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州市0—6岁残疾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掌握目前常州市残疾儿童的患病率及致残原因。方法:参照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对市区5个街道0-6岁儿童5102人进行了各类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诊各类残疾共44人,患病率为8.62‰,各类残疾共57人次,残疾发生率为1.12%,其中智力残疾27人次,肢体残疾18人次,精神残疾7人次,视力残疾3人次,听力残疾2人次,残疾发生率分别5.29‰、3.53‰、1.37‰、0.59‰、0.39‰。结论:常州市残疾儿童的患病率较1987年有明显下降,但残疾儿童的康复现状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目前江苏省残疾儿童的患病率及致残原因。方法:参照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方法抽查了江苏省0~6岁儿童9998人,进行了各类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诊各类残疾共86人,患病率为8.60/1000,其中智力残疾61例,肢体残疾27例,精神残疾9例,视力残疾4例,听力残疾4例,各类残疾的患病率分别为6.1/1000,2.70/1000,0.90/1000,0.40/1000,0.40/1000。结论:江苏省残疾儿童的患病率较1987年有明显下降,但残疾儿童的康复现状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0~6岁残疾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目前江苏省残疾儿童的患病率及致残原因。方法:参照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方法抽查了江苏省0~6岁儿童9998人,进行了各类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诊各类残疾共86人,患病率为8.60/1000,其中智力残疾61例,肢体残疾27例,精神残疾9例,视力残疾4例,听力残疾4例,各类残疾的患病率分别为6。1/1000,2.70/1000,0.90/1000,0.40/1000,0.40/1000。结论:江苏省残疾儿童的患病率较1987年有明显下降,但残疾儿童的康复现状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0—14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震  王槐富 《华西医学》1991,6(3):282-284
1987年4月1日至5月15日四川省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有计划地对残疾人抽样调查,调查总人口数为145201人,其中0~14岁儿童39619人(27.28%),发现残疾儿童1371人,现残率为34.60‰,按调查结果推断0~14岁各类残疾儿童全省人口数约有97.4万人,其中智力残疾约有80.2万人,听力语言残疾约有9.5万人,肢体残疾约有4.9万人,视力残疾约有2.4万人,精神病残疾约有0.35万人。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7年我区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的公报统计,共调查30896人,确定为五类残疾和综合残疾的共119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86‰。其中智力残疾25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39‰,占残疾总人数的21.8%,推算出我区智力残疾约有11.6万人,按年龄分,0~14岁以下儿童共调查11391人,确定为智力、听力语言、肢体、视力四类残疾的265人,残疾儿童的定性率为2.33%。其中智力残疾137人。综合残疾中兼有智力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0~6岁儿童残疾的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年确定的269名三类发育残疾儿童进行追踪调查。智力诊断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婴幼儿-初中生社会适应量表;肢体诊断参照儿童的围产期因素和症状;精神残疾诊断采用CARS量表、克氏量表、孤独症行为检查表。儿童及家庭基本情况采用自设问卷。结果 智力发育残疾儿童转归"非智力残疾"124人(52.32%),肢体残疾儿童转归"非肢体残疾"5人(8.77%),精神残疾儿童转归为"非精神残疾"4人(15.38%)。结论 0~6岁儿童残疾是一种发育残疾,相当部分儿童随生长发育可退出残疾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0~6岁智力残疾儿童3年后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象为2004年北京市残疾儿童调查中的0~6岁237例智力残疾儿童,问卷采用盖塞尔发展测验-中文修订版(Gesell)、韦氏智力测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以及自设影响因素问卷.结果 3年随访结果为: "非智力残疾"的人数为124人,轻度发育残疾46人,中度发育残疾32人,重度发育残疾16人,极重度发育残疾19人.转归影响因素包括城区/郊区(B=-0.622)、父母是否知道如何在家为孩子进行康复训练(B=-0.470)、2004年Gesell量表中个人社交分项得分(B=-0.040).结论 智力残疾儿童会出现不同的转归,一些儿童可能会转归为"非智力残疾",但这些儿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定西县 2— 6岁精神残疾儿童患病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使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CAB)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CARS量表 ) ,PEP心理教育量表等调查定西县 2— 6岁儿童 3 776名。