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钻探施工中堵漏材料堵漏技术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涛 《科技信息》2013,(16):352-352,346
本文立足于钻探施工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井漏问题设想。针对钻探施工过程中出现漏失地层这一特殊情况,通过对堵漏材料漏失原因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参照,解决钻井漏失问题,使钻井施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
井漏是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故,因此需要开发堵漏材料对井漏进行相应的处理.然而许多研究只关注封堵材料本身,却忽略了堵漏材料的当量密度会对地层承压能力等后果的影响.此外,随着钻井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层温度较高,地层压力较大,对堵漏材料的耐高温高压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环氧树脂E-51为主要堵漏材料,聚乙二醇200作为固化剂...  相似文献   

3.
保护油层自适应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避免钻井液漏入地层,钻遇漏失地层前需要向钻井液中加入随钻堵漏剂,将普通钻井液转化为随钻堵漏钻井液.本研究针对漏失地层非均质性强、漏失通道尺寸分布范围广且难以准确预知和常规复合随钻堵漏剂适应性差等特点,研制了自适应随钻堵漏剂和自适应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该技术能在无须明确预知漏失地层孔喉直径的情况下,自适应封堵岩石表面较大范围的孔喉,对较宽孔径分布的漏失地层具有很好的封堵作用,封堵速度快,封堵层浅,承压能力强,渗透率恢复率高,适合油层和非油层堵漏.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证明,自适应随钻堵漏钻井液封堵范围广,渗透率封堵率及渗透率恢复率达均在90%以上,具有良好的堵漏及保护油层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常规桥接堵漏材料滞留能力较差,堵漏成功率低的问题,研制出交联封堵剂ZNP。优选了高强度架桥材料、填充材料和纤维材料,按1/3/~2/3架桥理论确定不同材料的粒径范围,按SAN-2工程分布理论确定了各种粒径的体积配比,形成了抗温高强度交联堵漏配方;对其承压能力、抗返排能力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研制的交联封堵剂ZNP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高温稳定性,可提高封堵材料与地层的胶结能力,优化的抗温高强度交联成膜堵漏浆可封堵1~5 mm宽的裂缝,抗压可达30 MPa以上,封堵层抗返排压力达4.6 MPa以上。在FX4、SHB1~(-1)等井应用12井次,一次性堵漏成功率100%。结果表明,抗温高强度交联堵漏配方具有良好的承压及抗返排能力,堵漏成功率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裂缝性地层承压能力低,承压堵漏难度高。为了解决该难题,从裂缝承压失稳机理出发,建立了考虑封堵层和裂缝扩展的承压堵漏新模型,分析了影响承压的关键因素,据此指导研发了高承压堵漏配方,形成了新型交联成膜堵漏技术,并开展了现场应用。研究表明,裂缝承压失稳包含封堵层失效和裂缝扩展两种形式;裂缝性地层承压能力由封堵层承压和裂缝扩展共同决定;提高承压能力要求堵漏材料抗压强度高,封堵层摩擦系数大、弹性变形率高、渗透率低,封堵层尽量封至缝口及封堵层厚度适中;新型交联成膜堵漏配方对1~5mm宽的裂缝,封堵层承压可达20MPa,抗返吐达3MPa以上,现场应用显著提高了地层承压能力。表明,承压堵漏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指导现场施工,为承压堵漏技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钻遇断层的防漏堵漏问题和提高渗透性地层的承压能力,研制出一种具有广谱堵漏功能的新型随钻堵漏剂。添加了这种新型随钻堵漏剂的常规的水基钻井液体系,可以使其封堵能力和承压能力大幅度增强,但性能变化很小,能够满足钻进和防漏堵漏同步进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多羟基聚醚与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可形成一种端异氰酸根聚氨酯预聚体,这种预聚体与水发生交联反应、固化,并产生二氧化碳,使体积膨胀,从而达到堵漏目的.根据本实验找到的最佳配方制备的预聚体产品堵漏效果较佳,可广泛应用于大坝、管道、屋面等的堵漏.  相似文献   

8.
井漏是钻井过程中最常见的井下复杂问题,是制约井下安全、影响钻井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钻井液漏失模型较少考虑裂缝临界宽度、裂缝壁面粗糙度以及综合因素对漏失的影响,从而导致漏失机制对现场堵漏指导性较差.针对此问题,基于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建立径向粗糙裂缝漏失模型,厘清裂缝临界宽度、裂缝粗糙度以及综合漏失因子等因素对漏失的影...  相似文献   

9.
井漏一直是钻井工程中的一个大问题。在松散的或高渗透率的地层,天然裂缝性地层,诱导的裂缝性地层或洞穴性地层中,容易发生井漏,此时常会造成钻井池液面下降,返出的钻井液量减少,严重时会使钻井液失去循环,进而导致井壁坍塌或井通。遇到井漏,除了正确判断漏层的地质情况外,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堵漏工艺,进而选择恰当的堵漏材料,这样才有可能制止井漏。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可降解钻井液在堵漏技术中的应用,能够为现场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井漏、井漏的原因及现象,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对漏失压力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加大漏失压力理论研究力度,尽快得出准确有效的漏失压力计算模型,便于更高效地指导现场防漏堵漏。  相似文献   

