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的在线监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的在线监测方法。采用角位移传感器间接测量动触头的行程曲线,有效解决了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困难和高电位隔离的问题;通过监测操作过程中的振动信号,得到了在线状态下动静触头的关合和刚分时刻;用霍尔电流传感器监测分合闸线圈电流,配合动触头位移曲线,得到反映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的多个特征参量。  相似文献   

2.
在断路器所有故障中,机械故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其机械特性在线监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中针对某12 kV交流中压真空断路器,以分合闸线圈电流信号、角位移信号及振动信号为监测对象,研制了一种以STM32F407为主控芯片、搭载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的交流中压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采用HNC-661霍尔电流传感器捕获分合闸线圈电流,判断断路器分合闸的动作起始时刻;在低电位处采用WDD35D4-5kΩ角位移传感器替代直线位移传感器间接测量动触头的位移曲线,有效避免了直线位移传感器在高电位处的隔离问题;利用ADXL001-70BEZ振动传感器采集断路器动作过程的振动信号,经短时能量法处理后提取出断路器刚分刚合时刻的振动事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机械参数计算。该装置完成机械特性参数计算后可实现液晶显示、数据上传功能,实现了对断路器机械特性的在线监测。经过与机械特性测试仪对比测试,该装置的机械特性监测数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用于现场监测中压开关柜的母线温升、绝缘状态、机械特性数据,并通过液晶显示的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利用80C196KC单片机对机械、温度、绝缘传感器传送过来的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并根据用户通过键盘所设定的阈值进行超限报警指示,同时通过RS-485通信接口将数据输送到上位机。针对所研制的监测装置工作环境的电磁干扰问题,讨论了几种软、硬件抗电磁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国际大电网会议统计数据表明,GIS(气体绝缘封闭组合电器)高压隔离开关机械故障大多来自于操作机构,而操作机构驱动电机线圈电流是反映其机械特性的重要参数。为实现对高压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机械特性的在线监测,利用电流互感器和旋转式位移传感器获得GIS隔离开关动作过程驱动电机电流值、电流-时间曲线及行程-时间曲线,再根据电流值、电流-时间曲线及+5%包络线和隔离开关触头行程-时间曲线的变化规律间接判断隔离开关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即监测操作机构是否存在卡涩、驱动电机线圈是否断线、隔离和接地位是否到位等信息。经实际应用证明,该监测装置能够满足对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工作状态在线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压开关柜状态在线监测装置电磁兼容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了一套中压开关柜状态在线监测装置.装置以微处理器ADuC842为核心组成控制电路的最小系统,实现对开关柜绝缘套管泄漏电流、母线电连接处温度、机械状态和开关状态的监测,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并为分析故障原因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对于开关柜现场存在的电磁干扰源,从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提高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型10 kV智能化开关柜的研究与应用,详细介绍了一种电力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包括在线监测绝缘件泄漏电流、母线发热温度、开关机械特性等开关柜重要参数,探讨了基于设备状态评估的状态检修对开关柜的新要求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智能化中压开关柜的监测和传感技术(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用于中压开关柜监测、测量的两大类传感器:电流和电压测量保护用传感器;非电量数值传感器。新型的电流和电压传感器优越性明显,在解决了细节及接口问题后,将逐渐安装使用。非电量数值传感器技术是将开关柜“定期”维护转变为“按状态”维护的关键技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中压开关柜的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和温度为监测对象,设计了一套以dsPIC单片机为核心的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由互感器采集开关柜的电压和电流信号,频率检测模块检测电流频率,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开关柜的温度信号,给出了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流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且实现了对设备的非接触式测温。  相似文献   

