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及相关因素。方法:102例胸部肿瘤患者出现术后心律失常35例。根据年龄,术后是否伴发心血管疾病。EKG异常,肺部慢性疾病及肺功能异常。术后SO2改变及并发症。血常规变化及血电解质变化等。观察其中出现术后心律失常的例数,进行发生率的对比分析,用卡方(χ^2)检查比较差异显著性,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胸部肿瘤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和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术前伴发病,如心血管疾病,EKG异常,肺部慢性疾病及肺功能异常,以及术后SO2下降及并发症(P<0.01-0.05),结论: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和术前,术中及术后多种因素相关,了解这些因素对临床上的有关防治有确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食管及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38例食管或贲门癌病人术后早期通过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支持,测定术前与术后营养指标,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结果:所有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术前与术后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术前与术后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食管或贲门癌术后病人的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避免了肠外营养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王氏包皮环切术对200例小儿行门诊手术治疗,探讨其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例包茎和包皮过长患儿,在门诊行王氏包皮环切术。评估其术中及术后发生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效果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在200例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为5min。术后外观整齐,漂亮。未出现术后出血,血肿,感染,包皮口狭窄,系带过短等并发症。结论王氏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护理方便,外观满意,不需要缝针及拆线,适用于儿童,技术操作简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赵岚 《实用医技》2008,15(1):45-46
目的:探讨cTnI及CRP在心胸外科手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浓度变化。方法:分别对在我院心胸外科住院46例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cTnI及CRP浓度的检测,分析其对手术及预后的临床意义。结果:cTnI于术后12h时达到最高值,并在术后持续5d~10d保持较高水平,CRP与术后2h即可达到最高值,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通过cTnI及CRP术前、术中、术后浓度的分析,可以反映出术前术后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以及恢复的程度,对治疗及预后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稽留流产患者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5例稽留流产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Ⅰ组(米索前列醇配合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104例,观察Ⅱ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配合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130例,对照组(已烯雌酚配合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81例,对三组患者用药后的胚胎组织排出情况及时间,流产过程中出血量,术中宫颈松弛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的胚胎组织自然排出率、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中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和再次刮宫率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己烯雌酚配合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相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配合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及米索前列醇配合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是治疗稽留流产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尤其是钳刮术前单用米索前列醇更为经济简便,特别适合在农村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及术后血液回收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在全髋置换手术中使用术中及术后血液回收,记录回收的血液量及并发症。结果:术中回收血量共计16450ml,平均每人567.25ml,术后回收12330ml,平均每人425.17ml。无血红蛋白悄,2例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术中及术后血液回收是安全有效的自体输血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术后护理。方法 选择240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术后用PCEA镇痛,对照组120例,术后用传统式肌注杜冷丁方法镇痛。比较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PCEA组镇痛有效率达95%,明显高于对照组(25.83%),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不影响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产后出血量。结论 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简便,效果确切,有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术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异丙酚在人流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异丙酚在人流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例无痛人流术者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200例普通人流术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感、人流综合征及1个月后随访月经来潮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患者术中及术后无疼痛感、无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术后1个月随访月经来潮情况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中麻醉效果好,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术后出血、泌乳及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健康足月产妇,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后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采用PCEA;对照组20例,采用肌注杜冷丁 异丙嗪镇痛。比较两组术后72h出血量、术后24h及72h血清泌乳素(PRL)值,以及术后尿管拔出后自主排尿时间之间的差异。结论:两组术后72h出血量、术后24h及72h的PRL值,以及术后自主排尿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PCEA与采用肌注杜冷丁 异丙嗪镇相比较,对术后出血量、泌乳及排尿的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88例胆道探查手术病人术中使用胆道镜,其中25 例并术后使用胆道镜。结果 23例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胆镜检及取石,残石2例,残石率8.7%(2/23)。65例胆总管结石术中胆镜及取石无残石。结论 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术后经T管窦道施胆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一次性切开根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方法: 47例肛周脓肿,采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治疗42例,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加挂线术5例。结果: 术后一次性治愈43例,占91.4%,随访6个月~3年均无复发。结论: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确切,方法可行。手术成功要点在于准确找寻内口,合理选择术式,防止肛门失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伤口愈合缓慢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经病理诊断明确且行Miles术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影响Miles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营养状态、术中盆腔腹膜修复与否、术前放疗以及术前、术后是否行高压氧治疗等.结果:直肠癌Miles术后切口Ⅰ期愈合率在性别、年龄、术前营养状态以及术中盆腔腹膜修复与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放疗切口Ⅰ期愈合率明显低于术前未行放疗者(P<0.01),而患者术前以及术后行高压氧疗切口Ⅰ期愈合率高于术前及术后未行高压氧疗者(P<0.05).结论:术前放疗能延缓直肠癌Miles术后切口Ⅰ期愈合,而术前及术后高压氧疗能促进直肠癌Miles术后切口Ⅰ期愈合.高压氧疗可用于临床预防直肠癌Miles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京哲  王伟明  孙贺 《吉林医学》2010,31(22):3651-3652
