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保护大部分水生生物,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推导硫化物水质基准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水质标准已成为迫切需要。参照国际通用的相关技术指南,从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ECOTOX毒性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收集了相应的硫化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结合我国水生生物区系特点,筛选出广泛存在于我国水体中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采用美国规范方法SSR法对毒性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硫化物急性和慢性基准分别为1.46、1.10μg·L-1,且用荷兰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法和评价因子法进行了比较,SSD法与SSR法所得结果在同一数量级,评价因子法相对保守。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萃取-固相萃取(SPE)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21种痕量半挥发性有机氯农药(OCPs)。以丙酮-正己烷(体积比为1:1)作为萃取溶剂,所得萃取液浓缩至1 m L,通过CARB/NH2固相萃取柱进行纯化。用丙酮-正己烷(体积比为1:4)混合溶剂将有机氯农药从萃取柱中洗脱,洗脱液浓缩至1 m L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加入标样对OCPs进行回收,回收率在72%~109%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测得21种OCPs的检出限在0.05~0.5μg/kg之间。实际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α-六六六(含量为0.15~0.16μg/kg)、β-六六六(含量为0.32~1.07μg/kg)、β-硫丹(含量为0.20~0.23μg/kg)及异狄氏醛(含量为0.65μg/kg),均有少量检出。  相似文献   

3.
武汉北湖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北湖地区土壤样品分析测试土壤中持久性有机物有机氯农药,利用气相色谱仪(GC-ECD)和美国EPA8080A关于有机氯农药含量的检测方法,对滴滴涕、六六六、艾氏剂等23种有机氯农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范围为1.86~23.86 ng/g,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一级标准限量值50 ng/g;说明该区域受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污染程度较低,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有可能是通过大气传输过来的.  相似文献   

4.
96孔板法用于除草剂高通量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三角瓶法和96孔板法研究了4种除草剂(精吡氟禾草灵、精喹禾灵、氯氟吡氧乙酸、乙草胺)对小球藻的72 h生长抑制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这四种除草剂均对小球藻表现出一定的水生毒性,用两种方法测得的除草剂对小球藻毒性趋势基本一致,半抑制浓度EC50值非常接近.96孔板法用于农药高通量筛选时,与国际标准组织推荐的三角瓶法的可靠性程度基本相同.三角瓶法筛选农药时需要毫克级的量,而96孔板法只需要微克级的量即可满足筛选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藻类在除草剂生物毒性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残留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危害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除草剂的使用量占农药的50%左右,其经过雨水冲刷、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渗透等过程进入水体,危害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的生长.作为初级生产者,藻类相比于其他水生生物,对污染物更加敏感,加之其个体小、繁殖快,在短时间内可获得除草剂对藻类种群水平的毒性效应,因此常作为水质检测和水生毒性评估的模式生物.综述了除草剂对藻类生长、生理生化、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等水平的研究进展,揭示除草剂对藻类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为除草剂安全创制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对组学技术在除草剂毒理机制研究上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采用ICP—AES法直接测定钢中微量铅、锡、砷、锑和铋的含量,多组分光谱拟合(MSF)法有效消除钢中共存元素对测定结果的干扰。5种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Pb14.1μg/L,Sn16.8μg/L,As20.2μg/L,Sb17.5μg/L,Bi15.2μg/L,方法准确,快速简便,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完整性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水生生物群落的自我维持能力以及恢复能力,通过人工构建水生生物群落,考察了关键水环境指标对群落要素的种类和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人工构建的水生生态系统可改善水质,提升透明度,降低高锰酸钾指数、叶绿素a、浮游动植物密度等指标,效果良好,但对总氮和总磷影响不显著;放养密度影响人工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能力,低放养密度(鱼类25.0 g/m3,蚌1.0 g/L)时优于高放养密度(鱼类50.0 g/m3,蚌2.0 g/L)时;狐尾藻和金鱼藻有助于提升鱼蚌系统的水质净化效能.  相似文献   

