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在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阐述了重大危险源的起源、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论述了有效控制重大危险源的必要性,并介绍了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在借鉴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矿山各种重大危险源的分析与辨识 ,提出矿山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 ,针对本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 ,特别是LEC法的应用。应用评价结果 ,找出相应的重大危险源。再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 ,从而降低整个矿井的事故发生率 ,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从工厂设计的角度介绍了钢铁厂检化验室的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方面的内容,从实验室的危险源、污染源及健康危害因素等方面,列举了当前HSE设计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及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体系-OSHMS(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知识及对铸造行业的影响;分析了铸造生产过程危险源的类型及防治措施,提出了铸造企业面对OSHMS认证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天然气管网规模日益扩大,管网由于老化、腐蚀穿孔、第三方破坏等原因造成的换管、堵漏等抢修作业日益增加,给天然气管网安全运营带来巨大的威胁。此外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和用户的不断增加,燃气管道新建和改/扩建作业需求量大,接、切线作业环境、过程复杂多变,如何有效地辨识和控制燃气接、切线作业中的危险源是有效降低天然气管道安全事故及次生灾害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阐述天然气管道接、切线作业流程和开孔、封堵设备,分析了抢修作业过程中的典型危险源及其产生原因,结合行业实际,找出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提高了城市天然气行业接、切线作业安全管理水平,为天然气企业安全、稳定供气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监测矿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矿井机器人安全控制系统,利用矿井顶板上的Zigbee终端节点进行压力采集及传输,通过智能机器人完成矿井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温湿度等参数的采集并对顶板实现视觉监测。测试和实验证明,系统能实现机器人自主导航巡查和瓦斯、顶板等重大危险源安全预警,从而对相关事故及时响应。  相似文献   

7.
AHP在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尾矿库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该领域的重大危险源之一.目前我国矿山的尾矿库安全形势还相当严峻.因此,如何合理评价尾矿库的安全现状,划分评价单元,对尾矿库进行全面、系统安全评价至关重要.本文以AHP为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尾矿库的生产实际和尾矿库安全检查的具体内容,提出一种新的尾矿库现状评价体系.通过实例验证,该系统能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尾矿库的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8.
<正>一、必须依法设立、证照齐全有效。二、必须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三、必须确保从业人员符合录用条件并培训合格,依法持证上岗。四、必须严格管控重大危险源,严格变更管理,遇险科学施救。五、必须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要求排查治理隐患。  相似文献   

9.
厂址选址是所有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以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文山市歪山头铝土矿选矿厂厂址位置规划选择为例抽丝剥茧,从厂址位置规划选择范围、区域经济流向、危险源的识别、社会关怀、敬畏自然、可持续发展几个方面,结合城市规划的表达方法层层展开,阐述了厂址位置规划选择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在实践中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巨大系统,而企业(生产经营单位、雇主)是实现维护劳动者和所有公民安全、目标的最主要载体,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和事故突发预案。开展安全评价、危害辩识,危险源监控,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和主动性,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尾矿库是具有高势能的重大危险源,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构建尾矿库双重预防机制,对提升尾矿库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有效遏制尾矿库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方面出发结合我国某铝土矿尾矿库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明确安全风险评估3步骤和隐患排查治理3步骤,从尾矿库危险性和人员危险性两方面建立尾矿库双重识别和控制机制,建立隐患清单落实危险有害因素管控措施和隐患整改措施,改善尾矿库安全管理现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尾矿库重特大事故。  相似文献   

