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对精子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对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去透明带地鼠卵穿透试为检测方法,以精子穿卵率及受精卵外精子附着数为指标,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在腹腔镜直视下收集腹腔液,将正常人精子按1:1的比例稀释,观察腹腔液对精子穿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空卵透明带作贮存载体冷冻保存少量人类精子。方法:将人或金黄地鼠卵内的细胞成份全部除去,制备成空卵透明带,分别显微注入人睾丸精子、附睾精子和射出精子后冷冻保存,并与正常供精者射出精子作对照。结果:解冻后卵透明带在溶液中容易识别寻找,卵透明带内的精子易于观察。附睾精子组(n=11)与供精者射出精子组(n=7)的冷冻精子活动率和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睾丸精子组(n=7)这两项参数值均显著低于附睾精子和射出精子组(P<0.01)。含6%、7.5%和9%不同甘油浓度的冷冻保护剂,对冷冻精子活动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冻贮于人和金黄地鼠空卵透明带内的精子,两者的冷冻精子活动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空卵透明带是冻贮少量人类精子的合适载体。  相似文献   

3.
大鼠和小鼠卵细胞膜凝集素受体分布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和小鼠卵细胞膜凝集素受体分布的电镜观察岳焕勋,孟珊珊,吴珂(四川生殖卫生学院,成都,610041)精子和卵细胞膜融合是受精过程中的一个步骤.精子-卵细胞膜的融合并无严格的种族特异性.但是实验观察表明:某些哺乳类动物的精子在穿入卵时,却对穿入卵的部...  相似文献   

4.
在男性生殖系统中已发现有多处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RAS被认为可能在男性生殖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RAS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血管紧张素Ⅱ对某些精子功能,主要包括精子活动力、精子顶体反应和精-卵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影响作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5.
兔抗猪卵透明带抗体对体外精-卵结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猪卵透明带免疫家兔后制备兔抗猪卵透明带抗血清,通过体外实验方法观察兔抗猪卵透明带抗体对猪和家兔精-卵结合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抗血清处理的同种猪卵表面形成明显免疫沉淀环(间接荧光测定1:2000呈强阳性),并对猪的精-卵结合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抗血清浓度增高,精子结合数明显下降。但在兔卵未见免疫沉淀环形成和精-卵结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精子质量和数量对体外受精率,卵裂率和卵裂胚胎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观察精子质量和数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卵细胞受精、卵裂和卵裂胚胎的影响。方法观察常规IVF-ET92个周期的精液和授精精子的密度和活动力与孕卵细胞分裂的关系。结果对481个成熟卵及273个未成熟卵的观察表明,快速直线运动(a级)精子和快速非直线或慢速直线运动(b级)精子的密度下降,使成熟卵和未成熟卵的细胞受精率和受精卵的卵裂率明显下降;a级和b级精子的密度增高,可明显降低形态不良卵裂胚胎的比率。结论精子的密度和活动力对体外受精过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人精子甘露糖受体的表达与精卵融合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玉珍  江一平 《生殖与避孕》2005,25(11):671-674
目的:研究人精子甘露糖受体(MR)的表达与精卵融合的关系。方法:正常人活精子获能培养后与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行精子穿透试验(SPA)监测精卵相互作用,同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偶联的甘露糖化牛血清白蛋白(FITC-DMA)检测精子甘露糖受体的表达并分析SPA各项指标与精子甘露糖受体表达的关系。结果:SPA指标中穿透指数、结合指数均与精子MR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人精子MR与精-卵膜融合密切相关,可能起某种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早已证实在一些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受精过程中,其卵外周的胶状物含有一种由14个氨基酸片断组成的卵肽,对同种精子发生吸引作用,使精子趋向卵子而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精子趋化现象(Chemotoctic phenomenon)或趋化性(Chemotaxis).哺乳动物和人类受精之前的精-卵是否也存在趋化现象?近3~4年来,受精生物学领域对此颇感兴趣.本研究中使用自制的趋化模型,观察小鼠精子是否发生向着卵子的趋化性运动.  相似文献   

9.
<正> 脊椎动物卵母细胞外的卵透明带(ZP)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在精卵识别、粘附、结合及穿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表面的糖萼,是精卵识别的重要成份,且含有将精子特异吸附到卵子表面的精子受体。它是诱发精子顶体反应导致精子穿透的诱导物;也是在精卵结合后,由于精子受体蛋白变性,从而阻止多精子受精的屏障。因此,ZP的形态结构、生化特  相似文献   

