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蒲超  陈永忠  邹德平  朱再志  许志忠 《四川医学》2011,32(11):1713-1714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口服降压药的基础上使用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30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iPTH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疗效分析:有25例患者血压达标(〈140/90mmHg),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其余4例效果不佳。结论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HPD)治疗肾性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9例维持性血透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采用F60聚矾膜滤过器代替普通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12个月.结果 高通量透析(HPD)治疗肾性顽固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结论 在基层医院无条件行血液透析滤过的肾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选择高通量透析.  相似文献   

3.
赵进  邱川红  蔡伟 《西部医学》2011,23(2):296-297
目的探讨三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39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3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D+HP)组13例,常规血液透析每周1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次;高通量透析(HPD)组13例,每周常规血液透析1次,2次HDF治疗;常规血液透析(HD)组13例,每周3次HD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HD+HP组和HPD组治疗后血压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05)。HD组治疗后血压下降不明显,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和高通量透析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董雄军 《安徽医学》2015,36(6):733-734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 HP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钙磷代谢影响。方法3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试验组采用HPD,对照组采用低通量方式透析( LPD)。观察不同透析方式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钙、血磷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iPTH)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血钙、血磷、iPTH均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患者血钙水平升高,血磷、iPTH水平较治疗前水平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PD可以显著提高MHD患者血钙水平,降低血磷、iPTH水平,能显著改善患者钙磷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5.
《右江医学》2017,(3):312-315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组合的高通量透析模式对慢性肾脏病5期(CKD5)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0例CKD5维持性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三组,第1组:单纯高通量透析(HPD)组10例,每周单纯行高通量透析3次;第2组:高通量透析+血液灌流(HPD+HP)组10例,每周高通量透析2次,高通量透析+血液灌流1次;第3组: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HPD+HDF)组10例,每周高通量透析2次,血液透析滤过1次。开始入组前各组病人均行为期8周低通量血液透析,每周3次(洗脱期),治疗12周后再对比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每一位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浓度。结果 HPD组、HPD+HP组及HPD+HDF组三个组治疗12周后血压、血i PTH、血β_2-MG浓度都出现大幅度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高通量透析、高通量透析+血液灌流及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滤过三种治疗手段对慢性肾脏病5期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都有很好的帮助,降压作用明显,并能对体内蓄积过多的血i PTH、血β_2-MG有很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permeable hemodialysis,HP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高通量透析组(HPD组)和普通透析组(LPD组)各30例.HPD组采用费森尤斯公司FX60高通量透析器,LPD组采用费森尤斯公司F7透析器.两组患者每周透析时间均为12 h.治疗时间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及钙磷乘积、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l thickness,IMT).结果 治疗6个月后,LPD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三酰甘油、钙磷乘积和PTH指标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D组相比,HPD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三酰甘油水平和IMT值低于LPD组(P<0.05),颈总动脉IMT低于LDP组(P<0.05),但两组患者钙磷乘积和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模式可以延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其对血压和血脂的影响可能是其中机制.  相似文献   

