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 方法 以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作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00 μmol/L H2O2制备细胞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沙格列汀(5、10、20、40 μmol/L)进行干预,观察不同培养时间(0、12、24、36 h)各浓度组的差异.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及ET 1含量. 结果 H2O2作用HUVEC后,细胞上清NO含量降低,而ET-1含量升高(P<0.05).各浓度沙格列汀组NO含量均高于模型组(100 μmol/L H2O2),而ET-1含量降低,这种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时间增加而增强(P<0.05). 结论 沙格列汀可改善H2O2引起血管内皮细胞NO、ET-1分泌异常.  相似文献   

2.
王雪青  陈玉成 《心脏杂志》2015,27(4):415-417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对内皮细胞形态及增殖活力的影响,从内皮细胞角度评价As2O3防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As2O3(0.01 μmol/L、0.1 μmol/L、1 μmol/L和10 μmol/L)作用于传代培养的人静脉内皮细胞株(EVC-304),分别培养24 h、48 h和72 h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行MTT比色法观察As2O3对内皮细胞增殖活力〔吸光度(A)值〕的影响。结果 10 μmol/L的As2O3使细胞皱缩变圆,甚至浮起、碎裂。≤1 μmol/L的As2O3作用于内皮细胞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细胞计数显示,As2O3浓度高于1 μmol/L时,内皮细胞数明显降低。MTT比色法显示:As2O3浓度低于1 μmol/L,A值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在1~10 μmol/L浓度范围内,A值明显降低(P<0.05),提示细胞增殖活力受到抑制。结论 高浓度As2O3对内皮细胞形态有破坏作用,并显著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低浓度的As2O3则对内皮细胞形态及增殖活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释放肽hexarelin对H2O2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是否有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H2O2组及H2O2+10-5 mmol/Lhexarelin组和H2O2+10-7 mmol/L hexarelin组,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的变化;用比色法检测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H2O2可以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及凋亡;而Hexarelin能减轻H2O2所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凋亡。MTT比色法检测发现,H2O2能使内皮细胞的活力由(0.39±0.03)下降为(0.23±0.04)(P〈0.01);而1×10-5和1×10-7 mmol/L hexarelin能减轻H2O2对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内皮细胞的活力分别由(0.23±0.04)变为(0.30±0.02)和(0.29±0.02)(P〈0.01)。H2O2能诱导内皮细胞产生LDH,由(31.11±4.97)U/L上升为(157.48±7.33)U/L(P〈0.01);而1×10-5和1×10-7mmol/L hexarelin能减少LDH的生成,由[(157.48±7.33)U/L下降为(55.12±6.11)U/L和(94.48±4.07)U/L(P〈0.01)。另外,H2O2能引起NO生成减少,由(29.38±6.14)μmol/L降为(17.24±7.51)μmol/L(P〈0.01),而hexarelin能逆转H2O2引起的内皮细胞NO生成的减少,由(17.24±7.51)μmol/L变为(35.95±4.89)μmol/L和(19.73±2.50)μmol/L(P〈0.01)。结论:Hexarelin能够抑制H2O2所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hexarelin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促进NO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α-亚麻酸(ALA)对高糖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探讨ALA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第24代HUVECs,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HG组)及HG+ALA(ALA浓度分别为10、50、100和200μmol/L)组。各组细胞于不同培养环境中培养72h后收集标本,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通过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评估内皮功能,末端脱氧核糖核酸酶介导的dUTP末端标记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较低浓度(10、50、100μmol/L)的ALA组中,细胞存活率和合成NO浓度均显著高于高糖组(P<0.05),MDA浓度和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高糖组(P<0.05);尤以50μmol/L时为著。当ALA浓度增至2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和合成NO浓度反而低于高糖组,MDA浓度和细胞凋亡率也较高糖组进一步增加。结论ALA对高糖环境下培养的内皮细胞有着双重效应,既有保护作用也有细胞毒效应,与其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 5-AZA)对模拟失重效应下血管内皮细胞miR-27b-5p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利用MTT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5-AZA(0.1 μmol/L、1 μmol/L、5 μmol/L、10 μmol/L、50 μmol/L和100 μmol/L)对HUVECs的毒性作用。采用qRT-PCR技术观察模拟失重环境下miR-27b-5p表达的时程变化及5-AZA药物处理对miR-27b-5p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观察5-AZA在回转模拟失重效应下对HUVECs凋亡的影响。 结果 5-AZA对HUVECs的细胞毒性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0.1 μmol/L、1 μmol/L、5 μmol/L和10 μmol/L组的细胞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50 μmol/L 5-AZA组和100 μmol/L5-AZA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因此,我们采用10 μmol/L作为后续实验5-AZA的加药浓度。在回转模拟失重效应下,HUVECs的miR-27b-5p表达显著下降(P<0.05),且随回转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程度增大(P<0.05)。qRT-PCR检测结果提示,5-AZA可显著上调模拟失重效应下HUVECs中miR-27b-5p表达(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5-AZA可显著下调模拟失重效应下HUVECs中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0.05),上调Bcl-2蛋白表达(P<0.05)。 结论 5-AZA通过上调miR-27b-5p表达,抑制模拟失重效应下HUVECs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田苗  刘屏  王字玲  官媛  刘岩  王玉堂  单兆亮 《心脏杂志》2011,23(4):426-428,441