结果确诊精神残疾 13例 (男性 10例、女性 3例 ) ,CAB阳性率为 4.76‰ ,患病率为 3 .44‰ ;脑器质性疾病致精神残疾者所占比例最高 ,为 61.5 4% ,合并智力低下者占 84.62 % ;精神残疾的危险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及近亲婚配、儿童抚养人及经济收入等。结论定西县 2 -6岁儿童精神残疾患病率较高 ,家庭状况及经济收入是精神残疾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东营两地0—18岁残疾儿童的医疗康复现状并分析残疾儿童进行医疗康复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10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定点普查的方法,对广州、东营两地0—18残疾儿童进行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调查地区残疾儿童基本情况、医疗康复形式和康复器具使用情况等信息。结果:1872例残疾儿童中,已进行医疗康复的比例为57.9%(1053例)。各种类型残疾儿童接受医疗康复的比例分别为听力残疾63.3%(62例),言语残疾69.0%(29例),视力残疾54.3%(50例),智力残疾60.9%(337例),肢体残疾57.2%(301例),精神残疾50.0%(16例),多重残疾54.7%(250例)。残疾儿童康复形式为家庭康复57.5%(606人次)、医院治疗36.7%(386人次)、康复机构18.9%(199人次)、社区康复站10.5%(111人次)、其他机构6.6%(69人次)。残疾儿童年龄、户籍性质、残疾家庭年收入和享有社会救助情况是影响残疾儿童进行医疗康复的主要因素。结论:残疾儿童医疗康复现状不容乐观,接受正规医疗康复的比例较低。应重点改善农村地区残疾儿童的医疗环境,提高残疾家庭收入并对低收入家庭提供必要的补助,为残疾儿童得到较好的医疗康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残联、卫生部、公安部<关于进行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的通知>,常州市在2001年5-7月,开展了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获得了全市残疾儿童发生率、致残因素及康复需求等方面的大量数据,为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发展社会助残事业取得了大量可靠依据.通过此次调查,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总结甘肃省0~6岁残疾儿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初步制定针对甘肃省残疾儿童早诊断早干预的防控策略。方法:在甘肃省全省范围内,运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结合概率比例抽样的方式抽取5个目标县,向基层推广残疾适宜筛查技术,以区(县)为单位,通过听力、视力、智力、肢体、孤独症、先心病等基层适宜性筛查技术,调查某类儿童残疾实际筛查人数占同期应筛查儿童人数的百分比,了解甘肃省0~6岁儿童不同残疾类型的疾病现患率。结果:总共诊断出残疾儿童337例,其中有35名儿童合并有2种残疾,10名儿童合并3种残疾,共发生残疾392次,原因不明115例(29.34%),有明确原因的277例(70.66%)。结论:大量普及儿童保健工作,重视对儿童发育筛查,加大优生优育宣传力度,早发现、早干预发育偏差的儿童,能够降低残疾儿童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早产与小儿脑性瘫痪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与小儿脑性瘫痪 (CP)的关系。方法 1998年 5月 -12月在南宁市、横县、钦州市钦北区 (原钦州县 )进行以乡 (镇 )为单位群体抽样调查 ,对抽样乡 (镇 )全部 1-6岁儿童进行CP患病状况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儿科医生参加工作。结果共调查 1-6岁小儿 15 0 80 6例 ,确诊CP患儿 193例 ,患病率 1 2 8‰ ;早产儿 872例 ,确诊CP 46例 ,患病率5 2 75‰ ;足月儿 14 993 4例 ,发生CP 14 2例 ,患病率 0 95‰ (P <0 0 0 1)。胎龄越小 ,CP患病率越高。 46例早产儿CP中 ,其母既往有异常孕产史 18人 ( 2 6人次 ) ,占 3 9 1% ;有妊娠合并症 3 6人 (占 78 3 % ) ;新生儿期患病 2 3人 ( 3 0人次 ) ,占 5 0 %。结论早产是与脑瘫高度关联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孤独症相关的残疾流行病学数据,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0~17岁孤独症残疾儿童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6年中国0~17岁儿童中孤独症残疾率为0.212‰,男童孤独症残疾率(0.282‰)显著高于女童(0.132‰)(χ2=16.119,P=0.000),低年龄组儿童孤独症残疾率显著高于高年龄组(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30.101,P=0.000),城乡儿童孤独症残疾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093,P=0.760);孤独症儿童残疾程度排列依次为:重度(32.8%),极重度(26.0%),轻度(22.1%),中度(19.1%);孤独症残疾儿童中接受过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占73.3%,未接受过的占26.7%。结论孤独症残疾儿童是个较大群体,他们的康复、教育问题,特别是成年后的养护问题等都亟待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智力残疾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海南省智力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和地区分布,及其康复,教育、劳动就业和参与社会生活等情况.方法 分析第二次哞: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叶1智力残疾调查的结果.