目的:探讨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的效果及影响愈合的因素。方法:观察58例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的愈合状况,分析影响愈合的因素。结果:58例患者中52例术中会阴切口一期缝合,术后切口裂开1例,局部愈合不良4例;另6例术中行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术后一次性取出纱布,仍行伤口一期缝合,愈合良好。结论: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较传统的会阴切口敞开愈合的方法缩短了住院时间,避免了术后长期换药,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愈合的因素主要有切口感染或污染、切口内引流不畅等。骶前静脉丛出血术中行纱布填塞,取出纱后再行一期缝合,仍可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les术腹部、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行Miles术切除的距肛缘6cm以下的直肠癌和肛管癌共53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切口Ⅰ期缝合感染3例,会阴部切口Ⅰ期缝合感染5例,两切口均感染2例,经换药治疗痊愈。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手术操作、术后合理的切口保护,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思想上和经济上的负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直肠癌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切口直视下顶泌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探讨和寻求疗效最佳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笔者医院2011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352例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不同手术方法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手术方法分为微线形切口直视下顶泌汗腺修剪术和微梭形切口直视下顶泌汗腺修剪术,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微线形切口直视下顶泌汗腺修剪术190例中,切口中位愈合时间为11.6天,愈合天数11.2±0.6天,手术切口1期愈合170例,1期愈合率89.5%,远期疗效治愈188例(98.9%),显效2例(1.1%)。微梭形切口直视下顶泌汗腺修剪术162例,手术切口中位愈合时间为18.5天,愈合天数18.3±0.4天,手术切口1期愈合125例,1期愈合率77.2%,远期疗效治愈158例(97.5%),显效4例(2.5%)。微线形切口直视下顶泌汗腺修剪术和微梭形切口直视下顶泌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线形切口治疗腋臭较微梭形切口治疗腋臭其创口愈合快,1期愈合率高且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线形切口直视下修剪顶泌汗腺治疗腋臭可以作为治疗腋臭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宝庆  付振彬  刘瑞梅 《黑龙江医学》2006,30(3):222-223,235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创面粘连的预防方法。方法将需要手术治疗的原发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两组不同的手术处理方法是:A、B组在断舌骨下肌群时,保留附在甲状腺外被膜表面的一薄层肌纤维,其连同外被膜中线开后向两侧拉开,缝合切口前再牵回缝合。而B组舌骨下肌群及甲状腺外被膜完全横断,缝合切口时不缝合外被膜。两组患者都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2年间做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以观察吞咽时气管和腺体与前方组织间的相对移动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甲状腺彩色超声情况是:A组不同步移动45例,同步移动有5例;B组分别有28例,22例。χ2=14.66,P<0.01。显示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完全横断与不缝合外被膜组较保护与缝合外被膜组手术创面与前方组织容易发生粘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效果。方法 对 30 8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行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结果  30 8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经治疗后 ,一次性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手术成功 30 3例 (占 98.4 % ) ,仅有 5例 (占 1.6 % )复发再次手术。结论 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尚永一  王雯  贡凤琴 《北京医学》2009,31(9):552-554
目的 评价颌骨骨折术前牵引后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2例新鲜颌骨骨折患者采用术前牵引后口内进路暴露颌骨骨折部位(除外下颌升支及髁状突骨折)以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方法使骨折段复位固定。结果102例患者101例软组织Ⅰ期愈合,口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颌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开口度正常。结论配合术前颌间弹力牵引后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颌骨骨折的一种适用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19.
何琴  李德卫 《重庆医学》2011,40(17):1712-1713
目的 探讨存在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腹壁切口下方皮下放置引流管促进切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肝胆外科伴有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手术患者59例,将其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26),研究组用自制的硅胶引流管在切口下方行皮下脂肪层放置引流;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不放置皮下引流管,以切口愈合时间及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吻合口旁分流式造口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一期切除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间5例 不具备内镜处置条件或内镜治疗失败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进行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同时行吻合口旁分流式造口及二期造口关闭术,手术方法简述如下:常规完成左半结肠切断后移除切除的肠段标本 ,采用管状吻合器完成远端结肠端口与近端结肠侧壁吻合,然后选择腹壁合适的位置,经原手术切口或另取切口 将近端结肠开口引出腹壁外行单腔肠造口;术后4~8周采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切除造口段结肠,缝合关闭造口。结果 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为37~71岁,平均年龄为56.4岁;肿瘤位于结肠脾曲3例、降结肠中段1例、乙状结肠1例。5例患者一期肿瘤切除术后均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或造口相关并发症;二期造口关闭术均成功,术后均无肠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吻合口旁分流式造口术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一期切除肠吻合术中效果确切、创伤小、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