目的:利用低浓度过氧化氢(H2O2)建立兔原代左心房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探讨胡椒碱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即正常对照(NC)组、H2O2组和胡椒碱组,均分别进行左心房肌细胞的原代培养。NC组对培养的心房细胞直接进行检测,H2O2组直接在培养的原代心房肌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100 μmol/L的H2O2培养2 h,胡椒碱组以7×10-6 mol/L浓度的胡椒碱处理细胞1 h之后,加入终浓度为100 μmol/L的H2O2共同培养2 h。检测氧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MTT法检测三组原代细胞活力,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Fura-2 AM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RT-PCR对线粒体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NC组相比较,H2O2组细胞的活力、SOD的活力及GSH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 MDA的含量、钙离子浓度和线粒体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胡椒碱组和H2O2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胡椒碱能够在氧自由基的产生清除等环节,减轻兔原代左心房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7.
张东伟  康艳霞 《心脏杂志》2016,28(4):401-404
目的 探索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HUVECs分为对照组(无处理)和GLP-1预处理组(分别给予0、2.5、5和10 nmol/L GLP-1预处理24 h后,再以100 μg/ml ox-LDL氧化24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评估GLP-1在ox-LDL诱导HUVECs损伤中的作用;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评估GLP-1在ox-LDL诱导单核细胞对HUVECs的黏附的影响;应用ELISA法检测HUVECs在接受ox-LDL和GLP-1处理后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分泌,并应用RT-PCR法检测E-选择素、ICAM-1、VCAM-1基因表达。结果 MTT试验显示(2.5、5和10 μmol/L)的GLP-1均可降低ox-LDL对HUVECs的杀伤作用,保护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GLP-1可以降低单核细胞对ox-LDL损伤HUVECs的黏附作用,且和浓度呈正相关(P<0.05)。GLP-1处理后的ICAM-1、VCAM-1及E-选择素的表达和分泌均有显著下降(均有P<0.05)。结论 GLP-1可能通过对抗HUVECs氧化损伤,下调ICAM-1、V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与分泌,减少单核细胞趋化和黏附,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减轻缺氧/复氧(H/R)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5个组,即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GB组(100 μmol/L)、H/R组(缺氧2 h/复氧24 h)、GB+H/R组及GB+H/R+ 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NOS抑制剂)组。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测定内皮细胞的存活率(%)。用乳酸脱氢酶(LDH)测试盒和一氧化氮(NO)测试盒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和NO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表达的水平。结果: MTT比色法的结果显示,H/R可显著降低内皮细胞的存活率(%),增加LDH的含量,降低NO的生成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而GB则可逆转上述效应,但GB的作用又可被L-NAME所抑制(与GB+H/R组比较,P<0.01)。GB可以显著提高H/R作用后血管内皮细胞中eNOS表达的水平(与H/R组比较,P<0.01),但是该效应不被L-NAME阻断。结论: GB可显著减轻H/R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其作用是通过eNOS-NO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及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猪髂动脉内皮细胞(PIECs)随机分为:不加干预的对照组(A组);加入500 μmol/L H2O2组(B组);分别加入0.1 (C组)、1.0( D组)、10.0(E组)μmol/L RSG组;分别予0.1(F组)、1.0(G组)、10.0(H组)μmol/L的RSG预处理1 h后,再加入500 μmol/L H2O2,孵育18 h的RSG加H2O2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生长状况,MTT法检测PIECs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状况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组显著增加了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ROS水平(P<0.01),降低细胞存活率(P<0.01).RSG则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ROS水平,增加细胞存活率(P<0.01).结论:RSG可以抑制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该作用与降低细胞内ROS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游离钙离子水平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氟伐他汀(10-8,10-7,10-6,10-5mol/L)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L-[3H]-精氨酸和L-[3H]-瓜氨酸的含量,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像系统检测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8,10-7,10-6,10-5mol/L氟伐他汀孵育细胞12h后可显著升高HUVECs细胞内eNOS活性,促进NO释放,同时伴有[Ca2 ]i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另外,10-5mol/L氟伐他汀在0~12h时间段呈时间依赖性增高eNOS活性,作用12h使eNOS活性达到最高(P<0.01)。