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利用B样条曲线构造风机叶片中线的新方法:以叶栅平面内特定的6个点作为控制点构造3段三次均匀B样条曲线,构成一种新型的叶片中线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利用本方法得到的叶型具有对气流加压强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然后逐渐降低至零的特点。论文还计算并分析了其加压强度沿叶片中线的分布规律与设计参数的一般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参数的合理选取可以获得加压性能良好的轴流风机叶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SMAC(SimplifiedMarkerandCell)方法推导出直接求解二维非定常、不可压N-S方程的隐式数值方法。求解的基本方程是任意曲线坐标系中以逆变速度为变量的N-S方程和椭圆型的压力Poisson方程。采用该方法,对二维叶栅非定常分离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叶栅表面压力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比较吻合,从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同时对叶栅非定常流场的流场结构和流动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在均匀来流和定常边界条件下,叶栅内部流动表现出强烈的非定常性;在小冲角和高雷诺数时,叶栅尾部产生类似卡门涡街的周期性流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轴流风机模化设计过程中的方法和经验,通过两个模化设计实例的叙述,讨论了以高性能轴流风机为母型机,采用加减级模化设计法开发新型轴流风机的方法及心得。  相似文献   

4.
盖晓磊  赵长宇  李光里 《工业设计》2011,(11):107-108,110
通过对某压气机平面叶栅进行CFD数值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流来流马赫数M〈0.7时,计算叶栅总压损失系数与实验叶栅总压损失系数偏差Aw〈0.8%,气流转折角偏差A6〈2.40,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说明用数值模拟计算辅助压气机平面叶栅设计的方法有效、可行。并用此方法对不同稠度下的叶栅流场进行了预测性的计算,得出了一个最佳的叶栅稠度,节约了大量的实验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5.
轴流风机的安装和使用在海洋井组平台的使用中一直没有体现出其设计价值,通过合理的剖析现在井组平台的安装和应用缺陷,逐条的分析,然后从中优选出最适合海洋采油平台安装和应用的方案,达到轴流风机的最佳合理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低速涡轮流量计的叶片动力学计算.以粘性流动的Oseen方程及叶栅理论为基础,通过保角变换方法.得出较为精确的叶片升力与阻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环型扩压叶栅中应用弯曲叶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环型扩压叶栅实验风洞上进行了弯曲叶栅出口测量实验 ,研究了零冲角附近下常规直叶栅、正倾斜叶栅、正弯曲叶栅、S型叶栅对出口总压损失分布情况和二次流速度矢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带尾板的倾斜扩压叶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由常规直叶片、正倾斜叶片、复合倾斜叶片在的三种矩型扩压叶栅在矩型叶栅低速风洞上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测量了叶栅出口流场,研究和分析了零冲角下常规直叶栅、正倾斜叶栅、复合倾斜叶栅对出口能量损失分布情况和二次流速度矢量的影响,讨论了叶片倾斜对扩压叶栅出口流场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附面层抽吸技术,对大弯角平面扩压叶栅端壁流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叶栅吸力面开槽抽吸的方式,研究不同吸气位置、吸气量对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结合平面叶栅流动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分析叶栅抽吸和不抽吸的分离线形态及流场结构,探索叶栅附面层流动机理和端壁流动对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附面层流动的吸出技术是改善压气机叶栅性能的关键手段之一,对于高亚音速叶栅采用吸力面附面层吸出技术,可以提高叶栅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洛阳分公司1#催化裂化装置的静叶可调式轴流风机流量异常下降的现象,结合历史趋势和数据对比,根据轴流风机的特性进行理论分析,推断故障原因可能为叶片结垢或静叶调节系统故障。通过停机解体检查情况,进一步确认主因为叶片结垢并进行技术解析,复原故障演变过程,并提出减少轴流风机此类故障现象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调整工艺流程,用低压转于流量计准确地测量高压气体小流量的方法。