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力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善于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实验电路中设计"陷阱",可以提高实验内容与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契合度.设计能力评价规则,引导学生主动培养自身能力.对课程实验与课堂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相互支撑,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提高课程实验的实践能力培养效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电路实验课程中教师需进行大量重复的检查工作、考核方式不科学的问题,应用工程中的自动测试技术,设计了基于STM32的电路实验辅助评价系统,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自动评分与纠错,并对实验考核方式进行优化。实践表明辅助评价系统的引入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制作了一种可实现故障设置的电子类实验控制系统,由STC89C52单片机、故障控制电路、红外遥控、液晶显示、电源电路、矩阵键盘六部分构成。通过控制系统可对原有实验设备进行三类故障点的设置,以及一键恢复功能。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和故障排查能力,也便于教师对实验设备的统一管理。对电工电子类专业的电路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发展学生电子工程实践能力,使其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更好结合,实验教学必须在设计性实验开设质量和数量上有大的突破。本文选择电路基础实验一阶、二阶电路暂态响应实验为研究对象,进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效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流程剖析,说明基础课程开设设计性实验,不仅可以达到实验要求,而且使学生在系统地获取课程体系知识、创造性思维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明显效果。研究表明重视课程体系设计性实验的整体安排对建立更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制作了一种可实现故障设置的电子类实验控制系统,由STC89C52单片机、故障控制电路、红外遥控、液晶显示、电源电路、矩阵键盘六部分构成.通过控制系统可对原有实验设备进行三类故障点的设置,以及一键恢复功能.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和故障排查能力,也便于教师对实验设备的统一管理.对电工电子类专业的电路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复杂工程问题分析、设计、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基础课程做起。电路黑盒实验采取任务驱动模式,刻意练习学生“检测-推论-方案论证-结论”的工程应用思维,加深学生对电阻电容电感器件特性的理解,在电路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间架设起桥梁,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复杂工程问题分析、设计、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基础课程做起。电路黑盒实验采取任务驱动模式,刻意练习学生 “检测-推论-方案论证-结论”的工程应用思维,加深学生对电阻电容电感器件特性的理解,在电路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间架设起桥梁,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电路实验开放式教学体系是我们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建立起的一种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本文详细论述了电路实验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构思及具体内容,教学实践成果表明该开放式教学体系是可行的、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仿真实验在“电路原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在"电路原理"理论教学中应用仿真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例举了基于Muhisim软件的RLC串联谐振电路仿真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教学实践证明,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将虚拟实验室搬到理论教学中,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仿真实验在电路原理实践与创新性教学中,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艳华  曹艳 《信息通信》2015,(2):198-199
文章就光纤通信课程的实验内容、实验设备、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搭建现网传输网络平台,引入工程仪器仪表搭建工程实践平台,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对现网设备的运行维护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根本任务出发,以工程项目为主线,内容涵盖了独立设置实验课、实验平台建设、教材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了独立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成就了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实践训练平台和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工科各专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各自实践教学体系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我校EDA课程设计结合自研在线教学平台,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锻炼和培养学生对EDA开发工具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EDA课程案例包括Matlab设计仿真、Modelsim仿真及D/A电路设计调试等EDA完整工程设计流程,线上实验平台提供远程硬件调试功能,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线上实验平台对设计进行验证并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该案例的成功实施有助于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相似文献   

13.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基于控制理论,电子学和电气工程等学科的交叉科学技术,其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与控制理论等课程的深入融合。对自动化专业学生面向工程应用的课程融合教学理论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实验平台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法。多课程融合、面向应用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程知识掌握,提高顶层设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以往课程相关的实验多基于试验箱进行设计,不利于学生理解电路,不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本实验以波形发生和转换电路为主要内容,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结合Multisim和Altium Designer进行电路仿真分析与洞洞板模拟布线设计,最后利用洞洞板焊接制作电路。教学实践表明,本实验方案可行,内容综合性强,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原有电子测量实验课程存在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少、与前沿理论联系不紧密、实验平台缺乏等问题,无法满足课程培养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基础实验+综合拓展+科研引导”的递进式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引入翻转课堂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研制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支撑多层次个性化课程内容。应用表明,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应用前沿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自主性,增加本科综合设计实验的工程性,对电子线路综合设计实验课程,进行了以“激发学生内驱动力、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为目标的改革和实践。实验设计提供多种可选方案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物制作充分参照标准工业流程,并着重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实践表明,这样的改革极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并在潜移默化中普遍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能力,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模拟电路实践课程是电类专业基础实践课程,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的三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改革的方案,总结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效果.实践表明,通过各种改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相互协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为目标,依托XSRP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通信原理实验课程的内容、教学体系及考核方式,实现通信原理实验课程的改革。实践结果表明,新的实验教学方案适应工科教育的要求,有效提升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学科的兴趣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可编程放大器是电子测量常用器件,可扩大输入信号的量程范围。单片可编程放大芯片集成度高、价格不菲,学生对其内部结构了解甚少。实验采用通用运放和模拟开关实现4级量程可编程放大。学生通过实验可更好地理解可编程放大器工作原理,有益于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实验电路成本低、工作稳定,可作为应急方案用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