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成为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元特异性症状,且胰腺癌易侵犯周围血管,造成手术困难,故预后极差,死亡率很高,1年生存率不到30%,5年生存率仅3%左右,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的有效手段。近年多排螺旋CT的出现和临床应用,使早期发现病灶和进行术前评估成为可能,为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创造了机会,其5年生存率可达30%,明显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hy,MSCTA)对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的显示价值和肿瘤可切除性术前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胰腺癌对胰周血管侵犯情况,比较其轴位图像和MSCTA,16层螺旋CT与双源CT对肿瘤可切除性的价值.结果:判断血管受侵、肿瘤可切除性MSCTA优于横断面图像,双源CT对胰腺癌可切除性判断优于16层螺旋CT.结论:MSCTA技术能更好的从全方位多角度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的细微关系,对于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胰腺癌的诊断及胰周血管侵犯的判断的价值.方法 2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病灶各期强化特点及血管受侵的情况,并与手术记录对照.结果 21例胰腺癌均表现为胰腺肿块,平扫为等密度或等低混合密度病灶,增强后呈相对不均匀强化,境界模糊,以胰腺实质期显示最明显,17例CT发现血管受侵犯病例中,15例与手术探查相符.4例CT未发现血管受侵犯病例中,2例手术证实有血管受侵.结论 64排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胰腺癌肿块,在三期增强造影中,可评估胰腺血管是否受侵犯,是目前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4.
章以兴  邹煜 《浙江医学》2009,31(7):1004-1006
CT检查是诊断胰腺癌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而胰腺附近的重要血管是否受侵犯是胰腺癌术前分级以及评估可切除性的重要标准.多层螺旋CT(MSCT)具有快速、大范围容积扫描及各向同性的高分辨率的性能,可以详细显示血管的形态、走行和腔内的情况[1].我们总结28例胰腺癌MSCT检查结果,旨在评价MSCT血管成像技术对术前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12月间急腹症患者35例。结果经手术和临床证实消化道穿孔8例,胆总管结石5例,急性胰腺炎12例,肠套叠1例,肠扭转2例,阑尾穿孔2例,卵巢占位伴蒂扭转2例,宫外孕2例,腹股沟斜疝伴肠梗阻1例。利用多排螺旋CT行平扫,部分病例加做增强,用VR、CPR、MPR、MIP等后处理技术对病因进行分析,其中对消化道穿孔、胆总管结石、急性胰腺炎、肠套叠、肠扭转、阑尾穿孔、宫外孕术前均作出了正确诊断,对一例腹膜后血肿疑为消化道穿孔误诊,对肠套叠、肠扭转的定位准确,对宫外孕清晰显示孕囊及血供。结论MSCT对急腹症早期鉴别诊断及时、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三期增强扫描术前观察胰周主要血管侵犯并评价肿瘤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5例MDCT三期增强的图像资料,分析三期增强扫描胰腺癌与正常胰腺的密度差及胰周主要动静脉是否受侵等,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5例胰腺癌病例中,胰头部17例,体部6例,胰尾部2例。肿瘤直径≤2 cm的小胰腺癌2例,>2 cm的胰腺癌23例。25例胰腺癌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例行姑息性手术或剖腹探查,4例(9支)误判不可切除,3例(8支)误判可切除。MDCT动脉期利于观察动脉血管的受累情况及进行CT血管造影(CTA)成像,可以较好地评估肿瘤对胰周动脉的侵犯情况;在胰腺期,胰腺肿块与正常胰腺存在最大密度差,此期最易发现胰腺肿块;在肝脏期,肝脏实质与转移瘤密度差最大,易于病灶的显示与定性诊断。结论 MDCT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及评估胰周主要动静脉受侵情况有重要价值,结合各项其他标准,有利于术前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  相似文献   

7.
胰腺癌可切除性CT征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0例经手术或/或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CT征象进行研究,认为以下征象之一者为手术不可切除的CT表现;1.有远和近邻器官转移和/或直接侵犯胰外器官而手术不能切除者2.癌细胞侵犯周围血管者;3.胰周或区域性淋 地的转移,肿大淋巴结直径≥1.3cm者。  相似文献   

8.
9.
对40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CT征象进行研究,认为以下征象之一者为手术不可切除的CT表现:(1)有远和近邻器官转移和/或直接侵犯胰外器官而手术不能切除者;(2)癌细胞侵犯周围血管者;(3)胰周或区域性淋巴结的转移,肿大淋巴结直径≥1.3cm者。  相似文献   