8.
舟山渔场海产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及对映体过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舟山渔场海产品中滴滴涕(DDTs)、氯丹(CHLs)和六六六(HCHs)等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来源及对映体分数.结果表明:DDTs,CHLs和HCHs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质量分数分别为6.00×10-9~431.02×10-9,0.17×10-9~3.94×10-9和0.57×10-9~2.81×10-9.贝壳类对OCPs的蓄积能力远大于虾类和龙头鱼.组分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舟山渔场海产品中HCHs和DDTs以早期残留为主,CHLs则可能有新的污染源输入.另外,本研究测定了手性有机氯农药α-HCH、反式氯丹(TC)、顺式氯丹(CC)、o,p'-DDT和o,p'-DDD的对映体分数.结果显示,在所有海产品中,除o,p'-DDD外,其他四种手性农药均存在明显的对映体过剩.所有样品中的OCPs的质量分数均远低于中国食用卫生标准,计算所得该区域平均每人每日通过食用海产品摄入OCPs的质量水平(EDI)远低于FAO/WHO推荐的每日可摄入量(ADI),说明舟山渔场海产品中OCPs的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9.
以盐酸氢氯噻嗪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AA)为功能单体,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并通过实验条件的优选,合成了对氢氯噻嗪具有特异作用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测定印迹聚合物的结合量,评价了其对氢氯噻嗪的亲和力.Scatchard分析表明,在印迹聚合物中存在对氢氯噻嗪形成不同亲合力的两类结合位点,这两类不同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分别为Kd1=57.0μmol/L和Kd2=3.96mmol/L;其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Qmax1=5.59μmol/g和Qmax2=216.4μmol/g.  相似文献   

10.
氯胺磷与井冈霉素对草坪褐斑病菌联合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恒温的条件下,用菌落直径法和毒力实验分别测定了氯胺磷、井冈霉素及其5种配比的混剂对草坪褐斑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IB融合群)的菌丝抑制作用和毒力.结果表明:质量分数85%氯胺磷原药和质量分数5%井冈霉素水剂对草坪褐斑病病菌的抑菌浓度区间分别为51.2~2 000 μg/mL,4.9~20 000 μg/mL,EC50分别为476.7 μg/mL、488.6 μg/mL,85%氯胺磷原药对草坪褐斑病病菌的毒力大于质量分数5%井冈霉素水剂;该两种农药以2 :1混合时的EC50为275.8μg/mL,其增效系数达到了1.74.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测定水样中的三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联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当样品体积为5 mL时的最佳萃取条件为:14μL氯苯作萃取剂,1.0 mL乙腈作分散剂,超声萃取1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水样中三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富集倍数在318~363之间;线性范围分别在0.05~50μg/L和0.5~100μg/L之间;最低检出限在0.002~0.04μ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3.7%~11.2%之间;加标水样的回收率在86.0%~117.0%之间。  相似文献   

12.
4种农药对斑马鱼胚胎的毒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戊唑醇和烯唑醇属于杀菌剂,异丙甲草胺和阿特拉津是一类除草剂,4种农药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成一定危害,我们以斑马鱼胚胎为研究模型,从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了这4种农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以评价它们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配制10^-6,10^-5,10^-4,10^-3mol/L 4个不同浓度的戊唑醇、烯唑醇、异丙甲草胺和阿特拉津溶液对斑马鱼胚胎进行暴露处理,观察这4种药物对斑马鱼发育形态及存活率、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mol/L浓度4种农药对斑马鱼胚胎具有明显的致死、致畸、抑制发育等不良影响,并且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结果显示这4种农药对斑马鱼的胚胎发育均有一定的致死和致畸效应,本研究为农药对水生生物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α-HCH、β-HCH、γ-HCH、δ-HCH、p,p-DDE、p,p-DDD、o,p-DDT、p,p-DDT、六氯苯等9种有机氯农药为目标污染物,用索氏提取和气相色谱法对长江武汉段进行调查后发现在长江武汉段水体悬浮物和表层沉积物中均存在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类有机氯农药残留.六六六在悬浮物中的检出含量范围为0.23~1.90 ng/g,平均含量为0.76 ng/g;在沉积物中的检出含量范围为0.30~1.94 ng/g,平均含量为0.52 ng/g.滴滴涕类在悬浮物中的含量范围是18~4.67 ng/g,平均含量为1.31 ng/g;在沉积物中的含量范围是0.34~4.35 ng/g,平均含量为1.47 ng/g.此次调查对长江武汉段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为保护水资源环境、改善水的质量提供全面和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藻类对三氯杀虫酯的吸附和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两种水生藻类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对有机氯农药三氯杀虫酯的吸附和降解.探讨了农药逸散过程中生物降解、生物吸附、水解以及光解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藻类均能快速有效的消除三氯杀虫酯,降解的半衰期大约在16 h左右,而吸附作用在一定时间后会失去,可能是藻类细胞体内凝结的缘故.总之,生物降解和生物吸附是农药逸散的主要因素,水解的贡献较小,而光解基本上可以忽略.结果表明这两种藻能够对三氯杀虫酯进行持续有效的去除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恒温的条件下,用菌落直径法和毒力实验分别测定了氯胺磷、井冈霉素及其5种配比的混剂对草坪褐斑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IB融合群)的菌丝抑制作用和毒力.结果表明:质量分数85%氯胺磷原药和质量分数5%井冈霉素水剂对草坪褐斑病病菌的抑菌浓度区间分别为51.2~2000μg/mL、4.9~20000μg/mL,ECso分别为476.7μg/mL、488.6μg/mL,85%氯胺磷原药对草坪褐斑病病菌的毒力大于质量分数5%井冈霉素水剂;该两种农药以2:1混合时的ECso为275.8μg/mL,其增效系数达到了1.74.  相似文献   

