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动物的飞行     
张福成  周忠和 《科学》2002,54(2):54-56
飞上蓝天可能是每个人孩提时代的梦想.在自然界中,没有什么动物能比鸟类更自由地在空中"漫步"了,也没有什么动物能像昆虫一样遍及陆地的每一个角落.对飞行的本能向往,使孩子们在沙坑边和游泳池跳台下乐此不疲地体验着瞬间"飞行",也使成年人展示出海燕般的冲出乌云、搏击恶浪的英雄气概,演绎出在天愿做比翼鸟、梁祝化蝶双双飞的浪漫情怀.  相似文献   

2.
<正>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在35亿年前就出现了,早期生命是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当时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不到现今水平(21%)的十万分之一.大约在20多亿年前真核生物开始出现,与当时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加到现今水平的1%以上相关.而复杂的多细胞生物直到8~6亿年前才开始逐渐繁盛,这也与氧气含量增加到现今水平的10%以上有关.但宏观双侧对称动物直到5.4亿年前起始的寒武纪早期才开始大量出现,并迅速辐射和多样化,被演化生物学家称为"寒武纪大爆发".在地球漫长历史中的这一短期内的生命快速演化曾使达尔文非常困惑.其原因至今依旧是生物  相似文献   

3.
<正>自然界的动物中,有许多拥有远超过人类的某种特殊能力。它们有的拥有比我们人类更敏锐的听力,有的拥有比我们更强大的视力,一些动物甚至拥有与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官系统……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探测着周围的世界,感知光线、声音、化学气味以及物体质感的微妙变化。这种感知能力非常重要,无论少了哪一样,都会  相似文献   

4.
正为什么没有三条腿的动物?为什么我们的身体左右对称?为什么你的左脸更好看?发表于2020年3月的一篇研究论文描述了生活在距今5.5亿年前震旦纪时期的一种蠕虫状动物。这种动物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两侧对称动物。两侧对称动物是动物界中庞大的家族,其中也包括人类。两侧对称是指将动物身体从正中间沿竖直方向一分为二,两侧基本互为镜像。这就好像剪窗花时,要先将纸对折再剪,这样剪出来的图形两侧就是对称的。人、猪、蜘蛛和蝴蝶等都是两侧对称动物。水母不属于两侧对称动物,而属于辐射对称动物。  相似文献   

5.
白衣天使 同人类一样,动物也会生病受伤.当动物出现身体不适时,它们虽然不能像人类那样去找医生诊治,但常常可以看到同类或异类的动物互帮互助的感人场面.比如,一位美国动物学家就曾目睹这样一幕:在一个围着栏杆的棚子里,一头名叫贝尔的黑猩猩从地上拣起一根小树枝,把上面的叶子全部摘掉.  相似文献   

6.
再论古虫动物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德干 《科学通报》2005,50(19):2114-2126
多细胞动物起源、三胚层动物起源、后口动物起源和脊椎动物起源是动物界漫长演化历程中4次最重大的里程碑创新事件, 也是动物演化史学上4个最令人困惑的起源难题. 前2次生命大转折的历史信息深埋于前寒武纪的隐密记录之中, 至今学术界知之甚少. 幸运的是, 近20年来对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的深入探索, 揭示出了大量寒武纪大爆发主幕的关键信息, 使得对后2次重大生命创新事件的认知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 昆明鱼、海口鱼等“天下第一鱼”被证明不仅是最古老而且也属于最原始的脊椎动物, 代表着由无头类向有头类演进的关键过渡类群; 现代动物谱系演化学家认为:“舒及其合作者的古生物学工作正在不断地修正人们关于脊索动物早期演化的观念”. 而且, 古虫动物门的发现和论证更使人们看到了探寻后口动物谱系起源的希望: 这一初具鳃裂构造的绝灭类群很可能就是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所期待的后口动物谱系的一个根底类群. 文中报道了北大动物等微体古虫类的发现; 由大型个体向微型个体演化, 代表着古虫类动物发展早期的一次特殊的生态适应过程. 古虫类动物的前体(咽腔)构造彼此相近, 而依据其后体解剖构造的明显差异, 提出了古虫动物门新的分类体系, 并建立了一个新纲异形虫纲. 随着早期后口动物谱系的“根底类群”古虫动物门和“顶端类群”脊椎动物以及介于其间的古囊类、云南虫类、头索类、尾索类的不断发现, 其完整的谱系演化图正开始成型.  相似文献   

7.
<正>当猎食者在附近徘徊时,猎物会采取某些保护措施将猎食者吓退;一些雄性动物为了向雌性展示自己的强壮和美丽,也会通过某些特殊手段搏得雌性的芳心。在神秘的自然界中,一些动物具备特异功能,能够在特殊场合下将自己的身体膨胀。  相似文献   

8.
动物是与人类同源的朋友.展开生命这幅奇妙的画卷,睹而遐思,尤其不能不关注朋友们五彩缤纷的语言,也不能不为诸多朋友超前绝后的语言交际本能所倾倒. 动物的语言在群体间发挥着同人类一样的情感信息交流作用,为了生存,为了生命的无限延续,相互沟通,相互依存,在地球上共同结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平衡圈.  相似文献   

