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比较研究了甲酸、乙酸和一氯醋酸三种有机酸溶液对稀土-偶氮胂Ⅲ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偶氮胂Ⅲ显色测定稀土时,选择甲酸溶液作缓冲介质最好。  相似文献   

2.
偶氧氯膦Ⅲ与稀土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早已报导,在CTMAB存在下,偶氮氯膦Ⅲ与稀土的显色反应也有所研究,近期文献报道了铜、锌、钴、镍—邻菲罗啉体系中稀土元素与偶氮氯膦Ⅲ显色反应的研究;刘绍璞等运用碱性染料与金属络阴离子在水相显色反应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偶氮氯膦Ⅲ(简称CPAⅢ)是继偶氮胂Ⅲ后,测定稀土的又一灵敏显色剂。与偶氮胂Ⅲ相比它具有在更强酸性中能与稀土产生灵敏的显色反应和生成的络合物十分稳定等优点。 近年来采用CPAⅢ试剂测定稀土的光度法日渐增多,但多数只介绍Ce—CPAⅢ和Y—CPAⅢ络合物的吸收光谱、摩尔吸光系数,显色介质和酸度等研究结果,文献还报导了GPAⅢ—RE成络反应的机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偶氮氯膦Ⅲ在PH1~2的酸性介质中与稀土元素形成蓝绿色的络合物,近几年来广泛地用于铸铁、低合金钢中稀土总量的光度测定.但是,铬、镍、铜、钴、钛的干扰较严重,当用于较复杂试样中的稀土总量测定时,仍需采取适当的分离步骤.我们在探讨稀土、偶氮氯膦Ⅲ和各种表面活性物质反应行为的基础上,研究了稀土-偶氮氯膦Ⅲ-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三元络合物体系,显色的适宜酸度是1.5~2.0N盐酸,络合物最大吸收在721~723纳米,由于络合物最大吸收峰的显著红移和反应酸度的提高,使显色反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不经分离  相似文献   

5.
赵俭 《冶金分析》1985,5(6):1-1
有资料提出,测定钢铁中稀土总量时,在石英烧杯内用硫硝混酸溶样,冒硫酸烟控制酸度在0.1~0.5N时,稀土与偶氮氯膦Ⅲ(CPAⅢ)生成1:1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在660~670nm处,0~25μg稀土/25ml,符合比尔定律,但此法不适于高硅试样(如球铁),本文采用在玻璃烧杯中加硫硝混酸溶样,不必冒硫酸烟,虽显色酸度稍有变化,但经试验表明,对稀土与CPAⅢ的显色反应没有不良影响,且易掌握,分析时间  相似文献   

6.
偶氮胂Ⅲ与铋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偶氮胂Ⅲ与铋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李庆成(广东石铜业公司电解厂,阳春,529625)关于铋的光度分析近况己有综述 ̄〔1〕,许多作者已将偶氮类试剂成功地运用于铋的光度法分析 ̄〔2~7〕,偶氮胂Ⅲ是光度法测定稀土的显色剂。该试剂与铋显色反应在国内至今尚未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十二烷基磺酸钠、吐温-80、乳化剂OP和聚乙烯醇5种表面活性剂对稀土-偶氮胂(Ⅲ)-乙醇显色反应的影响和在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的条件。结果表明:只有十二烷基磺酸钠对显色反应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其余几种效果不明显。在pH28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偶氮胂Ⅲ与稀土显色反应有较高的灵敏度,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9.5×104L.mol-1.cm-1,试剂和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40nm和655nm,在25mL显色溶液中稀土质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区的稀土矿,稀土元素的配分是不相同的。在用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时,由于各单一稀土元素与显色剂形成的络合物的吸光度不同,其标准曲线的斜率也就不相同,这就给稀土标准的选择带来困难。即所谓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的统一标准问题。多年来,许多分析工作者力求解决此问题,但由于所使用的显色剂如偶氮胂Ⅲ,偶氮氯膦mN等,其本身结构的原因,只能得到近似标准。华东师大对原偶氮氯膦型显色  相似文献   

9.
对乙酰基偶氮胂与铬(Ⅲ)的分光光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铬(Ⅲ)的分光光度测定法近年来报道不少,如二甲酚橙法、铬青R法、PAA法,这些方法虽灵敏度较高,但选择性较差,最近报导的间甲基偶氮羧法可在室温显色,克服了沸水加热的缺点,但温度要求苛刻,难于应用.对乙酰基偶氮胂与稀土、钍、钪等元素的显色反应研究已有报导,但与铬(Ⅲ)的显色反应尚未见报导.本文研究了对乙酰基偶氮胂与铬(Ⅲ)的显色反应的条件.试验表明,该试剂也是测定铬(Ⅲ)的灵敏试剂,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55×10~4,络合物组成为1:2,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10.
在光度测定稀土总量时,为避免因稀土配分(样品中各单一稀土与总量的比例)的不同而带来的误差,就要求显色剂与等量的各单一稀土络合物的吸光度最好能达到基本一致,而目前常用的一些稀土总量显色剂,如偶氮胂Ⅲ、偶氮氯膦Ⅲ(CPAⅢ)、间乙酰偶氮氯膦(CPA-mA)、对碘偶氮氯膦(CPApI)等均未达到此要求。  相似文献   

