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T-SPOT.TB在快速诊断结核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大庆市第二医院就诊的结核病患者300例,健康成人对照132例,分别用抗酸染色法查找抗酸分支杆菌,金标法检测结核抗体,利用T-SPOT.TB检测结核感染T细胞并观察其结果。结果:300例结核病患者中抗酸染色法检出抗酸杆菌阳性97例,阳性率32.3%;金标法检出结核抗体阳性106例,其阳性率为53.3%;T-SPOT.TB检测结核感染T细胞阳性287例,其阳性率为95.5%,健康对照组3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结论:T-SPOT.TB是较灵敏和特异的快速检测结核菌感染的方法,可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清结核抗体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肺部疾病住院患者2238例,其中肺结核患者799例为观察组,除肺结核外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439例为对照组。分别用抗酸染色法查找抗酸杆菌,金标法对结核抗体进行检测并观察其结果。结果:观察组抗体阳性率43.05%,对照组为14.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涂片阳性患者结核抗体阳性率53.64%,高于痰涂片阴性患者结核抗体阳性率33.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对肺结核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酸染色法、抗体测定法、PCR 杂交法在临床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 采用单盲法 ,以临床诊断为黄金标准 ,以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性、阴性预测性和准确性作为评价指标 ,对上述三种方法用于临床结核的快速诊断进行评价。结果 结核病组 6 5例病人的临床样品 ,抗酸染色法阳性 9例 ,抗体测定法阳性 47例 ,PCR 杂交法阳性 5 3例 ;非结核病组 80例病人的临床样品 ,抗酸染色全部阴性 ,抗体测定法阴性 73例 ,PCR 杂交法阴性 71例。上述五项评价指标 ,抗酸染色法依次是 13 .85 %、10 0 %、10 0 %、5 8.82 %、6 1.38% ,抗体测定法依次是 72 .31%、91.2 5 %、87.0 4%、80 .2 2 %、82 .76 % ;PCR 杂交法依次是81.5 4%、88.75 %、85 .48%、85 .5 4%和 85 .5 2 %。经 χ2 检验 ,上述 5项指标抗体测定法和PCR 杂交法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法 (P <0 .0 1) ,但抗体测定法和PCR 杂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抗体测定法和PCR 杂交法方法先进 ,操作简便迅速 ,不需特殊设备 ,结果可靠 ,是值得推广的临床结核病快速诊断技术。文中对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也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免疫法检测结核抗体与痰涂片镜检法找结核杆菌,评价其方法学的优越性。方法应用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 G)试剂盒检测结核Ig G抗体和痰涂片镜检法找结核杆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结核抗体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64.4%(143/222),特异性为98.5%(197/200),阳性预测值为97.9%(143/146),阴性预测值为71.4%(197/276),抗酸菌涂片镜检法敏感性为16.2%(36/222),血清结核抗体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抗酸菌涂片镜检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核病组中,痰涂片阳性患者,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83.3%(30/36);痰涂片阴性患者,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60.8%(113/186)。结论血清结核抗体诊断结核病,具有快速、简便,敏感性高和特异性较强等优点,是临床早期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邹自英  朱冰  汤雪晴  汪璐 《四川医学》2011,32(5):756-758
目的比较涂片法、荧光定量PCR方法和结核抗体检测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0年8月期间临床确诊或怀疑结核的检样326例,进行涂片抗酸染色、荧光定量PCR检测和采集血样进行结核抗体检查。结果 326例检样中,检出TB-DNA阳性107例,阳性率32.82%。其中脓液、支气管灌洗液和痰液最高,分别为48.84%(86例)、31.71%(82例)、30.39%(102例)。抗酸染色标本痰液阳性率为9.80%,脓液25.58%,支气管灌洗液15.85%。结核抗体阳性率52.45%。抗酸染色法与荧光PCR法的符合率81.60%,而结核抗体检测法与抗酸染色法的符合率61.97%,与荧光PCR检测法的符合率为80.37%。结论三种方法中,以结核抗体法阳性率最高,荧光PCR法次之,抗酸染色法阳性率最低。三种方法联合运用,可弥补单独采用1种方法阳性率低的缺点,几种方法之间可相互佐证,从而使准确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和抗酸染色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联合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9例临床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和22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并检测外周血血清结核抗体,对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后荧光定量PCR阳性率为60.67%、25.84%,涂片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为23.60%、6.74%,结核抗体阳性率为71.91%和86.51%。痰标本的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均要高于抗酸染色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肺结核诊断方面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同时反映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痰标本中结核杆菌数量的变化,不仅提高了结核菌检出的阳性率,同时对抗结核药物有一定的疗效考核效果。  相似文献   

7.