该法已在沈阳硬质合金厂和我所24标米^3/时高压氢气纯化装置中应用多年,实践证明,流程设计巧妙,操作方便,测量准确,是测量高压气体小流量的一种好方法,可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压变电柜自动控制装置的体积比较小,其中涉及了高压变电柜技术,它可以自动控制高压变电柜,并可以对受电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本文主要阐述高压变电柜自动控制装置在电弧加热器中的应用,以及其中使用的背景技术、设计的装置内容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杨絮影响人们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通过调研现有的收集装置上,提出了一种创新设计方案,包括通风管、轴流风机、过滤网、电晕线、通电金属板、接地金属板、收集槽等部件,该设计包括轴流风机-过滤网部分和积尘区两部分,其中轴流风机-过滤网部分将大颗粒杨絮过滤收集,而积尘区部分将小颗粒杨絮带电后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偏移,最终吸附到带相反电荷的金属板上。该设计适用于室内环境,可以将飘散在空气与地面的杨絮进行自动收集,尤其对小颗粒杨絮具有收集功能。所提出的设计参数可满足以360m3的教室,每小时清洁两次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于矿用轴流式主通风机叶片振动在线监测系统,当叶片发生异步振动时,由于叶尖定时测振属于严重欠采样法,同时具有非均匀采样性,导致叶片振动参数识别难度增加。针对该问题,提出轴流风机叶片异步振动频率的获取方法,即通过对轴流风机叶片振动位移序列进行傅里叶变换,求得叶片振动的差频部分,再通过遍历法求得叶片振动的整频部分,取两者之和从而获得叶片的实际一阶振动频率。在对上述方法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针对一台矿用轴流风机的叶片,通过数值仿真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矿用轴流风机叶片异步振动在线监测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轴流风机引起的气动噪声问题,建立该型轴流风机的三维模型,利用Lighthill声类比理论、FW-H声波波动方程和Fluent数值模拟,分析该轴流风机旋转叶片引起的气动噪声的噪声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旋转叶片上的静态压力主要集中在旋转方向前方的叶面上;而脉动压力则在叶片的两个面上均有分布,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叶片的外缘,这是由于叶片外缘脱落的旋涡引起的剧烈的气流震荡所导致。叶片上的气动噪声功率主要分布在叶片的外缘,其分布规律与脉动压力的分布规律有差异,表明旋转叶片的气动噪声并不完全由脉动压力产生。旋转叶片所诱发的气动噪声随着叶片转速和风机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基于GJB 1179——1991《高速和低速风洞流场品质规范》和探针自动跟踪系统的具体特点和应用环境,该文阐述平面叶栅试验器探针自动跟踪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在流场测量中气流角度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结合叶栅流场实测数据,阐述使用探针自动对向测量叶栅气流角度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和步骤,并提出减小不确定度和叶栅流场精细化测量的相关措施。结果表明:自动对向测量在实际应用中优势明显,测量气流角度不确定度评定可为流场精细化测量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电阻应变片作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参数对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影响较大。基于正交试验法设计试验方案,建立等强度梁、基底、敏感栅的三维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电阻应变片敏感栅结构参数对传感器应变传递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变片敏感栅的弹性模量和栅丝厚度越小,栅丝长度越长,误差越小,栅丝间距存在最优值;栅丝长度对应变传递误差的影响最大,栅丝间距最小;当敏感栅材料为康铜,栅丝厚度0.003 mm,栅丝长度4 mm,栅丝间距0.28 mm,应变传递误差达到最小为0.19%,研究结果对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的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D3—种小功率的超声波打孔机鲍善惠,丁大成(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西安·710G62)本文介绍一种小功率的超声波打孔机。这种打孔机在正常工作时的总耗电量(包括散热用轴流风机和指示灯用电)不超过60W,输出到换能器上的电功率仅为20W左右,但其打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轴流通风机的设计与参数进行丁研究和分析,并重点对轴流风机叶片的设汁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为研发一款新型流量大,全压高的变压器轴流通风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_『应用,得到了很好的收效。  相似文献   

20.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振动问题,从产生共振的条件出发,分析了转轮叶片和活动导叶形成的叶栅组合的动静干涉机理。根据转轮对水力激振模式的动态响应,研究了不同叶栅组合方式对水力激振力的影响。建立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对转轮、活动导叶、顶盖及底环等过流部件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以7/20的叶栅组合为例,阐述了流体激发结构共振的可能性。为了避免过流部件发生共振以及由此产生的疲劳裂纹或断裂等事故,提出了最佳叶栅组合的选择原则、降低无叶区压力脉动的方法以及提高结构固有频率和降低局部应力集中系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