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青海省电力公司已开展微气象、视频、覆冰等多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部分监测数据整合在750 kV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平台进行统一监测管理,部分视频监测数据只能通过外网平台进行监测,导致监测数据信息无法全部在整个公司系统内共享,未能充分发挥线路监测的作用。文章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主站系统设计的要求,提出将各类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整合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
《变压器》2001,38(6):10
由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西北电网750kV变电关键技术研究可行性报告》经专家论证已获得通过,并同意立项。750kV超高压输电系统将是我国继330、500kV输电电压以后的最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系统。将首先建设青海经甘肃、宁夏至陕西的750kV输电线路,然后建设兰州至关中,关中至榆林750kV输电线路,最终形成西北地区的750kV环状输电网络。该输电系统的建设必将极大地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工程。  相似文献   

3.
2014年8月30日,750kV库车-巴州输变电工程顺利完成系统调试,转入试运行。这是新疆南疆四地州建成投运的首条750kV输变电工程,将有效提升南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750kV库车-巴州输变电工程是新疆750kV骨干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对提升新疆电网的输送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提高向南疆四地州输电能力有重要意义。该工程新建750kV变电站1座,扩建750kV变电站1座,新建750kV输电线路287km,工程总投资14.5亿元。  相似文献   

4.
针对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上发生的次档距振荡现象,在750kV输电线路上应用次档距振荡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次档距振荡并分析其振动规律,提出了导线间隔棒优化布置方案并加以实施。应用结果表明:次档距振荡监测系统及间隔棒优化布置方案解决了导线次档距振荡问题,有效提高了750kV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5.
陕西电网750 kV输变电工程进入全面建设和发展阶段,为确保穿越山区的750 kV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运用国际通用的电磁暂态计算软件(ATP-EMTP),对750 kV线路雷击跳闸进行仿真计算.经过分析计算,给出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并依此提出了降低穿越山区的750 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穿越山区的750kV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陕西电网750kV输变电工程进入全面建设和发展阶段,为确保穿越山区的750kV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运用国际通用的电磁暂态计算软件(ATP—EMTP),对750kV线路雷击跳闸进行仿真计算。经过分析计算,给出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并依此提出了降低穿越山区的75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750 kV输电线路是西北地区骨干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其安全运行对电网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根据雷电定位系统监测信息,结合线路所处高海拔地区的特点,对750 kV拉宁线跳闸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雷整治措施,可为高海拔地区750 kV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750kV输电线路是西北地区骨干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其安全运行对电网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根据雷电定位系统监测信息,结合线路所处高海拔地区的特点,对750kV拉宁线跳闸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雷整治措施,可为高海拔地区750kV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依靠新通信、新供电、电磁防护、数据采集、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消除传统监测系统中的技术缺陷。并结合青海电网750kV输电线路实际应用环境特点,重点解决项目应用中通信、塔上供电、电磁防护等难题,实现实时高清晰度监控图像以及监测数据(如微气象、导线温度、泄露电流等)的采集、显示、分析、管理等功能,为电网安全生产提供支持,为智能电网、物联网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积极拓展输电线路信息采集量,提高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智能分析及灾害预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晕放电及其静电感应对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晓桦 《电气时代》1996,(10):16-16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为了传输巨大的电能需要逐步建立起330、500kV乃至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我们将电压等级在330~750kV范围内的输电线路称为超高压输电线路,大于750kV的线路称之为特高压输电线路。我国在60年代为了使刘家峡水电厂的电力送入西北电网,首先采用了330kV的输电线路,从而揭开了我国超高压输电史的一页。80年代以来,自第一条500kV平(平顶山)武(武汉)工程首先在华  相似文献   

11.
750 kV输电线路主要是跨区联网超高压输电线路,测试750 kV线路参数时,除了测试常规的序参数之外,还需测试750 kV线路的相参数,作为分析暂态过电压和系统建模等相关科研工作的重要数据。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系统室承担了750 kV宁月Ⅰ、Ⅱ回输电线路参数测试工作,并且首次对750 kV输电线路相参数进行了测试。文章通过750 kV宁月Ⅰ、Ⅱ回线路参数测试方法的介绍及测试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正确的750 kV输电线路相参数测试方法和实测数据,作为今后750 kV输电线路相参数测试工作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设计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是我国第1个750kV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并且具有高海拔、重污秽、多风沙的环境特点,工程设计难度大。重点介绍了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的主要设计特点:750kV线路工程采用地质遥感技术和海拉瓦选线技术优化路径方案,采用了六分裂导线、扩径导线、大吨位绝缘子、刚性跳线和高强钢杆塔等先进技术;750kV变电工程中合理确定空气间隙,选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简化GIS设备,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和设备状态在线检测装置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钢管格构式变电构架结构新颖。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是我国自主设计完成的,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赵莉  吴承玮 《电力建设》2008,29(3):44-46
750 kV 输变电示范工程于2005 年9 月26 日顺利投入运行。变压器采用油在线监测装置进行绝缘监测。中分3000 型变压器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在官亭变电站750 kV 主变压器上的应用过程中, 监测数据与离线监测数据一致, 证明了油在线监测技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75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研究了75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问题,并针对750kV电网和保护在短路、各种工况下的特点,提出并采取了具体的方法和对策,包括750kV变压器保护技术、线路保护装置技术和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等,使750kV的监控、保护功能配置、技术性能和技术指标均满足《西北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技术协议的要求。兰州东750kV示范工程投入运行,可为国家电网公司百万伏电压等级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青海750kV电网的建成投运,青海将出现750/330kV电磁环网。研究了青海750kV网架初步形成后,750/330kV电磁环网运行方式对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影响。静态安全分析和稳定计算结果表明,在未形成坚强的750kV网架结构前,合环运行比解环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甘青电网输送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介绍特高压±800 kV复奉线直流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的基本原理,结合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在湖州电力局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心的应用现状,就进一步深化特高压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宁750kV变电站是目前同等电压等级海拔最高的变电站,全站按照无人值班模式设计,是典型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NS2000(UNIX平台)系统。文章结合青海电网内已运行的高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特点,通过对西宁75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特点的分析,提出了该系统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研究了超高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结构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扩径导线展放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生伟 《青海电力》2009,28(2):11-13
青海送变电公司承担着750kV玛纳斯—乌鲁木齐北输电线路工程的Ⅱ标段,在施工中采用了扩径导线展放施工工艺。文章着重介绍一般普通钢芯铝绞线与扩径导线的不同之处,以及该新型导线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通过其在该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扩经导线在今后的超高压线路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