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构建了定量结构-保留关系(QSRR)测定马兜铃酸A、马兜铃酸B、马兜铃内酰胺及白黎芦醇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_(ow))。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以16种已知K_(ow)值的酸性和中性苯系物为模型化合物,以保留时间两点校正法(DP-RTC)校正保留时间,并由Snyder-Soczewinski方程得100%水相保留因子k_w,建立了表观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_(ow)″与k_w的定量关系(QSRR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内、外部验证。结果显示,不同pH下的QSRR模型线性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80~0.987),内部验证(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_(cv)~2为0.982~0.988)和外部验证结果(6种验证化合物的相对误差RE为0.6%~10.9%)令人满意。将建立的QSRR模型应用于中药中4种潜在肝肾毒性化合物的K_(ow)测定,并与软件计算值、摇瓶法(SFM)实验值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准确性更高,且简单快捷。该文提出的采用中性及酸性苯系物建立QSRR模型,通过对结构与性质相似的中药材组分进行RP-HPLC分析,得到各待测组分的保留时间即可获得其K_(ow)值的简便策略,解决了中药组分复杂且难以分离、无法通过SFM测定其K_(ow)值的问题,为通过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实现快速预测中药组分的肝肾毒性提供了可靠的K_(ow)数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包括多环芳烃(PAHs)、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s)、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和十溴二苯乙烷(DBDPE)等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采用保留时间双点校正法(DP-RTC)校正因色谱柱老化等引起的保留时间漂移。以37种有可靠logKow实验值的苯系物、PAHs、PCDD/Fs类似物为模型化合物,建立了logKow和外推至纯水相的保留因子logkw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模型,回归方程为logKow=(1.18±0.02)logkw+(0.36±0.11),其相关系数(R2)为0.985,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cv)为0.983,标准偏差(SD)为0.16。进而,用4个已有可靠logKow实验值的验证化合物(联苯、芴、PCDD 1和PCDF 114)对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表明RP-HPLC测得的logKow值与摇瓶法/慢搅法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尤其是对疏水性强的化合物。采用该模型测定了29种特别受关注的POPs的logKow值,这些化合物的logKow实验值均未见报道。所建立的DP-RTC-HPLC是测定强疏水性POPs的logKow值的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氯代苯、醇、酯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相关性,研究了固定相极性对相关性影响,得出弱极性柱上测得的化合物保留指数能更准确地预测其分配系数,从而为极性化合物氯代苯、醇、酯分配系数的测定和预测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小兰  高薇  梁超  乔俊琴  王康  练鸿振 《色谱》2021,39(11):1230-1238
反相液相色谱(RPLC)是测定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P)的有效方法,但由于缺少同类型模型化合物,RPLC在测定强离解化合物的log P时遇到挑战。该文在硅胶基质C18色谱柱上,采用离子抑制反相液相色谱(IS-RPLC)和离子对反相液相色谱(IP-RPLC)分别对中性化合物、酚酸、羧酸、磺酸及部分两性化合物的保留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IS-RPLC模式下,利用中性化合物、弱离解的酚酸和苯羧酸作为模型化合物,建立了表观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D)与纯水相保留因子对数值(log kw)的定量结构-保留行为关系(QSRR)模型,测定了19种离解化合物的log D值,作为后续IP-RPLC的模型化合物及验证化合物。在IP-RPLC模式下,将中性、弱离解和强离解化合物作为混合模型组,以溶质静电荷ne、氢键酸碱性参数AB为桥梁,建立了线性良好的log D-log kw-IP模型,采用3种不同类型的离解化合物进行了外部验证实验,预测值误差低于10%,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预测了8种强离解化合物的log D7.0值(pH 7.0条件下的log D值)。研究表明,利用结构相关参数沟通不同类型的模型化合物,是实现IP-RPLC测定强离解化合物log D值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聚乙烯醇基质色谱柱相比,通用型的硅胶基质色谱柱上尽管存在着更多的次级作用,但可以为强离解化合物log D的测定提供更灵活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李宁  黄纪云  黄碎锦  高崇凯 《化学学报》2009,67(18):2116-2120
建立快速微乳液相色谱法(MELC)测定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log P)的方法. 选择5种模拟生物膜的微乳流动相体系, 以7个标准药物的log P对保留因子(log k)的回归线性方程, 计算被测药物的log P值. 并以药物文献的log P值对实验测得log k值的线性相关系数为参数, 对微乳体系的表面活性剂和油相的种类进行考察, 得到测定非同类的中性、碱性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最佳流动相体系为6.0% Brij35-6.6%正丁醇-0.8%正辛醇-86.6%磷酸缓冲液(0.05 mol• L-1, pH 7.0), 其测得值与文献的实验值平均相差0.3个对数单位. 结果显示该方法可靠、高效、重现性好, 可用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log P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基于B3LYP/6-31G(d,p)和B3LYP/6-311G(d,p)两种水平计算了36种酚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建立了两种水平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模型;确定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8和0.988,交叉验证系数(q2)分别为0.94和0.96...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有机改性剂下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MECC)中电中性化合物的保留值与其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 (logP)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溶质在MECC中的保留值 (logk′)与logP的相关性决定于MECC体系在分配行为上与正辛醇 水体系的相似性 ,用logk′w 代替logk′并不能改善相关性 ;溶质的受质子碱性是影响相关性的最主要的溶质性质 ;使用有机改性剂可以调节溶质在MECC体系中的分配行为接近于正辛醇 水体系 ,THF是调节溶质受质子碱性的影响的最佳有机改性剂 ;要使MECC体系在溶质分配行为上全面接近于正辛醇 水体系 ,同时加入两种作用相互补充的有机改性剂可能是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鑫  杨红  周立祥 《分析化学》2004,32(4):552-552
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其组分既具有亲水基团又具有疏水基团,而疏水基团易与有机化合物(如农药)形成一种不稳定的复合物,这种作用能明显的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扩散。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n-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Kow)是衡量有机化合物疏水性的重要依据。本实验选用广泛应用于麦田杂草  相似文献   