9.
智能化中压开关柜的监测和传感技术(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用于中压开关柜监测、测量的两大类传感器:电流和电压测量保护用传感器,非电量数值传感器。新型的电流和电压传感器优越性明显,在解决了细节及接口问题后,将逐渐安装使用。非电量数值传感器技术是将开关柜“定期”维护转变为“按状态”维护的关键技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高压开关柜内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方法。采用非接触式角位移传感器间接测量动触头行程曲线,有效解决了常规角度位移传感器及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困难问题;利用断路器辅助触点及实验结果的时间修正,得到了动静触头刚分、刚合时刻;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及其电路,得到了断路器分、合闸周期的起始时刻;用DSP2812作为处理器,通过对监测信号的处理、计算得出可以反映断路器机械特性的多个特征参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高压开关柜过热故障进行分析,阐述了高压开关柜温度在线监测的必要性,对目前测温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对比,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高压开关柜有源无线测温系统,包括硬件的选型和组装,以及无线收发模块和上位机软件的设计。最后对组装后的测试装置进行性能测试,装置性能良好,达到实时温度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开关柜局部放电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测量温度、湿度、局部放电以及电压、电流等技术指标,综合评判开关柜高压部分绝缘引起的温升、放电等情况,为开关柜的故障进行综合在线智能诊断,实现开关柜故障诊断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网建设的迅猛发展,电网对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荧光光纤测温传感器为电气设备温度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因此文中设计实现了基于荧光光纤系统测温,结合Visio Studio C#语言与SQL Server数据库的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以高压开关柜作为实验测试对象,对12路测温点同时进行温度在线监测。实验结果证明该测温系统具有良好的监测效果,保证了开关柜的安全运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光纤传感器在高压设备在线测温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时斌 《高电压技术》2007,33(8):169-173
电气设备在高电压、大电流的状态下运行时,其工作可靠性与热密切相关即发热温升是关键问题之一。为实时监测开关柜及接头在运行时的温度状态,针对其高压、强磁场工作环境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开关柜接点温度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方案,方案采用了空分和波分复用的光路系统,并运用一种新的解调方法即利用瑞利散射信号来解调反斯托克斯信号,大大提高了信噪比。此外,该系统中光纤同时被用作传感器和信号通道以使终端机远离测量现场,从而彻底避免了强电磁场的干扰。由于光纤本身不带电,抗射频和电磁干扰,防燃、抗腐蚀、耐高压、耐辐射,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对提高高压开关柜等高压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乃至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高压开关柜温度在线监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测温的方法进行了对比。依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一点对多点通信系统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温度传感器网络的高压开关柜一点对多点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硬件选型、系统的软件和双向通信协议设计。该系统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功耗低,通信协议简单,数据通信稳定性高,监控显示界面直观,可以应用于变电站的高压开关柜多点测温。  相似文献   

16.
中压开关柜的智能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压开关柜智能化技术的两个方面:一是智能化测控保护装置,具有保护功能、控制功能、测量电量功能和通信功能;二是在线监测功能,开关柜母线联结处温升监测和断路器机械、电器性能在线监测等。为加快中压开关柜智能化技术进程,配电网的自动化及改变设备的维护方式应由传统的“定期维护”方式向“状态维护”方式过渡。  相似文献   

17.
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高压隔离开关处于高电压、大电流、强磁场的工作环境,针对其触头温度难以测量并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问题,笔者在分析红外测温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红外温度传感器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温度在线监测方案,设计了温度检测硬件电路,开发了温度检测软件,研制了基于局域网络的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触头温度测量准确,数据传输实时性好,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磁耦合原理,设计了一款基于罗氏线圈的可测量高压开关柜内高频段(2~30MHz)局放脉冲电流的两半圆环式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抗干扰性强.实验证明基于该电流传感器的局放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测试回路的局部放电量,具有良好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讨论了高压开关柜温度监测的意义及现有的几种测温方法,通过对几种测温方法的比较,介绍了光纤光栅测温法应用于开关柜测温的优势.文章设计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开关柜温度在线监测系统,阐释了感知层、传输层和监控层3层系统结构,给出了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布设方式,最后设计了监控软件功能,并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