11.
孙键  刘凤荣 《山东冶金》2003,25(5):47-48
采用草酸隐蔽—偶氮氯膦Ⅲ光度法测定球铁QT400—18中残余稀土,在pH值为0.4~0.9的硫硝混合酸介质中,偶氮氯膦Ⅲ能与稀土形成蓝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70nm处,稀土含量在0.018%~0.058%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可以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不少文献报导,在光度分析中,运用了水—有机介质,使某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得到提高,从而大大改善了光度分析的特性。 在水介质中锆与偶氮氯膦Ⅲ的显色反应及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存在下,锆与偶氮氯膦Ⅲ的显色反应已有所研究。 本文研究了在大量乙醇存在下,锆与偶氮氯膦Ⅲ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2.1~2.7N盐酸酸度下,锆与偶氮氯膦Ⅲ形成1:3的络合物,其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在675nm,较之水相紫移15nm,摩尔吸光系数等于6.5×10~4,相当于水相的2~3倍,1~12Jg/25ml范围内从服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3.
铜合金中微量稀土总量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蓝蔚  李莹 《冶金分析》1990,10(4):1-1
曾有文献(罗庆尧等,中国稀土学会第1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3,1980年)利用稀土—偶氮氯膦Ⅲ—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三元络合物体系测定铸铁和低合金钢中稀土总量。我们试验发现,铜在此显色体系中,随着铜含量的增加,Cu(Ⅱ)离子在1.2mol/LHCl介质中颜色也逐渐加深,在波长722nm处呈线性关系,因此可采用标准曲线以相同Cu量打底的方法,以消除Cu的干扰。因此,可采用直接光度法快速测定铜合金中的微量稀土总量。在大量Cu(Ⅱ)存在下,0.8~1.6mol/LHCl介质中,微量稀土与偶氮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偶氮氯膦Ⅲ与钡(Ⅱ)的显色反应及共存离子对该显色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10.0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钡与偶氮氯膦Ⅲ显色剂形成稳定的绿色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7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49×104 L/(mol·cm);在25 mL试样溶液中钡量为0~50 μg时,吸光度测定符合比尔定律,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样品中铝、铁对钡测定的干扰通过加入三乙醇胺和邻菲罗啉来掩蔽,钙的干扰则加入EGTA-Pb来掩蔽.偶氮氯膦Ⅲ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硅钙钡合金中的钡含量,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且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  相似文献   

15.
虞光禹 《云南冶金》2002,31(3):173-176
介绍一类新的,高灵敏的显色反应体系,金属离子与偶氮肿Ⅲ,偶氮氯膦Ⅲ形减的配阴离子,和铜,锌、钴、镍离子与邻菲罗啉形成的配阳离子缔合成混合多核配合物的过程,及在分光光度分析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过去测定钢铁中的稀上,采用甲基异丁酮萃取分离基体铁等干扰元素,然后用偶氮胂Ⅲ比色测定。该法操作繁琐,流程冗长,且有机试剂污染环境,有碍分析人员的健康。为此,我们对偶氮氯膦Ⅲ直接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的稀土进行了试验。偶氮氯膦Ⅲ在pH=l左右与稀土元素显色反应具有相当高的选择性,可免除许多离子干扰;另一方面许多阴离子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偶氮膦类稀土光度分析试剂,重点介绍了各类显色剂及其显色反应体系、相应光度分析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摩尔吸光系数、检测限、干扰情况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系重要的稀土显色剂,在吸光光度分析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出稀土和碱一样,也可和某些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形成几种不同类型的显色反应。通常对α型反应研究较多,而对β型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及显色条件缺乏研究。T.Taketatsu发现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偶氮氯膦Ⅲ与重稀土能发生β型反应,所形成的螯合物在700—800之间出现一新的吸收谱带,最大吸收峰在740nm附近。由于最大吸收峰红移  相似文献   

19.
刘璇 《冶金分析》1984,4(5):1-1
钢及铜合金中微量稀土的测定有用铜试剂沉淀分离—偶氮胂Ⅲ比色法,也有用偶氮氯膦Ⅲ直接比色法测定球铁、低合金钢及铝合金中稀土。但对测定铅锑合金中微量稀土,由于基体中含有大量Pb和Sb,直接采用上述方法有一定困难。 本工作研究了用DDTC沉淀分离大量铅锑与微量稀土的条件,试验了稀土的偶氮氯膦Ⅲ—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比色测定条件,提出  相似文献   

20.
催化比色法测定地质试样中痕量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金(Ⅲ)在甲酸还原磷钼酸的反应中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加入Hg(Ⅱ)可以增强金的催化活性。该体系溶液至少可稳定24小时。本文在文献基础上增加显色反应煮沸时间,提高了吸光度,可测定0.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