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罗利威  谢劲松 《冶金丛刊》2008,(1):24-25,30
介绍了珠钢原CVC辊形工作辊与平辊形支撑辊配置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指出平辊形支撑辊应用辊端部应力过于集中.研究和开发了与CVC辊形工作辊相配套的支撑辊CVC辊形技术,降低了辊耗,增强带钢板形控制能力,促进了薄规格热轧板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六辊轧机对使用两组弯辊力进行四次板形控制的理论不足,提出了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策略.利用Marc有限元仿真计算软件建立辊系-轧件耦合模型,分析工作辊弯辊力与中间辊弯辊力板形调控特性的差别.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策略的两种实现方式——在线闭环控制模型与基于弯辊力组合系数的设定参数在线调节方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利用工作辊弯辊力与中间辊弯辊力板形调控特性的差别进行配合调节,对长期困扰生产的四次板形缺陷实施快速精确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弯辊装置的故障分析与结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轧机组的工作辊,经常因为工作辊弯辊装置的液压锁紧缸动作异常,拖延精轧机组工作辊换辊时间,严重影响热轧厂的设备运转率.通过弯辊装置液压锁紧缸故障总结和工作辊弯辊装置原理、结构分析,对工作辊弯辊装置操作侧与传动侧液压锁紧缸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4.
"S型"辊涂方式主应用于需要钝化、且厂房垂直空间不足,无法提供垂直冷却的生产线,生产时上涂辊与转向辊接触,转动时会造成涂辊扭矩过大辊涂跳电.为此增加涂辊与取料辊转速可以降低扭矩,但产品钝化膜重随之增加.经过测试通过加大涂辊与取料辊间压力、降低涂辊与S辊压力、提高提升辊高度,有效降低了钝化膜重,大幅度节约了辅料成本.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CVC和HC两种主要轧机机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 9.0建立了三维辊系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机型的四辊和六辊轧机在不同窜辊、弯辊工况下的轧制力纵向刚度和弯辊力纵向刚度的变化情况.在相同工况下的四辊轧机的轧制力纵向刚度要大于六辊轧机.中间辊窜辊或工作辊窜辊对HC轧机的轧制力纵向刚度和弯辊力纵向刚度的影响要大于CVC轧机.   相似文献   

6.
令狐克志  何安瑞  杨荃  赵林  郭晓波 《钢铁》2006,41(12):45-48
在实测热连轧支承辊磨损辊形的基础上,采用分割法,沿支持辊轴向把辊身分成均匀的等分,建立了热连轧支承辊磨损辊形数学模型,该模型根据带钢的轧制工艺参数可以及时地计算出支承辊在线磨损辊形.从与现场收集的支承辊磨损辊形数据的对比中可以得出,该模型对支承辊的预报磨损辊形与实际磨损辊形很接近,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张华 《河北冶金》2014,(7):67-69
简单介绍了一种改进的角钢矫直辊.以不改动矫直辊安装机构为前提,利用隔离环代替矫直辊两侧的辊环,并采用相邻角钢矫直辊规格共用和不全包裹式矫直角钢的设计,从而起到优化矫直辊结构形式、降低矫直辊重量、提高矫直辊有效重量比例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型钢矫直辊体积、重量大、不易安装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冷轧带钢的非对称板形缺陷的产生,设计了工作辊非对称弯辊控制系统.应用影响函数法计算辊系变形,同时考虑辊缝中金属横向流动对带钢出口横向张力分布的影响,通过迭代法计算出工作辊两端施加不同弯辊力后的辊间压力分布、出口厚度横向分布以及出口横向张应力分布.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工作辊非对称弯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辊间压力分布不均,减轻轧辊磨损和减少轧辊掉皮事故的发生,降低带钢边部的非对称板形缺陷.实际应用结果证明,当倾斜调整量小于10%时,应用工作辊非对称弯辊替代倾斜调整,可以获得更好的板形精度.   相似文献   

9.
何安瑞  杨荃  刘文仲  郭宏伟  邢娟 《钢铁》2007,42(10):47-50
济钢1700 mm热连轧是新建投产的宽带钢生产线,其F2-F6精轧机组装备有工作辊弯辊和窜辊技术.针对这种典型机型,在大量有限元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板形设定控制模型,包括工作辊综合辊形(初始辊形、磨损辊形和热辊形之和)计算模型、支承辊综合辊形计算模型、窜辊设定计算模型和弯辊力设定计算模型等.在经历了系统设计、程序编写、离线调试、在线调试后,板形设定控制模型投入稳定运行,所有考核规格的凸度控制精度超过96%.在同宽轧制长度超过70 km的轧制单位内,各机架弯辊力设定结果能够自动适应带钢厚度和钢种的变化,且凸度控制精度超过95%.  相似文献   