结果 调查总人数41214人,其中城镇人口14075人,农村人口27139;智力残疾的现患率为4.3‰;海南省各市县、农村和城市的现患率有显著性差异;智力残疾的年龄分布:0~6岁17‰,7~13岁6.3‰,>14岁2.3‰;智力低下分型:0~6岁组轻:重=2.3:1,>7岁组轻:重=1:1.5;有82.4%的智力残疾人未接受过任何服务或扶助,6.6%接受医疗服务与救助.1.2%接受过康复训练与服务,1.8%接受过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结论 海南省0~6岁人群智力残疾情况严峻.康复和社会支持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按WHO统一标准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样50814人,共发现视力残疾471人,视力残疾患病率为9.29‰,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视力残疾339人,占视力残疾者总数71.97%.本文就老年视力残疾的原因及康复需求作一分析.1老年视力状况1.1患病率 接受调查的50814人中60岁以上人口5410,共查出视力残疾339人,老年视力残疾病率为6.27%,其中盲143人,患病率为2.64%,低视力196人,患病率为3.62%;339人中,男性121人(盲39人,低视力82人),女性218人(盲104人,低视力114人),性别比为55.5:100.1.2年龄分布 视力残疾在30岁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各年龄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老年人群视力残疾总患病率明显高于中年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儿童的残疾情况,分析致残原因以达到对残疾儿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早期康复.方法对深圳市0~7岁71166名儿童中的六类残疾进行调查.结果共查出残疾儿童398例,其中智力残疾占22.45%,言语残疾占22.45%,精神残疾占18.92%,肢体残疾占18.59%,听力残疾占13.23%,视力残疾占4.36%.结论在各类残疾中男性均多于女性,并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多.在可疑致残原因中以产前因素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现住人口中0~6岁儿童孤独症患病情况;配合2001年全国0~6岁儿童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方法:调查天津市和平区现住人口中0~6岁儿童5000人,其中对2~6岁的儿童3606人采取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筛查。筛查阳性者进入诊断程序,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和心理教育量表评定。结果:确诊为儿童孤独症的共5名,均为男性,年龄2~4岁,时点患病率为0.1%,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孤独症儿童在母孕期和围生期有高危因素,但无特异性;父母文化程度多为初高中以上,亲子关系良好;主要表现为言语功能发育的停滞或减退,接触交往障碍和兴趣活动范围狭窄。结论:天津市和平区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在国内外报道的患病率范围内,应加强儿童孤独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5000名0~6岁儿童中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郭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122-1123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现住人口中0~6岁儿童孤独症患病情况;配合2001年全国0~6岁儿童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方法:调查天津市和平区现住人口中0~6岁儿童5000人,其中对2~6岁的儿童3606人采取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筛查。筛查阳性者进入诊断程序,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和心理教育量表评定。结果:确诊为儿童孤独症的共5名,均为男性,年龄2—4岁,时点患病率为0.1%,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孤独症儿童在母孕期和围生期有高危因素,但无特异性;父母文化程度多为初高中以上,亲子关系良好;主要表现为言语功能发育的停滞或减退,接触交往障碍和兴趣活动范围狭窄。结论:天津市和平区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在国内外报道的患病率范围内,应加强儿童孤独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视力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苏群 《中国康复》2007,22(1):57-58
1987年4月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14岁以下儿童460618例,发现视力(含综合)残390例。视残率为0.85‰,其中盲率为0.42‰,低视力患病率为0.43‰。按我国3亿儿童计算,视力疾儿童约25万。因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视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流调组 《现代康复》1997,1(1):78-79
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残疾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6.40‰,精神分裂症的残疾患病率为4.6‰,其中城市452‰、农村4.66‰;男性7.9‰,女性1.30‰。调查还发现精神分裂症的致残率为71.80‰,精神分裂症的残疾与其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系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并提出了今后精神分裂症残疾康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