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CFD方法,对高大空间工业厂房空调系统采用两种不同的气流组织(复合型置换通风、喷口送风)进行计算,并分析两种气流组织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应用PPD、PMV及空气龄等评价其舒适性和可行性,最后得出结论:置换通风能够为高大空间工业厂房提供一个较好的热舒适性环境,并能提高车间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2.
根据铁路站房高大空间的特征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某高铁站进行了空调、通风及控制系统设计。候车厅采用双侧喷口送风,双侧下部回风;其他办公用房等采用多联机+全热交换机空调系统;各防烟分区排烟量符合规范规定,并对空调、风机的控制系统进行设定以期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体育场馆的复杂特征并结合实际工程现状,对某体育场馆根据使用功能进行了分区空调设计.比赛场地采用喷口送风,同侧下部回风;观众区采用座位送风型式;办公等其他区域采用多联机上送上回的送风形式;并对其防排烟进行了设计,使其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气流组织方式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环境的品质。近年来,针对影剧院等高大空间,在满足不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为提高健康和舒适水平,实现节能优化,所开展的气流组织相关研究已成为民用建筑通风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系统总结了剧院现有的气流组织设计方法,包括大空间整体保障的顶棚式上送下回、喷口式上送下回、置换通风,以及观众区域局部优先保障的座椅送风等形式,重点归纳了近年来对座椅送风在能耗、热舒适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情况,并提出观众个体独立保障的通风新模式。最后分析了影剧院室内气流组织研究在未来应关注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5.
送风末端对地板送风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办公空间内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以及地板送风系统在办公空间内应用的优势。针对推广地板送风系统的不同思路,分析了不同送风末端形式与性能对地板送风系统性能的影响,认为大旋流送风末端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送风系统是空调室外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送风系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机的性能和噪音水平。对于室外机,风机是主要噪音源,也是室外机进行换热的驱动源。讨论在设计空调室外机时,对于整个送风系统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如何设计才能保证其低的噪音水平和高的换热性能,并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和试验结果对比,给出了优化的方向和方法。另外为了使空调送风系统能更好的工作,对于产品的安装和使用也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7.
关于低温送风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低温送风系统的特点,通过与常规空调系统作比较详细说明了其在房间送风状态、制冷设备、末端产品、气流组织以及控制方面的特殊设计要求,并得出结论,低温送风系统具有非常广阔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随着IT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设备密度越来越大,发热量越来越高,造成机房环境温度过高,对IT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空调送风系统的设计对制冷效率及散热效果影响很大。文中通过对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存在的多种送风方式、气流组织方式、设备布置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送风系统设计方案,为数据中心空调送风系统的设计提供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温差环境下空调送风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电子技术》2017,(20):150-152
针对传统的空调送风系统在大温差环境下不能很好地进行送风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温差环境下空调送风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对机器露点机组进行有效的优化,改变了传统露点机组对湿度以及温度的敏感程度,把内耗的温度差降到了最低,对焓湿和室内送风量从新进行设定,针对大温差环境利用敏感芯片进行了有效的控制计算,方便针对不同环境的温差进行自我重新设定。对风机和风道温升系统进行了优化,保证在大温差环境下的调节能力,同时保持较低的耗电功率。为了验证设计的大温差环境下空调送风系统优化方案的有效性,设计了对比仿真试验,实验数据表明,设计的优化方案能够进行有效的对大温差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上海某卫星地面站工程实例,介绍了大型计算机通信机房恒温恒湿空调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对大型计算机通信机房空调末端配置,“免费冷源”利用,应急供电时的空调方式及空调下送风空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盐雾侵入,海上升压站通常设置正压送风系统以维持房间正压,但正压送风的计算却存在规范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以紧凑型海上升压站为例,运用缝隙法、压差法、换气次数法以及排除余热法探讨正压送风系统送风量计算,并对余压阀的设计选型进行了分析,四种计算结果表明,压差法的计算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主要根据室内热湿负荷大小和一般送风设计参数的规定,通过改变空调的送风参数,模拟并分析深埋地下工程空调房间的热环境特点。对模型房间同一垂直截面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和湿度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垂直温差都不超过1℃,不会对热舒适产生明显的影响,湿度设计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其固态发射机的热设计。针对集中热源和高功率密度功放组件的散热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完成了板级、系统级的热设计分析计算,并进行了原型试验研究,实现了强迫空调通风冷却系统的等量送风,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通信机房具有发热量大且发热不均匀的特点,需空调全天候不间断为其提供冷量,通信机房空调使用存在较大的节能空间。为了解决上送风机房气流组织差,容易产生“热点”的问题,通过介绍精确送风技术,简要分析了使用精确送风改造工程对通信机房设备寿命、安全运行和能耗降低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一个改造工程实例阐明了精确送风技术在通信机房的改造上达到的节能效果,说明了精确送风技术的可行性与节能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近几年高大空间洁净室的施工实践,研究了高大空间洁净室金属夹芯墙板的结构加固做法,对施工中已经出现的、以后可能还会遇到的各种实际情况用剖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每种做法进行详细描述,对每种做法的适用范围、材料选型、注意事项等进行概括。同行可在以后的项目实践中,对相关结构加固做法进行借鉴、参考或者直接引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央空调快速普及,其能耗问题日益凸显,所以对它的变频控制设计与节能研究意义重大.介绍了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变频节能的原理,从主机制冷系统、水循环系统、送风系统三个方面进行了变频控制设计,给出了一个冷却水循环系统变频控制设计实例,并进行了节能分析.指出了中央空调采用变频调控制具有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主要通过CFD模拟计算,分析送风温度、背景温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得出个体空调系统设计的参考参数。通过对温度场和室内PMV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当背景温度为28口C送风温度为23℃时,具有良好的热舒适性。背景温度对个体空调系统热舒适性影响较大。个体空调系统送风设计参数建议:背景温度上限为30℃,高于28℃的背景温度时,采用最低21℃的送风温度,低于28℃的背景温度下,送风温度应介于21℃与等温送风之间。  相似文献   

18.
对采用不同送风方式的两个通信机房进行测试,对比分析了两种送风方式的优劣,分析两机房中能耗评价指标值不同的原因,对旧机房的改建和新建机房内空调系统的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大剧院空调负荷特点、冷热源设计、主要功能房间的通风、空调设计及其控制策略。剧院观众厅、舞台等高大空间选择合适的气流组织形式并合理设置排风,能有效节约能源。剧院观众厅、音乐厅、化妆间等房间,应控制风管、风口的风速,做好消声隔音减震的措施,满足声学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信机房节能热管理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通信机房专用空调选型、空调室内机布置和空调的送风方式分类,并通过2个实例阐述了不同送风方式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通信机房空调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