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背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以焦虑、抑郁常见,但是有关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情绪障碍的研究报告较少.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情绪障碍的特点以及情绪障碍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苏州市广济医院精神科和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象2001-05/2003-06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后出院的患者87例(病例组),男48例,女39例,年龄61~84岁.均首次发病,病程在第3个月的恢复期者.选择本院健康体检人员68例为对照组,神经系统检查和躯体检查正常,无精神病史,无痴呆表现,男39例,女29例,年龄60~82岁.方法根据统一的指导语,在病程第3个月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定,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2.主要观察指标①SCL-90总分和因子分.②SSS总分.结果病例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阳性总分、阳性均分均高于对照组(t=4.14~8.09,P=0.000).病例组SCL-90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u=2.107~8.811,P=0.000).两组在敌对和偏执因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SCL-90总分及因子分与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呈正相关(r=0.806~0.293,P<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常见抑郁、焦虑和恐怖等情绪障碍.其情绪障碍与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以焦虑、抑郁常见,但是有关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情绪障碍的研究报告较少。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情绪障碍的特点以及情绪障碍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设计:病例一对照研究。单位:苏州市广济医院精神科和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象:2001-05/2003-06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后出院的患者87例(病例组),男48例,女39例,年龄61-84岁。均首次发病,病程在第3个月的恢复期者。选择本院健康体检人员68例为对照组,神经系统检查和躯体检查正常,无精神病史,无痴呆表现,男39例,女29例,年龄60-82岁。方法:根据统一的指导语,在病程第3个月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定,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2。主要观察指标:①SCL-90总分和因子分。②SSS总分。结果:病例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阳性总分、阳性均分均高于对照组(t=4.14~8.09,P=0.000)。病例组SCL-90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u=2.107~8.811,P=0.000)。两组在敌对和偏执因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病例组SCL-90总分及因子分与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呈正相关(r=0.806-0.293,P&;lt;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常见抑郁、焦虑和恐怖等情绪障碍。其情绪障碍与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本化管理应对精神科护士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将8个精神科病区护士8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对照组应用精神科传统管理,观察组应用人本化管理.采用自评式健康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人本化管理对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躯体化等症状的影响.[结果]人本化管理后观察组护士SCL-90评分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等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身心障碍发生率下降.[结论]人本化管理可降低精神科护士抑郁、焦虑情绪及躯体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及惊恐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8例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和惊恐障碍的患者进行心理评定,结合患者的机体功能,生活质量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综合分析。结果∶冠心病和惊恐障碍患者SCL-90总分及各项评分均高于常模;女性患者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6项因子分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冠心病患者年龄与SCL-90无相关性(r=-0.178~0.211,P均>0.05);惊恐障碍组患者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7项评分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患者,敌对、偏执狂2个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惊恐障碍组患者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及精神病性7项评分明显高于心绞痛患者组,而焦虑、敌对2个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冠状动脉病变各程度患者的心理症状除躯体化外(P<0.01),其余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与躯体症状并存,并相互影响;冠心病患者与惊恐障碍患者的心理症状与躯体症状存在差异;心理症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高血压初诊患者控烟过程中的心理表现,寻找其规律性.方法 选择2004年5月至2005年10月门诊初诊高血压病的吸烟患者84例,全部入选对象接受了控烟、戒烟治疗,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和3个月后接受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结果 高血压初诊患者控烟1周后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评分和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都明显高于控烟前,同时阴性项目数明显低于控烟前(P均<0.05或0.01);初诊高血压患者控烟3个月后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评分和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都明显低于控烟1周后(P均<0.05或0.01);复合方法控烟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恐怖等症状因子评分和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都明显低于简单方法控烟组(P均<0.05或0.01).结论 高血压初诊患者控烟过程中多有明显的负性情绪表现,特别是在控烟1周后;采用复合方法控烟的患者情绪变化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乳腺癌术后化疗行PICC患者的负性情绪健康体检者,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病理确诊的8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乳腺健康体检的6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Zung焦虑评定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术后SAS、SDS评分及SCL-90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CL-90各因子分在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重,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可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的就医行为、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68例为研究组,并选取53例健康围绝经期妇女为对照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就医情况,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存在着相当比例的不当就医行为,失眠后及时就医者16例(23.53%);不得已才就医者52例(76.47%);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艾森克个性问卷的神经质维度分高于对照组,内外向维度分低于对照组(P0.05);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SCL-90因子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主动就诊率不高,个性呈内向、神经质个性,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灾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5·12汶川大地震3月后北川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方法 对义诊接待的140名灾民利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简易筛查量表(SPAN)进行评分.结果 86例(61.4%)发生PTSD,SCL-90总分PTSD组为(225.37±41.32)分,非PTSD组为(198.78±43.12)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两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惊恐因子分也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TSD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躯体化、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非PTS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PTSD灾民中,抑郁和躯体化是两个突出的表现.抑郁存在自杀的风险,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躯体症状常掩盖了情绪障碍,临床医生在对灾民的诊治过程中,应注意到躯体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的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9.
