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车轮梅茎段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车轮梅 (Rhaphiolepis indica L.)茎段为外植体。探讨基本培养基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蔗糖浓度和AgNO3等因素对茎段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2.0 mg·L-1 +NAA 0.5 mg·L-1 + AgNO3 1.0 mg·L-1+蔗糖40 g·L-1培养基最适合不定芽的分化和增殖,不定芽分化率达90%以上,平均每外植体分化不定芽数达5.38个。不定芽可在1/2MS培养基中有效伸长,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1.0 mg·L-1,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同源四倍体青花菜离体再生及其倍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丽丽  张蜀宁  张红梅  侯喜林 《园艺学报》2008,35(10):1517-1520
以同源四倍体青花菜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其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10 d苗龄外植体在MS + 0.05 mg·L-1 NAA + 3.0 mg·L-1 6-BA+0.8% 琼脂 + 3% 蔗糖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再生频率最高为63.3%;继代培养(MS + 0.04 mg·L-1 NAA + 4.0 mg·L-1 6-BA + 0.8% 琼脂 + 3% 蔗糖)增殖系数为6,诱导(1/2MS + 0.1 mg·L-1 NAA + 0.7% 琼脂 + 3% 蔗糖)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90%。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及染色体计数鉴定结果表明,再生植株的DNA相对含量为二倍体的2 倍,染色体数为2n=4x=36。  相似文献   

3.
光叶子花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光叶子花(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 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以MS +BA 3.0 mg·L -1 + 2,4-D 0.2 mg·L-1 +NAA 0.1 mg·L-1培养基最好, 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分别达78.2%和25.6%。不定芽的产生有两种类型: 直接从茎段基部诱导产生不定芽和茎段基部形成大块愈伤组织后再从愈伤组织上分化出不定芽。丛生苗诱导以MS +BA 2.0 mg·L-1 +NAA 0.1 mg·L-1为培养基, 增殖倍数可达5.4, 当培养基中BA 3.0 mg·L-1和2,4-D 0.5~1.0 mg·L-1时再生植株会出现叶片变异现象。MS+ BA 0.2 mg·L-1 + GA3 0.5 mg·L-1 +NAA 0.1 mg·L-1培养基对有效苗培养具有较好的效果; 生根诱导以MS +NAA 3.0 mg·L-1培养基诱导率最高, 为88.3%。  相似文献   

4.
以球茎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ulorapa DC.) 5 d苗龄的无菌苗带柄子叶和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对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TDZ同NAA配合诱导再生的效果好于6-BA同NAA的组合;带柄子叶再生效果好于胚轴.最佳再生培养基为添加3.5 mg/L TDZ+0.5 mg/L NAA的含5.0 mg/L AgNO3的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辣椒离体植株再生及其变异的SS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个不同基因型辣椒(Capsicum annuum L.)的子叶、下胚轴、去除生长点并带下胚轴和各切去一半的两片子叶、去除生长点并带下胚轴和半片子叶为外植体,分别培养在附加不同激素和 AgNO3 的MB5和MS培养基上,研究不同基因型、外植体、激素配比和AgNO3等对外植体不定芽诱导和芽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以MB5+2.0 mg·L-1 TDZ+1.0 mg·L-1 IAA+4 mg·L-1 AgNO3培养基最佳,诱导率最高可达100 %。而芽伸长的最佳培养基为MB5+3.0 mg·L-1 6-BA+0.5 mg·L-1 IAA+5.0 mg·L-1 AgNO3+2.0 mg·L-1 GA3,最高伸长率可达87.5 %。生根培养基为MS+0.2 mg·L-1 IAA+0.1 mg·L-1 NAA,生根率均达100 %。不同的外植体类型具有不同的不定芽诱导和芽伸长的能力,以去除生长点并带下胚轴和各切除一半的两片子叶作外植体时的诱导效果最好。用50对SSR引物检测再生植株,其中86株伏地尖的再生植株和对照植株间均没有扩增出差异条带,而茄门再生植株的SSR检测结果有12对引物表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试管快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长增  陆璐  陈佰鸿 《园艺学报》2003,30(5):609-611
 对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试管快繁研究结果表明: 初代培养基以MS + 6-BA 0.6 mg·L-1 +NAA 1.0 mg·L-1 + 2 ,4-D 0.1 mg·L-1为最佳处理, 接种60 d 后, 外植体上刺座下的潜伏芽萌发率可达67 %。继代增殖培养适宜培养基为MS + 6-BA 0.1 mg·L-1 + NAA 1.0 mg·L-1 + 2 ,4-D 0.2 mg·L-1 或MS + 6-BA 0.1mg·L-1 + NAA 0.5 mg·L-1 , 平均每50 d 继代增殖培养1 次, 增殖倍数可达5~6 , 且新生的小子茎生长旺盛。在培养过程中, 虽然部分外植体切口处发生大团绿色至黄绿色小颗粒状愈伤组织, 然而均没有分化不定芽。在生根培养基MS + IAA 0.1 mg·L-1 或MS + IBA 0.1 mg·L-1 上, 2~3 cm 高的小子茎培养10 d 左右发根,形成完整植株。当试管苗高达5 cm时移入砂床, 成活率高达99 %, 经约60 d , 试管苗发出第一批掌片。  相似文献   