9.
以4-氯酚(4-CP)、2,4-二氯酚(2,4-DCP)和2,4,6-三氯酚(2,4,6-TCP)为模型化合物,建立了中空纤维膜支载-可忽略损耗液相微萃取法(HF-nd-LPM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同时测定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和电离常数(pKa)的方法。在60 mL正辛醇饱和的样品溶液(1mmol/L NaH2PO4,2μg/mL4-CP、2,4-DCP和2,4,6-TCP)中放入2个支载有0.16μL正辛醇的中空纤维膜萃取装置,静置96 h确保达到萃取平衡。然后将萃取装置取出并用甲醇解吸,经HPLC测定得到萃取到正辛醇中的目标物浓度coctanol。coctanol与样品中目标物原始浓度cwater的比值即为Kow。通过测定模型化合物在不同pH3.0~13条件下的Kow值,并依据化合物的Kow、pKa与pH的关系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即可计算得出模型化合物pKa值。实验表明,本方法测定的三种模型化合物的Kow和pKa值与文献报道值一致。  相似文献   

10.
李庆  刘菲  陈亮 《分析测试学报》2014,33(11):1291-1295
该文讨论了水中目标有机物的回收率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水中的回收率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 Kow)间存在一定的规律:当lg Kow5时,回收率为16.1%~56.1%,当lg Kow5时,回收率为59.5%~124.9%;用溶解度(lg S)与89种有机污染物的回收率进行分析,得出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 Kow)一致的结论:当lg S-0.60时,回收率为59.5%~124.9%,当lg S-0.6时,回收率为16.1%~56.1%;采用实际水样的实验室空白加标结果对所得结论进行验证,其结果显示与上述结论一致,即当污染物的lg Kow5,或者lg S-0.6时,其液液萃取的回收率为85.3%~115.9%。  相似文献   

11.
王翊如  王小如  FrankSCLee 《色谱》1999,17(5):424-426
采用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水中11种多环芳烃,并获得其平衡时的分配系数。当固相微萃取纤维上涂渍的固定液被视为一种有机溶剂时,根据萃取系统间线性的自由能关系,建立了聚二甲基硅氧烷 水分配系数(Ksw)与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Kow)间的关系式,并将其应用于估算其它多环芳烃的未知的醇 水分配系数。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与Leo碎片法相比,可以更精确地估算取代基位置不同的同分异构体的Kow。  相似文献   

12.
13.
修正的分子连接性指数mL用于氯代苯、醇、酯的QSAR/QSRR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子拓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1个改进的连接性指数气^mL并用气研究了氯代苯、醇、酯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及气相色谱保留指数,^mL不仅对这些有机化合物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而且与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有良好的相关性;由方程得出的预测值与实验测定值之间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4.
The addition of the homologous series of perfluorinated acids-trifluoroacetic acid (TFAA), pentafluoropropionic acid (PFPA), heptafluorobutyric acid (HFBA) to mobile phases for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of β-blockers was tested. Acidic modifiers were responsible for acidification of mobile phase (pH 3) ensuring the protonation of the β-blockers and further ion pairs creation. The effect of th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mobile phase additives on retention parameter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eaks, their symmetry and separation selectivity of the β-blockers mixture were all studied. It appeared that at increasing acid concentration, the retention factor, for all compounds investigated, in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 It should be stressed that the presence of acids mo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retention of the most hydrophobic β-blockers. Differences in hydrophobicity of drugs can be maximized through variation of the hydrophobicity of additives. Thus, the relative increase in the retention depends on either concentration and hydrophobicity of the anionic mobile phase additive or hydrophobicity of analytes. According to QSRR (quantitative structure retention relationship) methodology, chromatographic lipophilicity parameters: isocratic log k and log kw values (extrapolated retention to pure water)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molecular (log Po/w) and apparent (log Papp) 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by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CCC) or predicted by Pallas software. The obtained, satisfactory retention-hydrophobicity correlations indicate that, in the case of the basic drugs examined in RP-HPLC systems modified with perfluorinated acids, the retention is mainly governed by their hydrophobicity.  相似文献   

15.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