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以及危险因素分层与主动脉脉搏波速度(PWV)的关系。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入选的3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股动脉 PWV 值,并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比较不同血压水平及危险程度患者的动脉硬度。结果 1级与2级高血压患者的 PWV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1.7)m/s 比(11.9±1.2)m/s,P=0.398];伴有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 PWV 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10.4±1.4)m/s 比(11.7±1.4)m/s,P=0.018]。结论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PWV 值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动脉硬度的影响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临界高血压人群大动脉弹性的变化。方法应用科林BP-203RPEII(VP-1000)动脉弹性测定仪检测大动脉弹性,即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对210例临界高血压人群进行PWV检测;同时,检测189例理想血压(BP<120/80mmHg)的PWV进行对照。评价临界高血压人群大动脉弹性的变化。结果 210例临界高血压人群年龄<40岁、40~岁、50~岁、>60岁组男性的PWV分别为(902±102)cm/s、(973±113)cm/s、(1045±152)cm/s、(1221±185)cm/s,各年龄组女性PWV分别为(915±114)cm/s、(945±136)cm/s、(1038±168)cm/s、(1215±201)cm/s,男女各年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PWV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临界高血压人群PWV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界高血压人群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大动脉弹性已有下降,这种改变随年龄增大而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影响.方法:30例首次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血压、血糖、血脂和脉搏波速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2周后重复测量上述指标,前后对比分析血压和脉搏波速度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53.2±8.2mmHg vs 120.3+15.7mmHg)、舒张压(101.3±7.2mmHg vs 69.9±9.7mmHg)总胆固醇(5.16±0.68mmol/L vs 4.02±0.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9±0.58 mmol/Lvs2.52±0.47mmol/L)和脉搏波速度(1 993.3±223.5cm/s vs 1219.2±168.3cm/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苯磺酸左旋氨氧地平治疗12周后,患者收缩压(153.2±8.2mmHg vs 126.6±8.1mmHg)、舒张压(101.3±7.2mmm.Hg vs 78.6±4.5mmHg)和脉搏波速度(1993.3±223.5cm/s vs 1421.6±158.2cm/s)显著下降(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速度,改善动脉顺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一2015年5月武汉市汉口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血压、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与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28.64±3.53)mmHg/(81.67±3.86)mmHg vs.(138.34±3.24)mmHg/(95.03±4.02)mmHg,t=16.321、19.327,P<0.05];观察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62±1.12)mmol/L、(1.12±0.27)mmol/L、(2.41±0.37)mmol/Lvs.(4.48±1.19)mmol/L、(1.95±0.48)mmol/L、(3.36±0.53)mmol/L,t=4.243、12.151、11.850,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1.68±0.28)mmol/Lvs.(1.21±0.23)mmol/L,t=10.457,P<0.05]。观察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与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0.53±0.12)mm、(1.21±0.12)mm~2vs.(0.98±0.18)mm、(1.67±0.18)mm~2,t=16.771、17.14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0级斑块的比例高于对照组(20.0%vs.4.6%),Ⅲ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0.8%vs.2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127、4.279,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能够有效地改善血压、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与面积,同时能够降低Ⅲ级斑块的发生率,缓解患者动脉硬化的病情。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7例设为糖尿病组,同期排除糖尿病的45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尿酸水平检测和PWV测定.