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括介绍2017年云南省卫生监督机构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背景下所呈现的人财物配置和工作现状。结果显示:(1)人力上,全省共有卫生监督员1 849名,0.39名/每万常住人口,1.38人/每百管理相对人。(2)经费上,全省卫生监督机构人均投入为19.64万元,整体上收支平衡,略有结余。(3)房屋和设备上,全省卫生监督机构人均房屋面积为83.27m~2,每机构拥有执法车辆1.08辆、万元以上设备6.61台。(4)管理相对人方面,2017年共报告有被监督单位134 305个,同比增加3.84%;其中公共场所卫生、医疗卫生和传染病防治被监督单位占比较高。(5)监督执法工作方面,2017年全省卫生监督覆盖率为89.44%,共查处案件5 064件,与2016年同比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及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了解河南省卫生监执法能力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能力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河南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基础建设和装备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全省共有183个卫生监督机构,5 482名卫生监督人员,有232个乡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投入运行。河南省卫生监督人员主要集中于30~40岁年龄段(40.30%),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9.69%。省、市级经费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9.84%的县级经费财政不能全额保障。全省卫生监督机构人均房屋面积35.76 m2。结论河南省卫生监督资源配置与日益增长的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产生矛盾,卫生监督人员结构趋于优化,卫生监督派出机构运行机制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设现状,发现房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建议。方法研究采用普查与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省、市、县级共611家卫生监督机构的房屋建筑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机构的房屋建筑规模、人均房屋面积和产权房面积占工作用房面积的比例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全国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筑规模达标率为21.23%,人均房屋面积达标率为33.39%,房屋建筑规模和人均房屋面积均达标的卫生监督机构占样本调查机构的17.95%,多数卫生监督机构房屋无产权。结论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设,优先考虑房屋建筑规模尚未达标的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设。  相似文献   

4.
卫生监督机构房屋使用与建设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目前我国卫生监督机构房屋使用与建设现况,明确存在的不足和困难。方法:本调查运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全国2直辖市、东部3省、中部3省和西部3省,省、市、县分级别209家卫生监督机构2005年房屋使用与建设情况,并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结果:(1)2005年有66.8%的卫生监督机构存在房屋租借情况,有半数以上的机构其房屋为完全租借;(2)样本机构人均自有房屋建筑面积平均为17.95M2/人,与40M2/人的标准相差一半以上,仅有22.7%的样本机构人均自有房屋建筑面积达标,50.5%的样本机构的人均用房建筑面积未达到标准的50%;(3)进行房屋扩建的机构比例仅有9.6%,比例偏低。结论:(1)卫生监督机构房屋设施状况堪忧;(2)为保证卫生监督机构职能的落实,政府应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确保政府筹资职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1~2006年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设的增长情况以及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全国系统抽样调查省市县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房屋设施的基本情况,用工作用房面积和人均工作用房面积两个指标反映房屋建设状况。结果(1)卫生监督机构建筑规模增大,人均建筑面积有所提高。全国卫生监督机构新增工作用房面积12.1万平方米,省、市、县三级人均占有工作用房分别达到29.1、26.0、26.3平方米,较2003年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17.9%、16.1%、3.0%。(2)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达标比例仍较低。无论是入均建筑面积还是建筑规模,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达标比例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省卫生监督机构的现状,为卫生监督机构改革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促进我省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方法]以文件的形式将向全省备市县95个单位下发卫生监督机构调查表普查;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进展不均衡;机构人员编制超编与不足并存;机构运行经费紧缺;机构用房比较紧张;机构办公执法设备配备不足,现场快速检测仪器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结论]把握机遇、加快机构改革;科学设制编制、合理配置机构人员;努力解决经费问题,促进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早日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2001年至2006年卫生监督机构设备建设投入和设备资产值变化情况。方法全国系统抽样调查省市县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设备建设,计算基尼系数。结果各类卫生监督机构中,2001年至2003年设备建设共投入1.2亿元,2004年至2006年共投入2.7亿元,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设备资产均有增长,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资产值有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市级和县级机构;但同时存在资金自筹、资金缺口、设备资产地区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浙江省卫生监执法能力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能力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浙江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基础建设和装备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全省共有102个卫生监督机构,3531名卫生监督人员,有196个乡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投入运行。浙江省卫生监督人员主要集中于30~40岁年龄段(35.9%),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占32.9%,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2.5%。省、市级经费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77.8%的县级经费财政不能全额保障。全省58.8%的监督机构工作场所需要租借。结论浙江省卫生监督资源配置与日益增长的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产生矛盾,卫生监督人员结构趋于优化,卫生监督派出机构运行机制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昆山市卫生监督分所建设情况,包括机构组织架构、人员基本情况、经费建设情况、快检设备和执法取证工具配置,以及房屋建设等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分所体系建设的整体状况。