10.
精子活动力对卯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子活动力与ICSI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01.12—2005.04在本中心完成ICSI治疗的139个周期进行分析。根据卵母细胞形态特征对928个MⅡ期卵进行分级(Ⅰ级、Ⅱ级和Ⅲ级),并分别用可获得的精子行显微穿刺。结果:用A级、B级和C级精子穿刺各级别的MⅡ期卵母细胞后,受精率在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D级精子行ICSI(P〈0.05)。用A、B、C或D级精子行穿刺后一旦使卵受精,卵裂率无明显差异。卵母细胞为Ⅰ级或Ⅱ级时。用A级,B级和C级精子穿刺后,优质胚胎率在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D级精子行ICSI;卵母细胞为Ⅲ时.用A、B级精子行ICSI后,优质胚胎率高于C、D级精子行ICSI(P〈0.05)。结论:精子活动力不影响ICSI后卵裂率;不活动精子行ICSI后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总体上较活动精子低。卵母细胞质量较差时,活动精子的活动力等级对优质率胚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四种溶脲脲原体对精子穿卵试验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徐晨  石其贤 《生殖与避孕》1994,14(5):364-368
分别用血清型4、9、10、12四种溶脲脲原体按20 ̄40颜色变化单位(CCU)/精子的浓度与正常生育男性精子一同孵育。结果发现,部分感染的精子尾部有绒毛状附着物;血清型4、12溶脲脲原体与精子共同孵育后,精子活率及活力明显下降,血清型9、10溶脲脲原体对精子活率及活力无明显影响。血清型4、9、10、12溶脲脲原体均使精子穿卵值(SPA)明显降低(分别为6.50%、10.45%、9.60%和6.40%),对照组为49.33%。提示溶脲脲原体不仅可能影响精子的活率与活力,而且可影响精卵相互作用乃至融合过程,溶脲脲原体的致病作用与其血清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时注射完整顶体的人精子对卵及胚胎发育的潜在危害。方法:①分别注射1、3、5个顶体完整的人精子于金黄地鼠卵中,同时注射数量相等的无顶体精子作为对照组,观察卵母细胞活化、受精及后期发育情况。②将6 ̄9个顶体完整的人精子注入废弃的人卵母细胞中,观察卵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①将顶体完整的人精子注入金黄地鼠卵中时,随着注入精子数量的增加,卵发育的异常率显著增加,而注射无顶体精子组,无论注射精子数量为多少,均无异常发生。②将6 ̄9个完整顶体的人精子注入人卵母细胞中时,未观察到发育异常的卵。此外,注射多个精子于金黄地鼠卵中时,多原核(PN)形成率顶体完整组明显低于无顶体组(P<0.01)。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注射完整顶体人精子所含顶体酶对胚胎发育存在一定的危害性,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ICSI时,注射无顶体精子似乎更合理,或许能增加该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哺乳类动物受精时,直线前进的精子经过在雌性动物生殖道中自发的获能过程后,成为具有受精能力的成熟精子。运行至输卵管壶腹部的获能精子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相遇后开始受精过程。哺乳类的受精,除了精子与卵母细胞外基质层(卵丘细胞层和透明带)、精子与卵母细胞质膜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外,还包括精子的顶体反应、卵母细胞的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锁反应等生理生化过程。 经过上述分子事件后,精子进入卵母细胞胞质中,完成受精过程(图1)。本文将详细探讨哺乳类受精的初步机理。 需要指出的是,受精前,卵母细胞停留在减数分裂Ⅱ中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在雄性促生育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测精子在毛细管内聚集数量的变化来测试小鼠精子体外对uPA和卵细胞的趋化性,以及将卵细胞分别经uPA、uPA抑制剂(PAI-1)以及抗-uPAR抗体预处理后,检测其趋化诱导精子的能力,来反应uPA在精-卵接触前通讯中的作用。其次观察精子经uPA预处理后其受精能力的变化。结果:精子在递减uPA浓度梯度中的聚集数量明显低于等浓度内的(P<0.05);经uPA预处理的卵细胞其聚集精子的能力显著强于未经处理的卵细胞(P<0.05),而用PAI-1预处理卵细胞后,卵细胞聚集精子的能力显著下降(P<0.05);用抗-uPAR抗体预处理卵细胞并不影响卵细胞对精子的聚集作用;uPA处理后的精子与卵细胞共孵育后其受精卵数目多于未经处理的(P<0.05)。结论:精子在体外对uPA和卵细胞均有趋化性;uPA能增加卵细胞对精子的趋化作用,增进精-卵接触前通讯,促进受精。本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uPA促男性生育的机制,并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精子活动力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子活动力与ICSI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01.12-2005.04在本中心完成ICSI治疗的139个周期进行分析。根据卵母细胞形态特征对928个MⅡ期卵进行分级(Ⅰ级、Ⅱ级和Ⅲ级),并分别用可获得的精子行显微穿刺。结果:用A级、B级和C级精子穿刺各级别的MⅡ期卵母细胞后,受精率在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D级精子行ICSI(P<0.05)。用A、B、C或D级精子行穿刺后一旦使卵受精,卵裂率无明显差异。卵母细胞为Ⅰ级或Ⅱ级时,用A级、B级和C级精子穿刺后,优质胚胎率在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D级精子行ICSI;卵母细胞为Ⅲ级时,用A、B级精子行ICSI后,优质胚胎率高于C、D级精子行ICSI(P<0.05)。结论:精子活动力不影响ICSI后卵裂率;不活动精子行ICSI后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总体上较活动精子低。卵母细胞质量较差时,活动精子的活动力等级对优质率胚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不孕不育领域。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胚胎污染的问题,据报道,发生率为0.51%[1]。本文系精液来源污染,经及时处理,妊娠获得成功。现将我们的点滴经验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报告例1患者34岁,因继发不孕7年,双侧输卵管不通,于2001年7月2日在我中心行IVF,取卵4个,精液计数66×106/ml,活率60%,精子活力:a30%,b25%,(根据WHO分级标准:正常精液的精子活力a+b≥50%或a≥25%,a和b级精子为最具受精能力的精子),WBC:0~1个/HP。上游法处理精液,6小时后以10万~20万/卵授精。精…  相似文献   