尿毒症脑病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在尿毒症脑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脏内科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选择其后发生尿毒症脑病者23名为病例组,未发生尿毒症脑病者23名为对照组。比较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表现在两组间的差异,探讨负性情绪在尿毒症脑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病例组SCL-90总分及各症状因子分,SDS和SAS标准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病例组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6项症状因子阳性检出率,SDS评分阳性率和SAS评分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OR值3.56~7.39。结论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能是尿毒症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阿尔茨海默病(AD)照料者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75例AD患者及65例非AD患者的主要照料者进行测查.结果 AD患者照料者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以及HAMD、HAMA量表评分高于非AD患者照料者(P<0.05~0.01).结论 AD患者的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AD患者照料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是主要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眩晕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分别对60例健康人(对照组)、67例医务工作(医务组)、89例非医务工作(非医务组)眩晕患者进行SCL-90问卷评估心理健康状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医务组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因子评分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差异(P<0.01),医务组焦虑、抑郁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医务组比较,医务组总分和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4个因子有显著差异(P<0.01)。女性在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躯体化上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患者眩晕病程延长,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的平均分值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眩晕的患者不但会出现焦虑、抑郁,还会出现恐怖、躯体化等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全程护理效果。方法对60例初产妇于分娩前妊娠满38周时及产后3天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并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初产妇分娩前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分娩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分娩前(P〈0.05或0.01)。结论初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实施全程护理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分娩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二分法"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一般性心理护理联合治疗性心理护理"二分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在HAMA评分中,出院时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中,出院时观察组各因子评分均低于住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时,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二分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氰咪胍联合曲唑酮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因疗程不足脱落6例;研究组47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甲氰咪胍治疗,研究组联合曲唑酮治疗,观察4w。于治疗前及治疗4w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治疗1w内依据溃疡疼痛程度评定标准判定疼痛缓解程度;治疗结束后1w内复查胃镜或消化道钡餐判定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溃疡愈合率(80.85%)显著高于对照组(55.81%)(Χ^2=6.66,P〈0.05);缓解疼痛的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敌对和恐怖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仅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氰咪胍联合曲唑酮治疗能显著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快速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其改善心理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96例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状况分别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入院时肺结核患者SCL-90的总均分,阳性项目,阳性症状总均分在入院时均高于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均高于常模(P<0.01)。健康教育后,各项与常模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等卫校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132名护理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或0.01);总分>160分者占42.42%,阳性项目数>43项者占52.27%,因子分>2分排前5位者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结论 中等卫校护理新生存在诸多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儿科内科门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性地给予应对措施,进一步的提高儿科内科门诊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名儿科内科门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儿科内科门诊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从SCL-90得分情况分析,其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性、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等9项因子均分明显高于常模(P<0.05);62%~82%感觉多种不适应的心理症状,以躯体障碍、强迫、抑郁、焦虑和敌对最突出.结论应采取相应的对策,缓解门诊工作压力,提高儿科内科门诊护士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儿童提供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随机选取31名在校中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总的功能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因子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问题解决、沟通因子分与症状白评量表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情感反应因子分与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情感介入因子分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惧、偏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行为控制因子分与抑郁、焦虑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的功能因子分与除精神病性因子分外的其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并且存在家庭功能失调现象,其情绪障碍与家庭功能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梁霞  方文  吴霞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9):775-777
目的调查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格特征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评定量表(EP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了96例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观察组),并与同期正常健康人98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格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PQ中神经质(N)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内外向(E)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SRS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良的个性特征以及缺乏对社会支持的认识和利用是影响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情况,分析二者的相瓦关系.方法 纳入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住院患者30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8分作为睡眠障碍的标准,将300例患者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5分,5~8分,>8分为3组.分别为70例、84例、146例;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况.测试前向患者说明调查目的及意义,要求患者在1~2 h内独立完成答卷,各组间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得分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得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按意向处理分析,30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8分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5~8分和<5分的患者,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越高,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及总得分越高.(2)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及总分与睡眠质昔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其他、躯体化、强迫、3个因子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呈现非常显著正相关,郁抑郁、焦虑、和症状自评量表与睡眠效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越差.焦虑分和抑郁分就愈高,呈显著正相关,并且促使焦虑,抑郁等多种情绪障碍的发生.说明住院老年人失眠不单单是一个睡眠生理紊乱,同时还有一个心理紊乱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