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彩云教授认为白塞病的病机与湿热毒蕴密切相关,急性期的治疗应注重清热解毒利湿。瘀血为重要的病理产物,贯穿始终,考虑瘀血的产生与热毒密切相关,故治以清热凉血活血之法。缓解期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扶正为本,以补脾健脾为主,兼加清热解毒之品,防止疾病复发。除药物治疗外尚重视生活调护及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2.
张羽  吕行  王鑫 《环球中医药》2020,13(8):1410-1412
白塞病以消化道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称为肠白塞病,肠白塞病病因病机复杂,周彩云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肠白塞病的基本病理为血管炎症,其发病与湿热毒邪密切相关,湿热毒蕴、肝郁脾虚为其关键病机。治疗上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初期清热解毒,后期健脾疏肝"为法,强调本病的前期热毒炽盛,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方选四妙勇安汤为主方,后期"本虚标实",治疗应寻其根本,以健脾疏肝为主,方选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同时配以清热解毒之品,以防病情反复。治疗过程中应灵活辨证用药。久病治瘀,瘀血为肠白塞病的重要病理产物,治疗应重视活血药物的应用。兼症各有不同,治疗临症应重视药物加减及甘草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丹毒源流考     
何睦  吴佳豪  马丽俐 《新中医》2021,53(1):31-34
通过查阅历代中医药关于丹毒的文献,梳理丹毒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源流。丹毒多由外感风热恶毒、湿热、热毒客于肌肤所致,其病机不外乎风热蕴毒、气分热毒、湿热蕴毒、血分热毒。丹毒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发于头面偏表而兼风邪者还需辛凉解表,兼夹湿热者宜清热利湿,偏里病在血分者当需凉血散血。此外,还可运用砭镰法、火针烙法、外敷法等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缠腰","缠腰火丹"等范畴.病机为肝胆湿热,脾胃郁热,湿热内蕴.外感时毒之邪,湿毒相搏结,气血不利,不通则痛.热毒蕴于血分则发斑,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有水疱.治疗多疏肝理气,清热解毒为主.对于年老体弱、气血不通较重者,应配以活血、凉血、化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63-1565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唐旭东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清利活血健脾法"治疗CHB,此法即: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扶正三法的总括,临床疗效确切。CHB病机中湿热内蕴贯穿疾病始终,故清热利湿为治疗法则的主线。湿热邪毒阻碍气机,肝失疏泄,气机壅塞,血行迟滞,则易成血瘀;又湿热疫毒易灼伤血络,或久病阳虚温煦失司,皆可致瘀血阻滞;瘀血日久,既可伤阴损阳,又易耗伤气血,进而使病情迁延反复,故有瘀血内停征象的患者,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治疗的始终。湿热毒邪内蕴,湿邪困脾,脾运不及,水湿之邪无以得散,反为害于脾脏,此为本病虚证之肇始,健脾扶正是治本之策。临床应用"清利活血健脾法"的同时,亦应该照顾到CHB兼挟证的治疗,辅以疏肝、清热解毒及补肾之法。  相似文献   

6.
张鸣鹤教授认为白塞病病机为湿、热、毒、瘀、虚,热毒是其病机关键。湿热可分为上中下三焦,中焦湿热是疾病的起源,祛除中焦湿热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关键所在。治疗上主张辨证论治,清热解毒贯彻始终,活血化瘀、滋阴清热、收肌敛疮治疗兼症,同时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7.
天疱疮病因病机为心火脾湿内蕴,复感热毒之邪;或因湿热内蕴,耗伤气血,出现气阴两伤;或病程日久,过用寒凉,阳气受损,致使脾肾阳虚。湿热毒炽证当以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为法;心火脾湿证重在清脾理脾、泻心凉血;湿邪为患,当责之于脾,详辨"脾为湿困"及"脾虚湿盛";病程日久,易致脾肾阳虚,当温补脾肾;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外治,调护并举。  相似文献   

8.
周彩云教授认为白塞病病理基础为血管炎,中医病机关键为湿热毒邪损伤络脉,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运用四妙勇安汤加味以清热除湿解毒、凉血护络,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毒邪弥漫、脉络损伤证。  相似文献   

9.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预后差。病因多为疫毒或湿毒痰邪,病机多为疫毒炽盛,直中肝脏,化火生风;或热邪入里,伤及营血阴液,虚风内动;或痰湿毒邪伤脾,脾虚湿盛,浊毒不化,痰蒙清窍,脉络瘀阻。病理因素多为毒、热、虚、风、痰、湿、瘀,病机特点是疫毒炽盛,湿热瘀阻或脾肾阳虚,痰毒阻络。疫毒炽盛,热入营血,耗血动血,则给予"凉血散血",予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治疗;脾肾阳虚、痰毒阻络则给予健脾温肾,化痰泻浊,活血通络,宣畅气机治疗。而对于毒邪耗伤气阴,脉络瘀阻者,则应予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治疗。  相似文献   

10.
冯晓纯教授从湿热角度探讨紫癜性肾炎发病的机制,认为邪毒内侵、湿热下注、肾络损伤是本病的病机,清热解毒利湿、益肾安络止血是治疗大法,自拟白苓汤(白茅根、土茯苓、旱莲草、女贞子、苍术、卷柏等),清补并济,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