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斌 《山西中医》2014,(9):35-3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46例,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3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华蟾素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确诊的45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均采用针刺双侧内关、三阴交及中脘穴,配合氯丙嗪注射液25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45例患者痊愈36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刘武孝  陈霄  付永妮  张敏 《陕西中医》2013,34(4):466-467
目的:观察呃逆方配合西药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呃逆方加穴位注射,对照组30例采用呃逆方加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呃逆方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明显优于呃逆方配合肌肉注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指压穴位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指压攒竹穴,同时配合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予单纯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3d后评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结论]指压攒竹穴加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治疗肿瘤患者顽固性呃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30例患者采用针刺水沟、合谷、攒竹、内关、足三里、中脘、太冲及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Vit B6 25mg来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结论:针刺水沟、合谷、攒竹、内关、足三里、中脘、太冲穴及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该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减配合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肿瘤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肿瘤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患者采用旋覆代赭汤加减,配合内关穴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口服山莨菪碱片治疗。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减配合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肿瘤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复安穴位注射配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呃逆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呃逆住院患者63例在首次出现呃逆症状后即施胃复安穴位注射,并服镇肝熄风汤,7d为1疗程即评定疗效。每日呃逆0次为痊愈,≤5次为有效,〉5次无效。结果:治愈38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治愈率60.3%,有效率88.9%。结论:胃复安穴位注射配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呃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后合并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针刺和胃复安穴位注射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31例,痊愈21例,好转6例,基本好转3例,无效1例,有效率98.33%;对照组31例,痊愈7例,好转11例,基本好转4例,无效9例,有效率70.96%。在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指针配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呃逆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艳碧 《光明中医》2009,24(9):1733-1734
目的:观察指针结合旋覆代赭石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指针穴位(精明、天突、翳风、内关、足三里、中脘)配合中药旋覆代赭石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呃逆62例,并与60例采用胃复安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莫沙必利口服对照组比较,总疗程为5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54%、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指针配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确诊的顽固性呃逆患者48例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结果:48例中痊愈33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五磨饮子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五磨饮子和针刺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40例中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中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磨饮子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15例腰椎压缩性骨折后发生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4次治疗的治愈情况,并随访半年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1次治疗后治愈4例,2次治疗后治愈8例,3次治疗后治愈2例,4次治疗后治愈1例。[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后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哲  魏霞 《四川中医》2003,21(2):73-73
本文就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制定了穴位注射药物及中药治疗的基本处方,并就二者结合治疗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治愈率为96.7%,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是一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40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针刺和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8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口服雷尼替丁10mg TID。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28.9%,P<0.01,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郑淑云 《新中医》2019,51(5):47-49
中风后呃逆是常见并发症,经久不愈严重影响病人呼吸、睡眠、饮食等。笔者总结近10年文献,发现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呃逆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病机、治疗原则、临床治疗方法等方面。多疗法结合是近几年研究热点,中药灌肠结合穴位注射、中药结合针灸、电针结合温针灸、电针结合穴位注射、针刺结合艾灸、针刺结合穴位注射、针刺结合敷脐、头针结合腹针、穴位敷贴结合穴位按摩或隔姜灸等,丰富了中风后呃逆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合自拟止呃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68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氯丙嗪25 mg足三里穴位注射,加用自拟止呃汤内服;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合并自拟止呃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顽固性呃逆的治法和疗效。方法:针刺加穴位注射配合内服中药。结果:100例顽固性呃逆有效率为96%。结论:本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简单易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顽固性呃逆的治法和疗效.方法:针刺加穴位注射配合内服中药.结果:100例顽固性呃逆有效率为96%.结论:本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简单易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止呃汤联合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方法:以止呃汤结合西药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者中,13例在1天内呃逆消失,16例在2天内呃逆消失,5例在3天内呃逆消失,2例在5天内呃逆消失。结论:止呃汤联合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