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字化社区网络型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研究了网络型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途径.设计了基于IP的数字化监控系统方案和基于自愈式双环光纤网的监控方案.指出自愈式双环光纤网的视频监控是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徐天颖 《电工技术》2021,(22):135-136
传统电力企业调度主站侧频发信号监控及时率低,因此设计电力企业调度主站侧频发信号治理和监控方法. 通过光字动作,治理电力企业调度主站侧频发信号,设置目标函数,监控电力企业调度主站侧频发信号.设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监控方法监控及时率明显高于试验对照组,能够解决治理和监控及时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了解和掌握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改造)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为公司视频监控系统整体改造工作提供技术准备.开展视频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情况的调研和分析,对广东电网、江苏电力、安徽电力视频监控系统构建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多地、多站的实施情况调查,视频监控系统体系构架模式基本可归纳为应急指挥融合式视频监控、四级视频监控、三级视频监控体系.结合广西电网实际情况,建议公司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构架按省级、地区、变电站三级体系改造建设.  相似文献   

4.
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电力监控系统能够有效确保电网管理效率、缩小电力运营成本,是供配电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介绍了电力监控系统具备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及数据分析等功能.简要阐述了电力监控系统中监控组态软件的功能、不同系统的组网方式及现场智能监控设备的选型.  相似文献   

5.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为实现分布式通信电源运行状态的集中监控提供了保障.阐述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二滩水电站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元件,总结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及投运后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监控培训系统,该系统由调度主站系统和智能变电站监控培训子站组成.智能变电站监控培训子站采用相同配置不同厂家产品组成.系统具备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组态调试及远动设备与数据组态调试仿真功能,实现了IEC 61850技术框架下不同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特性对比,可满足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组态调试、故障处理等技能培训与考核需求.  相似文献   

7.
梅樱  刘志刚  张钢 《电气应用》2007,26(8):74-76
介绍基于CAN总线和组态软件的电子负载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在简要介绍硬件电路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电子负载监控系统CAN总线通信软件的设计.该监控系统由两层通信网络组成,应用于电子负载系统中,实现了预期的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电厂燃料准备系统的实况,设计了动态计算机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采用自动和手动2种控制方式对电厂燃料准备系统进行动态监视与控制.详细介绍了监控系统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现场运行效果表明,该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GSM网络短消息(SMS)的可自定义无线远程监控终端的原理与设计.该监控终端是针对小型用户设计的,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对于不同的监控对象用户只需对监控终端进行不同的定义,无需更改硬件和监控程序.  相似文献   

