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调制器信号发生器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发信机的模拟来调试接收机,因此,它必须具有各种方式的调幅和调频.根据收音机和电观机的需要,正弦波调幅应该是声频的或视频的,这是最常见的调幅.在微波信号发生器中,由于测量上的需要,常采用方波调幅,因为微波信号发生器的结构复杂,通常只有主振级而没有放大级,在三极管振荡器或反射速调管上采用正弦波调幅都将引起严重的寄生调频,而采用开关式的方波调幅可将寄生调频减低到最大限度.此外,为了模拟雷达和脉冲通信中的信号,微波信号发生器常具有窄脉冲调幅;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采用合成技术的信号发生器称之为合成信号发生器。在合成技术的前期阶段,由于产品只提供各种频率的单纯正弦波信号,所以也称为频率合成器或频率综合器(简称‘频综’)。随着合成技术的发展以及调制、衰减等功能的加入,‘频综’的功能日趋多样化和完善,这样就有了今天统称为合成信号发生器的各类合成源产品。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FPGA的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测试领域中,经常需要信号发生器提供多种多样的的测试信号去检验实际电路中存在的设计问题。传统的信号发生器多采用模拟电路搭建。以正弦波信号发生器为例,结合DDS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基于FP-GA设计其他外围电路构成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相比传统的模拟信号发生器,该电路具有设计简单,升级容易,波形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正弦波、三角波、脉冲波信号,同时还可输出TTL集成电路所需的信号。虽然不同生产厂家和不同型号的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在功能、操作步骤及使用方法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但是只要熟悉其中一种,就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下面以宁波中策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DF1631型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一、电路组成该仪器整机电路由恒流源控制器、三角波一方波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正弦功率放大器、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字信号合成原理开发的多功能音频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正弦波、扫频正弦波、扫幅正弦波、正弦波律发音、白噪声、粉红噪声和窄带自噪声等多种信号,可对外接信号进行程控放大,OCT滤波等处理;并带有10W功放输出.经测试,各项指标达到了JJG 607-2003中规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用8751单片机和D/A转换器产生方波、三角波、梯形波、锯齿波、正弦波以及脉冲信号等多种波形的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论述其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知识     
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可分为正弦波发生器和非正弦波发生器(又称为张弛振荡器)两大类,由模拟集在电路构成的正弦波发生器,其电路通常工作于线性状态的运算放大器和外接移相选频网络构成.选用不同的移相选频网络便构成不同类型的正弦波发生器。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电子测量中,需要的各种信源接波形大致分为三大类:即正弦信号发生器、函数波形发生器和脉冲信号发生器。在通信领域中使用的有各种调制信号发生器,如 AM调制波、 FSK、 PSK和电视信号发生器等等。在工业控制、医学理疗等领域还有许多特殊波形发生器。因此很有必要研究波形发生器的组成及实现方法。 自从无线电学产生以来,就离不开波形发生,它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装置之一。随着通信和雷达技术的突飞猛进,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主要用于测试各类接收机的标准信…  相似文献   