7.
赵茜芸  郝丽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01+1562
目的探讨透析液钠离子浓度的改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40mmol/L(透析模式A)和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5 mmol/L(透析模式B)的透析模式各透析3个月,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患者前3个月和后3个月血压的变化。结果通过6个月的观察发现,透析模式B的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血压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37、18.139,P<0.01);透析模式A的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8、0.264,P>0.05)。结论透析模式B的血压控制显著优于透析模式A,降低透析液钠离子的浓度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分为标准组和可调钠组,每组38例,分别给予标准钠透析和可调钠透析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清钠浓度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在行可调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显著改善(P<0.05);而接受标准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变化与透析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透析方式组患者心率和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可调钠透析具有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作用,对患者心率和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丁洋  王喆  李放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62-63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8例随机分成2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F)和血液透析组(HD)。每组19例,HD组仅给予常规治疗,HDF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血压、甲状旁腺素(PTH)及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结果HDF组治疗3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PTH水平亦明显下降(P〈0.05)。而HD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治疗后BUN、S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合并营养不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n=80),使用Baxter CT190双醋酸膜滤器行高通量透析6个月,观察高通量透析前后患者改良SGAN、BMI、TSF、MAMC、ALB、PA、TF、透析前CH、BUN、SCr等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80例合并营养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6个月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通量透析方法更有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我中心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和低通量透析两组,治疗3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hs-CRP、PTH、kt/v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高通量组的IL-6、PTH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而低通量组的IL-6、PTH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较低通量透析能降低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的IL-6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低钙透析液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清iPTH<150 pg/mL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例,使用钙离子浓度为1.25 mmol/L的低钙透析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时透析前后血清矫正钙、磷及iPTH水平变化。结果低钙透析液治疗3个月后患者透析前后血钙水平较前下降,iPTH水平明显升高,治疗6个月后水平进一步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血磷水平无明显变化。皮肤瘙痒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对于血清iPTH<150 pg/mL或高钙血症及皮肤瘙痒的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可减轻患者体内钙负荷,改善甲状旁腺功能,为含钙磷结合剂的使用提供更大空间,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戴巧妮 《吉林医学》2015,(6):1176-1177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常规血液透析患者28例为对照,治疗3个月后对比各组患者透析前后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L-6,CRP,TNF-α值均高于正常水平,而ALB值低于正常对照。治疗3个月后,高通量组患者IL-6,CRP及TNF-α值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而ALB值则显著升高(P<0.05)。常规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效果优于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普通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处方稳定不变3个月以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行40例行高通量血液透析者作为研究组,两组透析时间均为9个月,每个月监测1次24 h动态血压,取平均值。9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血压情况及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0例患者感染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够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且感染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配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患者顽固性高血压(R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HFHD治疗的基础上每月加做HP 2次,对照组为同期HD联合HFHD治疗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0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  相似文献   

16.
沈燕  杨金芳  佘丽平 《吉林医学》2012,33(11):2438-2439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对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将4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血液透析组(HD)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每组24例,HD组给予常规的治疗,HD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结果:HDF组治疗6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HD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1)。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规范的护理操作,HDF对治疗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血液透析对患者矿物质骨异常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且维持性血液透析12个月以上患者106例,根据患者透析方式将其分为A组43例、B组3例、C组33例,A组给予低通量透析、B组给予高通量透析、C组给予高通量透析滤过,观察时间6个月,分析三组患者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骨质疏松患病率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患者治疗6个月Ca、P、iPTH、PINP、FGF-23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amp;gt;0.05);B组患者治疗6个月iPTH水平显著降低(P&amp;lt;0.05),Ca、P、PINP、FGF-23水平无明显变化(P&amp;gt;0.05);C组患者治疗6个月iPTH、PINP、FGF-23水平显著降低(P&amp;lt;0.05),Ca、P水平无明显变化(P&amp;gt;0.05)。组间比较,B组、C组治疗6个月iPTH水平明显低于A组(P&amp;lt;0.05),治疗6个月C组PINP、FGF-23水平明显低于A组、B组(P&amp;lt;0.05)。治疗6个月三组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与入组时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amp;gt;0.05),且三组骨质疏松患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amp;gt;0.05)。透析6个月后,三组血清钙、磷以及钙磷乘积达标率均无显著差异(P&amp;gt;0.05),C组iPTH达标率显著高于A组(P&amp;lt;0.05)。结论: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骨代谢影响有所不同,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透析相比较,更有利于患者矿物质骨代谢指标的改善,且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在骨代谢指标改善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陈伟  邹晴  李昕怡  吴敬  黄楠 《四川医学》2014,(8):1013-1015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藏族终末期肾病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及患者对该治疗的耐受性。方法将同一时期在我院治疗的29例终末期肾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藏族患者分为研究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16例,对照组(普通血液透析)13例,分别观察患者接受不同透析方式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血压水平,同时对比观察两种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藏族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疗效比普通血液透析优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周鹏宇 《海南医学》2008,19(2):92-93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及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 将27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与常规血液透析(CHD)组,HPD组使用F60高通量透析器,CHD组使用低通量F6透析器,均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小时,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临床观察.结果 HPD组与CHD组比较,尿素氮(BUN),肌酐(Scr)清除无显著性差异;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白蛋白(ALB)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D能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并能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防治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透析的23例患者按治疗前及治疗后分组,观察患者治疗前(2011年11月~2012年4月)未使用生脉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血压变化及发生低血压的次数;治疗后(2012年5月~2012年10月)使用生脉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血压变化及发生低血压的次数.结果 透析后的血压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低血压发生次数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能防治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保证透析的充分性,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