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RSR(lncARSR)作为lncRNA家族中的成员之一,近年来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 lncARSR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其不仅在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脂代谢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同时在恶性肿瘤的 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的耐药性中均发挥类似癌基因的功能。研究发现,lncARSR在多种类型肿瘤患者的血清、组织及细胞中呈 高表达,而且通过调控靶基因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增强肿瘤耐药性,与肿瘤的分期及预后密 切相关,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综述中论述了lncARSR在结直肠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肾 细胞癌、肝细胞癌和骨肉瘤等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是100多种相关疾病的统称,细胞不仅异常快速增殖,而且肿瘤可发生扩散转移;其发生、发展也是由多种生物分子在不同阶段共同参与和调控的一个复杂过程.随着学者对引起肿瘤的相关因素的深入研究,发现朊蛋白与肿瘤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阐明朊蛋白形成机制、作用机制与恶性肿瘤的发展、浸润、转移的关系,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由LGALS3(14q21-22)基因编码,是Galectin家族的一员,由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分泌,在血清及血浆中均可检测到,目前被认为可作为评估恶性肿瘤、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Galectin-3在许多实体肿瘤中高表达,会导致患者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差、治疗后易复发、生存率低、生存期短,可作为许多实体瘤包括甲状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的预后指标.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存在Galectin-3的高表达,且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文章对Galectin-3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探讨Galectin-3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寻找血液系统恶性肿瘤Galectin-3靶向治疗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18(IL-18)作为促炎因子,能够刺激NK细胞和T细胞,增强Th1/Th2免疫应答,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L-18作为免疫佐剂应用于肿瘤治疗,具有抗肿瘤效应.IL-18高表达的肿瘤患者预后较差.IL-18也可促进肿瘤发展和免疫逃逸,诱导血管发生和转移.IL-18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率高,生存率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具核梭杆菌(Fn)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被证明与多种疾病相关。近期的研究表明,Fn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潜在的相关性,Fn在癌组织中富集,可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干扰多胺代谢等多种作用机制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耐药性,从而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靶向Fn 治疗可以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而应用天青蛋白、噬菌体引导的生物治疗等方法可有效治疗Fn感染;目前,针对Fn的疫苗也正在开发中。阐明Fn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以及针对Fn 的治疗策略,将有助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霍奇金淋巴瘤(HL)是一种病因及机制不明的B细胞恶性肿瘤,包括经典型HL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早期正确评估患者预后是指导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条件.目前研究证实肿瘤微环境的改变、病毒感染等因素与HL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HL微环境组成及病毒感染因素在HL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为HL预后评估提供新的策略.PET-CT在预测HL患者的治疗反应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HL预后评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Ezrin蛋白作为ERM(Ezrin,Radixin, Moesin)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主要作用是参与细胞膜信号转导,维持细胞形态、运动和黏附,重塑细胞骨架等,还起到连接细胞膜和细胞骨架的作用。Ezrin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异常表达会影响肿瘤细胞的浸润及转移活性,说明Ezrin蛋白与肿瘤的发生、转移与预后密切相关。伴随着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探究Ezrin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食管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和胆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寻找新的基因治疗靶点及诊断用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ADAM9是ADAM家族的一员,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与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蛋白水解、调节肿瘤细胞信号传导、诱导肿瘤血管的生成等作用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深入研究ADAM9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与功能,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并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指标。现就ADAM9与恶性肿瘤侵袭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醛缩酶家族是糖酵解过程中的第4种酶,其家族成员ALDOA、ALDOB和ALDOC被发现在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差异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的独立的预后标志物。醛缩酶家族成员可通过影响细胞代谢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也可通过非酶功能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还可通过多种机制介导肿瘤耐药。由于醛缩酶家族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作为肿瘤诊断及监测预后的标志物,还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可为肿瘤的预测、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层粘连蛋白γ2 (LAMC2)基因编码层粘连蛋白的γ2链,位于人类染色体1q25-q31,参与细胞的附着、迁移和信号转导,对细胞分化、细胞运动、组织表型维持和组织存活起重要作用。LAMC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细胞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影响免疫细胞和内环境的pH值等,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目前,LAMC2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研究对象,也可以作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抑制LAMC2的过度表达可阻止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改善患者预后。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LAMC2在不同恶性肿瘤类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并开发相关的治疗方法。文章综述了LAMC2在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的几种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张云雷  黄俊星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0):2014-2017
