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外动态     
<正> 由顺式丁烯二酐生产环氧树脂Hydrocarbon Process.,68[2],51(1989).通过丁烷、丁烯或苯的氧化物可生成顺式丁烯二酐,顺式丁烯二酐转变成环氧化物可提高价值。利比亚石油研究中心对铝酸钠催化剂存在下,顺式丁烯二酐与过氧化氢的环氧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pH 为6.0时,顺式丁烯二酐生成顺式环氧丁二酸的产率为93%;pH>5.0时,反应混合物中无2,3-二羧基丁二酸检出;当 pH<5.0时,有外消旋的2,3-二羧基丁二酸生成。(金方)丙烷脱氧制取丙烯的卡托芬法Chem.Eag.,95[18],48(1988).为解决丙烯原料不足问题,国外正在开发和采用  相似文献   

2.
聚烯烃类     
<正> TQ 433.43 J880520在聚合物合成中的苯并环丁烯=Benzocy-clobutenes in polymer synthesis[刊,英]/Kirchhoff,R.A.…//.SAMPETech.Conf.—1986,18(Mater.Space-Gathering Momentum).—478~489依赖于分子量和官能度,苯并环丁烯聚合可得到热固性的或热塑性的材料。衍生  相似文献   

3.
采用1-丁烯脉冲反应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研究了MCM-49与ZSM-35的共结晶及机械混合物的芳构化催化性能,并与纯MCM-49和纯ZSM-35的催化性能相比较.结果表明.在1-丁烯的TPSR反应中,虽然ZSM-35的芳构化催化性能很差,但是MCM-49/ZSM-35共结晶的芳构化催化能力并未随其中ZSM-35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尤其是MCM-49质量分数为52%的MCM-49与ZSM-35共结晶的非苯芳烃生成量比纯MCM-49分子筛高出约20%,其生成非苯芳烃的信号峰温显著低于纯MCM-49(~10℃),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机械混合物中的MCM-49与ZSM-35在催化丁烯芳构化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相互作用,但明显弱于共结晶分子筛.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改进的RKS方程在流体化工热力学数据方面的应用,计算了环丙烷-1-丁烯混合物的化工热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5.
用萃取精馏法分离C4中的正丁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吧啉和N-甲酰吗啉混合物为萃取剂,用萃取精馏法分离C4馏中的 正丁烯,正丁烯产品的纯度和收率均可达97%。  相似文献   

6.
烷基化原料选择加氢催化剂QSH—01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QSH-01烷基化原料选择加氢催化剂在胜利炼油厂烷基化装置2年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QSH-01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双烯烃加氢率达100%,丁烯的收率基本保持在100%以上,能够满足炼油厂烷基化原料中双烯烃选择加氢的要求,烷基化原料经过选择加氢不仅除掉丁二烯,还能使部分1-丁烯异构化为2-丁烯,有利于提高烷基化油的辛烷值,RON可提高0.93个单位,MON可提高0.55个单位;还降低了烷基化过程硫酸的消耗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不同n(Si)/n(Si+Al+P)的SAPO-18分子筛,并将其应用于催化丁烯裂解反应中;同时采用XRD、SEM、XRF、TG和NH_3-TPD技术对其进行表征,以考察如何通过改变凝胶混合物中的Si含量来提高其在催化丁烯裂解反应中的丙烯选择性。结果表明,与ZSM-5分子筛相比,n(Si)/n(Si+Al+P)为0.036的SAPO-18能获得较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在反应初期(TOS=3min),丁烯转化率达到71.6%,丙烯选择性可以达到54.2%。这主要归因于SAPO-18具有独特的八元环结构以及适宜的酸性。  相似文献   

8.
含正、异丁烯的混合物通过双键位移的异构化反应,使丁烯—1异构生成顺、反丁烯—2,再经过分馏来实现正、异丁烯的分离。该法对于以炼厂C_4烯烃为原料通过氧化脱氢生产丁二烯,进而生产顺丁胶的工厂来讲,能使丁烯—1与异丁烯实现分离从而增加橡胶原料,提高橡胶产量。本工艺所选用的催化剂为贵金属氧化铝载体催化剂,反应温度在260~300℃之间,反应压力5~7kg/cm~2,液时空速2.0时~(-1),丁烯-1的单程转化率可达65%以上,异丁烯基本不参加反应。反应产物中丁烯—2的增值一般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9.
3-甲基-1-丁烯精馏分离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步精馏法从C5馏分分离产生的抽余液中分离制备3-甲基-1-丁烯,考察了工艺条件对精馏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得到纯度大于95%的3-甲基-1-丁烯,总收率为65.79%。脱轻塔中,于塔釜压力为0.35MPa,回流比为11—15,塔顶馏出率为0.34的最佳条件下操作时,3-甲基-1-丁烯收率为98.18%。浓缩塔中,于塔釜压力为0.20MPa,回流比为25,塔顶馏出率为0.26的最佳条件下操作时,3-甲基-1-丁烯收率为85.71%。精制塔中,于塔釜压力为0.20MPa,回流比为20~25,塔顶馏出率为0.26的最佳条件下操作时,3-甲基-1-丁烯收率为78.18%。  相似文献   

10.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丙烯酸(AA)为原料,硫酸铈为催化剂,环己烷和甲苯混合物为带水剂,合成了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对苯二酚和吩噻嗪作混合阻聚剂,n(AA):n(TMP)=3.40:1,硫酸铈的用量约为三羟甲基丙烷质量的5%,带水剂中甲苯体积分数45%,酯化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5 h,空气流量为7 mL/min,最终产率达到98.4%。  相似文献   

