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培元生金方联合天灸治疗儿童哮喘并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92例缓解期儿童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病例均给予面罩式储物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培元生金方口服,并予天灸疗法治疗,对照组只加用天灸疗法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鼻炎症状体征评分及哮喘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元生金方联合天灸治疗缓解期儿童哮喘并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中医证候,缓解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体征,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日常天灸与三九天灸治疗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日常天灸治疗,对照组行三九天灸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气虚、阳虚中医体质症候平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常天灸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与三九天灸相当,但具有不受时间、季节局限的优点,更适合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虚秘通方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虚秘通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缓泻剂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疗程为4周,并于疗程结束4周后进行随访。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1)证候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73.3%(22/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对PAC-QOL评分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复发情况方面:治疗结束4周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9.2%(5/26),对照组为52.4%(10/21);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秘通方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便秘的各项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控制便秘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背俞穴埋线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6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埋线,对照组采用普通电针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应用汉密尔顿(HAMD)量表(17项)、中医证候量表和睡眠积分量表进行评分,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均能显著减少HAMD量表、中医证候量表及睡眠积分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HAMD量表、中医证候量表和睡眠积分量表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埋线能全面改善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其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文献检索,对变应性鼻炎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中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有效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通过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筛选文献,使用AHRQ横向研究质量评估量表,以Stata12.0行Meta分析,再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 ①研究共检索到文献266篇,最终共纳入文献11篇,共384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样本。②根据Meta分析结果,变应性患者的体质以气虚质[95%CI=0.35(0.23,0.48),P<0.01]、阳虚质[95%CI=0.25(0.17,0.32),P<0.01]、特禀质[95%CI=0.24(0.14,0.35),P<0.01]居多,其中气虚质最为常见。结论 现有的证据表明,气虚质、阳虚质和特禀质是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气虚、阳虚及遗传特异体质可能是变应性鼻炎患病的危险因素,然而,这个结论还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RCT实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常见体质的不同心理特征。方法将330例门诊患者运用中医体质理论分析,发现气虚质、阳虚质和特禀质是其主要中医体质,三组病例通过筛选共236例入选,最终有182例病例通过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分析。结果常见体质中的气虚质和阳虚质与抑郁症、精神衰弱以及社会内向呈正相关,而且阳虚质和疑病症呈正相关,特禀质和癔症、轻躁狂症呈正相关,与社会内向呈负相关。结论常见体质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心理问题有所偏差。气虚质要重视患者的内向型性格及抑郁症的倾向,阳虚质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有无疑病症的表现,而对于特禀质一定要注意癔症及躁狂症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升阳益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老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脾肾阳虚型老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按就诊编号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升阳益肾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2水平、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而血清IL-4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L-2水平、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4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 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 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有效率为85. 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 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升阳益肾汤对脾肾阳虚型老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清IL-2、IL-4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温针灸八髎穴对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CFC)患者便秘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阳虚型CF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2组均选取八髎穴,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治疗组给予温针灸治疗,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疗程为4周。采用Cleveland便秘评分系统(CSS)评价患者的便秘严重程度,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CSS评分、PAC-QO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为75.00%(24/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CSS评分、PAC-QO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CSS评分、PAC-QO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温针灸八髎穴对改善阳虚型CFC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及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3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的变化情况,以及体征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鼻塞、喷嚏、流涕、鼻痒评分及TNSS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体征评分、中医证候积分、RQLQ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于气络学说,运用芪归通络口服液(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内制剂,由黄芪、当归、三七、赤芍、牛膝、鸡血藤、丹参、地龙等中药组成)联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气虚血瘀型CF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艾条温和灸神阙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疲劳量表-14(FS-14)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含量及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FS-14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FS-14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肾衰方(由姜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竹茹、巴戟天、积雪草、大黄等中药组成)对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CKD常规西医一体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肾衰方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ysC)、血尿酸(UA)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共纳入6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59.38%(19/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振腹调气法推拿治疗肠道气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肠道气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振腹调气法推拿辅以推揉腰背四肢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治疗,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3次,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症状自评量表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大便性状改善率。【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6.7%(23/3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便秘症状自评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治疗后,治疗组的大便性状改善率为83.3%(25/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腹调气法推拿治疗肠道气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具有安全、有效、简便、舒适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过敏性肺病(变应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与相关体质类型的联系。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运用中医体质调查表和变应性鼻炎及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调研表对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相关体质类型的调查。结果 200例过敏性肺病(变应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第一体质为阳虚体质,第二体质为气虚体质。在第一体质为阳虚质患者中,兼夹气虚质最多,为21.7%;其次,兼夹特禀质所占比例为20.3%. 结论 过敏性肺病的形成与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通窍方治疗脾气虚弱型变应性鼻炎(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各30例。西药组给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喷鼻治疗,中药组给予健脾通窍方水煎剂口服治疗,中西药组给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喷鼻加健脾通窍方水煎剂口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IgE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各组临床疗效。【结果】(1)经治疗4周后,西药组总有效率为36.67%,中药组为63.33%,中西药组为86.67%,中西药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中西药组在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3)治疗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组的血清总Ig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中西药组在降低血清总IgE水平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结论】健脾通窍方治疗常年性脾气虚弱型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既能扶正固本,又能调节和增强免疫,与西药联用有协同增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免疫学机制。方法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常规免疫治疗组(对照组)31例,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组(试验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的疗效及血清IL-4、IL-5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细胞因子IL-4、IL-5浓度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1)。结论尘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可能通过减少机体IL-4、IL-5的生成,从而减轻IL-4、IL-5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免疫毒害作用,发挥其调节免疫的作用,进而达到有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鹧鸪茶对高脂血症痰浊阻遏证患者的降脂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例高脂血症痰浊阻遏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指南推荐的运动方法进行降脂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鹧鸪茶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和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此外,在治疗结束后采集2组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新鲜粪便检测肠道菌群。【结果】(1)干预8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19/20),对照组为15.0%(3/20),组间比较,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试验组的形体肥胖、头重如裹、呕吐痰涎、口淡及食少等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形体肥胖及口淡等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试验组的B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的BMI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自拟健脾通窍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治疗的125例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患儿予以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63例患儿联合自拟健脾通窍汤辅助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及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6、TNF-α及hs-CRP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拟健脾通窍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儿可显著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复发率低,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及其证候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调查对象1307例,其中乳腺增生病例组945例,非乳腺增生对照组362例。结果:病例组的体质类型依次为:气郁质(32.70%)、平和质(21.69%)、阴虚质(11.32%)、气虚质(11.22%)、阳虚质(10.79%)、瘀血质(4.02%)、湿热质(3.28%)、痰湿质(2.54%)、特禀质(2.43%)。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平和质与偏颇体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945例乳腺增生病中,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和冲任失调证者分别为612例(64.76%)、176例(18.62%)、157例(16.61%)。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中医证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肝郁气滞证和痰瘀互结证患者均以气郁质为主,冲任失调证患者则以平和质和气虚质为主。结论:乳腺增生病发病及其发病后的证候类型与体质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六君子汤改善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脾虚痰湿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化疗方案(FoLFox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加味六君子汤治疗,14 d为1个治疗周期,共观察4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4个化疗周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为83.87%(26/31);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KP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KP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肿瘤标志物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CEA、CA-...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芪蒌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气虚痰瘀兼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结合芪蒌颗粒,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50.0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蒌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