环氧化酶-2(cox-2)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多数食管癌COX-2蛋白高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COX-2通过诱导肿瘤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增加肿瘤侵袭力、抑制免疫及诱导前致癌物的活性等机制促进食管癌的生长和浸润,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有望为食管癌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成为食管癌分子靶向治疗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环氧化酶-2(COX-2)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多数食管癌COX-2蛋白高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COX-2通过诱导肿瘤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增加肿瘤侵袭力、抑制免疫及诱导前致癌物的活性等机制促进食管癌的生长和浸润,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有望为食管癌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成为食管癌分子靶向治疗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的炎性细胞。在各种不同刺激因子的作用下,TAMs可分化为经典活化型(M1)和交替活化型(M2)。M1-TAMs具有抑制恶性肿瘤活性的作用,M2-TAMs具有促进恶性肿瘤发展的作用。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的TAMs主要为M2型,可分泌多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从而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和耐药,并降低机体对肿瘤的免疫作用。本文将对TAMs的表型及其在肺癌中作用机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袁虎方  李勇 《肿瘤学杂志》2016,22(5):422-425
摘 要:膜联蛋白A7(Annexin A7)是一个Ca2+依赖磷脂结合蛋白多基因家族的成员。既往研究表明Annexin A7亚细胞水平异常杂合性缺失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侵袭相关。Annexin A7在胶质母细胞瘤、黑色素瘤以及前列腺癌的发病过程中似乎起到肿瘤抑制作用;但是Annexin A7在肝癌、胃癌、鼻咽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中似乎促进恶性肿瘤发展,但是其确切作用仍存在争议。文章将就Annexin A7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和讨论,探讨其作为评价某些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肿瘤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糖脂代谢异常可导致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增加,如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糖脂代谢异常导致肿瘤进展的多种机制,包括影响细胞代谢、引起机体炎症与免 疫失调、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以及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等,然而尚不清楚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此外,糖脂 代谢异常与恶性肿瘤的相互作用限制药物的选择、增加恶性肿瘤化学耐药性、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使恶性肿瘤治疗方案 的制定更具挑战性。二甲双胍与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多种肿瘤的风险,但相关的临床前瞻性试验尚无定论。因此,本文对糖脂 代谢紊乱与恶性肿瘤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探讨糖脂代谢异常与恶性肿瘤发生的相关性,以及促进恶性肿瘤生长与 进展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最后将讨论降糖、降脂策略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参与,其中一些生物因子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膜联蛋白A1的表达在不同肿瘤组织中是有差异的,其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形成、分化程度以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全面深入探索膜联蛋白A1在不同类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其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梁锐  李蕾蕾  王志强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22):1168-1172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作为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ILs包含的细胞亚群具有促肿瘤和抗肿瘤的双向作用。目前TILs免疫治疗在大多实体瘤中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TILs在肿瘤中的数量和亚群组成对于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TILs的组成、双向作用、机制和其在常见实体瘤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Lin28是一种结构上高度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其在机体正常生长发育代谢及某些疾病状态,如肿瘤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Lin28在机体中的过表达能够抑制let-7 miRNA的功能,并上调某些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如cyclin A、cyclin B等的表达,从而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在人类恶性肿瘤细胞中,Lin28的激活能选择性地阻断原始let-7 miRNA的加工成熟并最终促进肿瘤的发生;Lin28在肿瘤疾病进程中的其他作用机制包括:通过抑制肿瘤相关microRNA的分化成熟、上调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的发展及预后。另外,Lin28在肿瘤放化疗耐受相关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为此,本文对Lin28的相关生理功能和其在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及治疗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黄菊露  梁嵘  林燕  高星  陆程  叶甲舟 《肿瘤》2023,(7):614-625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与凋亡同属可控调节性细胞死亡。细胞焦亡的机制分为依赖caspase-1的经典焦亡途径与由caspase-4/5/11介导的非经典焦亡途径。细胞焦亡不仅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在非特异性防御中发挥作用,也参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的发生与发展。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细胞焦亡是一把“双刃剑”,兼具促肿瘤和抑肿瘤的作用。一方面,细胞焦亡能调节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参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另一方面,一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促进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发生焦亡,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深入研究细胞焦亡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是解析消化系统肿瘤发生与发展机制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细胞焦亡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并分析了相关的分子机制,以期为预防、诊断以及治疗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蛋白系统主要成员之一,在人类大部分肿瘤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其在肿瘤形成机制上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与恶性肿瘤的发生转移有密切关联。本文就IGF-1R在肿瘤中的表达、发生、发展及以IGF-1R作为靶点诊断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