10.
杨庆军 《宽厚板》2013,(6):43-46
针对安钢矫直机下辊系支承辊结构、底座以及支承辊相对工作辊的排列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案.方案实施后可以增加下辊系支承辊的载荷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备件消耗,提高设备增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在四辊轧机的基础上,改成五辊轧机,并增加侧支辊系,组成FFC轧机。对轧辊进行受力分析和工作辊稳定条件分析,得到了驱动轧辊的力矩公式。这对FFC轧机的设计和四辊轧机的改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晓曦  于超 《世界有色金属》2020,(2):261-261,263
球磨机的使用范围通常在水泥、建材、化肥等生产领域,具体的使用功能主要是将这部分材料在粉碎之后再进行细致粉碎,从而得到达到需求的物质材料。球磨机是依靠齿轮传动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球磨机常会出现振动的现象,了解到球磨机振动的原因,可以有效的提高球磨机的工作效率,保持球磨机的正常运行。本文对球磨机的振动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发,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首钢中厚板轧机轧制节奏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首钢中厚板轧机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多块轧件交叉轧制,根据具体工艺参数可以分别采用单坯轧制模式、双坯一待一轧模式或三坯两待一轧模式。通过对轧制节奏的控制,提高了轧机的生产率。从设计的轧机时位图可以清楚地看出轧制节奏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不锈钢冷轧机的选择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德 《特殊钢》2005,26(3):41-44
二次精炼、连铸和多辊轧机是促进世界不锈钢生产快速发展的三大重要技术。针对不锈钢变形 特点和对冷轧机的基本要求,重点介绍了当前不锈钢板带生产中普遍选用的森吉米尔 ZR轧机,SUNDWIG 四 立柱轧机和 SMS-SB双机架轧机等几种单机架可逆式冷轧机和冷连轧机,并对它们的近代发展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许健 《新疆钢铁》2020,(1):39-41
分析了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口矿浆泄漏的原因以及泄漏后给球磨机润滑系统和环境所带来的危害。通过对溢流型球磨机进料口密封装置的改进,减少和杜绝了矿浆泄漏,改善了球磨机运行环境,延长了润滑油使用周期、提高了球磨机有效作业率,降低了球磨机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6.
斜轧扩管机是无缝钢管生产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机型,主要适用于生产大口径中薄壁钢管。采用空间解析和有限元模拟的结果,对斜轧扩管机的送进角、主变形和附加变形进行了分析,可为同类机组的品种开发、工艺优化、设备改造和设备设计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①斜轧扩管机的轧辊调整与普通斜轧管机不同,但与普通斜轧管机一样具有送进角;②辗轧角和轧辊平移是斜轧扩管机形成送进角的必要条件,辗轧角越大、轧辊平移距离越大,则送进角越大;③斜轧扩管机的减壁变形主要转化为扩径变形,纵向变形很小;④斜轧扩管机的附加变形远小于普通二辊斜轧的附加变形,而且扭转变形很小。  相似文献   

17.
楔横轧机滚动轴承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直接承受轧机运行中产生的轧制力 ,是轧机关键零部件之一。楔横轧机滚动轴承服役寿命与其在辊系中载荷特性直接有关。根据楔横轧机滚动轴承特点 ,采用三维接触边界元法 ,定量描述楔横轧机滚动轴承载荷特性 ,为合理选取轧机轴承 ,优化轧机结构设计 ,确保轴承安全且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金磊  臧勇  郜志英 《钢铁》2021,56(2):93-98
 某钢厂热连轧生产线F2机架在轧制薄规格产品时发生了强烈的振动现象。为了更好地识别轧机振动的类型,抑制轧机振动,需对轧机系统的固有特性进行全面分析。考虑水平、扭转和垂直系统的振动,并考虑带钢和轧机系统的耦合作用建立热轧机11自由度振动模型,分析轧机系统在无带钢下的固有特性,并分析各阶模态对惯性参数和弹性参数的灵敏度。同时分析带钢和轧机耦合作用下前后张力、入口厚度、出口厚度、摩擦因数、变形抗力等工艺参数对轧机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钢和轧机相耦合成一种变结构系统,系统固有特性随着工艺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工艺参数主要通过改变第4阶模态和第10阶模态来影响系统固有特性。不同的工艺参数对轧机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入口厚度影响最为显著,可以通过改变工艺参数来改善系统固有频率。可以为轧机振动类型的识别和振动的抑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陈天贵  赵晓娟 《黄金》1991,12(9):37-40
本文简要阐述了立式磨矿机的工业试验结果,与原再磨设备球磨机相比,磨矿效率高,节能幅度大,噪音小,是取代球磨机的较好设备。  相似文献   

20.
轧机机架是轧钢厂轧钢机组的主体关键部件。介绍了给落地镗床制作长悬臂立铣头、托座等附件以及使用普通落地镗床T6220修复加工轧机机架的工艺方法。改进后的落地镗床具有加工较大范围的镗铣功能,解决了湘钢机制公司不能加工和修复轧机机架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