7.
二倍体马铃薯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倍体马铃薯抗青枯病基因型ED13、CE171和感青枯病基因型ED25的茎段为外植体,在优化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的基础上,对不同基因型的组培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具有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要求。固体-液体培养基双层看护培养对于二倍体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是有效的,尤以固体培养基中NAA 2.0 mg · L-1 : 6-BA 2.0 mg · L-1的配比为佳。对于ED13而言,液体培养基中以2,4-D 2.5 mg · L-1 : KT 0.5 mg · L-1的配比为佳,相比之下CE171则以2,4-D 1.5 mg · L-1 : KT 1.0 mg · L-1为最好,二者的愈伤诱导率均达100%;对于基因型ED25,只有在NAA 2.0 mg · L-1 : 6-BA 1.0 mg · L-1和2,4-D 1.5 mg · L-1 : KT 1.0 mg · L-1时才能形成较好的愈伤。ZT在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单独使用ZT浓度为1.0 mg · L-1时,ED13和CE171的芽分化率均达95%以上;而ED25则只有在ZT和6-BA配合使用,配比为ZT 0.5 mg · L-1 : 6-BA 2.5 mg · L-1时才可获得较高的芽分化率。  相似文献   

8.
葡萄器官离体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森田尼无核’为试材,研究了生长调节物质、外植体类型、抑菌素等主要因素对葡萄离体不定芽再生和转化效率的影响,建立和优化了葡萄的再生和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相对于BA和KT,细胞分裂素TDZ无论单独使用还是与生长素配合使用均可使葡萄不定芽再生频率达到最高;在MS + TDZ 2.0 mg·L-1 、MS + TDZ 4.0 mg·L-1 或MS + TDZ 4.0 mg·L-1 + IAA0.1 mg·L-1培养基上均可以较好地诱导森田尼无核葡萄再生不定芽,再生频率分别为37.4%,40.2%和50.0%;叶盘、茎段和叶柄都可以诱导再生不定芽,在同一种培养上再生频率有差异,但差异不大;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葡萄时,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浓度为20 mg·L-1;抑菌抗生素使用头胞霉素适宜浓度为400 mg·L-1,而使用羧苄青霉素时以300 mg·L-1最佳;获得转化芽45个,部分株系用PCR和Southern 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在葡萄基因组DNA上。  相似文献   