12.
正洛钼集团矿山公司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方面始终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了两条主线,处理了三项关系,健全了四全机制,夯实了五项管理,实现了六个到位。今年以来,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钼集团")矿山公司以创建安全标准化国家一级企业为目标,以增强全员应急意识、提升安全素质、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为中心,以强化安全红线意识、落实安全责任等为重点内容,大力普及安全知识,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危险源预知预控工作,严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零伤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有色冶金行业的安全管理,涉及面广,兼具危化品生产及冶金生产的危险性。特别是受限空间的作业,又名设备内作业,往往同时存在易燃易爆区动火作业、高处作业、高温夹带粉尘作业的复杂情况,存在各类危险有害因素,作业难度大。但由于有色冶金行业在国内起步晚,安全标准不完善,安全管理存在困难。我们的做法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如:《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公司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制度,明确作业人员、项目负责人和监护人的职责及作业程序。受限空间作业程序为:进行危险源辨识-设置安全警示牌-制定施工方案-办理安全许可证-作业前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三方"确认—全程进行监护,必要时终止作业—安全验收。作业前落实安全措施,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4.
热过载继电器通常在配电盘或电机控制中心的内板表面上安装。然而,该TU-0型热过载继电器却被平镶安装在面板上。这样,就允许在板子前面进行继电器的电流整定、运行监控及复位。不用揭开配电盘的门,也可以进行手动复位。故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危险源。TU-O型热过载继电器适用于高压配电柜及电机控制中心。其特点有:1.仅用手指施压,便可把TU-0型安装在控制板上。不必使用螺钉及工具;2.表面安装也同样简单,3.备有INO+SPDT(3A)报警触头。把INO触头加到了常现继电器中。由于不需要控制继电器,故简化了控制电路;4.备有2只…  相似文献   

15.
生活的启迪     
生活常常给人以多种多样的启迪,日积月累,就像一把闪光的钥匙,开启智慧的大门。生活的启迪常常是一掠而过。稍纵即逝,犹如江河里的浪花,黑夜中的闪电;生活的启迪忽隐忽现,时断时续,好像秋雨一般密集,山风一般连绵。要捕捉它,却不那么容易,惟有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6.
《资源再生》2009,(10):58-60
你想象过吗?全中国最大的价值集散地,已经不再是山西的煤田,不是山东的金矿,不是东北的铁矿石,而是在新疆天山,在青藏高原的冈底斯山,在云南的哀牢山,在陕西的金堆城,在贵州的开阳,在青海湖。在想象力能都到达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大学是培养学生的场所,大楼和大师是必要的办学条件,学生才是大学真正的主角.现行的计划管理体制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评估诱发了"形象工程"和"人才工程";教学,在规范化的旗帜下走向了僵化.为此,亟待矫正大学的理念,调整评估方式和考评指标,改变大学管理模式,实施教授治校,弱化行政功能,构建师生之间的制约耦合,运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形成现代大学的管理模式,寻求"无为而治"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魏鲁原  崔霞 《机床与液压》2007,35(7):251-253
为了实现变压器故障诊断的自动化,提高判断的准确性,把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引入到故障诊断中,该系统采用基于置信度的模糊不精确推理方法,由观测到的信息,利用知识库来推断结论.试验证明,此方法降低了判断的随机性,提高了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纯度99.988%的铝箔在300,400和500℃分别进行0.5,1和2h真空退火,然后利用电容法,间接测出退火箔的氧化膜厚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部分退火箔的腐蚀形貌,测出相应的比电容.结果表明,在400℃退火时,铝箔的氧化膜厚度最小,300℃居中,500℃最大.在300℃退火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铝箔的氧化膜厚度减小;而在400℃和500℃退火时,氧化膜厚度增大.500℃退火的铝箔,表面微量元素的分布接近于平衡状态,分布较均匀,铝箔表面腐蚀孔坑较细小,蚀坑密度大,比电容较高.而低温退火的箔样,微量元素偏聚在铝箔表面的位错露头附近,使铝箔表面出现大量的腐蚀孔坑,降低了比电容.  相似文献   

20.
经验主义,没有创新   一些企业或个人成功后,总是喜欢用过去的思路经营新的品种.殊不知任何新品都有差异性,他们的消费对象、产品的核心卖点及表现力均是不同的,经验主义很容易使产品销售走弯路,甚至导致营销失败.作为老产品,包装也要常更新,但要沿袭原有的核心记忆点与要素,才能使市场趋于稳定,甚至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