结果 糖尿病组与时照组血尿酸分别为(393.87±124.42)μmol/L和(341.29±9.95)μmol/L,P<0.001;PWV分别为(1 837.82±429.64)cm/s和(1 538.44±270.39)cm/s,P<0.001.67例糖尿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组(n=28)与正常尿酸组(n=39)PWV分别为(1 955.00±417.97)cm/s和(1 768.05±429.60)cm/s,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酸与PWV呈正相关,r=0.296,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和PWV均升高,且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较正常尿酸患者PWV升高,尿酸与PWV呈显著正相关.高尿酸血症促使糖尿病患者动脉顺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缓冲功能的影响.方法口服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6.48±5.16)岁,应用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判断其大动脉缓冲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降低(P=0.002 2,P=0.008 1);颈动脉-股动脉PWV显著降低[(13.60±2.31)m/s vs(11.89±2.11)m/s,P=0.041 6].结论氯沙坦不仅能良好地控制血压,亦能明显改善大动脉缓冲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极速成像(UFI)技术在单纯夜间高血压(NH)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进行高血压筛查的患者182例,按照血压状况分为血压正常组(白天平均血压<135/85mmHg,且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n=75)、单纯NH组(白天平均血压<135/85 mmHg,且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n=31)、全天高血压组(白天平均血压≥135/85 mmHg,且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n=76)。采用常规颈动脉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采用UFI测量颈总动脉前壁收缩起始时PWV和收缩结束时PWV。结果 与血压正常组比较,全天高血压组和单纯NH组颈总动脉前壁收缩结束时PWV均增大(均P <0.05);而与全天高血压组比较,单纯NH组收缩结束时PWV减小(P <0.05)。3组收缩起始时PWV及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全天高血压和单纯NH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与颈总动脉前壁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及血压正常人群中心动脉血流动力学差异;探讨哪种血压指标与动脉僵硬度及血管损害标志物更
密切相关。方法从北京地区社区人群中筛选出820名高血压患者,同时入选820名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血压正常者。采用
脉搏波传播速度(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颈-股动脉PWV和颈-桡动脉PWV;应用张力测量法测量中心动脉压和中心动脉脉搏
波增强指数(AIx)。同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被测定。结
果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血压正常人群,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显著低于相应的肱动脉收缩压和脉压,这种脉压扩增在血压
正常组9.85±6.55 mmHg明显低于高血压组12.64±6.69 mmHg,但在脉压扩增比上两组未见差异。大动脉僵硬度受血压及年龄
的影响,高血压组具有较高的颈股动脉PWV和中心动脉AIx,脉压扩增比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单因素分析见中心脉压相对
其它血压指标与动脉僵硬度和血管损害标志物的相关性更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颈股动脉PWV和中心动脉AIx受中心脉
压的独立影响而外周平均动脉压及脉压未进入回归方程。结论中心动脉脉压相对其它血压指标可能是中心动脉僵硬度更直
接的指示器和更好的血管老化的标志,未来的临床试验中可能更多地将中心动脉压作为治疗的靶目标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前期伴危险因素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165例高血压前期(SBP130mmHg≤SBP≤140mmHg和/或DBP85mmHg≤DBP≤90mmHg)伴危险因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5例,治疗12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血压,PWV,ABI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压,PWV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BI增加。结论:替米沙坦可减少高血压前期伴危险因素的血压和PWV,增加AB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7例,根据RDW数值(CV%)分为A1组(103例):10.0%16.0%,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红细胞数、血红蛋白、RDW,所有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行踝臂指数、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测定,比较各组患者动脉硬化指标的差异。结果随着RDW的逐级增高,ba PWV、颈动脉IMT也逐级增高,踝臂指数逐级降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有升高趋势。各组患者颈动脉IMT、ba PWV、踝臂指数、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A1组:(0.7±0.2)mm、(1303±50)cm/s、1.24±0.42、25.2%;A2组:(0.9±0.3)mm、(1486±65)cm/s、1.15±0.40、33.0%;A3组:(1.2±0.1)mm、(1664±61)cm/s、1.02±0.31、40.0%;A4组:(1.4±0.3)mm、(1864±51)cm/s、0.91±0.23、60.4%。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颈动脉IMT、ba PWV呈正相关(r=0.297,P=0.043;r=0.362,P=0.003),与踝臂指数呈负相关(r=-0.283,P=0.037),与斑块检出率呈正相关(rs=0.351,P=0.017)。结论 RDW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20.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