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PIH)患者血清中纤维结合蛋白(Fn)、B因子(BF)、血尿酸(UA)的含量,观察其在论断PIH中的实用价值。方法:测定43例PIH血清Fn、BF、UA结果,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测定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Fn、BF、UA联合检测对PIH的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压氧治疗对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患者von Willebrand因子(vWF)和纤维结合蛋白(Fn)的影响。方法对64例首次接受冠脉内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血清vWF和Fn的测定结果。结果高压氧组在治疗后vWF及Fn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vWF及Fn含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治疗前两组的vWF及Fn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两组vWF及Fn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降低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血清vWF及Fn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纤维连结蛋白(简称 Fn)是存在于人体血液及细胞表面的高分子糖蛋白。近十年来有关 Fn 与肿瘤的发生、转移、粘附、逆转的关系国外已广泛研究,文献报道在某些肿瘤疾患时 Fn 增高,而国内尚未见该方面报道。我们用免疫单扩散方法对肺癌及其它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浆及胸水 Fn 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癌性及非癌性疾病患者血浆、胸腹水Fn 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①对31例肺癌患者的血浆及26例肺癌胸水(其中11例为同一患者的血浆和胸水)进行 Fn 含量测定,显示94%的肺  相似文献   

4.
测定62例良、恶性腹水病人的腹水纤维连接素(Fn)、胆固醇(Ch)及总蛋白(TP)浓度,恶性腹水组Fn和Ch浓度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P<0.01)。以Fn浓度80μg/ml及胆固醇浓度1.036mmol/L作为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临界值,判断符合率分别为85.5%和77.4%,提示检测腹水Fn浓度可用于鉴别诊断良、恶性腹水。  相似文献   

