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润滑油》2014,(3):55-55
<正>2001年至今,离子液体润滑剂在摩擦学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其无论是作为润滑油基础油还是作为润滑油脂添加剂都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然而,离子液体润滑剂往往需要复杂的合成步骤,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中科院兰化研究首次将原位(in-situ)合成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概念引入润滑剂的合成,将金属盐或金属盐和功能有机分子加入基础油中,利用盐与基础油分子或盐与功能有机分子之间形成电子转移络合物的能力,在基础油中原位合成配位离子液体润滑油脂添加剂,从而达到减摩抗  相似文献   

2.
《合成润滑材料》2014,(2):14-14
正离子液体润滑剂在摩擦学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其无论是作为润滑基础油还是作为润滑油脂添加剂都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然而,离子液体润滑剂的合成步骤复杂,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维民院士等首次将原位(in-situ)合成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概念引入润滑剂的合成,将金属盐或金属盐和功能有机分子加入基  相似文献   

3.
《合成润滑材料》2011,(1):34-34
离子液体润滑剂近年来成为合成润滑剂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离子液体作为基础油和添加剂,在润滑脂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最近,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考察了离子液体在润滑脂中的潜在应用,发现离子液体与聚脲润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合成润滑材料》2009,36(4):23-23
2009年10月27日,记者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了解到,目前夏延秋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将离子液体作为添加剂以任意比溶于某种合成基础油中,在国际上首次得到一种清澈透明的高性能润滑油。离子液体作为添加剂,具有优异的减摩和耐磨性能,是一种潜在的优良润滑油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用锂盐和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单丁基醚(PAG)通过原位法制备新型离子液体,作为添加剂加入到PAO40基础油中,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稠化剂,制得电力复合脂,研究了传统离子液体和新型离子液体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导电性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大幅度降低润滑脂的电阻率,提高润滑脂的电导率,减小接触电阻,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够降低摩擦系数,减小磨痕宽度,体现了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离子液体中的阴离子能够在在接触表面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反应膜,从而起到减摩抗磨的作用;与传统离子液体相比,新型离子液体在摩擦学性能和导电性方面相差不大,而其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综述了用于合成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的路易斯酸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和铬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催化聚合产物的性能特点;对我国合成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绿色"润滑剂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了“绿色”润滑剂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基础油和添加剂的角度分析了“绿色”润滑剂面临的问题,合成酯和植物油可作为“绿色”润滑剂的基础油,对“绿色”润滑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指出“绿色”润滑剂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植物油抗氧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油是环境友好基础油,重点介绍了植物油中的天然和合成抗氧化添加剂的结构和性能。对研制植物油润滑剂抗氧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两种烷基硫代磷酸咪唑盐离子液体(分别记为PS8-8和PS8-12),将2种离子液体作为酯类半合成基础油无灰抗磨添加剂,并研究了其摩擦学性能。通过SRV-IV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其摩擦学性能,采用三维轮廓仪观察磨斑形貌并计算出磨损体积,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磨斑表面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加入咪唑盐抗磨剂后,半合成油的摩擦因数从0.085降至0.034,磨斑磨损体积从84.2×10-5 mm3降至20.6×10-5 mm3,显示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为离子液体的实际应用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有机金属润滑油添加剂能改善或提高基础油的性能,介绍了近年来有机金属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离子液体在绿色催化和清洁合成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在绿色催化和清洁合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对离子液体的均相催化、离子液体的固载化、离子液体-超临界CO2(或离子液体-水)的两相过程、离子液体与其他技术的集成以及离子液体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未来离子液体在绿色催化中的研究方向(新的、功能特定、环境更加友好且价格低廉的离子液体的合成;技术的集成;生物催化;离子液体的固载化;与离子液体相关的反应器和反应工艺的建立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润滑剂     
轴和传动润滑剂的热氧化稳定性取决于添加剂和基础油之间的配伍性。用延长的L60试验(300h)评价轴和传动润滑剂的热氧化稳定性。对分别用硫/磷,硼酸盐和发动机油添加剂配制的合成和半合成润滑剂作对  相似文献   