杨一典 《吉林医学》2014,(2):304-305
目的:研究结核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结核病患者共432例,选取健康成人无结核病史者对照标本218例。采用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进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同时用痰涂片法进行抗酸染色对比分析。结果:432例检验者痰涂片后抗酸染色阳性为154例,阳性率为35.6%;血清结核抗体阳性为335例,阳性率为77.5%。胶体金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痰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满足了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的试验要求,较痰涂片法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抗酸染色法、L-J培养法、PCR法和斑点杂交法平行检测76例临床标本和28种标准菌株. 结果:46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抗酸染色法、L-J培养法、PCR法和斑点杂交法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3.4%、50.0%、73.9%和56.5%;30例非结核患者痰标本、19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和9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培养法和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PCR法有3例阳性.结论: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3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邬小薇 《重庆医学》2005,34(10):1506-1507,1511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与抗酸染色、结核抗体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和21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并分离患者外周血血清检测结核抗体,对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阳性率为22.9%,特异性为100%;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7.1%,特异性为85.7%;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为52.1%,特异性为100%.结论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防污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40例结核病、非结核病的其他呼吸系统疾患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同步进行抗酸杆菌涂片、培养及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结果285例临床诊断的活动性结核患者,TB-SA抗体检测阳性199例,阳性率69.8%,检测58例非结核患者,假阳性7例,假阳性率12.1%,检测97例健康对照,假阳性13例,假阳性率13.4%;检测菌阳肺结核的敏感性为72.7%,菌阴肺结核的敏感性为66.9%;阳性检出率69.9%远远高于细菌学阳性检出率52.3%,2χ=17.2,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1.
蛋白芯片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检测63例结核病患者的血清标本,25份肺部其它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并与抗酸菌涂片镜检法相比较。结果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25%(43/63)和88%(22/25),阳性预测值为93.48%(43/46),阴性预测值为52.38%(22/42),阳性检出率为52.27%(46/88),显著高于抗酸菌涂片镜检法阳性率(23.86%,21/88)。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诊断结核病,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较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是临床辅助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金胺O荧光染色法辅助诊断结核抗酸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接受金胺O荧光染色、抗酸染色、痰涂片抗酸染色及血清学结核抗体金标法联合检测的病理组织切片患者195例,统计计算各诊断方法的阳性情况、敏感性及特异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均符合结核抗酸杆菌感染87例,均不符合结核抗酸杆菌感染80例,病理未确诊而临床诊断为结核抗酸杆菌感染28例。金胺O荧光染色法各方面诊断阳性率比组织抗酸法、痰涂抗酸法、血清学结核抗体金标法阳性率均明显更高(P?0.05);金胺O荧光染色法的特异性与组织抗酸法、痰涂抗酸法、血清学结核抗体金标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胺O荧光染色法的敏感性则比其他方法显著更高(P?0.05)。结论临床诊断结核抗酸杆菌感染采用金胺O荧光染色法辅助诊断可促进阳性率提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金胺O荧光染色法与抗酸染色法在石蜡包埋组织中结核杆菌检测的差异。方法收集病理诊断为结核病或符合结核的石蜡包埋组织121例,每1例样本连续切片,同时采用金胺O荧光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荧光染色组83例阳性,阳性率为68.60%,抗酸染色组45例阳性,阳性率为37.19%,对每1例标本两种染色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金胺O荧光染色法阳性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尤其是在那些含菌量少的标本。  相似文献   

14.