5.
作者采用酶联免疫技术,建立纤维结合蛋白(Fn)的酶联免疲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经特异性抑制试验、平行性和重复性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较好,测定胃液Fn的敏感范围为3~1545ng/ml;操作简便、快速.应用该方法对145份不同疾病胃液Fn的测定结果表明,胃液Fn测定对胃癌的诊断是一项有意义的辅助指标,其阳性率为96.15%,正常对照组假阳性为6.1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妊高征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和B因子(BF)的含量,探讨其在妊高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 妊高征患者血清Fn和BF含量(x±s)在重度、中度、轻度分别为290.1±109.1mg/L、275.7±116.1mg/L、276.4±96.4mg/L和439.0±176.8mg/L、448.0±165.1mg/L、423.9±153.1mg/L,对照组Fn和BF含量(x±s)分别为218.7±69.4mg/L和416.6±111.7mg/L,经t检验,妊高征各组患者Fn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含量高于对照组;而BF含量,妊高征各组与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结论 Fn是妊高征监测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火箭电泳法测定30例正常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Fn),其含量为289.3±38.7mg/L(x±s),其中各种肝病183例,除急性肝炎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外,慢活肝、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Fn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以肝硬化失代偿为著。同时测定常规肝功、血浆蛋白,其与Fn值,肝病病程均无明显相关性,84例甘胆酸(CG)测定,其结果与Fn呈负相关,提示血浆Fn与CG同样可做为判断肝硬化代偿功能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血栓与止血检验相关标记物含量变化及其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连接蛋白(Fn)、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6-K-PGF1α)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t-P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vWF、Fn、ET、6-K-PGF1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结论血浆中t-PA、vWF、Fn、ET、6-K-PGF1α含量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肝病患者血清特定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乐根  卢冬  覃志坚 《广西医学》2001,23(3):473-474
目的 :探讨特定蛋白含量在各种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各种类型肝病病人血清中的前白蛋白 (PBA)、酸性糖蛋白 (AAG)、纤维结合蛋白 (Fn)、纤维蛋白原 (FG)值。结果 :在各组肝病中 PBA均明显下降 ;AAG在急性肝炎、肝癌组中明显升高 ,在慢肝、肝硬化、重症肝炎中明显下降 ;Fn在急性肝炎、肝癌组中明显升高 ;FG在肝硬化、重症肝炎中明显下降 (P <0 .0 1) ,其余各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BA、AAG、Fn、FG的检测对肝脏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有利于对肝癌、肝硬化和重症肝炎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肝病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 138例肝病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 (Fibronectin ,Fn)含量进行检测 ,并与 5 0例正常对照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F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 ,肝硬化、重症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Fn水平低于正常 ,差异均具显著性 (P <0 0 5 ) ;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血清Fn水平低于正常 ,但差异不具显著性 (P >0 0 5 )。提示 血清Fn测定对肝硬化、重症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定、预后估计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定了117例妊娠妇女(其中55例妊高征患者)的血浆VWF(VonWillebrand Factor)和Fn(Fibronectin)。结果表明:正常妊娠妇女血浆VWF、Fn含量均高于正常未妊娠妇女,而妊高征患者其二者含量均高于正常妊娠末期并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增高,提示正常妊娠和妊高征患者在止血、凝血及抗凝血功能方面呈现一定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透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腹膜透析前后的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同时检测血清肌酐(Crea)、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并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223.7±11.7)mg/L比较,腹透前组(168.07±16.06)mg/L、腹透后组(191.77±17.01)mg/L Fn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透后组与腹透前组比较,Fn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后Fn升高水平与Crea、BUN降低水平的变化趋势均不完全一致。结论对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期患者进行Fn水平检测,有助于监测透析患者腹膜纤维化的情况及判断患者腹膜透析的效果,可作为评估腹膜透析效果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作者测定了168名正常人(男95名,女73名)的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转铁蛋白(TRF)及其它非特异性调理素(C_3、C_4、备解素)的含量。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16~29岁,57名;成人组,30~59岁,71名;老年组,60岁及以上者,40名。年龄增长,血浆Fn相应增加;TRF呈下降趋势。年龄对其它非特异性调理素无多大影响。性别对血浆Fn和TRF的含量无明显作用,只是在老年组中TRF在不同性别中有差异性,随年龄增长,血浆Fn和TRF呈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25只盲肠结扎后败血症大鼠体内的纤维连接蛋白(Fn)进行了研究。血浆Fn(pFn)用免疫火箭电泳法,组织中(肝、肺)可浸出的Fn含量用ELISA和Fn在肺中的定位分布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发现,盲肠结扎后22h肝中Fn含量明显减少(P<0.05),肺组织中Fn含量与炎症轻重有关,炎症轻微处Fn含量比正常及假手术对照明显减少(P<0.05),炎症严重处Fn明显增加(P<0.05)。但此时pFn增高。肺中的Fn抗原主要集中在微血管周围,其分布与嗜中性白细胞的浸润一致。作者认为,上述变化与败血症时肺功能衰竭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多指标检测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7例结核性胸水,27例癌性胸水,26例结核性腹水,28例癌性腹水,27例肝硬化腹水同时测定腺苷脱氨酶(ADA),溶菌酶(LZM),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癌胚抗原(CEA)及纤维结合蛋白(Fn)的含量。结果表明,五组胸腹水中五项检测指标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核性与癌性脚水以ADA、LZM、CEA三项组合中两项或两顷以上呈阳性或阴性作力诊断依据时,其诊断效果优于各单项指标,而结核性与非结核性腹水以ACE单项指标诊断为好;恶性腹水与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以Fn和CEA两项联合为好。肝硬化腹水中五项指标结果均呈低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33例伤寒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值,结果为88.49±14.8mg/L,明显低于正常人(186.9±39.4mg/L)。其中22例治疗后Fn 值为132.16士30.88mg/L,较治疗前(89.1±12.57mg/L)显著增高(P<0.001),提示Fn 值测定对伤寒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估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火箭电泳法测定了17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PPD)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血浆Fn)含量,同时用皮疱法则定其巨噬细胞呑噬功能,结果表明,血浆Fn水平与巨噬细胞呑噬功能呈高度正相关(r=0.922)。因此,我们认为测定血浆Fn水平可作为反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能的无创伤性指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浓当归注射液对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 2 5 %浓当归注射液对博莱霉素 (BLM)所致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大鼠气管内注入BLM诱导肺纤维化 ,随机分 3组 ,分别给于生理盐水、2 5 %当归注射液、氢化可的松腹腔内注射 ,第 2 ,7,15 ,30d分 4批处死 ,测算肺系数 ,肺组织HE染色、Masson3色染色、纤维连接蛋白 (Fn)免疫组化 ,及图象分析仪定量和电镜观察 ,测血及肺匀浆丙二醛 (MDA)、羟脯氨酸 (Hyp)。结果 :当归组和激素组 7d及 30d时肺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肺泡炎及肺纤维化显著减轻 ,2d时Fn增多不明显 ,肺匀浆MDA产生显著减少 ,30d时血及肺匀浆Hyp均显著降低。结论 :当归能显著减轻BLM所致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严重烧伤后进行纤维结合蛋白(Fn)的动态观察,对烧伤脓毒血症的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等方面可能具有一定意义。为此,我们使用单向火箭免疫电泳法和电凝法,对35例不同程度烧伤伤员进行血浆以及痂下组织中 Fn 的含量和活性检测。初步结果显示了 Fn的含量变化与烧伤的严重程度、脓毒血症及其预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第一组16例伤员,烧伤总面积>50%(平均烧伤面积为76±15%,Ⅲ°烧伤面积平均为38.12±22%)。结果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血浆中 Fn 含量明显降低至197.2±69.5μg/ml,伤后第三天逐渐开始恢复,但在伤  相似文献   

20.
静脉注射肿瘤坏死因子(TNF,30μg/100g体重)后,大鼠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逐渐降低(与实验开始时比),1/2h时最明显(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血浆Fn与TNF一起体外孵育未见Fn降低,因此TNF的上述作用似非直接。与此同时,组织Fn含量及免疫荧光强度均增加,尤以肾内变化为显。由于血浆Fn降低,而组织Fn升高,因此TNF通过增强微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浆Fn向组织转移的可能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