结论:氟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升高HUVECseNOS活性和促进NO释放,该作用与其增加内皮细胞内[Ca2 ]i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睾酮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衰老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内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对照组、不同浓度睾酮组(3×10-9~3×10-6mol/L)、ICI182,780组和氟他胺组。用SA-β-半乳糖苷酶细胞化学检测法观察各组细胞衰老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ER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对照组可以引起HUVECs衰老细胞明显增加。3×10-9mol/L、3×10-8mol/L、3×10-7mol/L睾酮组均具有延缓H2O2诱导HUVECs衰老的趋势,3×10-6mol/L睾酮组却具有相反的作用。3×10-9~3×10-6mol/L睾酮组ERα各条带吸光度值分别为113.54±8.09、165.69±7.09、143.63±6.84、80.81±5.29。结论睾酮对H2O2诱导HUVECs衰老的影响与其剂量有关,而且睾酮还呈剂量相关性调节H2O2诱导HUVECs的ERα表达。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rimetazidine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jury induced by hydrogen peroxide (H2O2)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of anti-oxidation. Methods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were injured by H2O2. Next, 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rimetazidine (1μmol/L,10μmol/L,100μmol/L, respectively). The viability of cells was detected by methyl thiazoeyl tetrazolium (MTT) assay. In addition,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secretion of NO were measured. Results Trimetazidine could enhance the viability of the injured HUVECs induced by oxidation, decrease the level of MDA, enhance the SOD activity, and increase the secretion of nitrogen monoxide. These effects were in a certain dose-dependent manne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among the three concentrations (P<0.05). Conclusion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rimetazidine may protect lipid peroxidation and prevent oxidation-induced cellular dysfunction of HUVECs.  相似文献   

13.
姜立清  胡大一 《山东医药》2009,49(29):12-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干预后人内皮细胞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待细胞生长到融合状态时加入ox-LDL,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作用24 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1、10及30μmol/L)继续培养24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别测定各组COX-2 mRNA的表达。结果Ox-LDL可诱导COX-2 mRNA的表达;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可抑制ox-LDL诱导的COX-2 mRNA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内皮细胞源性COX-2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促炎作用;阿托伐他汀可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OX-2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张静隆  王贺林 《心脏杂志》2016,28(6):634-637
目的 研究脂联素(APN)是否通过抑制炎症小体NLRP3表达减轻高糖高脂所致的内皮细胞损伤。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6组:对照组、高糖高脂组、对照+ NLRP3 siRNA组,高糖高脂组+NLRP3 siRNA组,对照+APN组,高糖高脂+APN组。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炎症小体NLRP3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细胞凋亡显著升高,炎症小体NLRP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炎症小体NLRP3 siRNA可有效的抑制炎症小体NLRP3的表达,改善高糖高脂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均P<0.05);APN能抑制高糖高脂引起的炎症小体NLRP3表达增多,进而减轻高糖高脂引起的内皮损伤(均P<0.05)。结论 炎症小体NLRP3表达增多是高糖高脂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内在机制,而脂联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小体NLRP3的过度表达发挥内皮保护作用。伤,降低心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产生超氧阴离子(O-2)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1)的作用机制及0-2与PAI-1产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第一部分实验:观察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HUVEcs产生0-2和PAI-1的作用.分为对照组,AngⅡ10-8~10-5 moL/L不同浓度组,AngⅡ10-6mol/L作用不同时间(0、6、12、24和48h).第二部分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对AngⅡ诱导HUVECs产生O-2和PAI-1的作用.