9.
从外表看,动物身体的左右两边是对称的,然而事实上,在动物表皮的下面隐藏着实质上的不对称,你的心、脾和胃在身体的左边,肝和胆囊偏向右边,你的右肺有三片肺叶,而左肺则只有两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动物身体中的左右器官都能各就其位,胚胎似乎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左右的分别了,但偶然也会出点错,大约每8500个人中会有一人的体内器官是错位的,比如脾脏跑到了右边,而不是通常的左边,在一般情况下,这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麻烦。科学家一直在探究动物的胚胎究竟怎样识别左右,以及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左右之别的。大约五年前,生物学家们在研究老…  相似文献   

10.
自从有生命以来,生物界在地球上已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而所有这些生物进化都是在地球引力的环境中进行的。近30年宇航科技的发展,使生物体有可能摆脱地球引力作用,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其生命。然而,现在已经发现:从太空中返回到地球的宇航员和实验动物,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肌肉萎缩、骨质脆化、免疫系统抑制等身体反应。  相似文献   

11.
在动物世界中,争斗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不过,它们也有自己的争斗原则:尽量避免流血事件,防止出现"你死我活"的场面.这是为什么?据动物行为学家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 第一,动物也会考虑后果.因为动物争斗时,败者必定会受伤甚至丧失生命,而胜者也有可能负伤.因此,胜者会尽量避免受伤,以免影响自己今后的正常行动,或感染其他病症.为此,动物在争斗时往往会"手下留情".  相似文献   

12.
在动物世界中,这些动物绝不可能赢得任何一次选美比赛.然而,它们怪异甚至丑陋不堪的外表却给人们带来了震撼,它们奇特的生活习性、交配方式和特殊的防御本领,比任何世俗的、可爱的小生灵更加有趣,也更令动物学家们着迷.  相似文献   

13.
像人类一样,许多动物都需要睡眠,以便让身体得到休息,储存能量,让大脑再度充电.一些动物非常贪睡,一些动物睡得很少,一些动物站着睡,一些动物半脑睡……为了适应环境和应对危险,动物进化出了各种睡眠方式.  相似文献   

14.
动物王国     
在世界任何地方,你都无法找到像亚马孙雨林中那样丰富多样的生命形态.在它宽阔的怀抱里,生活着100多万种动物,堪称动物的王国.  相似文献   

15.
伪装,是动物为了保护自己,在身体形状、颜色和行为上进行的某种适应性变化。动物利用伪装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巧妙地隐藏自己。猎物通过伪装使自己避免被食肉动物发现、吃掉,而食肉动物则通过伪装使自己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接近猎物。  相似文献   

16.
我们喜欢欣赏各种各样的动物,不仅因为它们活泼可爱,更因为它们外形各异、色彩缤纷。物以稀为贵,自然界中的动物大多是彩色的,若是出现一些单色的动物。尤其是白色的动物,就显得特别稀罕了。因此。当自然界出现了一些白色的动物个体时,就成了生物学家宝贵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鉴于实验、研究机构欲修改供实验用动物待遇条款的强烈要求,美国农业部最近发布的有关条例也已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同旧条例比较,新条例改进最大的地方是新条例更接近美国公共卫生署的有关规定。该条例的第3部分,亦即最有争论的部分,包括笼子的大小,对狗的训练和为了使灵长类动物有一个心安理得的生活环境所采纳的方法。然而动物保护组织也已取得了一些胜利.一个公共事务委员会将参照条例的内容监督条例执行的情况;有权立即中止对动  相似文献   

18.
动物是如何成为动物的?王建民译老鼠和苍蝇有哪些共同点?火鸡和舞蛛,蚂蟥和豹子呢?有很多。与植物和真菌比起来,所有动物都十分相似:即使不完全相同,相互之间也比其它任何东西相近。它们都具有规则的身体构造,确定数目的肢体、眼睛、脊椎骨或其它你所能罗列出的有...  相似文献   

19.
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神奇的自然,在生命的筛选中,精心安排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动物迁徙。它们不顾体力的透支和疾病的折磨,无视天敌的威胁,在与时间、距离甚至灾难的抗争中,上演着一部部撼人心魄的图景,描绘出攸关生命存续的精彩画面。从某种角度来说,迁徙对于动物是生活也是生存,是发展也是竞争。它让生命成为一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伟大旅行。生命是大自然神奇的选择,对于自然,它们有着本能的敬畏。即便面对生存的艰难,动  相似文献   

20.
8月下旬,互联网和欧洲的新闻媒体大量登载了反映加纳(Gana)--德国明斯特动物园的一只11岁的大猩猩--痛苦情形的照片,她抱着死去的孩子克劳迪奥(ckudio)的身体.缩拢的嘴唇贴着小家伙的无生命的手指.3个月大的克劳迪奥死于一种明显的心脏病,几天来加纳拒绝把它的尸体交给动物园管理员.加纳的行为在众多的人群旁观者中激起了赞赏、怜悯和低语,你看到这一幕了吗?大猩猩,可能还有许多别的动物,掌握了生命必有一死的概念,它们会为死去的同类悲伤,真的几乎与我们人类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