9.
邢桂梅  毕晓颖  雷家军 《园艺学报》2007,34(6):1563-1568
以君子兰品种‘油匠’的花瓣、花丝、胚珠等花器官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采用0.1%升汞消毒10 min,花器官外植体污染率较低,仅为9.9%;不同花器官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能力不同,花瓣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最高,分别达到15.6%和57.1%;花瓣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的能力与花蕾大小、植物生长调节剂及蔗糖浓度等因素有关,最适培养基为MS+2,4-D 2.0 mg·L-1+BA 1.0 mg·L-1+NAA 0.5 mg·L-1+蔗糖3.0%,适宜的花蕾长度为0.6~1.0 cm。蔗糖浓度为3%时,花器官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分化成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草本威灵仙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洪波  贾桂霞  丁琼 《园艺学报》2004,31(3):400-402
 用种子切段作外植体,建立了草本威灵仙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草本威灵仙种子切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 mg·L-1 +NAA 0.3 mg·L-1,诱导率达86.7%;附加6-BA 2 mg·L-1+NAA 0.2 mg·L -1的Ms培养基有利于芽的分化和增殖,培养60 d左右,每个外植体分化形成的再生小植株数达到12~18个;在1/2 MS+IBA 0.5 mg·L-1 的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移植时喷施营养液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山杜英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带芽茎段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筛选出最佳培养基:(1)启动培养:Ms+BA 1.0~2.0 mg·L-1 (单位下同)+NAA 0.05+蔗糖3%;(2)愈伤组织发生型丛生苗增殖培养:MS+BA 1.0+NAA 0.5+蔗糖3%;腋芽发生型丛生苗增殖培养:MS+BA2.0+IBA 0.1+蔗糖3%;(3)有效苗诱导培养:MS+BA 0.5+IBA 0.1+GA 1.0+蔗糖3%;(4)生根培养:1/2 MS+IBA 3.0+蔗糖2%。用透气膜封FI比用聚乙烯菌膜生根率明显提高,生根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培养条件对‘丰香’草莓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草莓品种‘丰香’离体叶片为外植体, 探讨了基本培养基、不同细胞分裂素、暗培养、硝酸银浓度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本培养基中以MS 最为适合,WPM、QL 、AS 培养基均不利于不定芽的再生, 而TDZ 的诱导效果好于BA。以MS 基本培养基附加TDZ2.0 mg·L - 1和IBA 0.8 mg·L -1可以使‘丰香’叶片不定芽的再生率高达72.33 % , 平均每叶再生芽5.59个。暗培养14 d 可以将‘丰香’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提高到90.09 %。硝酸银对于提高‘丰香’叶片的不定芽再生没有明显效果, 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细胞分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连香树离体快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香树为我国珍稀濒危树种,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本文研究了3年生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 et Zucc. ) 带芽茎段的离体培养。筛选出最佳培养基: (1) 腋芽诱导培养基: MS +NAA 0.01 mg·L - 1 ; (2) 丛生芽诱导培养基: MS +BA 1.0 mg·L - 1 ; (3) 丛生芽增殖培养基:MS +BA 2.0 mg·L - 1 + 2,4-D 0.01 mg·L - 1 ; (4) 生根培养基: 1 /2MS + IBA 1.0 mg·L - 1。  相似文献   

14.
云南野生早花象牙参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云南野生的早花象牙参叶片为外植体, 探讨了叶片的不同部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暗培养、水解酪蛋白和椰子汁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片基部, 暗培养, 水解酪蛋白和椰子汁均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暗培养促进了不定芽的再生。适宜早花象牙参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诱导培养基为MS + 6-BA 1.5 mg·L - 1 +NAA 0.1 mg·L - 1 +水解酪蛋白800 mg·L - 1 +椰子汁50 mL ·L - 1 , 再生培养基为MS + 6-BA 1.5 mg·L - 1 +NAA 0.1 mg·L - 1 , 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0.6 mg·L - 1 + NAA 0.1 mg·L - 1 , 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 0.8 mg·L - 1。  相似文献   

15.
桂花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宋会访  葛红  周媛  王彩云 《园艺学报》2005,32(4):738-742
 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 ) 胚和新梢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筛选出最适培养基——— (1) 胚萌发: MS +BA 1.00 mg·L - 1 +蔗糖3%; ( 2) 新梢茎段启动培养: LMc +KT 8.00 mg·L - 1+NAA 0.10 mg·L - 1 +蔗糖3%; ( 3) 继代增殖培养: LMc + TDZ 0.50 mg·L - 1 +NAA0.10 mg·L - 1 +蔗糖3%; (4) 生根培养: 1/2MS +NAA 2.00 mg·L - 1 +蔗糖3%。采用腐殖质土为栽培基质, 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