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SOX18蛋白( SOX18)、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的表达特点,关注三者的协同作用及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异,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实验以95例胃腺癌作为观察组,以7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中SOX18、MMP-2和MMP-14的表达,探讨三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SOX18、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SOX18、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最大径线、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SOX18和MMP-2、SOX18和MMP-14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SOX18、MMP-2和MMP-14的表达均与预后相关。结论胃腺癌组织中SOX18、MMP-2和MMP-14高表达,三者对肿瘤的进展有促进作用,术后联合检测SOX18、MMP-2和MMP-14的表达对判断胃腺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E-钙黏素(E-cadherin)和环氧合酶(COX-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和5例胃正常组织中E-cadherin和COX-2的表达及其在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胃黏膜E-cadherin呈阳性表达,而胃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阴性表达率为83.3%(50/60);E-cadherin表达阴性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与性别、生长方式和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正常胃黏膜未见COX-2表达,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升高,阳性表达率为61.7%(37/60);COX-2表达阳性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生长方式、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与肿瘤部位、直径和患者的性别无明显关系.结论 E-cadherin表达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COX-2可能参与了胃癌的侵袭和转移;E-cadherin表达下调和COX-2的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KM2在人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胃腺癌组织、53例癌旁组织中PKM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例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PKM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67.2%,45/6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PKM2蛋白的表达(28.3%,15/53),PKM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而与患者的淋巴结(x2=12.103,P=0.001)是否转移与肿瘤侵润深度(x2=4.030,P=0.045)密切相关.结论 PKM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其阳性表达与患者淋巴结与否、肿瘤侵犯深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腺癌诊断与治疗的靶向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形成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D2-40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4例结直肠腺癌周围和中心区以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分析其与结直肠腺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肿瘤周围区LVD明显高于中心区和正常组织(P<0.01).肿瘤周围区LVD与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肿瘤中心区LVD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结直肠腺癌主要是肿瘤周围区存在着淋巴管形成,检测肿瘤周围淋巴管密度可以预测肿瘤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标本中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相关性及两者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关系.方法:收集胃腺癌组织标本213例,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Her-2和Ki-67的表达状态;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一步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结果:213例胃腺癌组织中,Her-2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44%(84/213)和81.22%(173/213),Her-2基因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和有无脉管癌栓无关(P>0.05);Ki-67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脉管癌栓有关(P<0.05),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Her-2基因扩增与Ki-67高表达呈正相关(r=0.177,P<0.05).结论:联合检测胃腺癌患者Her-2基因状态和Ki-67表达情况对病情评估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给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和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与宫颈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全自动多功能组织病理检测系统检测80例宫颈癌组织中VEGF-C及D2-40表达,对D2-40阳性脉管进行MLVD计数.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VEGF-C表达明显增高(49/80),而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未见VEGF-C表达;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组(20/26)VEGF-C表达水平较无转移组(29/54)增高.宫颈癌组织中MLVD较正常黏膜组织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组MLVD高于无转移组,且宫颈癌组织中VEGF-C表达与MLVD呈正相关.结论 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及MLVD计数增高与宫颈癌浸润、淋巴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宫颈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VEGF-C可能促进淋巴管新生.  相似文献   

7.
