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湖北某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的矿石性质,采用常温反正浮选工艺,通过优化浮选流程的药剂制度,获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原矿P2O5品位17.09%、MgO质量分数5.29%,磷精矿P2O5品位29.03%、回收率78.22%、MgO质量分数0.71%,为该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的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云南东川低品位胶磷矿中脉石矿物的含量,对P2O5品位为18.30%,MgO和SiO2质量分数分别为5.05%和23.36%的原矿进行磨矿筛分分析,结果表明磷矿中P2O5均匀分布在每个粒级中,MgO富集在38μm以下的粒级中,SiO2出现分异现象。常温(20℃)下,采用正浮选1粗1精1扫联合反浮选1粗1扫的工艺流程进行该矿石的脱硅降镁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石属于硅镁含量较高的低品位胶磷矿,通过正反浮选得到了最终精矿P2O5品位27.59%、MgO质量分数0.81%、回收率84.06%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3.
湖北某胶磷矿原矿P2O5品位19.64%,MgO质量分数2.63%,SiO2质量分数19.72%,属硅钙质磷矿。实验采用正反浮选流程,正浮选脱硅,尾矿反浮选脱镁,通过闭路实验,最终获得P2O5品位为26.69%,回收率为86.89%,SiO2质量分数16.58%,MgO质量分数为0.96%的磷精矿,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4.
陕西某磷矿原矿P_2O_5品位为20.61%,MgO质量分数为4.02%,SiO_2质量分数为21.50%,属于难选的硅钙质胶磷矿。针对该磷矿特性,进行了先脱镁再脱硅的双反浮选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用MG-7作为脱镁捕收剂,609T作为脱硅捕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闭路试验,得到了精矿P_2O_5品位28.64%,回收率76.89%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胶磷矿双反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湖北某地镁硅含量较高的难选胶磷矿采用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镁、阳离子捕收剂反浮硅的双反浮选工艺,取得了磷精矿P2O5品位32.51%、回收率91.23%、MgO含量0.87%、R2O3含量2.37%的良好指标,实现了胶磷矿与白云石、长石等杂质矿物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6.
针对云南某地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的矿石性质,配以新型的ZQ系列捕收剂,采用常温正反浮选工艺及正浮选后酸浸工艺分别得到精矿P2O5品位30.18%、MgO质量分数0.79%、回收率87.99%和精矿P2O5品位28.42%、MgO质量分数0.67%、回收率64.71%的磷精矿。实现了磷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7.
针对云南某磷矿擦洗尾矿高硅低镁的特点,进行了正浮选脱除硅质脉石矿物的试验研究。经"一粗一精一扫"简单浮选流程,实现了胶磷矿和硅质矿物的有效分离,最终获得精矿P2O5品位28.26%、回收率80.37%、SiO2质量分数20.76%的良好浮选指标,为该磷矿擦洗尾矿的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富集宜昌磷矿重介质分选产生的低品位微细粒级磷尾矿,对其进行了多元素分析及粒度分析,-0.038mm粒级质量分数达到80%以上,原矿品位P2O5为14.23%,MgO质量分数为4.44%,SiO_2质量分数为28.11%,因此该磷矿属于微细粒级硅钙质低品位磷矿。试验考察了浮选矿浆质量分数、搅拌强度、药剂制度、浮选流程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浮选矿浆质量分数为24%,搅拌转速为2000r/min时,经过常温正浮选1次粗选2次精选1次扫选,反浮选1次粗选1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试验,得到了磷精矿P_2O_5品位28.07%、回收率83.20%的浮选结果;正浮选尾矿品位降至5.28%,反浮选尾矿品位降至1.34%。有效回收了宜昌磷矿重介质分选产生的低品位微细粒级胶磷矿,减少了资源损失。  相似文献   

9.
