降低漏诊和误诊率,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5例鼻外伤患者的CT原始图像进行MPR和VR后处理,将鼻骨骨折分为单纯Ⅰ型(骨折线无移位),单纯Ⅱ型(骨折线伴移位),粉碎型骨折(单一或双侧鼻骨碎成三块及以上,即两条或两条以上贯通骨折线),复合型骨折(鼻骨骨折合并周围骨骨折),骨缝分离型(骨缝大于2mm或缝隙骨两端错位),将单纯的鼻泪管和上颌骨额突骨折也纳入统计。结果鼻骨骨折患者91例。单纯Ⅰ型9例;单纯Ⅱ型6例;粉碎型骨折5例;复合型骨折57例,其中合并眶骨骨折32例、鼻中隔骨折9例、鼻泪管骨折8例和上颌骨额突骨折44例;骨缝分离型23例,其中额颌缝分离1例,鼻颌缝分离22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11例;骨折累及鼻骨孔2例,骨折累及上颌骨额突根部神经小孔3例;眼肌损伤1例,球后出血1例。结论骨算法VR图像可以更真实显示颌面部骨缝及骨孔,多平面重组图像结合骨算法VR图像可以更加准确直观的显示鼻骨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16层螺旋CT扫描和扫描后图像后处理,比较两者的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依据16层螺旋CT及重建图像的资料,平片漏诊2例,更正骨折分型6例。轴位图像是诊断的基础,重建图像在空间关系的显示上具有优势。结论:16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为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MPR、SSD、VR)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96例经X线平片(CR)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急性外伤患者于外伤后1~7 d均经16层螺旋CT各向同性容积扫描,图像拆薄重建,传入vitrea工作站处理,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调整、浏览MPR、SSD、VR及斜面MPR图像,以明确有否骨折。结果经16层CT扫描后处理重建确诊骨折56例,其中,眼眶内壁骨折6例,下颌骨颏部3例,枕骨2例,肩胛骨2例,腕骨5例,肋骨7例,胸椎横突3例,骨盆9例,股骨颈4例、胫骨9例,足跗骨6例。本组16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对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为58%。结论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尤其是MPR成像显著提高了细微骨折的检出率,是诊断隐匿性骨折有效而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的容积重建技术在胸廓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的容积重建(VR)技术在诊断胸廓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对350例胸部外伤病例作MSCT扫描,从中随机抽取80例作VR成像与普通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胸廓骨折诊断中的实效性、敏感度及准确度.结果MSCT的VR技术诊断肋骨骨折、胸椎横突骨折、胸骨骨折以及胸锁关节脱位与半脱位的实效性、敏感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普通X线平片(P<0.01).结论 MSCT的VR技术是诊断胸廓骨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TPF)的诊断分型价值。方法 150例有膝关节外伤史患者先经DR正侧位检查,1周内又经SCT扫描与图像后处理重建。全部患者的TPF按Schatzker分型法分为6型。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MSCT与DR对TPF的诊断分型敏感性。结果 DR在150例TPF患者中确诊142例,报告疑似骨折5例,漏诊3例,未能分型。MSCT对150例全部确诊并分型,其中Ⅰ型18例,Ⅱ型48例,Ⅲ型9例,Ⅳ型25例,Ⅴ型36例,Ⅵ型14例。MSCT对TPF诊断分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DR(P〈0.01)。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能对TPF作出正确诊断与分型,并能为选择手术方案与路径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胫骨骨折是常见的管状骨折,并且多见于胫骨平台.传统的X线检查在对关节腔内的结构显示欠佳,因此对于粉碎性骨折的诊断存在一定的误差[1~3].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可以进行大范围扫描、高分辨率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能力[4].对其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胸部外伤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均经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与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技术后处理重建获得了满意的三维重建图像,显示出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并与胸部平片对照分析,判断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优缺点.结果 80例中总肋骨骨折数为265根,肋骨骨折以4~10肋骨(85.7%)、腋段(52.8%)常见.胸部平片诊断了69例(86.3%)、231根(87.2%)肋骨骨折,16层螺旋CT发现了胸部平片漏诊的11例、34根(12.8%)肋骨骨折.胸部平片漏诊的肋骨骨折多为无移位或肋软骨、胸椎的骨折.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了79例(98.75%)、263根( 99.2%)肋骨骨折.诊断肋软骨骨折7根.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颌面部骨折的CT扫描和三维重建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比较三维影像(3D)和二维影像(2D)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并探讨3D影像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诊断有骨折的31例颌面部外伤2CT薄怪扫描和3D重建。结果:3D影像显示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折范围、位置、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2D影像,3D对临床处理起着较明确的指导作用。