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属于便秘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结肠通过时间延长和结肠动力下降为特征的顽固性便秘。临床主要表现为每周大便次数减少,便意减少或消失,粪质坚硬,伴有腹胀,症状顽固。严重的STC常合并肠梗阻,易反复发生,最终需手术治疗。2004年12月-2010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对24例STC合并肠梗阻患者分别采用选择性结肠肠段切除术和结肠次全切除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属于便秘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结肠通过时间延长和结肠动力下降为特征的顽固性便秘。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便意减少及消失,粪质坚硬,伴有腹胀症状顽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盆底生物反馈疗法加针刺八髂穴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将60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加针刺八露穴,对照组单纯给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排便情况、肛门测压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排便情况各指标评分及肛门测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周期、排便时间、排便方式、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便质方面评分及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缩榨压、直肠初始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阈值均下降,其中治疗组各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或P〈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盆底生物反馈疗法加针刺八髂穴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人工再造回肠储粪袋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全结肠切除术后排便的影响,将48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4例采用全结肠切除后回肠末端造J型储粪袋后与直肠吻合治疗,对照组24例不造人工储粪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排便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大便不成形例数、水样便例数、排便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果表明,人工储粪袋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全结肠切除术后排便影响很大,可以明显减少长期腹泻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便塞通合剂和莫沙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我们用便塞通合剂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5例(治疗组),单用莫沙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0例(对照组),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无效病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便塞通合剂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选取慢传输型便秘患者24例,用3-0肠线植入穴位,观察便次、粪便形态、排便时间等项变化。结果显示,第1、2次埋线后,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5.8%,结肠传输功能显著改善。结果表明,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一类以结肠动力减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干硬、排便费力。  相似文献   

8.
成人肠套叠     
在成人中,肠套叠占肠梗阻病例的1%,占全部肠套叠的5%.70%~90%病例可找到病因。麻省综合医院自1964年至1993年共收治18岁和以上的肠套叠58例,不包括直肠脱垂、吻合口套叠和发生在长肠腔插管的病例。分析结果示58例经手术确诊.平均年龄54.4岁(19~90岁),男女之比为1.8:1;小肠套叠44例,结肠套叠(涉及回肠和盲肠)14例。4例的病因不明.小肠和结肠套叠中有恶性病灶存在分别占48%和43%。症状以肠梗阻表现为主,78%病例有恶心、呕吐和腹痛.黑粪或粪潜血阳性仅占29%,发热、消瘦、便秘、腹泻或扪及腹块占10%。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9.
<正>泻药依赖性便秘是指长期使用含有刺激性泻剂成分的通便药,导致大肠自主蠕动的节律性减弱或消失,肠壁神经细胞对肠内容物的感受性下降,从而所致的难治性便秘。其属于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STC)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质干或不干,但排泄不畅,常伴有腹胀纳呆、神疲乏力、胸闷心烦等不适。患者就诊前往往有长期使用泻剂辅助排便史,结肠镜检查多提示结肠黏膜豹纹样改变,  相似文献   

10.
��Դ�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痔病病人常主诉有便秘或排便费力 ,甚至要用手指挖粪。压力检测显示 ,多数病人其肛门静息压异常升高[1 ] 。Leicester等调查 10 0例 ,发现 80 %痔病病人中有不同程度的便秘。Sun等[2 ] 报告 5 6例 ,发现 40 %未脱出性痔病病人排便怒啧 ,16%感觉排空不全。显而易见 ,痔病与便秘的关系非常密切。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 ,便秘和用力排便是成痔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 ,根据近代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临床实验研究结果 ,对这种说法均不能给予支持。1 传统概念1.1 Parks的硬便压迫学说[3]  早在 195 6年Parks提出干硬粪块…  相似文献   

11.
腹泻: 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具体指标:解液状便,每日 3 次以上,或每日总量> 200 g,含水量> 85%.腹泻是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腹泻的原因复杂,有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腹泻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但如未得到及时诊治,也会导致严重后果.绝...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对21例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和腹部热敷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显示,16例(76.2%)效果优良,4例(19.0%)有效但症状有反复,1例(4.8%)无效。结果表明,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效果好,简单,经济。  相似文献   