山西某磷矿原矿P_2O_5品位为19.58%,SiO_2质量分数为32.56%,MgO质量分数为1.73%,属于高硅低镁型低品位胶磷矿,另外矿石中Fe_2O_3质量分数较高,达到了4.34%,而且嵌布粒度细,增加了矿石的分选难度。针对该矿石性质,采用正反浮选工艺,以新型药剂MG-2和MG-7分别作正、反浮选的捕收剂,正浮选采用一粗两精一扫的流程,反浮选采用一粗一扫的流程,取得了精矿P_2O_5品位28.19%、回收率81.14%、MgO质量分数0.73%、Fe_2O_3质量分数0.89%的闭路试验指标,实现了目的矿物与脉石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高硅低镁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采用单一正浮选工艺流程,通过对不同抑制剂、捕收剂等浮选药剂的筛选和组合,最终得到了磷精矿P_2O_5品位为32.13%,MgO质量分数为0.75%,铁铝倍半氧化物质量分数为2.66%,回收率为86.45%的较好指标。单一正浮选与正反浮选相比较,具有流程简单、经济效益较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吴迪 《合成树脂及塑料》2020,37(1):56-60,63
采用溶液流延工艺制备了纳米MgO增强聚乳酸(PLA)薄膜。研究了纳米MgO质量分数分别为0.5%,2.0%,3.5%,6.0%的PLA/MgO薄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热性能等。结果表明:与PLA薄膜相比,纳米MgO质量分数为2.0%时,所制PLA/MgO薄膜具有最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这归功于纳米MgO在PLA基体内的分散均一性。  相似文献   

12.
烷基羟肟酸浮选胶磷矿与白云石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螯合捕收剂——烷基羟肟酸(AH)对胶磷矿与白云石纯矿物的分选性能,揭示了捕收剂用量、pH、浮选温度、Ca2+、Mg2+、Fe3+及HPO42-对浮选性能的影响;羟肟酸实际矿物浮选,获得了P2O5品位31.16%,回收率90.73%,MgO品位1.26%的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碳酸镁、活性炭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gO/C-CoPcS脱硫醇催化剂。研究了活性组分磺化酞菁钴(CoPcS)负载量和n(Mg)∶n(C)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通过XRD和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n(Mg)∶n(C)=0.2,CoPcS负载质量分数为1%时,催化剂活性最高。CoPcS的加入对催化剂的晶型没有影响;随着n(Mg)∶n(C)增加,MgO特征峰加强,比表面积降低。制备了n(Mg)∶n(C)=0.2,磺化酞菁钴负载质量分数为1%的MgO/C-CoPcS催化剂,进行了微型固定床反应实验。空速为2 h-1条件下,反应超过750 h,转化率保持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硅和氧化铝微粉加入量对MgO基浇注料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熔镁砂颗粒作骨料,电熔镁砂粉、电熔白刚玉粉、Al2O3微粉和SiO2微粉作基质料,固定骨料与基质料质量比为65:35,且固定基质料中Al2O3微粉与SiO2微粉的总加入量为8%,改变两种微粉的加入比例(Al2O3微粉的加入量分别为8%、6%、4%、2%、0,SiO2微粉的相应为0、2%、4%、6%、8%),分别加6.4%的水制成MgO基浇注料,并采用浇注料流变仪研究了Al2O3微粉与SiO2微粉的加入量对浇注料流变性(扭矩、流动阻力和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O2微粉加入量的增加,浇注料的扭矩、流动阻力和粘度呈降低趋势,但SiO2微粉加入量超过4%后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5.