分为对照组,缬沙坦(10-6 mol/L)组,AngⅡ(10-6mo/L)组,AngⅡ(10-6mol/L)+不同浓度缬沙坦(10-8~ 10-5mol/L)组.第三部分实验:观察缬沙坦、二甲苯基碘、超氧化物歧化酶对AngⅡ使HUVECs产生O-2和PAI-1的作用.分为对照组,AngⅡ(10-6 mol/L)组,AngⅡ(10-6 mol/L)+缬沙坦(10-6mol/L)组,AngⅡ(10-6mol/L)+二甲苯基碘(10μmol/L)组,AngⅡ(10-6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2μl)组.用酶消化法收集并培养HUVECs,采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还原法测定上清液O-2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PAI-1浓度.结果:①AngⅡ在10-8~10-5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使HUVECs产生O-2和PAI-1增加.②缬沙坦在10-8~10-5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AngⅡ促HUVECs产生O-2和P1AI-1的作用.③二甲苯基碘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显著抑制AngⅡ刺激HUVECs产生0-2及PAI-1.结论:①AngⅡ通过作用于AngⅡ受体1(AT1)激活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途径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使HUVECs产生O-2和PAI-1增加.②AngⅡ通过增加O-2产生而致PAI-1产生增加,提示抗氧化治疗有助于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鸢尾素(irisin)是否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轻高糖/高脂所致心肌细胞损伤。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组及高糖/高脂+irisin组。各组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ROS产量、NADPH氧化酶gp91phox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ROS产量、NADPH氧化酶gp91phox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5),irisin处理可以逆转上述改变(均P<0.05)。结论 高糖/高脂能够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促进细胞凋亡;irisin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而发挥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高糖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噻唑蓝法(MTT)确定oridonin作用的最佳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高脂+oridonin预处理组(以下简称为oridonin预处理组,oridonin预处理细胞24 h)、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的浓度为33.3 mmol/L葡萄糖+500 μmol/L棕榈酸,处理48 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白介素6(IL-6)的浓度,以观察细胞的炎症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HUVECs内TAp6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TAp63、Sirt1及凋亡相关基因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Oridonin作用于HUVECs细胞24 h的最佳浓度为5 μmol/L.高糖高脂组HUVECs细胞内TAp63(mRNA及蛋白)、Sirt1 (mRNA及蛋白)、Bcl-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t=-22.50、-6.02、-16.22、-6.72、-7.71,均P<0.05),HUVECs凋亡率、细胞内p-ERK蛋白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t=14.34、12.59、17.37、17.90,均P<0.05).与高糖高脂组相比,oridonin预处理组HUVECs内TAp63 mRNA和蛋白、Sirt1mRNA和蛋白、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5.85、5.06、4.55、3.04、5.81,均P<0.05),HUVECs凋亡率、细胞内p-ERK蛋白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6的浓度明显下降(t=-7.11、-7.81、-10.51、-10.36,均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HUVECs的凋亡,可能与其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炎症反应和(或)增加TAp63、Sirt1、Bcl-2的表达,且降低p-ER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皮杉醇(PCT)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影响以及所涉及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SD大鼠VSMCs并进行不同分组与处理;MTT法检测各组VSMCs的存活率;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测定各组VSMCs中LDH与SOD活力;Annexin V-PI染色检测各组VSMCs凋亡情况,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各组VSMCs细胞核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VSMCs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及PI3K/AKT/eNOS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与时间过氧化氢(H2O2)处理VSMCs后使其存活率降低,而不同浓度PCT预处理可提高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或P<0.001)。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VSMCs中LDH活力升高而SOD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下降,p-PI3K、p-Akt、p-eNOS蛋白表达下降,且均呈剂量依赖关系;与H2O2组相比,PCT预处理组VSMCs LDH活力下降而SOD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中Bax、caspase-3下降,Bcl-2蛋白表达升高,p-PI3K、p-Akt、p-eNOS的蛋白表达升高,且均呈剂量依赖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PCT对H2O2引起的VSMCs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LDH活力、增强SOD活力以及增强PI3K/AKT/eNOS信号通路进而阻碍VSMCs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