10.
张鹏  陈克敏 《重庆医学》2013,(27):3289-3291
目的探讨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的特征,评价其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对31例胰腺癌和20例胰腺正常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测量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PE)、达峰时间(TTP)及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癌组织的BF、BV、PE、PS的值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和自身相对正常胰腺组织(P<0.05),而TTP和PS值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和自身相对正常胰腺组织(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可反映胰腺癌血流灌注特征,胰腺癌和自身正常胰腺组织灌注参数比较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增强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雨成  周莹  卢明智  许新堂 《河北医学》2007,13(9):1066-1068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早期胰腺癌病人均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①显示肿块影20例,病灶直径为1~2.5cm.②肿块强化特点为不规则形低密度影、病灶略有强化、病灶均匀强化③8例总胆管下端略有扩张,局部截然中断,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是早期胰腺癌检查的最佳方法:胰腺内小肿块轻度不规则形不强化、均匀强化及总胆管扩张截然中断的影像学表现是诊断早期胰腺癌的主要征象,为病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提高生存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薄层CT多期扫描在胰腺内分泌肿瘤(PET)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6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ET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肿瘤的强化特征和各期相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前CT定位准确性81%(51/63),大多数肿瘤(n=59)在至少一个期相上呈高密度,1例肿瘤呈低密度,5例呈等密度.PET在动脉期和胰腺实质期显示明显,8例假阴性中呈等密度4例,蒂状突出2例,肿瘤邻近血管2例.结论薄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PET的检出敏感性高,多数肿瘤在增强早期显示明显,肿瘤邻近血管、蒂状突出及非高密度病灶是造成假阴性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对胰腺疾病的 CT诊断水平 ,根据被证实的 5 0例胰腺癌和 40例慢性胰腺炎的 CT资料 ,对 CT征象进行观测、统计及分析。结果发现二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主要征象是 :1病变区胰腺局限或弥漫肿大与密度异常 ;2有无扩张的胆总管突然性狭窄截断与胰周大血管被包埋 ,管径增粗、癌栓、腹部淋巴结肿大、肝转移 ;3有无沿胰管走向分布的钙化与扩张的胰管 ,扩张胰管贯通病变区的情况 ;4胰腺囊肿的发生频率、部位与胰腺轮廓的关系。结果显示 :根据前述要点 ,参考其他征象 ,密切结合临床 ,CT诊断正确率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及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及可切除性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经病理证实的25例胰腺癌患者的MR及CT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诊断胰腺癌Ⅰ期12例,Ⅱ期11例,Ⅲ期1例,Ⅳ期1例;CT诊断胰腺癌Ⅰ期11例,Ⅱ期12例,Ⅲ期2例,Ⅳ期0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判断Ⅰ期、Ⅱ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85.71%,88.00%,83.33%,92.31%;83.33%,92.31%,88.00%,90.91%,85.71%。CT判断Ⅰ期、Ⅱ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85.71%,84.00%,81.82%,85.71%;83.33%,84.62%,84.00%,83.33%,84.62%。MR对胰腺癌术前分期的总的准确率为88.00%。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的的准确率为80.00%。结论 MR及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及可切除性评估具有较高价值且MR优于CT。  相似文献   

15.
赵树莲  何巧贤 《河北医学》2008,14(7):870-872
目的:探讨胰腺癌螺旋CT检查护理配合,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方法:充分做好检查前胃肠准备;解除患者心理压力;训练屏气配合;完成护理基础环节。尽量选用非离子对比剂。增强扫描注射速度2.5~3.0 ml/s,注射开始后动脉期20~30s,胰腺期35~45S,门脉期60~70S。结果:一次屏气配合完成扫描92%(48/52),改平静呼吸完成扫描6%(3/52),注射中断1例,占2%。扫描完成后图像重建全部达诊断要求。结论:通过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检查前准备工作完善,准确进行注射操作,提高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为早期治疗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5例胰腺癌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以[探讨常规CT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对3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症实的胰腺癌患者的扫描技术和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胰头癌表现为:(1)胰头轻度不规则增大,有小的局部隆起,钩突的圆隆变形,分叶状形态异常。(2)平行与增强均显为局限于胰头轮廓内的不规则密区,占77%(20/26),平扫等密度增强显示,低密区占15%(4/26);平扫与增强均为等密度,占8%(2/26),(3)胆,胰管扩张,体尾萎缩分别占84%(22/26),96%(25/26),34.6%(9/26),胰尾潴留囊肿1例,2例体尾癌,6例囊朱癌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内有坏死及囊变,分叶状多囊性肿块,囊实性肿块,囊内分隔及壁结节,结论:薄层放大快速增强扫描与CT征象的综合分析,有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腺癌在螺旋CT双期扫描图上的CT特征,术前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方法 68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胰腺癌,增强扫描每千克体重1~1.5ml由静脉注入总量为75~100ml的造影剂,速率2.5~3ml/s,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延迟时间分别为18~20s、60~70s,层厚3~5mm,螺距1.0~1.5;重建间隔2.5~4.8mm。结果 术前判断为可切除的胰腺癌20例,手术符合率为75%(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1岁,肿瘤位于胰头3例,体尾部3例,胰尾2例。瘤体多呈囊实性团块,最大直径约4—16cm,平均直径7cm,中心均位于胰腺外,边界多清楚:较小(〈5cm)者为实性结构为主,直径增大,囊实性比例增大。CT平扫为不均匀低密度,1例显示钙化。MRI上呈混杂信号,实性部分呈T1WI上稍低、T2WI上稍高信号,裘性部分呈T1WI上低、T2WI上高信号。CT、MR1增强扫描均见瘤内实性结构早期未见明显强化,后期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低或稍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袭性结构各期均无强化。8例中3例肝转移,2例显示胰胆管侵犯并扩张,脾静脉内癌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各1例。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免疫组化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3例中晚期胰腺癌临床病例进行分析,通过观察术前术后总胆红素、肝功能、肿瘤大小、临床症状及生存率的变化来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1,3,6个月复查,患者总胆红素、肝功能及肿瘤大小手术前后比较差异都有显著性(P<0.05);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对中晚期期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肾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回顾分析 5 6例肾癌病人的术前螺旋CT多期扫描的资料 ,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 :肾癌 5 6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综合其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手术和病理结果 ,结合文献资料予以分析。结果 :典型肾癌表现为大小不等肾肿块 ,混杂密度占多数 (4 3例 )。增强后其实质及边缘不同程度一过性强化。少见有钙化、脂性和致密性肿块及全肾受累者。螺旋CT多期扫描显示CT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Ⅰ期肿瘤 91% ,Ⅱ期肿瘤 89% ,Ⅲ期肿瘤 94 % ,Ⅳ期肿瘤 10 0 % ,总体符合率为 93%。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是 75 % ,静脉瘤栓 10 0 % ,周围结构受侵 10 0 %。结论 :螺旋CT多期扫描可作为肾癌临床诊断评估和术前分期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