9.
为了正确把握非正弦波通信的发展方向,从脉冲无线电技术和正交函数两个角度分析了非正弦波通信的发展历程,并对研究现状、待解决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信号设计、谐振理论、辐射理论和信号产生4个方面分析了非正弦波通信的关键技术,以此探索发展高能效、高频谱利用率的非正弦波通信体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用89C51单片机和DA转换器、分频电路构成能产生两路方波、三角波、梯形波、锯齿波、正弦波以及脉冲信号的一种新型信号发生器。该信号发生器的两路同步波形的频率可在零点几Hz到几万Hz的范围内变化。文中介绍了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软硬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振荡器是一种能自动地将直流能量转换为一定波形的交变振荡信号的转换电路。它与放大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无需外加激励信号,就能产生具有一定频率、一定波形和一定振幅的交流信号。 根据所产生的波形不同,振荡器可分为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前者产生正弦波,后者产生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等。本讲只介绍正弦波振荡器。这是因为正弦波振荡器在无线电技术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在无线电发送设备中,正弦波振荡器可用来产生载波;在超外差接收机中,可用来构成本地振荡器;在各种定时系统中,可用作时间基准信号。在研制和调试各类电子设备时所需的信号源和各种测量仪器中,也大多包含有振荡器,例如高频信号发生器、音频信号发生器等等。总之,振荡器在电子测量、通信等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信号发生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遥测控制、测量仪器、仪表和计算机等技术领域.采用集成运放和分立元件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迟滞比较器电路产生方波信号,以及充分利用差分电路进行电路转换,从而设计出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简易信号发生器.通过对电路分析,确定了元器件的参数,并利用Multisim软件仿真电路的理想输出结果,克服了设计低频信号发生器电路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使得设计的低频信号发生器结构简单,实现方便.该设计可产生低于10 Hz的各波形输出,并已应用于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分立元器件设计能够输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波频率和幅度可调,并通过电压比较器将正弦波转化为方波,同时利用外加电压偏置的方式改变方波的占空比,利用积分电路将方波转换为三角波.在Multisim 11.0软件环境下进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电路设计及调试,仿真结果表明电路输出性能与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对ADC(模拟数字转换器)进行性能参数评估时,需要用正弦波做为ADC的测试信号。为了正确评估出ADC的真实性能,此正弦波信号的信噪比(SNR)、总谐波失真(THD)等指标均需优于被测ADC。普通的信号发生器一般基于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实现,通常可以满足12位分辨率以下ADC的评估,但由于THD和SNR等指标的限制,往往无法用于高分辨率ADC的评估。本文基于ADI公司的高性能器件,设计了一种新型低谐波失真、高频谱纯度的正弦波信号源以满足16位高分辨率ADC的评估需求。  相似文献   

15.
该信号发生器以AT89C52单片机和DAC0832芯片为核心进行设计.单片机和D/A芯片通过直接数字合成技术来生成正弦波、三角渡和方波,波形的类型和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变.介绍了该信号发生器波形产生的原理、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该信号发生器具有价格低、性能稳定、升级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 MIC—85微型计算机和 D/A 变换器组成的可编程信号源,这种信号源可以产生方脉冲信号,锯齿波信号、正弦波信号等.信号的主要参数:脉冲的幅度、宽度,周期;锯齿波的幅度、宽度,周期;正弦波的幅度,周期…均由软件形成.只要改变所装定的参数,就可以方便地形成工程上所需的信号,从而使微型计算机一机多用,大大提高了微型计算机的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DDS技术,以AD9851芯片为核心,LCD12864液晶为显示模块,采用矩阵键盘输入的函数信号发生器.该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正弦波和方波,实现正弦波输出频率范围100 Hz~10 MHz,方波输出频率为100 Hz~1 MHz,频率分辨率为0.04 Hz,在频率范围内实现步进调节和任意调节两种控制方式并可显示产生的波形的频率和步进单位等信息.该信号发生器具有频率稳定,变频快速,幅值稳定,波形失真度低,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 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产生这几种波形有很多方法,如采用分立元件实现非稳态的多谐振振荡器,然后根据具体需要加入积分电路等构成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等波形发生器;也可利用专用直接数字合成DDS芯片实现函  相似文献   

19.
很多测试和设计功能要求采用频率精度优异的正弦波信号源.虽然信号发生器可在初始设计阶段用于精确的正弦波信号源,但是,它们的价格太贵,不能满足生产测试功能要求.一种选择方案就是设计正弦波晶体振荡器.但是,其代价可能太高,因为设计任务既有困难,又有风险.另一种选择方案(参见附图)可以在固定频率应用中取代信号发生器.通  相似文献   

20.
过王清  张琳 《电子技术》1990,17(6):31-33
常规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均由各种无稳和单稳定时电路组成,因而需要经常校正才能保证输出脉冲信号频率和宽度等参数的准确性。本文介绍的数字式脉冲信号源(以下简称脉冲源)均采用数字集成电路,利用数字脉冲技术,使各部分电路均在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时钟信号控制下同步工作,因而可以获得频率与宽度极为稳定的脉冲信号。根据不同用途,为脉冲源配上合适的输出电路及外触发电路,便可构成完整的脉冲信号发生器。此外,脉冲源还带有工频电源裂相同步触发电路,可以满足某些研究测试领域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