13.
合成4种不同结构的油溶性离子液体(N/P协同(a)、N/S协同(b)、P/P协同(c)、P/S协同(d))并按比例分别溶解在PAO10中作为基础油添加剂,制备4种新型油溶性离子液体润滑脂GA、GB、GC和GD。系统研究了油溶性离子液体分子结构差异,对所制润滑脂的热稳定性、滴点、锥入度以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AO10为基础油时,P/S协同多库酯季鏻盐离子液体的(d)对所制润滑脂GD的热稳定性、锥入度和减摩抗磨性能及PB、PD性能明显提高,滴点几乎没有变化,其中以季鏻盐为阳离子、以多库酯盐为阴离子的油溶性离子液体,所制备的离子液体复合锂基润滑脂(GD)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具有抗磨性能的高级合成润滑剂含合成异石蜡烃基础油料及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抗磨添加剂。抗磨添加剂最好至少有一种是金属磷酸盐、金属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金属硫代磷酸盐、金属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金属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乙氧基化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及乙氧基化胺二硫代苯甲酸盐。最好是金属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尤其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基础油料衍生自用Fischer-Tropsch合成的蜡状烃进料馏分(其初馏点在343~399 ℃,通过氢化异构化进料并对异构化物脱蜡工艺获得)。润滑剂也可含烃类、合成基础油料与Fischer-Tropsch产生的基础油料的混合物。 US 6165949,2000-12-26  相似文献   

15.
<正>埃克森美孚化工是全球领先的石化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合成基础油供应商之一。在2013年中国国际润滑油品及应用技术展览会上,埃克森美孚化工首次推出了中文版《合成润滑剂基础油配方指南》。就该中文版配方指南及埃克森美孚化工合成基础油业务相关问题,本刊对埃克森美孚化工亚太区合成基础油业务部技术主管龙惠慧女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6.
离子液体用作润滑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节能环保的观点出发,离子液体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理想的溶剂,有望对面临污染难题的现代工业实现突破性进展。离子液体的特性与理想润滑剂的主要性能要求完全符合,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离子液体将成为环境友好型和高性能润滑剂研究的重要选择对象。文章介绍了离子液体的组成、合成方法、种类及离子液体用作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总结了离子液体的润滑机理,并展望了未来离子液体的摩擦学应用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有机金属润滑油添加剂研发的新进展,诸如有机锌类、有机钼类、有机稀土类、有机锡类、有机铜类、V族有机金属、有机镉类等重要有机金属添加剂研发的情况和应用进展。这些有机金属润滑油添加剂作为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或提高基础油的一种或多种使用性能,对未来润滑油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据Kline公司预测,到2020年底全球润滑剂需求增速不大于1%/a,半合成润滑剂增速低于1.5%/a,但合成润滑剂需求增速会接近4%/a。润滑剂行业至今对合成润滑油尚没有明确的定义,眼下Ⅲ类基础油是调合合成润滑油的主要基础油。目前,全球基础油供应总量中约有8%被用于调合合成油和半合成油,其中50%由Ⅲ类油调制。Kline公司预计全球基础油产能将增加近7.50 Mt,其中2.10 Mt为Ⅲ  相似文献   

19.
Freedonia咨询集团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几年,世界润滑剂市场需求将以2.2%年均速度增长,到2008年,世界润滑剂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3930万t/a,市场总价值360亿美元/a。增长主要受亚洲、拉美和东欧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健康增长驱动。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品种是由合成基础油或高质量炼制基础油调和而成的高质量润滑剂。非常规润滑剂市场需求量年均增长速度将为5.4%,到2008年在整个润滑剂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将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PAO4(聚α烯烃)作为基础油,添加质量分数1%的不同添加剂,以制备不同的润滑剂;采用流变仪和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了润滑剂的体相黏度和近壁面吸附层的等效黏度,并分析了添加剂相应的分子间与壁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近壁面层等效黏度与润滑剂体相黏度并无明显的正相关对应关系,造成近壁面层等效黏度区别的原因应主要在于添加剂性质与分子结构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