16.
有机氯在油品加工过程中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因此脱除有机氯是十分必要的。用浸渍法将脱氯剂TC-F负载于活性炭以制备固体脱氯剂。采用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对脱氯剂进行表征。使用KOH对活性炭进行活化除杂能有效去除活性炭灰分,提升TC-F对活性炭的负载效率。实验发现,用10%KOH溶液浸渍活性炭1h后水洗至浸出液呈中性,再用45%的TC-F溶液采用浸渍法负载12 h所制备的负载型固体脱氯剂能达到94.84%的脱氯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热化学沉降脱水脱除了原油中的无机氯化物;利用微库伦滴定仪对辽河石化公司不同装置原油/馏分油中的氯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合其收率进行配分计算得出了氯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装置加工的原油种类和来源的不同导致其氯质量分数不同,东蒸馏装置原油中氯质量分数最高,达到12.94μg/g,焦化装置原油氯质量分数最低,仅3.9μg/g;东蒸馏装置和南蒸馏装置原油中的氯以无机氯居多,分别占总氯质量分数的62.13%和60.08%,而西蒸馏装置原油中的氯以有机氯居多,占总氯质量分数的72.14%;氯分布在原油的所有馏分中,重馏分中比例较高,说明原油中的氯是以复杂的混合物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与水质安全息息相关,控制细菌再生长是保障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为此,以细菌再生长潜力(BRP)为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室配水实验,探讨碳、氮、磷3种营养物质以及自由氯对细菌再生长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营养物质不足时,满足土著细菌生长的碳、氮、磷营养物质质量浓度的临界值分别为250、7和3μg/L,碳、氮、磷对BRP的产率系数分别为2.35×106(R~2=0.99,p0.05)、9.76×107(R~2=0.91,p0.05)和1.76×108CFU/μg(R~2=0.91,p0.05);两种营养物质不足时,相对质量浓度较低的营养物质为BRP主要限制因子,而且可导致其他营养物质支持细菌再生长能力的下降.研究发现随着水中自由氯质量浓度的增加,BRP呈下降趋势,当自由氯质量浓度≥0.50 mg/L,细菌生长得到有效控制,氯削减水中营养物质促进细菌再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有机磷农药乙酰甲胺磷污染对本土水生敏感性物种斜生栅藻( Scenedesmus obliquus)的毒性效应,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态毒性试验,研究了乙酰甲胺磷对斜生栅藻96 h急性毒性效应,并在急性试验基础上进行慢性试验,分析了斜生栅藻连续染毒14 d的叶绿素质量浓度、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以及丙二醛( MDA)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的96 h EC50为482.9 mg/L,属低毒农药,但在1 mg/L低质量浓度下可促进藻细胞生长;乙酰甲胺磷对栅藻光合作用无明显影响,但可通过干扰藻细胞代谢活动和引起膜脂过氧化反应,对斜生栅藻产生毒性作用;可溶蛋白和MDA可作为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对农药引起的毒性做出评价.研究结果可为本土水生敏感性物种的保护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LWCC超长比色池的连续流动分析仪分析环境水样中的挥发酚,检出限为0.056μg/L,检测下限为0.17μg/L,对1μg/L 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1.3%,相对误差3.9%,与《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503-2009)相比具有检出限低、精密性好、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适宜于大批量样品分析,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挥发酚类预警监测作用明显,同时省去了萃取分光光度计法繁琐的操作步骤,避免了三氯甲烷对实验人员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