10.
针对火电厂电气监控系统ECS存在与DCS监控通信受限、电气维护和管理功能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将电气监控系统ECS纳入DCS监控的监控一体化方案.该方案通过全通信方式将电气监控系统ECS接入DCS监控中,采用集散控制结构,使节点间的通信相互独立,从而完善了电气监控系统ECS的电气运行监控能力,提高了电厂调控运行信息自动化水平,节省了工程投资,实现了单元机组智能一体化协同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计算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提出了基于改进欧拉公式的数值求解法。通过分别采用基于改进欧拉公式的数值求解法和基于贝杰龙法的EMTP仿真法对变电站的雷电过电压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二者计算结果很接近,验证了基于改进欧拉公式的数值求解法是可行的。而与基于贝杰龙法的EMTP仿真法相比,基于改进欧拉公式的数值求解法的建模和计算过程更精确,更能准确模拟变电站遭受雷击后设备上过电压发展的实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直流支撑(DC-link)电容器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关键器件之一,它的可靠性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状态监测是估计电容器健康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综合分析了电容器的健康状态参数和性能状态参数,针对近年来电容器的在线状态监测研究进行分类,将其分为了传感器法、注入法、电路模型法和智能监测法;介绍每种方法的原理和手段,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次,针对研究成果的监测对象和监测参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后提出电容器状态监测的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中,基于戴维南等值的阻抗匹配法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应用于多负荷系统时可能产生不正确的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动点原理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介绍了经典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模型和不动点原理,并阐述了负荷电压稳定性评估判据。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少、速度快的优点。将所提出的方法与基于戴维南等值的阻抗匹配法进行分析对比,论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采用5机18节点算例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初步验证了基于不动点原理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物理参量之一,土地覆盖是支撑城市动态监测等多种科学研究的基础变量。面向基于IGBP体系的土地覆盖产品,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邻近度和聚类规则集合的升尺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升尺度评价方法中缺少真实参考数据,设计了一种基于类内相似性的精度评价指标ICS。基于MODIS的MCD12C1数据进行了实验,并分别使用占比法与ICS对不同升尺度方法结果开展了综合对比分析与讨论,其中所设计的语义邻近度方法和规则集合法在加权ICS中分别达到84.1%和84.8%,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高压电桥法探测电力电缆故障实测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洪滨  李明 《电线电缆》2007,(3):24-28
对阻抗探测技术及其电缆故障经典探测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基于电桥电路技术的电桥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测经验,针对隐蔽性较强的高阻故障,给出了基于电缆故障电桥法(经典探测法)的电缆故障探测技巧,并通过实测案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基于准同步离散傅立叶变换的介损测量方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采用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 (DFT)的谐波分析法测量介损时 ,因电网频率波动使测量精度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因此提出了基于准同步DFT的介损测量法。该方法能有效减小未完全整周期采样所造成的测量误差。数值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测量精度明显高于谐波分析法 ,当频率波动时对不同电流、电压信号的初相角 ,其测量精度均能满足绝对误差 <0 1% ,且计算量小 ,实现方便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和定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丽霞  何正友  赵静 《电网技术》2008,32(10):63-68
数学形态学因其在保留信号突变点信息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常用于短时电能质量扰动的检测和定位,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部分方法仍存在对某些过零点扰动检测失效的缺点,文章分析了3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扰动检测和定位方法,即基于1阶求导和形态梯度的方法、基于形态梯度和软阈值处理的方法、基于dq分解和高帽变换的方法,通过仿真比较了3种方法在分析电压暂降、电压暂升、电磁暂态振荡等信号方面的适应性,结果发现基于dq分解和高帽变换的方法在检测过零点扰动时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选取这种方法对实测扰动数据进行了检测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基于dq分解和高帽变换的方法能正确检测与定位出任一时刻发生的扰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阻塞费用的计算和分摊方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在电力市场条件下,阻塞定价已成为阻塞管理的核心。最近,阻塞费用分摊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当活跃。基于此,总结了各种交易模式下阻塞费用的计算方法,并对阻塞费用的分摊方法,即平均分摊法和责任分摊法,进行了综述。在责任分摊法中,阐述了使用程度分摊法和裁减量分摊法。  相似文献   

19.
绝缘诊断不仅可以降低设备的故障率,还能够延长部分设备的使用年限,减小设备更新投资,但诊断本身也会导致一定费用。为更好评价诊断的经济可行性,介绍了评价绝缘诊断经济性的若干方法及其评价结果,并分析了各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分析指出:利用剩余寿命分布进行计算的方法难以实用;通过加速老化实验进行绝缘诊断经济评价时,其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将依赖于对绝缘故障率的准确判断;通过实际数据统计进行评价时,需要更为详细的数据收集。因各种评价结果表明现有的一些诊断方法可能并不具有经济可行性,因此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绝缘老化机理、开发更准确的寿命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电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问题中客观数据利用不充分和权重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OPSIS法和德尔菲—熵权综合权重法相结合的电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方法。首先,根据电网规划的发展特点和基本属性,构建了考虑安全、效益、成本和适应性的电网规划SECA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应用博弈论模型得到德尔菲—熵权综合权重计算方法。然后,引入绝对理想点以及投影法对TOPSIS法进行改进,并采用改进TOPSIS—德尔菲—熵权组合评价进行电网规划方案评估。最后,利用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TOPSIS法与综合权重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了客观数据全部信息,并且同时具备了TOPSIS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以及综合权重法主客观均衡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