郭一平 《工业催化》2019,27(9):54-58
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CO甲烷化Ni基催化剂,考察助剂MgO添加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探讨MgO添加量-催化剂结构-CO甲烷化性能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MgO添加质量分数6%的催化剂具有适当的还原温度,其CO转化率、CH 4选择性和收率分别高达99%、97%和94.5%。催化剂寿命实验表明,在24 h反应时间内,6%MgO添加量的催化剂上CO转化率和CH 4选择性分别高达96%和94%以上,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余兰兰  郑凯  陈颖  余宏伟  盖翠萍 《化工机械》2011,38(6):700-703,724
以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负载金属氧化物的方法进行改性制备烟气脱硫吸附剂,并进行了性质表征,对污泥吸附剂在SO2 -O2-H2O(g)-N2体系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负载质量分数为5% MgO的吸附剂性能较好;在SO2入口浓度为2 021.38mg/m3、O2质量分数为12%、H2O(g)质量分数为1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促进氯氧镁水泥(MOC)的工程化应用,研究了原料配比、单掺不同磷酸盐改性剂、复掺磷酸与矿物掺合料改性剂对MOC耐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力学性能),变异系数(强度随改性剂掺量变化的稳定性),耐水系数(耐水性能)综合评价了改性剂对MOC耐水性能的改善效果,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耐水性能改善机理。结果表明:当原料摩尔比n(MgO):n(MgCl2):n(H2O)=7:1:15,且1.0%磷酸和60%硅灰(占MgO的质量分数)复掺时,MOC的耐水性能改善效果最佳,改性后MOC的耐水系数在1.1以上;微集料填充效应、火山灰效应、强度相(P5)稳定性的增强效应共同提升了MOC的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花岗岩尾矿为主要原料(掺入质量分数:56%),TiO2为主晶核剂,适量Na2SiF6为助熔剂和晶核剂,添加部分辅助原料,采用整体析晶法,制备了R2O-CaO-MgO-Al2O3-SiO2系花岗岩尾矿建筑微晶玻璃。研究了CaO/MgO质量比对微晶玻璃析晶能力、物相、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O/MgO质量比的增加有利于增强基础玻璃的析晶能力,当CaO/MgO质量比≤0.88时,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钙长石和角闪石,当CaO/MgO质量比>0.88时,主晶相转变为钙长石,且钙长石衍射峰的强度随着CaO/MgO质量比的增加而增大;随CaO/MgO质量比的增加,晶体数量逐渐增多,晶粒尺寸增大;微晶玻璃的体积密度和显微硬度随CaO/MgO质量比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CaO/MgO质量比为0.57时,体积密度达到最大值2.752 5 g/cm3,当CaO/MgO质量比为0.71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为8.6 GPa。  相似文献   

19.
《无机盐工业》2015,47(6):70
以γ-氧化铝和六水合硝酸镁为原料,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氧化镁/γ-氧化铝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显示,随着氧化铝含量增加,主要衍射峰位置逐渐向低角度方向偏移,表明在γ-氧化铝载体表面形成了MgAl2O4相。在常压、50 ℃下评价了氧化镁/γ-氧化铝催化剂对蒽醌工作液再生和5,6,7,8-四氢-2-乙基-9, 10-蒽醌(H4EAQ)转化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镁/γ-氧化铝催化剂对蒽醌工作液中降解物再生和H4EAQ转化效果优于未改性γ-氧化铝,并且随着氧化镁负载量增加蒽醌工作液再生和H4EAQ转化效果增加。当氧化镁负载量达到30%(质量分数)时,氧化镁/γ-氧化铝催化剂对蒽醌降解物再生和H4EAQ转化量较γ-氧化铝分别提高54%和231%。  相似文献   

20.
《无机盐工业》2015,47(6):39
通过吸光度和沉降实验研究了超声时间对纳米氧化镁在丙二醇中分散性能的影响,并用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结果表明:当分散剂聚乙二醇用量为1%(质量分数)、超声时间为10 min时,纳米氧化镁在丙二醇中的分散效果最佳。纳米氧化镁表面改性最佳工艺条件:铝酸酯偶联剂用量为8%(质量分数),改性时间为2 h,球磨转速为900 r/min。改性后纳米氧化镁较未改性纳米氧化镁在丙二醇中的分散性及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