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汝瓷成分的线扫描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用SRXRF技术对汝瓷断面从釉到胎进行了十一种元素含量的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在汝瓷胎、釉之间的确存在一个元素含量与两者相差很大的中间层。我们认为这时汝瓷在烧制过程中,瓷釉在形成玻璃态的同时渗入了瓷胎表面而形成的,这个中间层在实体光学显微镜上能明显看出而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看不到。此工作不仅有助于研究汝瓷的结构和烧造工艺,也将有利于SRXRF无损分析技术在考古领域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用指纹元素分析古汝瓷和古钧瓷的起源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古汝瓷、古均瓷和现代汝瓷,现代钧瓷的釉和胎等46个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的36种元素含量,从中选取8种指纹元素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除少数样品外,古汝瓷和古钧瓷有着基本相同的原料来源,初步分析它们有相似的起源关系,现代钧瓷多数与古瓷瓷相近;3个现代汝瓷和古汝瓷相似,景德镇瓷有别于所其它样品。  相似文献   

3.
用中子活化分析研究古汝瓷起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将28个古汝瓷、现代汝瓷的釉和胎等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中36种元素的含量。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图。结果表明:这批釉色迥异、出自众多不同窑口、不同时间烧制的古汝瓷有着长期、稳定、基本相同的原料来源。初步分析了古钧瓷与古汝瓷相近的起源关系。2个现代汝瓷与古汝瓷相似,1个与古汝瓷疏远。景德镇瓷与汝瓷无关。  相似文献   

4.
古汝瓷指纹元素散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正耀  黄忠祥 《核技术》1997,20(7):399-403
将古汝瓷、现代汝瓷的釉和胎等28个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测定每个样品36种元素的含量,从中选取9种指纹元素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除少数样品外,这批釉色迥异,出自众多不同窑口、不同时间烧制的古汝瓷、有着长期的、稳定的、基本相同的原料来源。初步分析了古钧瓷与古汝瓷相近的起源关系,现代汝瓷与古汝瓷原料产地基本相同。现代景德镇高白瓷釉料有别于所有其他样品。  相似文献   

5.
用中子活化分析法研究古钧瓷和古汝瓷起源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50个古汝瓷、古钧瓷和仿古瓷的釉和胎等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测定每个样品的36种微量元素含量,将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图,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材料来源。结果表明,这批样品虽然跨越几百年,釉色不同,出自不同的窑口,但古汝瓷胎和古钧瓷胎同类,古汝瓷釉和古钧瓷釉同类。胎料产地集中,釉料产地分散些,釉料产地覆盖了胎料产地。古汝瓷和古钧瓷有着基本相同的原料来源,而且这些材料来源是长期稳定的。现代钧瓷多数与古钧瓷相近;2个现代汝瓷和古汝瓷相似,1个与古汝瓷疏远;景德镇瓷与汝瓷、钧瓷无关。  相似文献   

6.
红绿彩瓷化妆土的线扫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SRXRF),对宋金时期红绿彩瓷的断面进行线扫描分析,发现在釉和化妆土以及化妆土和胎的交界处,均存在明显的过渡层.不同元素在两个过渡层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与釉、化妆土及胎的原料密切相关,据此可判断瓷器是否施加过化妆土.化妆土中Fe、Ti含量明显低于胎,有利于提高瓷釉的白度和质量.结合岩相分析发现化妆土中富含云母类矿物,这将加强白色反射效果.该类化妆土在已往的白瓷化妆土中均未见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中子活化分析研究郊坛下官窑与清凉寺汝窑的原料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1个清凉寺窑古汝瓷、23个郊坛下窑古官瓷、4个现代仿古官瓷的釉和胎等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每个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将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分别得到胎和釉的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以确定它们的原料来源。结果表明,郊坛下古官瓷胎的原料来源非常集中,清凉寺古汝瓷胎的原料来源稍分散些;古官瓷釉的原料来源比较集中,古汝瓷釉的原料来源分散,古汝瓷釉和古官瓷釉的原料来源明显不同。郊坛下窑官瓷的胎和釉与清凉寺窑汝瓷的胎和釉既有差异又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江西湖田窑明代青花瓷的PIXE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古瓷的产地、年代和真伪进行研究一直是文博界和科技界研究的热点.本工作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发射(PIXE)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西湖田窑明代中晚期青花瓷的胎、釉和青花中主量、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用质子扫描微探针(SPM)分析了青花瓷剖面的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元素在古瓷的釉、胎和青花中的分布都是均匀的;胎与青花之间有5~10 μm的中间层,青花与白釉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制作青花的钴料可能产于江西、福建等地.  相似文献   

9.
古陶瓷的元素谱分析是古陶瓷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古陶瓷的产地鉴定及真伪鉴别起看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选用江西丰城洪州窑从东汉晚期直到晚唐五代8个考古化期共32个古瓷碎片,用SRXRF对其胎进行了多点分析和线状区域扫描分析,并对釉面进行了区域扫描分析。初步确定了洪州窑古瓷的化学组成的产地特征为:胎釉中Fe,Tt等着色元素含量较高,釉中钙高钾低,属高钙釉。  相似文献   

10.
从化学组成研究张公巷窑与清凉寺窑青瓷胎的原料产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定宝丰清凉寺窑汝官瓷胎、民汝瓷胎和汝州张公巷窑青瓷胎的7种主量化学组分,将测得的数据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清凉寺窑的汝瓷胎和张公巷窑青瓷胎的原料产地不同,但它们的关系比较接近。在清凉寺窑,汝官瓷和民汝瓷所使用的胎料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