17.
为测定卵泡液中雌二醇(E_2)、孕酮(P)、睾酮的浓度和E_2、P、E_2/睾酮的比值与卵形态、受精率和胚胎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McMaster大学IVF中心收治的因IVF受精率低(<20%)或前向运动精子<5×10~5而接受单精子胞浆内注射技术(ICSI)的82例患者,年龄24~40岁,卵巢刺激采用长方案。MII期卵子根据第一极体状态和卵周隙大小分四级,有正常第一极体和卵周隙为4级,质量最高;第一极体退化  相似文献   

18.
<正> 利血平是一具有肾上腺素能活性的药物,用作肾上腺素能拮抗物。在评价该化合物是否干扰人的受精过程,作为一个有希望的杀精子避孕药时,作者对各种浓度的利血平(2×10~(-6),2×10~(-7),2×10~(-8),2×10~(-9),以及2×10~(-10)M)对人精子体外受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作者从有生育力的男子采集精子,用BWW培养基洗涤,再和不同浓度的利血平一起培育5小时,然后进行金黄田鼠去透明带卵的穿透试验。6小时后记录精子穿透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各种浓度的利血平均有明显的抑制受精作用。对照组的金黄田鼠去透明带卵的穿透率为  相似文献   

19.
精子显微授精技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嵘  卢惠霖 《生殖与避孕》1995,15(2):104-108
本文用透明带下精子显微注射法(SUZI)及胞质内精子显微注射法(ICSI)进行小鼠显微授精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其中SUZI法的受精率达29.2%,卵裂率为42.8%,移植后出生了两只健康仔鼠。小鼠卵对ICSI法操作耐受差,用ICSI法注射后移植卵未有仔鼠出生。本研究建立了透明带下精子显微注射授精的动物模型,为精子显微注射法应用于临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Cohen首次将精子冻存于人、小鼠、仓鼠空透明带内 ,经复苏后 ,回收率可达 4 4 %~ 94 % ,复苏后精子对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ntracytoplasmicspermin jection ,ICSI)后 ,可获正常双原核卵[1] 。本研究利用人受精前未成熟卵、ICSI后受精异常卵及发育停滞胚胎的透明带 ,以保存睾丸精子及取精困难的少弱精症患者的精子 ,同时比较了不同来源精子的冻融耐受性。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精子取自接受ICSI治疗的男性不育患者 ,因女方原因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 ET)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