11.
DL-1型堵漏实验装置用对岩芯施加围压、驱压和回压来模拟井壁所受到的挤压和静压差作用,用平板缝隙流动模拟井眼环空的流动状态,使钻井液对岩芯端面和对井壁的剪切应力相同,从而使实验条件与井下环境极其相似。文中阐述了该装置的设计思路、设计要求和方案,介绍了主要结构设计。该装置应用于长庆油田堵漏项目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研究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气举反循环钻井技术解决长宁页岩气表层钻井漏失问题,需要解决常规气举反循环钻井技术井口敞开、井底压力控制不精确等问题。为此,在常规气举反循环钻井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环空注气气举反循环钻井新工艺,新工艺加装旋转防喷器、钻杆旋塞等工具,具备井控能力。通过调节注气量、钻井液排量等关键施工参数,控制井底压力,减少钻井漏失。在多相流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与新工艺匹配的环空注气气举反循环井底压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关键施工参数对井底压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关键参数设计方法,在安全窗口范围内优选关键施工参数,保证安全钻井。结果表明:井底压力随注气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存在临界注气量;井底压力随井深增大而增大;井底压力随钻井液排量增大而增大。在长宁某井表层进行了现场试验,与同井段井漏地层相比,较常规钻井工艺技术井漏减少83.6%。研究成果为解决四川长宁页岩气表层井漏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裂缝性致密储层钻井完井时,钻井完井液固相及其滤液极易侵入储层,使近井地带渗透率下降,影响油气井 产能。以九龙山构造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双重连续介质模型,建立了钻井完井液在裂缝网络中的 径向溶质运移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确定了不同时间下距离井筒不同位置的钻井完井液无因次浓度分布剖 面,定量评价了钻井完井液的漏失损害程度,并通过压力恢复试井解释以及钻井完井液动态损害评价实验对模拟结果 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表明:钻井完井液的侵入深度随井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漏失损害带半径约为17 m,表皮系数 为7.50,试井解释及室内实验结果同数值模拟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凝胶具有独特的基于化学键或物理作用交联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刺激响应水凝胶在外界环境变化时通常展现出独特的响应性溶胀行为.近年来,科研人员构建了各种各样的pH响应水凝胶、温度响应水凝胶和光响应水凝胶等水凝胶材料,并对其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科研人员在刺激响应水凝胶材料的构建及响应机制研究方面开展的工作,并对刺激响应水凝胶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新仪器能在线、连续、精确地测量浆液密度、体积流量、质量流量和累积流量 ,其测量范围和精度分别为 0 .3~ 3.0 g/cm3、0 .3% ,0 .0~ 4 .0 m3/min、0 .3% ,0 .0~ 4 0 0 0 kg/min、0 .3% ,0 .0 0 m3~无穷大 .在新仪器的基础上 ,提出了质量守恒法、密度法和体积法三种判断溢流和井漏的方法 ,其判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比现用的体积法有很大提高 .  相似文献   

16.
对待钻层段漏失发生概率进行评价分级,是做好防漏治漏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针对漏失通道复杂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引入层次分析法将控制井漏的各种地质因素及邻井资料等因素层次化,逐层比较各因素重要性,建立易量化指标的隶属度函数,采用加权合成得到最终的井漏概率评价值,并实例说明该方法在塔河油田钻井实践中的应用。实例井计算结果表明,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地层漏失概率进行综合评判具有可行性,有助于防漏预案的制订和治漏方法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制约山西技术市场发展的因素 ,提出了加快山西技术市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液-固两相流体动力学基本理论出发,结合钻井液携岩原理及钻井工程需要,探讨了特定工况下钻井液允许流变参数范围的计算方法,建立了钻井液流变参数允许调控范围计算模型,开发了钻井液合理流变参数计算系统软件。计算结果表明,钻井液密度、排量、塑性粘度及泥浆泵缸套缸径中任一项增大都将使钻井液允许的流变参数调控范围变窄,钻井液排量的影响尤其明显。泥浆泵排量是控制流变参数允许调控范围上限的主要因素,而其下限则主要受钻井液密度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农村科技人才市场化与农业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提出在农业科技由政府供给模式向市场供给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科技人才的市场化将促进农业科技运用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并为农业科技人才价值的实现提供一个广阔的途径。为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促进农村科技人才市场的发育,规范科技人才参与市场的行为,以激活现有农村科技人才并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参与农村和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0.
定量地表达技术进步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决策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Cobb—Douglas生产函数P=AK~αL~βμ出发,建立了衡量技术进步作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对长春市印染厂“七.五”计划期间的技术进步状况进行了实例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