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昆山市卫生监督分所机构建设成效显著,并提出加强分所人员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分所经费保障机制和优化绩效考核机制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辽宁省卫生监督机构资源配置情况的分析,找出影响卫生监督资源配置的原因,提出与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卫生监督资源配置的对策和建议,为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对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结果(1)机构性质、名称不统一,职能调整尚未到位;(2)全省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3)全省卫生监督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与国家规定的标准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括介绍《我国卫生监督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1)人力资源:人员管理方式趋向合理,素质结构趋于良好,但人员数量不足。(2)经费来源:卫生监督财政拨款增加明显;经费渠道更加合理;公平性呈逐年好转趋势。(3)房屋建设:卫生监督机构基本建设得到改善。(4)设备配置:设备配置得到改善;通用设备配置率较高,专业设备配置率不高。(5)协管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普遍开展,协管服务队伍初步建立。(6)技术支持: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有所改善。(7)职能履行:与2006年相比,11项职能履行情况有所改善。总体来说,我国卫生监督机构除人力呈减少趋势外,经费、房屋、设备配置以及职能履行等均有所改善,但同卫生监督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7年度青岛市卫生监督机构房屋设施、车辆、办公设备、取证工具、现场检测和防护设备、信息化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找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显示,青岛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硬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多数卫生监督机构没有完全达到卫生部提出的建设标准,尤其是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在硬件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2003年至2006年卫生监督机构设备种类配置变化情况。方法全国系统抽样调查省市县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设备配置种类数,并计算基尼系数。结果(1)2006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设备种类数较2003年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对照标准,卫生监督机构的设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加强;(2)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设备种类在不同地区间已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2001~2006年间政府对卫生监督机构正常经费拨款的投入特征.方法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等基本资科,从投入的总量和人均经费来反映政府投入的特征.结果 就投入总量来说,3年建设前后人员经费、公用和经常性业务经费增长率分别为59.0%、45.4%;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人员经费和人均业务经费较东部地区增长率高,体现了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2001~2006年间政府对卫生监督机构正常经费拨款的投入特征。方法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等基本资料,从投入的总量和人均经费来反映政府投入的特征。结果就投入总量来说,3年建设前后人员经费、公用和经常性业务经费增长率分别为59.0%、45.4%;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人员经费和人均业务经费较东部地区增长率高,体现了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验检测设施设备配置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全国东中西部、省市县级共209家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验检测设施设备配置的现状,发现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落后,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执法取证工具和办公设备以及网络信息建设设备从拥有种类、拥有数量、机构主观满意度以及拥有质量等方面评定,水平都相当低,甚至有一部分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规定的仪器设备拥有量为零。如此的硬件配备,势必会对卫生监督机构工作开展产生很大的制约,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到卫生监督机构的外部形象。提示政府应加强重视,加大卫生监督系统快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2001~2006年我国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设资金自筹情况。方法全国系统抽样调查2001~2006年省市县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房屋建设的项目数量和投入资金,以及资金来源,计算自筹比例。结果6年来,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中,44.1%的建设项目需要自筹资金,自筹资金总额达到0.69亿元,占建设投入资金的25.8%。资金自筹比例过高势必影响公共职能的落实,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省20个省、地、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房屋、设备、固定资产等情况进行了现状调查,并与部颁标准进行比较,调查结果显示:各级的保健服务环境均不断改善,但各级设备投入均不足。省、地两级床位数和房屋面积与部颁标准比较差距较大。提示增加设备投入,改善房屋条件,是发展妇幼保健事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曲靖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曲靖市卫生统计年鉴(2012年)》,分析2012年曲靖市卫生监督系统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和经费配套情况,并提出对策。结果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曲靖市卫生监督体系在机构建设、人力资源配置和经费配套等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不能适应当前繁重的卫生监督工作需要。结论政府应加大对卫生监督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面了解合肥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各地工作经验,发现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存在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进一步切实加强合肥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方法采取函寄发放调查表和现场查看相结合的办法,对中部地区6个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合肥市7个县、区卫生监督机构和随机抽取的20个卫生监督工作站基本概况,包括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办公用房、办公设备以及卫生监督执法概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现阶段合肥市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卫生执法任务重,执法力量不足;财政投入不足,卫生监督经费严重短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滞后。结论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完善卫生监督财政保障机制,增加编制,争取尽快纳入参公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信息网;继续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站建设,弥补人员不足;严把人员准入关,建立精干优化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