11.
以2,6-二叔丁基-4-甲氧甲基苯酚与均三甲苯为原料,在Lewis碱存在下常温合成抗氧剂330。探讨了Lewis碱的种类及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滴加时间和硫酸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85%~96%的硫酸,n(均三甲苯):n(硫酸):n(2,6-二叔丁基-4-甲氧甲基苯酚):n(Lewis碱)=1:4.0:3.5:4.0,2,6-二叔丁基-4-甲氧甲基苯酚滴加时间20 min,反应温度15~30℃,抗氧剂330的产率为86.1%~88.2%。  相似文献   

12.
TiO_2对H_2S/SO_2的作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和程序升温电导(TPEC)两个平行的测量方法以及红外(IR)研究了TiO_2对H_2S/SO_2作用过程中化学和电导特性的变化。发现TiO_2可和H_2S、SO_2发生化学反应,Al_2O_3则不能。在大于200℃时,H_2S在TiO_2上可转化为S、H_2O和SO_2,SO_2可被氧化为SO_3。有趣的是,在经预还原处理的TiO_2上,H_2S可分解生成H_2,SO_2可被还原为S。在转化过程中,TiO_2本身的电导发生相应的变化。另外,H_2S和SO_2在TiO_2上比在Al_2O_3上容易脱附,不易发生硫酸盐化,因此,TiO_2在Claus反应中比Al_2O_3催化剂有更优良的催化性能与TiO_2中钛的变价有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H_2SO_4催化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脱水环化生成1,4-二氧六环液相反应的速率与温度、H_2SO_4浓度的关系。测得H_2SO_4为1.84—4.00w%时,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12.6±10.4kJ/mol,指前因子为3.6×10~9/s(1.1×10~3-2.5×10~(10)/s)。  相似文献   

14.
以加氢尾油、氯气为原料,浓硫酸为酸洗剂,白土为吸附剂,通过光氯化法合成了氯化石蜡-52。物料配比为m(硫酸):m(白土):m(加氢尾油)=8:6:100,酸洗处理的温度为100℃,酸洗时间为2 h,静置时间为1 h。白土吸附温度为120℃,吸附时间为2 h,静置时间为2 h。氯化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氯化石蜡产物含量≥52%。  相似文献   

15.
SO_4~2/Fe_2O_3超强酸是由3种来源的Fe_2O_3制备而成。研究了H_2SO_4浓度、焙烧温度、以及其它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SO_4~(2-)/Fe_2O_3对乙酸/丁醇的酯化反应均有活性。最佳结果是在2h之内,转化率>90%。经XRD分析,在SO_4~2/Fe_2O_3中无硫酸盐存在。  相似文献   

16.
反1,2-环己二醇的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硫酸作催化剂,以1,2-环氧环己烷为原料经水解合成了反1,2-环己二醇。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以二氯乙烷为溶剂对产物进行萃取、重结晶提纯。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与1,2-环氧环己烷的摩尔比为20∶1、反应温度为(45±2)℃、pH为3.0左右、反应时间为60m in的条件下,产物反1,2-环己二醇的收率在80%左右,纯度达到99%以上。并通过红外光谱与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产物的结构与纯度。  相似文献   

17.
水溶性铑膦络合催化体系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水溶性铑膦络合催化剂两相催化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其主要优点是产物与催化剂易分离,克服了均相催化体系的主要困难。实验比较了四种催化剂母体[Rh(C_8H_(12))cl]_2、[Rh(C_(10)H_(12))Cl]_2、Rh(acac)(CO)_2和RhCl_3·3H_2O与配体Ph_2P(m-C_6H_4SO_3Na)组成的水溶性铑膦络合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观察了温度、膦配体浓度和H_2/CO分压比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原位”红外分析法发现,不同的催化剂母体在氢甲酰化条件下可以生成相同的活性物种,并在水相中存在着相同的络合平衡。  相似文献   

18.
SO_4~(2-)/TiO_2-WO_3催化1,4-丁二醇液相脱水环化合成四氢呋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模板剂,通过水热法制备出TiO_2,并进一步制得SO_4~(2-)/TiO_2-WO_3固体超强酸,采用IR、XRD、BET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催化1,4-丁二醇脱水制备四氢呋喃为探针反应,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180~190℃,反应时间45 min,w(催化剂)= 4.6%(相对1,4丁二醇质量),四氢呋喃的收率可达91.5%。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收率仍可达87.0%,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碘量法测定丙烯环氧化产物中双氧水质量分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模拟H2O2氧化丙烯的环氧化产物,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得到了测定H2O2质量分数的最佳滴定条件。结果表明,滴定时被测样品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显著,KI和H2SO4。溶液的加入量的影响显著。当被测丙烯环氧化产物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0.5%~3.3%时,其最小的滴定样品质量,w由式m=0.170。(x代表被测环氧化产物中H2O2的质量分数)估计,且在滴定过程中KI和H2SO4溶液的加入量分别在3~8ml和2~7ml范围时,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相吻合。在丙烯环氧化产物中H2O2质量分数相对较低(〈0.5%)时,应控制KI和H2SO4溶液的加入量不能超过8ml和7ml,而在H2O2质量分数相对较高(〉3.3%)时.应控制KI和H2SO4溶液的加入量不能低于3ml和2ml。该规律在后来的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采用沸腾回流强迫水解法合成了纳米TiO2粉体,经TEM表征,颗粒近似球形,粒径10~20 nm,XRD测试为锐钛矿型。将TiO2粉体用1.0 mol/L的H2SO4处理,500℃焙烧,制备了纳米SO24-/TiO2固体酸,经Hammett指示剂法及35℃时正戊烷异构化反应验证具有超强酸性(H0<-14.52,k1>0);50℃时催化正戊烷裂解生成异丁烷,产率可达71.78%,并对其裂解机制进行了探讨,初步确认其裂解过程为:正戊烷异戊烷异丁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