COX-2表达和微血管生成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微血管生成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0例胃癌患者胃癌及癌旁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COX-2的阳性表达率(667%)明显高于癌旁肠化及非典型增生COX-2阳性表达率(356%),P<001。COX-2阳性者MVD值(4866±1789)显著高于阴性者MVD值(2414±1217),P<001。COX-2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MVD值(4049±1988)明显高于癌旁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MVD值(1981±1133);MVD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COX-2可促进肿瘤血管形成,从而进一步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COX-2、MVD均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在食管癌患者血清和组织表达意义。方法:选取行食管癌手术的鳞状细胞癌患者42例,对切除标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鳞状细胞癌抗原2(SCCA2)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SCCA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部位、分化、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同时在术前、术后3天和术后一周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观察血清SCCAg与肿瘤分化、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SCCA2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低分化癌SCCA2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高分化、中分化、高中分化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一0.026);而SCCA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食管癌患者术前SCCAgPEl性率明显高于术后3d和术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g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而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癌组织中SCCA2表达与血清中SCCAg的表达呈正相关,因此外周血SC—cAg检测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与tl各床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秀凤  苗静  郭志岗 《医学综述》2014,20(21):4015-4017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临朐县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经手术常规病理证实的66例胃腺癌组织和25例正常胃组织中Her-2和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 Her-2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Her-2在浸润全层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浸润黏膜层肌层组(45.5%vs 15.2%);Her-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4.8%vs 25.8%)。PTEN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TEN在浸润全层组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浸润黏膜层肌层组(13.6%vs 22.7%);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6%vs 28.8%)。Her-2和PTEN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和肿瘤的分化程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Her-2的过表达与PTEN低表达或失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Runx3与凋亡抑制因子Bcl-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Bcl-2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Runx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7%,明显低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68.4%)及正常胃黏膜组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Bcl-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1%,明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42.1%)及正常胃黏膜组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unx3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Runx3蛋白低表达及Bcl-2蛋白高表达对胃腺癌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受体-2(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2,LPAR2)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浸润转移的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LPAR2基因在56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LPAR2基因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中低表达,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AR2基因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而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转移及TNM分期相关联。分化程度差、浸润较深、有淋巴结转移、Ⅲ或Ⅳ期肿瘤组织中LPAR2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分化程度较好、浸润较浅、无淋巴结转移、Ⅰ或Ⅱ期的肿瘤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AR2基因的高表达在胃癌浸润转移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2(ABCG2)和CD24在贲门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0例贲门腺癌组织和15例癌旁组织中AB-CG2和CD24的表达情况。将所收集的病例依据不同的分化程度、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病理学形态进行分组,观察二者的阳性表达率,采用χ2检验分析两者与临床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ABCG2和CD24与贲门腺癌恶性程度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BCG2和CD24在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3%(76/140)和45.0%(63/140),均高于癌旁组织〔13.3%(2/15)和6.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G2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及Lauren分型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CD24的阳性表达率不仅随分化程度升高表达下调,还与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Lauren分型有相关性(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 ABCG2、CD24与肿瘤干细胞存在密切相关性。ABCG2只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病理形态学分型关系密切。CD24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Lauren分型关系密切,提示两者可能参与贲门腺癌的恶性过程,其表达越高患者的预后可能越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黏液腺癌中Caspase-3和Maspi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9例结肠黏液腺癌组织和32例正常结肠黏膜中Caspase-3和Maspin的表达。结果 Caspase-3和Maspin在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结肠黏液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Maspin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aspase-3和Maspin可能参与了结肠黏液腺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评估结肠黏液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中骨盆漏斗韧带微淋巴管密度(Micro 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与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推断骨盆漏斗韧带中新生淋巴管在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在62例分期不同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骨盆漏斗韧带组织标本中用D2-40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VD)。结果子宫内膜癌时骨盆漏斗韧带中MLVD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Ⅳ期组比较显著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组,淋巴结转移组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骨盆漏斗韧带MLVD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浸润子宫肌层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Yu HP  Yu XH  Zhang SX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7):2625-2628