金标法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TB-DOT金标结核抗体快速诊断试剂盒与痰涂片法找结核分枝杆菌在临床上对结核病尤其是痰菌阴性、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的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9例门诊和住院结核病人进行痰菌检查,同时应用金标快速诊断试剂进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结果观察组99例结核病人痰菌阳性率34.3%,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89.9%;对照组10例结核抗体阳性率10%,金标实验的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90%,阳性预测值为98.9%。结论金标结核抗体快速诊断试剂盒作为结核病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临床结核病尤其是痰菌阴性以及无典型临床表现的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目前三种检测手段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的280例结核病人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和两种结核抗体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0例结核病人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2.85%(232/280)。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为40.00%(112/280),胶体金法(TB-DOT)阳性检出率为74.64%(209/280),免疫层析法(TB-CHECK-1)阳性检出率为50.71%(142/280)。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与TB-DOT、TB-CHECK-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更高。而TB-DOT和TB-CHECK-1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TB-DOT的阳性检出率更高。结论三种方法联合用于临床结核病检测,可以将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提高1倍。TB-DOT的检测灵敏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对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方法收集使用蛋白芯片系统检测过血清结核抗体的病例共561例,其中结核病例504例,非结核病例57例。使用结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血清中结核菌蛋白16kD和38kD以及脂阿拉伯甘露糖三种抗体,回顾性分析其结果。结果 504例结核病人中共194例结核抗体阳性,57例非结核病例2例阳性,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的灵敏度为38.5%,特异度为96.5%。不同类型结核病阳性率不同,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肺结核结核抗体阳性率61.2%,痰培养阴性的肺结核阳性率45.7%,结核性脑膜炎阳性率29.9%,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23.3%,骨结核27.3%。结论结核蛋白芯片是诊断结核病的较有效方法,具有特异性好、快速方便等优点,尤其对肺结核快速辅助诊断起积极作用,但在结核性胸膜炎、脑膜炎和以及骨结核中阳性率偏低,敏感性稍差。  相似文献   

17.
李娜  邱珊 《甘肃医药》2013,(10):732-734
目的:评价痰抗酸染色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58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抗酸染色涂片法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法进行检测,并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458例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160例,阳性率34.9%;结核菌培养阳性223例,阳性率48.7%;其中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阳性150例,阳性率32.8%;痰抗酸染色涂片阳性,结核菌培养阴性10例,阳性率2.2%;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结核菌培养阳性73例,阳性率15.9%;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阴性225例.结论:痰快速结核菌培养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但不能过分依赖仪器,应对可疑标本做好涂片验证.抗酸染色报告时间短,价格低廉,两种方法在结核病的诊断中相互弥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与抗酸染色、结核抗体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价荧光定量PCR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和21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并分离患者外周血血清检测结核抗体,对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阳性率为22.9%,特异性为100%;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7.1%特异性为85.7%;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为52.1%,特异性为100%。结论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防污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志明  王秀芳 《中外医疗》2011,30(20):39+41-39,41
目的探讨结核抗体对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患者150例,包括确诊结核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结核抗体,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分别计算结核抗体检测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似然比、预测值及不同患病率下的验后概率。结果通过该实验得出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4.98%和89.01%,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476和0.512,阳性预测值为66.12%,阴性预测值为84.98%。结论结核抗体检测对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有限,临床医师应谨慎对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结果,其诊断价值与所处医院患者结核病患病率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对关节结核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关节疾病108例患者的关节积液,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关节积液进行分枝杆菌的检测及其菌种鉴定,并将结果与传统的抗酸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 108例关节疾病中,确诊为结核性关节炎59例.基因芯片法显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51例,阳性率86.44% (51/59);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8例,阳性率7.41% (8/108);2例复合阳性.抗酸染色显示阳性5例,阳性率8.47%(5/59),该5例基因芯片法也阳性.基因芯片法和抗酸染色法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非关节结核49例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均阴性,特异度为100%.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对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型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的特点,在关节结核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