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继庆  冯伟华  孟凡佳  刘涛 《焊管》2020,43(10):51-55
为了解决成品钢管管端尺寸手工测量带来的偏差,提出了一种钢管综合测量装置的技术方案。该装置在称重测长工位两端的行走小车上配置一级滑台、转台和二级滑台,在二级滑台上安装检测传感器及支架。工作时转台带动二级滑台上的测量传感器沿钢管管壁旋转一周,获得钢管管端轮廓原始数据,然后应用最小二乘矩阵法得到钢管管端的实际圆心和半径,进一步计算得到周长、椭圆度和壁厚等数据,并通过钢管不同截面的轮廓数据,修正由于钢管摆放不正导致的切斜测量误差。测量装置在现场应用中实现了钢管质量、长度、管端周长、椭圆度、壁厚和切斜等数据的自动测量,测量精度及效率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为卫  刘亚旭  霍春勇 《焊管》2003,26(4):45-46
管端切斜是钢管外观尺寸检查的一项比较重要指标,对大直径钢管而言传统的测量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设计了一种测量大直径钢管管端切斜尺寸的方法,该测量方法装置简单、使用方便、产生测量误差的因素少,值得在制管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焊管》2015,(10)
针对螺旋焊管扩径机管端直径测量工序,设计了一种管端直径自动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CCD激光传感器进行测量,运用PLC算术平均滤波法对测量数据进行运算,利用Win CC上位机软件显示测量信息,通过脉冲触发沿将测量数据保存在Access数据库中,方便数据汇总、统计。通过生产使用表明,该装置测量准确,数据存储方便,测量精度满足工艺要求,测量误差在±0.3 mm。  相似文献   

4.
冯钊棠 《焊管》2012,35(5):36-39
钢管管端切斜的控制和测量是钢管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管端切斜值是钢管管端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大中直径钢管管端切斜的控制及切斜值的测量仍然是行业内的难点。分析了管端切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管端切斜的有效控制方法,并列举了多种切斜值的测量方法,包括直角尺测量、垂线法测量和专用平台测量等。各种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制管厂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相关流量计在油井产出剖面测量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因传感器、调理电路以及流体本身噪声的影响,相关流量计所测量的渡越时间值会出现少量异常数据,使瞬时流速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差很大,进而平均流量计算也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对此提出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渡越时间样本数据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结果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合理预测渡越时间值,以修正渡越时间的异常值。对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最终获得准确的相关流量数据。采用多相流装置的实验数据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渡越时间的异常,优化流量测量的数据,对两相流流量测量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螺旋焊管板宽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降低岗位人员劳动强度,消除测量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针对生产中铣边后钢板宽度采用手动测量的现状,设计了一套板宽自动测量装置。该装置通过基恩士激光位移传感器IG28检测钢板两侧板边位置,采用西门子SM331模拟量模块将检测信号采集到PLC主站中,PLC程序对这些信号进行逻辑判断,从而计算出钢板的实时宽度。利用Wincc Flexible组态软件对钢板的实时宽度进行显示,并设置每种规格钢板宽度的上限、下限值,超限时给予报警提示,在触摸屏上显示出来。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测量数据准确,测量误差在±0.5 mm。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航天润滑油运动粘度测量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虎  赵晓静 《润滑油》2010,25(5):57-60
利用不同温度下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测量数据,分析了温度对润滑油运动粘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基于泊肃叶方程式,推导了由测量温度和标定温度之差计算毛细管常数误差的公式。结果表明,运动粘度测量误差随温度计精度减少而增大;随着测量温度和标定温度之间的偏差增大,粘度计毛细管常数误差变大;当温度计精度不变时,运动粘度测量误差随测量温度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LCX—C型连续测斜仪改善方位角测量精度的方法,即加延长短节设计方法。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磁通门测量的精度,减小了测井时由于仪器并测对其产生的磁性干扰。为了确定延长短节的最佳长度,经过大量的实验测试和上井检验,该方法在1.25m的长度下,可以实现连续测斜仪方位角的测量误差范围为±1°。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对定向井方位值精度的确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站仪测绘时由于人工手扶过程中标杆的晃动产生了随机测量误差.应用晃动时通过铅垂线即刻产生的垂直信标同步全站仪的测数操作,从而获取动态无误差的测量数据,降低了人为误差,可以使测量数据精度趋近于全站仪本身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组成和流态的复杂性,凝析天然气测量属于多相流测量范畴中的特例,准确测量各相流量的大小具有较大难度,现有测量技术无法满足凝析天然气测量对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和实时性的需求。为此,开发了一种基于内锥与文丘里组合的新型双节流多级差压凝析天然气测量技术,该技术考虑了内锥边壁收缩与文丘里中心收缩的特性,将两者上下游串联,形成双差压测量信息,通过虚高模型差异性,满足了较高的测量精度。实验室性能验证和工业现场性能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的气相测量误差在±2%以内,液相测量误差在±10%以内,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成品化输水钢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之基 《焊管》2004,27(1):7-10
通过对传统输水钢管在现场对接时出现的外焊缝质量问题的分析,提出成品化输水钢管的理念与设计;以滑入式接口为核心技术的成品化输水钢管,不仅可使现场钢管对接质量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确保管线安全运行,而且还可有效地降低建设成本,在输水管线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张季平 《焊管》2002,25(3):24-26
通过管坯宽度对焊管生产的影响分析,介绍了一种管坯宽度的快捷准确计算方法,并与现行常用的焊管管坯宽度计算公式进行了计算结果对比。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外隔热管托的发展情况,以及在蒸汽管道上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仙  乔秀彦 《焊管》1997,20(1):16-18
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几种不锈钢焊管机组,并着重从基本参数,传动,成型,挤压,焊接,抛磨,定径方面阐述了BGZ20氩弧焊不锈钢焊管机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其工艺的特殊性和相应措施,给出了机组的工艺布置示意图,并与同类进口产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宝鸡石油钢管厂ERW生产线配置的RST—300型超声波探伤装置系统,通过对该装置系统结构、特点的分析,指出该装置工作稳定可靠,性能先进。探伤准确度高,最高探伤速度可达1.5m/s,管端探伤肓区最小可达25.4mm。是保证焊管质量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方矩形管直接成方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光祖 《焊管》1999,22(4):50-52
介绍了方矩形管的成型工艺,对“直接成方”和“由圆成方”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直径焊管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爱玉 《焊管》2002,25(5):1-3,7
分析了国外钢管生产构成和消费构成,国内焊接钢管构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表明,调整焊管生产结构,提高中直径焊管的生产技术水平,将会给中直径焊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冯英强 《焊管》1998,21(6):42-44
介绍了生产厚壁不锈钢管的孔型设计方法,通过采用W孔型和对成型部分的孔型改进,避免了生产中出现的噘咀,划伤等现象。实践证明,产品焊接良好,外观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9.
复合管及聚乙烯粉末树脂衬里钢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之基 《焊管》2002,25(6):5-8
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的给水管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的性能和特点,从给水管的安全、卫生、经济角度出发,经过比较认为衬里钢管以其久经考验的良好性能,应当是众多给水管村中的首选,粉末树脂衬里钢管应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发展潜能,开发风险最小的复合管材。  相似文献   

20.
唐湘志 《焊管》2001,24(5):23-25
通过对石油油管理化指标、外观几何尺寸与单项参数的对比分析,论述了国产石油油管与进口石油油管的异同,指出了国产石油油管应在生产工艺、质量监控水平等方面应进一步提高。同时还指出了加强进口与国产石油油管检验的重要性及检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