但2D在发现细小骨折、深部结构骨折及骨壁菲薄处的骨折等方面优于3D。且3D影像是在2D影像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椎体滑脱病因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9例疑椎体滑脱患者的颈椎或腰椎的CT横断位图像、VR图像、曲面成像及多平面成像.包括8例外伤,27例28处椎弓峡部裂及15例椎小关节退行性变.结果 8例外伤患者中表现为椎体Ⅰ度滑脱者6例、椎体Ⅱ度滑脱及无滑脱者各1例;27例28处椎弓峡部裂中表现为椎体Ⅰ度滑脱者23处、Ⅱ度滑脱3处及无滑脱者2处;15例椎小关节退行性变均表现为椎体假性滑脱.结论 16层螺旋CT可明确椎体滑脱程度,同时也能明确滑脱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不同后处理功能在诊断肋软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对63例有胸部外伤且临床高度怀疑有肋软骨骨折病人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重建,并比较各种重建图像对肋软骨的显示能力.结果 63例受检者经螺旋CT扫描重建处理后发现肋软骨骨折39例.重建以MIP技术显示效果最佳,MPR、VR次之.结论 螺旋CT重建图像(MIP)是诊断肋软骨骨折的一种无创伤性最佳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及判断缺血病因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2例急诊CT平扫,24例均行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获得图像采用多种后处理技术,15例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结果 23例肠壁增厚,其中可逆性缺血20例,不可逆缺血3例.3例肠壁变薄者为不可逆缺血.21例肠壁密度减低,5例肠壁密度增高.增强扫描,可逆性缺血中有7例肠壁强化增加,不可逆性缺血中4例肠壁强化减弱或不强化,2例非阻塞性肠缺血表现为部分强化.6例肠壁积气和4例肠管扩张均见于不可逆性肠缺血;门静脉积气2例,7例出现肠梗阻;SMA/IMA主干和/或分支硬化性狭窄7例,其中4例出现肠系膜小血管广泛钙化;缆绳征21例;漩涡征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4例;5例为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23例患者找到结肠肠缺血之病因.结论 16层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及判断缺血病因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三维影像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二维影像。二维影像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三维影像。结论 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 ,可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型 ,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但二维影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基础 ,两者应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CT三维重维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1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三维影像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二维影像。二维影像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三维影像。结论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可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型,有较大临床实用价值,但二维影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基础,两者应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其后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常规X线平片显示阴性的病例,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并行薄层重建及曲面重组观察。结果:应用64层螺旋CT及其后重建技术,35例胸部外伤患者共确诊98处肋骨骨折。结论: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常规X线平片显示阴性的病例,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并行薄层重建及曲面重组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发现气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 42例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螺旋CT扫描,经后处理后在MPR、MinIP及VR上测量支气管异物的形态、大小,与纤维支气管镜手术证实后的异物大小、形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行肺窗MPR气管异物显示40例,1例穿透气管后停留在左肺内,1例显示不明确,其中35例行异物长径测定,最小0.3 cm,最大1.9 cm,平均大小1.08 cm.25例VR重建病灶平均大小1.32 cm.27例MinIP重建异物大小平均为1.14 cm.40例手术后取出异物,最小0.29 cm,最大1.6 cm,平均大小为1.05 cm,统计学显示肺窗MPR重建的结果与手术结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重建技术是显示气管异物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结石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患者先行腹部X线片检查,后行CTU检查及三维重建.结果:17例腹部X线片可疑结石患者CTU及三维重建检查确诊输尿管结石14例,8例腹部X线片检查阴性患者CTU及三维重建检查确诊输尿管结石5例.结论:CTU及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输尿管结石极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