目的 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F的表达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 选择胃腺癌组织120例及癌旁组织40例为实验组,其中高、中、低分化腺癌各40例,选择正常胃黏膜组织4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IF表达情况.结果 胃腺癌MIF表达阳性率为80.8%(97/120),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胃腺癌MI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7.5%(39/40),82.5%(33/40),62.5%(25/40).癌旁组织MIF表达阳性率为40%(16/40),正常胃黏膜MIF表达阳性率为7.5%(3/40).低、中、高分化胃腺癌MIF表达阳性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系数rs为0.458(x2=27.046,P<0.001).MI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相关性为淋巴结转移x2=9.231(P=0.002)、性别x2=0.045(P=0.832)、年龄为x2=0.241(P=0.623)、肿瘤大小x2=0.003(P=0.954)、肿瘤部位x2=0.051(P=0.821).结论 胃腺癌组织MIF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MIF表达,低分化腺癌MIF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MIF表达.MIF表达与胃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是否转移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腺癌中β-连接素(β-ca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其与胃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胃癌和4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β-cat和MMP-2的表达。结果:①β-cat在癌旁正常胃黏膜上皮为胞膜表达,而在胃腺癌组织中出现胞膜、质、核三种表达方式,MMP-2在肿瘤细胞中则为胞质表达。②β-cat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相关,膜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而下降,而其胞质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P<0.05)。β-cat膜表达下降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β-cat胞质表达则在肿瘤原发灶显著高于转移灶(P<0.05)。③MMP-2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下降、浸润深度增加而升高,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④MMP-2的表达与β-cat的膜表达呈负相关。结论:β-catenin的表达异常导致细胞之间的黏附力下降,MMP-2的表达增高预示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增强,且两者协同作用,在胃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钙粘附素(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oroteirnase-2,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住院胃癌手术病例83例,同时记录相关临床资料.20例胃良性病变手术病例.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的E-cadherin和MMP-2的表达情况,同时行HE染色对胃癌进行组织学分型.结果正常胃黏膜E-cadherin呈强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率明显减低,阳性表达率为16.9%(14/83),E-caherin表达减低与胃癌细胞分化差、浸润深度、弥漫性生长、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TNM分期及肿瘤大小未见明显相关性.MMP-2在正常胃黏膜中呈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78.3%(65/83),MMP-2表达强度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车瞄、浸润深度、弥漫性生长、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E-cadherin的表达下调和MMP-2表达上调将促进胃癌浸润和转移,二者在癌组织中表达的高低是胃癌细胞重要的恶性生物学特征,有助于对胃癌转移及病人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大肠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大肠癌分化、浸润及转移的关系。同时观察大肠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CD44V6表达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黏附分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肿瘤浸润转移的影响,为临床完善治疗大肠癌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大肠癌石蜡标本进行分组。根据病理分级分为三组:高分化组20例,中分化组32例,低分化组8例;根据浸润深度分为两组:≥浆膜41例,≤肌层19例;根据Ducks分期分成两组:A+B期24例,C+D期36例;根据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淋巴结转移(+)33例;淋巴结转移(-)27例。HE染色,光镜观察病变;通过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系统对组织内的阳性抗原进行定位及定量分析。结果: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大肠癌组织间质细胞中表达,主要在纤维细胞胞核及胞浆中染色,棕黄色,大体呈条索状,环绕癌组织腺体走形,肿瘤细胞中表达不明显或无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这量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不相关,而与肿瘤细胞的浸润深度、Duck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CD44V6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胞浆和细胞膜上,呈强阳性表达。其表达量也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不相关,同样与肿瘤细胞的浸润深度、Duck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CD44V6的表达可能具有相关性。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大肠癌基质中有表达;其表达与大肠癌的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而与大肠癌浸润深度、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9,(4):421-423
目的:检测结直肠腺癌中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析两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方法:选择77例结直肠腺癌患者及术后的新鲜组织作为观察组,选择正常结肠黏膜新鲜组织1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中CYR61和VEGF的表达。结果:两组中CYR61和VEGF的表达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CYR61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最大径、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CYR61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增殖指数密切相关,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YR61和VEGF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CYR61和VEGF高表达对促进肿瘤性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重要作用。CYR61和VEGF之间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erbB-2蛋白在胃-食管交界部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胃-食管交界部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结果 胃-食管交界部癌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及细胞膜,癌组织的阳性率为62.8%.C-erbB-2蛋白过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而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 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胃-食管交界部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生物学标志,并且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