13.
决明子治疗老年性便秘10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老年习惯性便秘是指年龄在 5 0岁以上 ,以排便时间延长 ,排便间隔时间超过 4 8h和虽有便意但无力排出为特征的非器质性疾病。作者从 1999年开始 ,用中药决明子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10 0例 ,疗效优于临床常用的其它缓泻药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 0例 ,男 68例 ,女 32例 ;年龄 60~ 80岁 ,中位数 65 3岁。便秘史 5~ 2 0年 ,平均 12 5年。均排除全身性疾病或肠肿瘤。便秘间隔时间 4 8~ 72h ,平均 60h。排便时间 15~ 30min ,平均 2 3min。2 治疗方法取生决明子 10g ,捣碎 ,用开水 2 0 0mL浸泡 15~ 2 0min ,或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金陵术治疗混合型顽固性便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000年2月至2011年6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共收治顽固性便秘患者614例,对其中符合混合型便秘诊断及手术指征的554例患者施行创新设计的金陵术治疗。通过收集术前临床基本情况、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胃肠生活质量评分、Wexner便秘评分和满意度3项指标来进行术后长期随访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全组未出现手术相关性死亡。围手术期出现排粪频次增多,24.5%的患者有短时排尿困难。其他并发症包括小肠梗阻(9.6%)、吻合15出血(8.1%)、吻合口瘘(3.1%)、性功能障碍(3.1%)和切口感染(3.1%),均经对症处理或保守治疗恢复。截至2011年8月,术后3、6、12和24个月的随访率分别为100%、88.8%、75.1%和56.3%。胃肠生活质量术前评分为(78.1±9.4)分,术后3个月暂时升高至(92.0±9.5)分,但随后分别在术后6个月[(48.4±14.1)分]、12个月[(21.0±4.3)分]和24个月[(20.0±3.4)分]的随访中显示持续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xher便秘评分由术前的(19.9±4.3)分降至术后3个月时的(8.4±2.1)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便秘评分的下降一直维持到术后24个月。患者对排粪频次的满意率,在术后3、6、12和24个月时,分别为78.1%、91.1%、94.2%和94.6%。结论金陵术为混合型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安全而有效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结肠净水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将单纯慢传输型便秘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用结肠净水疗法治疗,对照组15例用西沙必利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P〉0.05),但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治疗组。结果表明.结肠净水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与传统西沙必利口服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脑梗塞常见于老年患者,因为老年人代谢慢、腺体分泌少,容易发生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少,每2~3天一次或更长时间一次,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排便过分用力时,易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升高导致y原发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老年便秘的预防和护理在临床中尤为重要.本科自2009年3月~2011年8月共收治95例脑梗塞并发便秘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会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便秘临床比较常见,以排便受阻、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粪质干结为主要临床表现征。史慧慧等[1]针对上海部分社区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6%,杨直等[2]通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便秘患病率分别为7.0%和11.5%。便秘可引起直肠和肛周疾病、胃肠疾病和心脑血管等疾病,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部分患者由于反复就医或滥用药物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3]。便秘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18.
粪性溃疡     
粪性溃疡(stercoral ulceration)是由于存留的粪块直接压迫而造成直肠或结肠壁坏死所形成的。便秘是产生这种病变的重要前驱症状。目前多数作者认为粪性溃疡可能较文献报告的为多。本文报告了作者在1978~1980年间诊断的4例粪性溃疡,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临床表现:便秘是所有粪性溃疡患者所共有的临床特征。长期卧床与排便习惯不良是导致便秘和产生硬粪块的最常见因素。其它因素有梗阻、狭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第5天(D5)和第6天(D6)囊胚期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自然周期和替代周期对囊胚期冻融胚胎移植的影响。方法将移植后剩余胚胎进行囊胚培养至D5或D6后行玻璃化冻融,比较囊胚复苏后的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及种植率等指标。结果D5组解冻154个囊胚,153个存活,复苏存活率99.4%;D6组解冻100个囊胚,99个存活,复苏存活率99%,两组复苏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临床妊娠率D5组(54.4%)显著高于D6组(20%)(P〈0.01)。自然流产率D5组为6.1%,而D6组则为9.1%,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种植率D5组(41。2%),显著高于D6组(11.1%)(P〈0.01)。替代周期组(HRT)和自然周期组(NC)相比,NC组的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均高于HRT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5囊胚冷冻复苏后移植能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内膜准备方法不同即替代周期和自然周期对临床结果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畅尔舒方治疗泻药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畅尔舒方治疗泻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将泻药性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予畅尔舒方口服.对照组予麻仁软胶囊口服,20d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率为82.5%,对照组为51.4%(P〈0.05)。排便蹲厕时间过长消除率、排便困难感消除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畅尔舒方对泻药性便秘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