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具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的系统工程。当今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并力图通过规划设计和管理来凸现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和美育功能,构建“以人为本”、社会和谐的公共服务平台。本文对规划功能分区、建筑的视觉效果、规划设计实践中赋予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进行探究,从而达到优化城市环境、主导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1.功能主义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早在古希腊的城市空间形态中,城市公共空间就以广场与剧场等形式出现。在中世纪封建社会时代的欧洲,以广场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公共空间虽然增加了宗教崇拜的功能,但仍然是人们交易、集会与庆典的主要场所。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以简单朴素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了公共活动的场所,然而由于其略显单一的功能附属与空间形态,已经很难全面兼容与承载多元化的当代都市生活。20世纪之后的许多城市公共空间与之相比反而出现了倒退,其原因就在于功能主义下城  相似文献   

3.
毕奕  刘泓江 《中华建设》2011,(11):100-10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提供公众休闲、娱乐场所,平衡城市发展,调节土地使用密度、城市防灾、美化环境、净化污染等多项功能。它与街道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宏伟雄姿。在现代化城市中,优秀的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的标志,优秀的开放空间是城市的骄傲。文章从基本概念入手,对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小城市发展迅速,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表象之下却难掩指导理论的缺失和价值观念的扭曲,主要表现为:空间形态不合理;公共空间系统不完善。随着规模扩张、骨架拉大,原有的、较为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解体并重构,它为公共空间系统在宏观层面的展现并发挥其作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此同时,从内部构建完善的公共空间系统,促进城市的高效运转则成为一个重要的微观命题。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逐渐去把握公共空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对当前转型时期小城市的健康发展意义深远。在充分了解小城市公共空间特性的基础上,研究其战略选择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空气质量的逐渐下降,人们对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愈来愈向往,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日益提高。而城市的公共空间对于每个市民来说都是平等开放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它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一个舒适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既要满足该空间使用者的行为要求,又要提供良好的景观环境。本文以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类和作用为切入点,简要地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对空间设计中的开放性、亲水性和人性化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城市居民进行日常社交活动的场所,是城市主要功能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  相似文献   

7.
朱明林 《中华建设》2012,(3):100-101
城市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在最近二十多年间,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场所兴建了一大批城市雕塑,它们反映着城市不同时代的社会面貌、经济状况、审美取向等文化特征。这些公共雕塑作品在城市里的显要地块或交通节点闪烁生辉,让人们去意会城市的文化内涵、精神气质,感受城市的历史文  相似文献   

8.
移民社区空间治理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晗锦  郭占锋 《人民长江》2018,49(17):107-112
在国家脱贫攻坚背景下,提升移民社区治理水平是推动移民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陕西省Y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获取典型案例来分析空间变革对移民社区治理的影响,认为移民社区空间变革导致社区公共空间缺失、移民生计空间遭受挤压、社会网络空间断裂和文化心理空间弱化等移民社区治理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重构策略来拓展移民社区公共空间、拓宽移民生计空间、重建社会网络和强化文化心理空间,从而解决移民社区治理困境,促进移民社区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罗泽宁 《长江建设》2012,(11):78-79
人类有着天生的亲水性。世界上约70%的人傍水而居,古今中外城市也大都依水而建,傍水而生,形成特有的滨水城市景观。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等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成为城市定址的首选区域和城市的门户。成功的滨水景观工程,  相似文献   

10.
将蓝绿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规划,是实现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城市功能、保障城市绿色髙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将上海新城蓝绿空间划分为公共活动型、生活服务型、生态保育型及生产功能型等4种类型。从安全、环境、生态、景观、文化5个维度出发,构建包括引领型和创新型指标的蓝绿空间系统规划指标体系,明确定量化的评价标准,分别确定不同蓝绿空间类型的指标权重。该体系贴近实际,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旨在为上海新城蓝绿空间建设指引方向,也为相关规划的落实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11.
拉萨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艺术技艺精湛,是我国西南边陲著名的生态旅游城市,通过城市空间格局研究,以期为拉萨城市建设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文中论述了拉萨市自公元633年松赞干布建都以来城市的沧桑巨变,对目前城市的规模、空间结构和空间意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拉萨城市的空间特色以及缺失了的空间意象,指出了自然空间的宜人环境逐渐萎缩,传统建筑和文化空间逐渐被"现代"所取代。在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城市缺失原有的特色、城市历史文化与民俗民风有待加强等现实问题的面前,政府主管部门和城市设计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人具有亲水的天性,一个优秀的滨水公共空间,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滨水区可根据其与城市的相互空间地位分为整体与局部两个层次,后者是实现"城市有水,居民见水"的重要一环,通过与自然空间结合、与交通空间结合、与城市中心区结合,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滨水区,并最终组成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一、城市滨水区的基本概述1.水系与城市发展——城市滨水区的历史发展与分析"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水是人类生存与  相似文献   

13.
每月荐书     
《中华建设》2013,(7):53
《开放空间——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作者:善本出版有限公司编著出版单位: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2月装帧:精装开本:16开本定价:268元【内容简介】城市公共景观作为城市景观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精选了56个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项目,每个项目都得到相关设计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是公众就普遍关心的话题或公共议题开展自由、公开和理性的讨论并形成公共意见或舆论,进而影响公共政策、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的领域,其本质是一个话语论辩空间。通过追溯公共领域与西方修辞学的历史渊源,揭示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与西方修辞学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指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本身具有很强的修辞性,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本质上是一种理想的公共修辞空间。  相似文献   

15.
针对珠江堤岸环境环境形态,利用对环境的认识和分析等方法解释环境设计。通过人行步道、亲水平台、绿化、断面设计等具体的技术措施,设计宜人的堤岸环境,增强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李军 《长江建设》2004,(1):58-59
20世纪60年代法国一些大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间规划着重考虑汽车交通,使城市中心最大限度满足汽车交通的需要。集中停车场占据大量的城市空间,原来的广场被改变了用途,不是停车场就是交通岛,林荫大道也成为停车的好地方。城市马路按照高速公路的标准进行设计、重新建设,于是造成大量的人行  相似文献   

17.
《中华建设》2014,(3):172-156
正编辑同志: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建成地铁并开始运营,但地铁陋习常见诸报端。我认为,"秩序不会从天降",必须综合治理。要健全地铁公共规程,让乘客"不想违、不能违、不敢违"。要让恪守公共空间禁忌规  相似文献   

18.
柏寒 《中华建设》2010,(5):86-86
20世纪末的西方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拥挤稠密的现代大都市如何变成了后城市甚或是后郊区的城市景观?什么是边缘城市和远郊区?战后城市的社会构成是如何变化的?关于社会分裂和有门的社区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呢?现代城市里的公共空间正在日渐私人化和军事化吗?城市自身如何在这些过程中界定?城市里的消费美学将会扮演何种角色?  相似文献   

19.
柏寒 《长江建设》2010,(5):86-86
20世纪末的西方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拥挤稠密的现代大都市如何变成了后城市甚或是后郊区的城市景观?什么是边缘城市和远郊区?战后城市的社会构成是如何变化的?关于社会分裂和有门的社区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呢?现代城市里的公共空间正在日渐私人化和军事化吗?城市自身如何在这些过程中界定?城市里的消费美学将会扮演何种角色?  相似文献   

20.
《中华建设》2006,(11):90-94
设计简介: 1. 本方案是以中国传统的农村生活习惯结合现在的农村实际情况而设计的。 2. 住宅的各部分使用空间以中心的绿色庭院层层异型同时对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